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精华》·第三部分
痿
下焦痿。先有遗泄湿疡。频进渗利。阴阳更伤。虽有参术。养脾肺以益气。未能救下。即如畏冷阳微。几日饭后吐食。乃胃阳顿衰。应乎外阳失职。但下焦之病。多属精血受伤。两投柔剂温通之补。以肾脏恶燥。久病宜通任瞀。通摄兼施。亦与古贤四斤金刚健步诸法互参。至于胃药。必须另用。夫胃腑主乎气。
气得下行为顺。东垣有升阳益胃之条。似乎相悖。然芩连非苦降之气味乎。凡吐后一二日。暂停下焦血分药。即用扶阳理胃二日。俾中下两固。经旨谓阳明之脉。束筋骨以利机关。谅本病必有合矣。
鹿茸淡苁蓉当归杞子补骨脂巴戟尖牛膝柏子仁茯苓川斛长夏湿热。经脉流行气钝。兼以下元络脉已虚。痿弱不耐步趋。常似酸楚。
大便或结或溏。都属肝肾为病。然益下必佐宣通脉络。乃正治之法。徜徒呆补。
恐季夏后湿热还扰。须为预理。
鹿角霜当归生茅术熟地茯苓桑椹子苁蓉巴戟远志小茴金毛狗脊酒蒸水熬膏和丸淡盐汤送下痿在下。肝肾病多。但素饮必有湿热。热瘀湿滞。气血不行。筋缩。肌肉不仁。体质重者难移。无非湿邪之深沉也。若论阳虚。不该大发疮痍。但久病非速攻。莫计效迟。方可愈疾。
细生地咸苁蓉当归须牛膝黄柏生刺藜川斛萆色苍脉实。体质坚壮。虽年逾四旬。气元充旺。询知平日喜啖酒醴甘肥。此酿成湿火。蕴结下焦。今少腹微肿硬。二便带涩。自觉少腹气胀下冲。两足沉重。
艰于步履。腿股皮中甚热。即内经所云。湿热不攘。大筋短。小筋弛长。短为拘。弛长为痿也。更述曾因熬炼膏药。中有虫蜈蚣等物。吸受秽浊毒瓦斯。未始非与湿热纠蓄。沉伏下焦。前议苦辛寒燥。兹再佐以搜逐络隧。然此病从口而入。必茹素戒饮一二年之久。
绵茵黄柏川萆茯苓皮金铃子穿山甲大槟榔汁金疮去血。乃经脉营络之伤。若损及脏腑。倏忽莫救。后此嗔怒动肝。属五志中阳气逆。迸与客邪化火两途。苦辛泄气。频服既多。阳遂发泄。形虽若丰盈。
而收藏固摄失职。少腹约束。阳道不举。背脊喜靠。步履无力。皆是痿弱症端。渐至痿废。议以通纳之法。专事涵养生真。冀下元之阳。八脉之气。收者收。通者通。
庶乎近理。
鹿角霜淡苁蓉干生菟丝粉生杜仲粉归身五味大茴香远志家韭子覆盆子云茯苓蒜汁泛丸五旬又四。阳气日薄。阳明脉络空乏。不司束筋骨。以流利机关。肩痛痹麻。
头目如蒙。行动痿弱无力。此下虚上实。络热内风沸起。当入夏阳升为甚。燥湿利痰。必不应病。议清营热。以熄内风。
犀角鲜生地元参心连翘心冬桑叶丹皮钩藤明天麻勉强摇精。致阳缩囊纵。不但形质伛偻。肛门脐窍。皆为收引。咽喉牵绊。自此食物渐渐减少。由精血之伤有形。最难自复。少厥两阴。脉循喉咙。开窍于二阴。既遭损伤。其气不及充注于八脉。见症皆拘束之状。上年进柔剂阳药。服后头巅经脉皆胀。耳窍愈鸣。想是藏阴宜静。试以乘舆身怖。必加局促不安。宜乎升阳之动药不灵矣。夫少阴内藏。原有温蒸诸法。厥阴相火内寄。恶寒喜凉。仿丹溪潜阳法。仍候高明定议。
元武板知母茯苓秋石生地阿胶远志炭柏子仁又交四之气。热胜元虚。则气候不耐久坐。舌心腐碎。吸短。气似不接续。中焦喜按。始得畅安。目胞欲垂难舒。四肢微冷失和。从前调理见长。每以温养足三阴。兼进血气充形之品。病减。今当长夏脾胃主气。气泄中虚。最防客气之侵。是质重之补宜缓。而养胃生津。宁神敛液。仍不可少。俟秋深天气下降。仍用前法为稳。拟逐日调理方法。
人参麦冬知母天冬茯神甘草川斛建莲当夏季反复变幻。因天地气机大泄。体气久虚。无以主持。故见病治病则无功。而安中纳下。每每获效。入秋常服附子七味丸颇安。秋分节。天气降。地气收。缘火热气伤。虚体未能收肃。是以肢节时寒。头巅欲冷。无非病久诸气皆馁。
斯外卫之阳少护。液髓暗枯。则血脉不营。而阴乏内守。凡此皆生气之渐鲜也。
急当温养益气。填补元形。使秋令助其收藏。预为来春生发之用。按内经有四气调神法。即今投药。亦当宗此旨。
鹿胎熟地五味子麦冬人乳粉苁蓉黄狗肾柏子仁青盐交冬宜藏。老年下虚。二气少续。忽然右痪舌喑。面亮戴阳。呵欠吸气短。欲呛。此非外来客邪。皆根本先怯。平昔眩晕。肝藏虚风显然。水不生木。坎中真阳内寓。必温理其下。凡阳主乎通。阴主乎摄。扶过七日。少阳主气再振。望其偏废延永。倘攻风劫痰之治。非本气自病法则。
