《删补名医方论》·卷四
删补名医方论(四)
黄连解毒汤治一切阳热火盛,面赤口干,狂燥心烦,错语不眠,大热干呕,吐血衄皿,及下后而便不实,热仍不已者。
黄连栀子(各等分)黄柏黄芩水煎服。
【集注】汪昂曰:寒极曰阴毒,热极曰阳毒。是方名曰黄连解毒,是君以黄连直解心经火毒也。黄芩泻肺经火毒,黄泻肾经火毒,栀子通泻三焦火毒,使诸火毒从膀肌出。若大便实者加大黄,名栀子金花汤,利大便,是使火毒从大、小二便而出也。盖阳盛则阴衰,火盛则水衰,故用大苦大寒之药,抑阳而扶阴,泻其亢甚之火,而救其欲绝之水也。然非实热不可轻投。
【按】黄连解毒汤、白虎汤、三黄石膏汤、大青龙汤,皆治表里俱热证。然大青龙汤治表实壮热,里热之浅在肌;三黄石膏汤治表实壮热,里热之深在胃。故一以石膏佐麻、桂,一以石膏佐麻、豉,均发太阳之表,解阳明之里也。大青龙汤,则更以杏、草、姜、枣、佐麻黄,其意专发热郁之在肌也。三黄石膏汤,则更以芩、连,栀、柏佐石膏,其意专泻热深之在胃也。白虎汤治表热在肌,里热在胃,所以不用麻、桂以发太阳,专主石膏而清阳明也,解毒汤治表热在三阳,里热在三焦,所以亦不以麻、桂发太阳表,亦不以石膏清阳明里,而专以三黄泻上下内外之实火也。此皆太阳之邪,侵及阳明,而未入腑成实者也。若已入腑成实,则又当从事乎三承气汤,以下其热也。
三黄汤治三焦实热,一切有余火证,大便秘结者。
黄芩大黄(各等分)黄连水煎服。
二黄汤治上焦火旺,头面大肿,目赤肿痛,心胸。咽喉。口舌、耳鼻热盛及生疮毒者。
黄芩黄连甘草(各等分)
水煎,食后服。
【按】三黄汤用黄芩泻上焦火,黄连泻中焦火,大黄泻下焦火,三焦实火大便实者,诚为允当。若大便不实者,黄连解毒汤证也。以大黄易黄柏者,因其下焦热结未实也。加栀子者,使其热不从大便出而从小便出也。上、中二焦实火,用凉膈散。若夫上焦实火,则以此汤之大黄易甘草,名二黄汤,使芩、连之性,缓缓而下,留连膈上。张洁古以凉膈散减硝、黄加桔梗,亦此义也。虽同一泻火之剂,而其中上下、缓急、轻重之不同,此皆加减转换法也,不可不知。
三黄石青汤治伤寒阳证,表里大热而不得汗,或已经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