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百证歌》·卷一
第一证·伤寒脉证总论歌
大浮数动滑阳脉。阴病见阳生可得。沉涩弦微弱属阴。阳病见阴终死厄。(仲景云。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若弦微。此名阴也。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阴阳交互最难明。轻重斟量当别白。(脉虽有阴阳。须看轻重以分表里。在下文。)轻手脉浮为在表。表实浮而兼有力。但浮无力表中虚。自汗恶风常淅淅。(伤寒先要辨表里虚实。
此四者为急。仲景云。浮为在表。沉为在里。然表证有虚有实。浮而有力者表实也。无汗不恶风。浮而无力者。表虚也。
自汗恶风也。)重手脉沉为在里。里实脉沉来亦实。重手无力大而虚。此是里虚宜审的。(里证亦有虚实。脉沉而有力者。
里实也。故腹满。大便不通。沉而无力者。里虚也。或泄利或阴证之类。以上八句。辨表里虚实尽矣。)风则虚浮寒牢坚。
水停水必沉潜。动则为痛数为热。支饮应须脉急弦。太过之脉为可怪。不及之脉亦如然。(仲景云。风则虚浮。寒则牢坚。沉潜水。支饮急弦。动则为痛数则热烦。太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中必有奸。)荣卫太盛名高章。高章相搏名曰纲。荣卫微时名(徒颊切。恐惧也。)卑卑相搏损名彰。荣卫既和名缓迟。缓迟名沉此最良。九种脉中辨虚实。
长沙之诀妙难忘。(仲景云。寸口卫气盛名曰高。荣气盛名曰章。高章相搏。名曰纲。卫气弱名曰。荣气弱名曰卑。
卑相搏。名曰损。卫气和名曰缓。荣气和名曰迟。缓迟相搏。名曰沉。大抵仲景脉法。论伤寒与杂病脉法异。故予尝撰仲景三十六种脉法。)瞥瞥有如羹上肥。此脉定知阳气微。萦萦来如蛛丝细。却是体中阴气衰。脉如泻漆之绝者。病患亡血更何疑。(仲景云。脉瞥瞥如羹上肥者。阳气微也。脉萦萦如蜘蛛丝者。阳气衰也。脉绵绵如泻漆之绝者。亡血也。阳气衰。千金云。作阴气衰。)阳结蔼蔼如车盖。阴结循竿亦象之。(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