人参熟附远志茯神鲜菖蒲捣汁冲高年液涸风动。酒湿气蒸。足趾曾经腐疡。经年来或麻痹。或牵掣。不能转侧。已成筋骨之痿。兼之火升眩晕。头面清窍。常似不爽。大便艰涩。四五日始一更衣。阳气不能潜伏。阴液日就枯槁。老来痿。原无复元之法。诊得脉数动疾。
温燥之补。无益反害。仿丹溪虎潜之制。稍为加减。冀得津液少存。亦安闲永年之算。非攻病也。
大生地淡天冬肉苁蓉淮牛膝生白芍虎骨胶柏子仁肥知母川黄柏
痉厥
经云。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令人煎厥。夫劳动阳气弛张。则阴精不司留恋。其阳虽有若无。故曰绝。积之既久。逢夏季阳正开泄。五志火动风生。若煎熬者然。斯为晕厥耳。治法以清心益肾。使肝胆相火内风。不为暴起。然必薄味。
静养为稳。
连翘心元参心竹叶心知母细生地生白芍肾厥。由背脊而升。发时手足逆冷。口吐涎沫。喉如刀刺。盖足少阴经脉上循喉咙。挟舌本。阴浊自下上犯。必循经而至。仿许学士椒附意。通阳以泄浊阴耳。
炮附子淡干姜川椒胡卢巴半夏茯苓姜汁泛丸脐上心下热炽。咽喉间陈腐气。遂神昏仆厥。经时汗出而醒。病来口涌血沫。乃膻中热拥。以致心窍受蒙。若非芳香清透。不能宣通络中瘀痹。
天竹黄丹参郁金云茯神石菖蒲生乌犀角麝香冰片野赤豆皮煎汤泛丸竹叶汤送下食后服厥属肝病。几番病发。都因经水适来。夫血海贮聚既下。斯冲脉空乏。而风阳交动。厥之暴至之因由也。咸寒濡润。亦和阳泄内风之义。治之未应。下焦独冷。喉呛胸痹。思冲脉乃阳明所属。阳明虚则失阖。厥气上犯莫遏。内经治肝不应。当取阳明。制其侮也。暂用通补入腑。取乎腑以通为补。
小半夏汤加白糯米诸厥皆隶厥阴。疝瘕。心热胁胀。中消便难。乃肝阳内风。妄动消烁。犯及阳明矣。经言。治肝不应。当取阳明。肝胃一脏一腑相对。不耐温补者。是肝用太过。
肝体不及也。
九孔石决明淮小麦清阿胶细生地天冬茯苓脉左动如数。右小濡弱。病起嗔怒。即寒热汗出心悸。继而神魂自觉散越。
夫肝脏藏魂。因怒则诸阳皆动。所见病源。无非阳动变化内风为厥。故凡属厥症。多隶厥阴肝病。考内经治肝。不外辛以理之酸以治之。甘以缓急。今精采散失。镇固收摄。犹虑弗及。而方书泄肝平肝抑肝方法尽多。至于补法。多以子母相生为治。此病全以肝肾下焦主治为正。所服医药。并无师古之方。未识何见。
阿胶鸡子黄人参生地金箔冷自足上贯于心。初起周身麻木。今则口鼻皆是冷气。病起惊恐。内伤肝肾为厥。冲脉隶于肝肾。二脏失藏。冲气沸乱。其脉由至阴而上。故多冷耳。
淡苁蓉熟地炭五味子紫石英茯苓牛膝
癫痫
平昔操持。身心皆动。悲忧惊恐。情志内伤。渐渐神志恍惚。有似癫痫。其病不在一脏矣。医药中七情致损。二千年来。从未有一方包罗者。然约旨总以阴阳迭偏为定评。凡动皆阳。当宗静以生阴是议。阳乘于络。阴脉不安。敛镇摄固。
久进可效。家务见闻。必宜屏绝。百日为期。
人参廉珠茯神枣仁炙草生龙骨萸肉五味
三消
肌肉瘦减。善饥渴饮。此久久烦劳。壮盛不觉。体衰病发。皆内因之症。自心营肺卫之伤。渐损及乎中下。按脉。偏于左搏。营络虚热。故苦寒莫制其热。甘补无济其虚。是中上消之病。
犀角鲜生地元参心鲜白沙参麦冬柿霜生甘草鲜地骨皮渴饮频饥。溲溺混浊。此属肾消。阴精内耗。阳气上燔。舌碎绛赤。乃阴不上承。非客热也。此乃脏液无存。岂是平常小恙。
熟地萸肉山药茯神牛膝车前浊饮不解。经谓之膈消。即上消症也。言心移热于肺。火刑金象。致病之由。
操心太过。刻不宁静。当却尽思虑。遣怀于栽花种竹之间。庶几用药有效。
生地天冬枣仁人参柏子仁知母金石斛生草元参善食而饥。乃瘅成消中。膏粱蕴热过也。禁芳草药石。药石发癫。芳草发狂耳。自应清胃。淡薄蔬食。庶可获愈。
蒌皮枳壳川连郁金金石斛连翘焦神面
郁
因悒郁动肝致病。久则延及脾胃中伤。不纳不知味。火风变动。气横为痛为胀。疏泄失职。便秘忽泻。情志之郁。药虽霍然。数年久病。而兼形瘦液枯。若再香燥劫夺。必致格拒中满。与辛润少佐和阳。
柏子仁归须桃仁生白芍小川连川楝子因抑郁悲泣。致肝阳内动。阳气变化火风。有形有声。贯膈冲咽。自觉冷者非真寒也。内经以五志过极皆火。但非六气外来。芩连之属。不能制伏。固当柔缓以濡之。合乎肝为刚脏。济之以柔。亦和法也。
生地天冬阿胶茯神川斛牡蛎小麦人中白熬膏郁勃日久。五志气火上升。胃气逆则脘闷不饥。肝阳上僭。风火凌窍。必旋晕咽痹。自发冷者非真寒也。皆气痹不通之象。病能篇以诸禁鼓栗属火。丹溪谓上升之气。从肝胆相火。非无据矣。
生地阿胶玄参丹皮川斛豆皮郁损心阳。阳坠入阴。为淋浊。由情志内伤。即为阴虚致病。见症乱治。最为庸劣。心藏神。神耗如愦。诸窍失司。非偏寒偏热药治。必得开爽。冀有向安。服药以草木功能。恐不能令其欢悦。
人参桔梗乌药木香天冬夜服白金丸情怀悒郁。五志热蒸。痰聚阻气。脘中窄隘不舒。胀及背部。上焦清阳欲结。
治肺以展气化。怡以恰悦开怀。莫令郁痹绵延。
鲜枇杷叶杏仁栝蒌皮郁金半夏茯苓姜汁竹沥老年情志不适。郁则少火变壮火。知饥。脘中不爽。口舌糜烂。心脾营损。木火劫烁精华。饥肉日消。惟怡悦开爽。内起郁热可平。但执清火苦寒。非调情志内郁热矣。
金石斛连翘心炒丹皮经霜桑叶川贝茯苓病起忧虑上损。两年调理。几经反复。今夏胸心右胁之间。常有不舒之象。
此气血内郁少展。支脉中必有痰食气阻。是宣通流畅脉络。夏季宜进商矣。
天竺黄茯神郁金橘红远志石菖蒲丹参琥珀竹沥法丸情志连遭郁勃。脏阴中热内蒸。舌绛赤糜干燥。心动悸。若饥。食不加餐。内伤情怀起病。务以宽怀解释。热在至阴。咸补苦泻。是为医药。
鸡子黄清阿胶生地知母川连黄柏惊惶忿怒。都主肝阳上冒。血沸气滞瘀浊。宜宣通以就下。因误投止塞。旧瘀不清。新血入瘀络中。匝月屡屡反复。究竟肝胆气血皆郁。仍宜条达宣扬。漏肠在肛。得体中稍健设法。
旋复花新绛青葱管炒桃仁柏子仁客邸怀抱不舒。肝胆郁遏。升降失度。气坠精开为遗泄。地萸龙牡钝涩。气药者更郁。理气和肝获效。未经调理全功。当今冬令温舒。收藏之气未坚。失血之后。胸中隐隐不畅。未可凝阴。只宜降气和血。
钩藤钩降香米仁郁金茯苓杜苏子丹皮炒桃仁
肿胀
初因面肿。邪干阳位。气壅不通。二便皆少。桂附不应。即与导滞。滞属有质。
湿热无形。入肺为喘。乘脾为胀。六腑开阖皆废。便不通爽。溺短混浊。时或点滴。
视其舌绛口渴。腑病背胀。脏病腹满。更兼倚倒左右。肿胀随着处为甚。其湿热布散三焦。明眼难以决胜矣。经云。从上之下者治其上。又云。从上之下而甚于下者。必先治其上。而后治其下。此症逆乱纷更。全无头绪。皆不辨有形无形之误。姑以清肃上焦为先。
飞滑石大杏仁生苡仁白通草鲜枇杷叶茯苓皮淡豆豉黑山栀壳诊脉右大而缓。左手小数促。冬季寒热身痛。汗出即解。自劳役饥饱嗔怒之后。病势日加。面浮足肿。呼吸皆喘。目泪鼻衄。卧着气冲欲起。食纳留中不运。
时序交夏。脾胃主候。睹色脉情形。中满胀病日来矣。盖此症属劳倦致损。初病即在脾胃。东垣云。胃为卫之本。脾乃营之源。脏腑受病。营卫二气。昼夜循环失度。为寒为热。原非疟邪半表半里之症。斯时若有明眼。必投建中而愈。经言。劳者温之。损者益之。建中甘温。令脾胃清阳自立。中原砥定。无事更迁。仲景亦谓男子脉大为劳。则知内经东垣仲景垂训。真规矩准绳至法。且汗泄积劳。都是阳伤。医药辛走劫阳。苦寒败胃。病患自述。饮蔗即中脘不舒。顷之少腹急痛。便稀。其胃阳为辛苦大伤。明甚。又述咳频冲气。必自下上逆。夫冲脉隶于阳明。胃阳伤极。中乏坐镇之真气冲脉动则诸脉皆动。浊阴散漫上布。此卧着欲起矣。
愚非遥指其脉。正合内经浊气在上。则生胀。太阴所至。为腹胀相符也。有昔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当以病因传变推求。故辨论若此。
浓朴杏仁人参茯苓蜜煨姜南枣壮盛年岁。形消色夺。诊脉右小促。左小弦劲。病起上年秋季。脘中卒痛。有形梗突。病后陡遇惊触。渐次食减不适。食入不运。停留上脘。腹形胀满。甚则胁肋皆胀。四肢不暖。暮夜渐温。大便旬日始通。便后必带血出。清早未食。自按脐上气海。有瘕形甚小。按之微痛。身动饮水。
寂然无踪。天气稍冷。爪甲色紫。细推病属肝脾。气血不通。则为郁遏。久则阳微痹结。上下不行。
有若否卦之义。阅医药或消或补。总不见效者。未知通阳之奥耳。
薤白桂枝栝蒌仁生姜半夏茯苓平昔湿痰阻气为喘。兹因过食停滞。阴脏之阳不运。阳腑之气不通。二便不爽。跗肿腹满。诊脉沉弦是由水寒痰滞。阻遏气分。上下皆不通调。当从三焦分治。顷见案头一方。用菟丝子升少阴。吴茱萸泄厥阴。不知作何解释。不敢附和。仍用河间分消定议。
大杏仁莱菔子猪苓泽泻葶苈子浓朴桑白皮广皮细木通两年初秋发疡。脉络气血。不为流行。而腹满重坠。卧则颇安。脐左动气。卧则尤甚。吐冷沫。常觉冷气。身麻语塞。肝风日炽。疏泄失职。经以肝病吐涎沫。木侮土位。自多胀。丹溪云。自觉冷者。非真冷也。两次溃疡之后。刚燥热药。似难进商。议以宣通肝胃为治。有年久恙。贵乎平淡矣。
云茯苓三角胡麻浓橘红嫩钩藤熟半夏白旋复花脉微而迟。色衰萎黄。蟹为介属。咸寒沉降。凡阳气不足者。食之损阳。其致病之由。自试二次矣。久利久泄。古云无不伤肾。今浮肿渐起自下。是水失火而败。若非暖下。徒见泻泄有红。为脾胃湿热。必致中满败坏。
生茅术熟地炭熟附子淡干姜茯苓车前子脉左弦右浮涩。始因脘痛贯胁。继则腹大高凸。纳食减少难进。二便艰涩不爽。此乃有年操持。萦虑太甚。肝木怫郁。脾土自困。清浊混淆。胀势乃成。盖脏真日纳。腑阳不运。考古治胀名家。必以通阳为务。若滋阴柔药。微加桂附。凝阴浊。岂是良法。议用局方禹粮丸。暖其水脏。攻其秽浊。俟有小效。兼进通阳刚补。是为虚症内伤。胀满治法。至于攻泻劫夺。都为有形而设。与无形气伤之症不同也。
禹余粮丸今年长夏久热。热胜阳气外泄。水谷运迟。湿自内起。渐渐浮肿。自下及上至于喘咳。不能卧息。都是浊水凝痰。阻遏肺气下降之司。但小溲不利。太阳亦不通调。此虽阳虚症若肾气汤中萸地之酸腻。力难下行矣。
茯苓桂枝木杏仁生白芍干姜五味生牡蛎泽泻向有宿痞。夏至节一阴来复。连次梦遗。遂腹形坚大。二便或通或闭。是时右膝痈肿溃疡。未必非湿热留阻经络所致。诊脉左小弱。右缓大。面色清减。鼻准明亮。纳食必腹胀愈加。四肢恶冷。热自里升。甚则衄血牙宣。全是身中气血交结。固非积聚停水之胀。考古人于胀症以厘清气血为主。止痛务在宣通。要知攻下皆为通腑。温补乃护阳以宣通。今者单单腹胀。当以脾胃为病薮。太阴不运。阳明愈钝。议以缓攻一法。
川桂枝熟大黄生白芍浓朴枳实淡生干姜患风三月。周身流走作肿。手不能握。足不能履。诊其脉。浮大而数。发热口干。此阴虚生内热。热胜则风生。况风性善行。火热得之。愈增其势。伤于筋脉。则纵缓不收。逆于肉理。则攻肿为楚也。
生地黄芩黄连红花羌活左胁有形。渐次腹大。每投攻下泄夺。大便得泻。胀必少减。继则仍然不通。
频频攻下。希图暂缓。病中胀浮下部。加针刺。以扶水之出。肿消。病仍不去。病患六年。久已断想此病之愈。要知此病初由肝气不和。气聚成瘕。屡发攻泻。脾胃反伤。古云脐突伤脾。今之所苦。二便欲出。痛如刀刺。盖气胀。久下再夺其血。血液枯。气愈结矣。宣通宜以利窍润剂。
琥珀屑麝香大黑豆皮杜牛膝由夏季目黄神倦。渐至中焦胀满。延至霜降。上吐瘀血。下便污浊。按脉弱细不调。视色神采不振。兼以呼吸带喘。素有寒疾气逆。其宿饮之蓄。已非一日。
当夏三月。脾胃主令。天气热。地气升。人身气泄。加以饥饱劳役。而遂减食胀满。
是皆病于中。绵延上下矣。夫六腑以通为用。不但腑不用事。其间经脉络脉中。
气血皆令不行。气壅血瘀。胀势愈加。古人治胀病专以宣通为法。而有阴阳之殊。后之攻劫宣通。如神佑舟车禹功等方。值此久病淹淹。何敢轻试。议以专通三焦之阳气。驱其锢蔽之浊阴。温补兼进。若不阳气渐苏。难以拟投。引用仲景白通汤。
去须葱白干姜猪胆汁淡附子
遗精
神伤于上。精败于下。心肾不交。久伤精气。不复谓之损。内经治五脏之损。
治各不同。越人有上损从阳。下损从阴之议。然必纳谷资生。俾胃后天得振。始望精气生于谷食。自上秋至今日甚。乃里真无藏。当春令泄越。生气不至。渐欲离散。从来精血有形。药饵焉能骤然充长。攻病方法。都主客邪。以偏治偏。阅古东垣丹溪辈。于损不肯复者。首宜大进参术。多至数斤。谓有形精血难生。无形元气须急固耳。况上下交损。当治其中。若得中苏加谷。继参入摄纳填精敛神之属。方今春木大泄。万花尽放。人身应之。此一月中急挽勿懈矣。
参术膏米饮调送一月来。虽经反复。参脉症色形。生阳颇有根蒂。近食蚕豆滞气。腹中微膨。
食后口味酸浊。是久卧重着。脾阳运动之机尚少而火升心烦。动气汗出。遗精虽减于昔。未得平复。总是内损已深。若调治合宜。只要精气复得一分。便减一分病象。长夏脾胃主令。培土助纳为要。而精气散越。乃兼摄固之法。刻下味酸微膨。补脾少佐疏胃。宜晚进。其早上另制补摄丸剂。益脏真以招纳散失之气。
人参茯苓白术炙草广皮麦冬五味神曲麦芽炒黄柏晚服人参桑螵蛸白龙骨淡苁蓉五味芡实茯神枣仁金箔金樱膏丸早服肌肉松柔。脉小如数。常有梦遗。阴精不固。上年冬令过温。温则腠理反疏。
阳动不藏。诸气皆升。络血随气上溢。见症如头面热。目下肉。心悸怔忡。四肢汗出。两足附肿。常冷不温。走动数武。即吸短欲喘。何一非少阴肾气失纳。阳浮不肯潜伏之征。况多梦纷扰。由精伤及神气。法当味浓填精。质重镇神。佐酸以收之。甘以缓之。勿因血以投凉。莫见下寒。辄进燥热。恪守禁忌以安之。经年冀有成功。所虑壮年志虑未纯。贻忧反复。
水制熟地人参秋石拌白龙骨炒杞子五味炒山药茯神牛膝炭遗泄。有梦属心。无梦属肾。据述气火下溜。即如溺出之状。茎管中痛。热气上冲。咽喉巅顶掀胀。语言皆怯。此任脉不摄。冲脉气逆。治法。引之导之。摄以固之。现下便溏食少。勿投沉阴腻滞之药。
砂仁炒熟地炒黑远志肉炒莲须元武版白龙骨锁阳茯苓杜芡实金樱子熬膏为丸
淋浊
由淋痛。渐变赤白浊。少年患此。多有欲心暗动。精离本宫。腐败凝阻溺窍而成。乃有形精血之伤。三年久病。形消肉减。其损伤已非一脏一腑。然补精充髓。必佐宣通为是。自能潜心安养。尚堪带病延年。
熟地王麋角苁蓉远志赤苓牛膝阴精上承者寿。阳火下陷者危。血淋久而成形窒痛。烦心。心火直升。老人阴精已惫。五液化成。败浊阻窍不通。欲泄必痛。得泄痛减。即痛则不通。痛随利缓之理。故知柏六味。及归脾逍遥之属。愈治愈剧。其守补升补滋浊涩药。决不中病。用琥珀痛减。乃通血利窍之意。然非久进之方。以不伤阴阳之通润立方。
生地益母草女贞子阿胶琥珀豆皮败精宿于精关。宿腐因溺强出。新者又瘀在里。经年累月。精与血并皆枯槁。势必竭绝成劳不治。医药当以任督冲带调理。亦如女人之崩漏带下。医者但知八正厘清。以湿热治。亦有地黄汤益阴泄阳。总不能走入奇经。
鹿茸龟甲当归杞子茯苓小茴鲍鱼案牍神耗。过动天君。阳隧直升直降。水火不交。阴精变为腐浊。精浊与便浊异路。故宣利清解无功。数月久延。其病伤已在任督。凡八脉奇经。医每弃置不论。考孙真人九法专究其事。欲涵阴精不漏。意在升固八脉之气。录法参末。
鹿茸人参生菟丝子补骨脂韭子舶茴香覆盆子茯苓胡桃肉柏子霜蒸饼为丸用甘露饮。淋浊已止。而头晕左肢麻木。胃脘腹中饥则欲痛。咽喉中似有物粘着。咳咯咽痛不解。诊脉左劲右濡。据症是水弱木失滋涵。肝阳化风。过膈绕咽达巅。木乘胃土。阳明脉衰。不司束筋骨以利机关。脘腹中痛。得食则缓者。
胃虚求助也。今壮年有此。已属痱中根萌。养肝肾之液以熄虚风。补胃土以充络脉。务在守常。勿图速效。可望全好。
制首乌苁蓉天冬杞子柏子霜茯神菊花炭青盐红枣肉丸早服晚服猪肚丸方丹溪谓五淋症湿热阻窍居多。三年前曾有是病。月前举发。竟有血块窒塞。尿大痛不能溺出。想房劳强忍。败精离位。变成污浊瘀腐。且少腹坚满。大便秘涩。脏气无权。腑气不用。考濒湖发明篇中。有外甥柳乔之病。与此适符。今仿其义。参入朱南阳法。
两头尖川楝子韭白小茴桂枝归尾冲入杜牛膝根汁肝主筋。肾主骨。阴器者。宗筋之所聚。男子天癸未至。强通其精。异时必有难名之病。今患腰酸痛。宗筋短缩。大便结涩。小便淋沥。足腿消烁。饬肉拘挛。无非肝亏肾损所致。按脉沉细而兼微数。乃精不营筋。又有伏火。内经所谓发为筋痿。及为白淫者是也。治宜滋肾舒肝。使精血渐充。则筋骨亦渐和柔。但幻症日久。非一朝一夕之功。幸弗期速效。
熟地归身牛膝肉桂黄柏线鱼胶续断钩勾久劳郁勃。夏季尿血。延及白露。溺出痛涩。血凝成块。阻着尿管。夫淋症。方书列于肝胆部。为湿热阻其宣化气机。故治法苦辛泄肝。淡渗通竭。施于壮实颇效。今望八老翁。上焦必惫。况加精血自败。化为瘀浊。真气日衰。机窍日闭。诊候之际。病患自述。梦寐若有交接。未尝遗泄。心阳自动。相火随之。然清心安肾等法。未能速效。暂以清营通瘀宣窍之剂。
天冬生蒲黄龙胆草龟板生地阿胶丹皮焦黄柏男子血淋成块。尿出痛。医治一年罔效。夫淋属肝经郁火。湿热皆有是病。
思少壮情欲勉强。必致败精凝窍。精腐变瘀。理固有诸。用虎杖散法。服五六日。
痛减血少。晨溺尚有血丝。此盖窍中有未尽之败浊。宜通不宜涩。
人中白琥珀沉香白牵牛川柏韭菜汁丸浊腻膏淋日下。最易损人津液。络脉遂槁。况八脉隧道纡远。泛然补剂药力罔效。难经谓十二经属通渠。旋转循环无端。惟奇经如沟渠满溢。流入深河。
不与十二经并行者也。树根草皮。此症亦难奏效。须用血肉填补固涩。庶可希其获效。
麋茸河车人参蒸黑于术茯苓湘莲缩砂雀卵茹乌贼骨雀卵河车膏为丸淋属肝胆。而酒性湿热之气。肝胆先受滓汁。次及肠胃。湿甚热郁。溺窍气阻。茎管窄溢。久病积热愈深。不受温补。当忌酒肉浓味。分利虽投。不能却病。从经义苦味祛湿。参以解毒。
料豆皮牡丹皮黑山栀芦荟龙胆草真青黛金银花胡黄连
呕吐
勉强攻胎。气血受伤。而为寒热。经脉乏气。而为身痛。乃奇经冲任受病。而阳维脉不用事也。内经以阳维为病。苦寒热。维者。一身之网维也。既非外感。羌苏柴葛三阳之药。及芩栀枳朴之属。辛酸继以苦寒。未能中病。胃口屡伤。致汤饮皆哕出无余。大便不通。已经半月。其吐出形色青绿涎沫。显然肝风大动。将胃口翻空。而肠中污水得风。翔如浪决。东西荡漾矣。熄风镇胃。固是定理。但危笃若。此明理以邀天眷耳。
淮小麦火麻仁阿胶生地秋石拌人参南枣肉未病先有耳鸣眩晕。恰值二气之交。是冬藏根蒂未固。春升之气泄越。无以制伏。更属产后。精气未复。又自乳耗血。血去液亏。真阴日损。阳气不交于阴。
变化内风。上巅犯窍。冲逆肆横。胃掀吐食。攻肠为泻。袭走脉络。肌肉皆肿。譬如诸门户尽撤。遂致暴风飘漾之状。医者辛酸苦降重坠。不但病未曾理。致阳更泄。阴愈涸。烦则震动即厥。由二气不能自主之义。阅王先生安胃一法。最为卓识。所参拙见。按以两脉。右手涩弱。虚象昭然。左脉空大。按之不实。亦非肝气肝火有余。皆因气味过辛散越。致二气造偏。兹以病因大旨。兼以经义酌方。
人参茯苓半夏白芍煨姜炒粳米灵枢经云。中气不足。溲便为变。是崩淋泄泻皆脾胃欲败之现症。今汤水下咽。少顷倾囊涌出。岂非胃阳无有。失司纳物乎。奈何业医者。中怀疑惑。但图疲药。待其自安。怕遭毁谤耳。此症一投柔药。浊升填塞。必致胀满。仲景于阳明满实。致慎攻下者。恐以太阴之胀误治耳。今舌微红微渴。皆是津液不肯升扬。
脾弱不主。散精四布。世岂有面色如白纸。尚不以阳气为首重也耶。
人参熟于术炙甘草炮姜茯神南枣凡论病。先论体质形色脉象。以病乃外加于身也。夫肌肉微白属气虚。外似丰溢。里真大怯。盖阳虚之体。为多湿多痰。肌疏汗淋。唇舌俱白。干呕胸痞。烦渴引饮。由乎脾胃之阳伤残。邪得僭居于中。留蓄不解。正衰邪炽。试以脉之短涩无神主义之。阳衰邪伏显然。况寒凉不能攻热。清邪便是伤及胃阳之药。今杳不纳谷。大便渐涩。若不急和胃气。无成法可遵。所谓攻入之病。虑虚其阳。参拟一方。仍候明眼采择。
人参半夏生于术枳实茯苓生姜脉濡弱。左胁下久有聚气。纳食酿积于胃脘之中。两三日呕逆吞酸。积物上涌吐出。此皆怫怒动肝。肝木犯胃。胃中阳伤。不能传及小肠。遂变化失司。每七八日。始一更衣。为胃气不主下行故也。法当温胃阳制肝逆。宿病久缠。恐多反复。致成反胃之症。
淡附子淡干姜姜汁生白芍淡吴萸白粳米寒热邪气扰中。胃阳大伤。酸浊上涌吐出。脘痛如剌。无非阳衰阴浊上僭。
致胃气不得下行。高年下元衰惫。必得釜底暖蒸。中宫得以流通。拟用仲景附子泻心汤。通阳之中。原可泄热开导。煎药按法用之。
人参熟附子淡干姜川连炒半夏枳实茯苓壮年形伟。脉小濡。恶闻秽气。食入呕哕。缘阳气微弱。浊阴类聚。口鼻受污浊异气。先入募原。募原是胃络分布。以上逆而为呕吐。此病理标者。用芳香辟秽扶正气。治本以温上通阳。
藿香草果公丁香茯苓浓朴砂仁壳广皮荜茇少腹属肝。肝厥必犯阳明胃腑。故作痛呕。二年来病患已不知因何起病。
医徒见病图治。想肝肾必自内伤为病。久则奇经诸脉交伤。经谓冲脉动。而诸脉交动也。议温通柔润剂。从下焦虚损主治。
淡苁蓉干茯苓当归杞子炒沙苑肉桂心知饥能纳。忽有气冲。涎沫上涌。脘中格拒。不堪容物。内经谓肝病吐涎沫。
丹溪云。上升之气。自肝而出。木火上凌。柔金受克。咳呛日加。治以养金制木。使土宫无戕贼之祸。滋水制火。令金脏得清化之权。此皆老年积劳致伤。岂攻病可效。
苏子麦冬枇杷叶杏仁北沙参桑叶丹皮降香竹沥
噎膈
向来翻胃。原可撑持。秋季骤加惊扰。厥阳陡升莫制。遂废食不便。消渴不已。如心热呕吐涎沫。五味中喜食酸甘。肝阴胃汁。枯槁殆尽。难任燥药通关。胃属阳土。宜凉宜润。肝为刚脏。宜柔宜和。酸甘两济其阴。
乌梅肉人参鲜生地阿胶麦冬汁生白芍老年血气渐衰。必得数日大便通爽。然后脘中纳食无阻。此胃汁渐枯。已少胃气下行之旨。噎症萌矣。病乃操持太过。身中三阳。燔燥烁津所致。故饵药未能全功。议用丹溪法。
麦冬汁鲜生地汁柏子仁汁甜杏仁汁黑芝麻汁杜苏子汁松子仁浆劳心劳力经营。向老自衰。平日服饵桂附生姜三十年。病噎不食。下膈吐出。此在上焦之气不化。津液不注于下。初病大便艰涩。按经云。味过辛热。肝阳有余。肺津胃液皆夺。为上燥。仿嘉言清燥法。
麦冬麻仁鲜生地甜水梨桑叶石膏生甘草脉弦而小涩。食入脘痛格拒。必吐清涎。然后再纳。视色苍。眼筋红黄。昔肥今瘦。云是郁怒之伤。少火皆变壮火。气滞痰聚日拥。清阳莫展。脘管窄隘。不能食物。噎膈渐至矣。法当苦以降之。辛以通之。佐以利痰清膈。莫以豆蔻沉香劫津可也。
川黄连杏仁桔梗土栝蒌皮半夏橘红竹沥姜汁
吐蛔
凡蛔虫上下出者。皆属厥阴乘犯阳明。内食入胃。呕吐痰涎浊沫。如仲景厥阴篇中。先厥后热同例。试论寒热后。全无汗解。谓至阴伏邪既深。焉能隔越诸经。以达阳分。阅医药方初用治肺胃。后用温胆茯苓饮。但和胃治痰。致深伏厥阴之邪未达。前进泻心汤。苦可去湿。辛以通痞。仍在上中。服后胸中稍舒。逾时稍寐。寐后呕吐浊痰。有黄黑之形。大凡色带青黑。必系胃底肠中逆涌而出。
老年冲脉既衰。所谓冲脉动。则诸脉皆逆。自述呕吐之时。周身牵引。直至足心。
其阴阳跷维。不得自固。断断然矣。仲景于半表半里之邪。必用柴芩。今上下格拒。当以桂枝黄连汤为法。参以厥阴引经。为通理之使。俾冲得缓。继进通补阳明。此为治厥阴章旨也。
淡干姜桂枝川椒乌梅川连细辛茯苓疟来得汗。阴分之邪已透阳经。第痰呕虽未减。青绿形色亦不至。最属可喜。舌心白苔未净。舌边渐红。而神倦困惫。清邪佐以辅正。一定成法。
人参半夏茯苓枳实汁干姜川连脉沉弦。腹痛呕吐。鼻煤舌绛。面带青晦色。夏秋伏暑发热。非冬月。乃误表禁食。胃气受伤。致肝木上干胃土。蛔虫上出。遂成重病。常而厥逆之虑。拟进泄肝和胃。得痛止呕缓。冀有转机。
川椒川连乌梅干姜人参茯苓生白芍川楝子
痛
劳力气泄阳伤。胸脘痛发。得食自缓。已非质滞停蓄。然初病气伤久泄不止。营络亦伤。古谓络虚则痛也。攻痰破气。不去病。即伤胃。致纳食不甘。嗳噫欲呕。显见胃伤阳败。当以辛甘温方。
人参桂枝茯苓炙草煨姜南枣经几年宿病。病必在络。痛非虚症。因久延体质气馁。遇食物不适。或情怀郁勃。痰因气滞。气阻血瘀。诸脉逆乱。频吐污浊。而大便反秘。医见身体肢冷。认为虚脱。以理中和附子温里护阳。夫阳气皆属无形。况乎病发有因。决非阳微欲脱。忆当年病来。宛是肝病。凡疏通气血皆效。其病之未得全好。由乎性情食物居多。夏季专以太阴阳明通剂。今痛处在脘。久则瘀浊复聚。宜淡味薄味清养。初三竹沥泛丸。仍用。早上。另立通瘀方法。
苏木人参郁金桃仁归尾柏子仁琥珀茺蔚红枣肉丸宿病冲气胃痛。今饱食动怒。痛发呕吐。是肝木侵犯胃土。浊气上踞。胀痛不休。逆乱不已。变为先寒后热。烦燥面赤。汗泄。此为厥象。厥阴肝脏之现症。显然在目。夫痛则不通。通字须究气血阴阳。便是着诊要旨矣。议用泻心法。
干姜川连人参枳实半夏姜汁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老年气衰。病发日重。乃邪正势不两立也。
今纳物呕吐甚多。味带酸苦。脉得左大右小。盖肝木必侮胃土。胃阳虚。完谷而出。且呃逆沃以热汤不减。其胃气掀腾如沸。不嗜汤饮。饮浊弥留脘底。用药之理。远柔用刚。嘉言谓能变胃而不受胃变。开得上关。再商治法。
紫金丹产后三年。经水不转。胃痛。得食必呕。汗出形寒。腰左动气闪烁。大便七八日始通。脉细弦右涩。舌白稍渴。脘中响动。下行痛缓。病属厥阴。顺承阳明。胃土久伤。肝木愈横。法当辛酸。两和厥阴体用。仍参通补阳明之阳。俾浊少上僭。痛有缓期。
人参开口吴萸生白芍良姜熟半夏云茯苓天癸当绝仍来。昔壮年已有头晕。七年前秋起。胃痛若嘈。今春悲哀。先麻木头眩。痛发下部。膝胫冷三日。病属肝厥胃痛。述痛引背胁。是久病络脉空隙。
厥阳热气。因情志郁勃拂逆。气攻乘络。内风旋动。袭阳明。致呕逆不能进食。
九孔石决明清阿胶生地枸杞子茯苓桑寄生川石斛痛在胁肋游走不一。渐至痰多。手足少力。初病两年。寝食如常。今年入夏病甚。此非脏腑之病。乃由经脉。继及络脉。大凡经主气络主血。久病血瘀。瘀从便下。诸家不分经络。但忽寒忽热。宜乎无效。试服新绛一方。小效。乃络方耳。议通少阳阳明之络。通则不痛矣。
归须炒桃仁泽兰叶柏子仁香附汁丹皮穿山甲乳香没药诊脉动而虚。左部小弱。左胁疼痛。痛势上引。得食稍安。此皆操持太甚。损及营络。五志之阳动扰不息。咽干舌燥。心悸久痛。津液致伤也。症固属虚。但参术归诸方。未能治及络病。内经肝病不越三法。辛散以理肝。酸泄以润肝。甘缓以益肝。宜辛甘润温之补。盖肝为刚脏。必柔以济之。自臻效验耳。
炒桃仁柏子仁新绛归尾橘红琥珀古人治胁痛。法有五。或犯寒血滞。或血虚络痛。或血着不通。或肝火抑郁。
或暴怒气逆。皆可致痛。今是症脉细。弦数不舒。此由肝火抑郁。火郁者络自燥。
治法必当清润通络。
土栝蒌炒香桃仁归身新绛炒白芍炙甘草询左胁下每日必有小痛超时。其痛势布散胸臆背部。从来不延及于腹中下焦。是腑络为病。凡久病从血治为多。今既偏患于上。仍气分之阻。而致水饮瘀浊之凝。此非守中补剂明甚。但攻法必用丸以缓之。非比骤攻暴邪之治。
当用稳法。议以阳明少阳方法。俾枢机开阖舒展。谅必有稗益矣。
生钩藤生香附风化硝炒半夏茯苓生白蒺藜竹沥姜汁泛丸诊脉右弦。左小弱涩。病起积劳伤阳。操持索思。五志皆逆。而肝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故先胁痛。晡暮阳不用事。其病渐剧。是内伤症。乃本气不足。日饵辛燥。气泄血耗。六味滋柔腻药。原非止痛之方。不过矫前药之谬而已。内经肝病三法。治虚亦主甘缓。盖病既久。必及阳明胃络。渐归及右。肝胃同病。人卧魂藏于肝。梦寐纷纭。伤及无形矣。议用甘药。少佐摄镇。
人参枣仁茯神炙草柏子仁当归龙骨金箔桂圆肉煮浓汁捣丸小便自利。大便黑色。当脐腹痛。十五年渐发日甚。脉来沉而结涩。此郁勃伤及肝脾之络。致血败瘀留。劳役动怒。宿乃发。目今冬深闭藏。忌用攻下。议以辛通润血。所谓通则不痛矣。
桃仁桂枝木穿山甲老薤白阿魏丸腹痛三年。时发时止。面色明亮。是饮邪亦酒湿酿成。因怒左胁有形痛绕腹中。及胸背诸俞。乃络空饮气逆攻入络。食辛热痛止复痛。盖怒则郁折肝用。
惟气辛辣可解。论药必首推气味。
粗桂枝木天南星生左牡蛎真橘核川楝子肉李根东行皮脉小涩。久因悒郁。脘痛引及背胁。病入血络。经年延绵。更兼茹素数载。阳明虚馁。肩臂不举。仓猝难于奏效。是缓调为宜。议通血络润补。勿投燥热劫液。
归须柏子仁桂枝木桃仁生鹿角片姜黄
头风
右偏头痛。鼻窍流涕。仍不通爽。咽喉疳腐。寤醒肢冷汗出。外邪头风。已留数月。其邪混处。精华气血。咸为蒙闭。岂是发散风寒可解。头巅药饵。务宜清扬。
当剌风池风府。投药仍以通法。莫非气血周行。焉望却除宿病。
西瓜衣鲜芦根苡仁通草蜡矾丸头形象天。义不受浊。今久痛有高突之状。似属客邪蒙闭清华气血。然常饵桂附河车。亦未见其害。思身半以上属阳。而元首更为阳中之阳。大凡阳气先虚。清邪上入。气血瘀痹。其痛流连不息。法当宣通清阳。勿事表散。以艾KT烙按法灸治。是一理也。
熟半夏北细辛炮川乌炙全蝎姜汁阳气为邪所阻。清空机窍不宣。考周礼采毒药以攻病。藉虫蚁血中搜逐。
以攻通邪结。乃古法而医人忽略者。今痛滋脑后。心下呕逆。厥阴见症。久病延虚。攻邪须兼养正。
川芎当归半夏姜汁炙全蝎蜂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