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遗事》·卷第三
興法第三
順道肇麗(道公之次。亦有法深義淵曇嚴之流。相繼而興教。[烈-列 秋]古傳無文。
今亦不敢編次。詳見僧傳)
高麗本記云。小獸林王即位二年壬申。乃東晉咸安二年孝武帝即位之年也。
前秦符堅遣使及僧順道。送佛像經文(時堅都關中。即長安)。又四年甲戌。阿道來自晉。明年乙亥二月。創肖門寺以置順道。又創伊弗蘭寺以置阿道。此高麗佛法之始。僧傳作二道來自魏云者誤矣。實自前秦而來。又云肖門寺今興國。伊弗蘭寺今興福者亦誤。按麗時都安市城。一名安丁忽。在遼水之北遼水一名鴨淥。
今云安民江。豈有松京之興國寺名。讚曰
鴨淥春深渚草鮮白沙鷗鷺等閑眠忽驚柔櫓一聲遠何處漁舟客到煙難陀闢濟百濟本記云。第十五(僧傳云十四誤)[杵-十 匕]流王即位甲申(東晉孝武帝大元九年)。胡僧摩羅難陀至自晉。迎置宮中禮敬。明年乙酉。創佛寺於新都漢山州。
度僧十人。此百濟佛法之始。又阿莘王即位大元十七年二月。下教崇信佛法求福。
摩羅難陀。譯云童學(其異跡詳見僧傳)。讚曰天造從來草昧間大都為伎也應難翁翁自解呈歌舞引得傍人借眼看阿道基羅(一作我道。又阿頭)
新羅本記第四云。第十九訥祗王時。沙門墨胡子自高麗至一善郡。郡人毛禮(或作毛祿)。於家中作堀室安置。時梁遣使賜衣著香物(高得相詠史詩云。梁遣使僧曰元表。宣送溟檀及經像)。君臣不知其香名與其所用。遣人齎香遍問國中。墨胡子見之曰。此之謂香也。焚之則香氣芬馥。所以達誠於神聖。神聖未有過於三寶。若燒此發願。則必有靈應(訥祗在晉宋之世。而云梁遣使。恐誤)。時王女病革。使召墨胡子。焚香表誓。王女之病尋愈。王喜厚加赉貺。俄而不知所歸。又至二十一毘處王時。有我道和尚。與侍者三人。亦來毛禮家。儀表似墨胡子。住數年。無疾而終。其侍者三人留住。講讀經律。往往有信奉者(有注云與本碑及諸傳記殊異。又高僧傳云西竺人。或云從吳來)。按我道本碑云。我道高麗人也。
母高道寧。正始間。曹魏人我(姓我也)。崛摩奉使句麗。私之而還。因而有娠。
師生五歲。其母令出家。年十六歸魏。省覲崛摩。投玄彰和尚講下就業。年十九又歸寧於母。母謂曰。此國于今不知佛法。爾後三千餘月雞林有聖王出。大興佛教。其京都內有七處伽藍之墟。一曰金橋東天鏡林(今興輪寺。金橋謂西川之橋。
俗訛呼云松橋也。寺自我道始基。而中癈。至法興王丁未草創。乙卯大開。真興王畢成)。二曰三川岐(今永興寺。與興輪開同代)。三曰龍宮南(今皇龍寺。真興王癸酉始開)。四曰龍宮北(今芬皇寺。善德甲午始開)。五曰沙川尾(今靈妙寺。
善德王乙未始開)。六曰神遊林(今天王寺。文武王己卯開)。七曰婿請田(今曇嚴寺)皆前佛時伽藍之墟。法水長流之地。爾歸彼而播揚大教。當東嚮於釋祀矣。
道稟教至雞林。寓止王城西里。今嚴莊寺。于時末雛王即位二年癸未也。詣闕請行教法。世以前所未見為嫌。至有將殺之者。乃逃隱于續林(今一善縣)毛祿家(祿與禮形近之訛。古記云。法師初來毛祿家。時天地震驚。時人不知僧名。而云阿頭彡麼。彡麼者乃鄉言之稱僧也。猶言沙彌也)三年。時成國公主疾。巫醫不效。敕使四方求醫。師率然赴闕。其疾遂理。王大悅。問其所須。對曰。貧道百無所求。但願創佛寺於天境林。大興佛教。奉福邦家爾。王許之。命興工。俗方質儉。編茅葺屋。住而講演。時或天花落地。號興輪寺。毛祿之妹名史氏。投師為尼。亦於三川岐。創寺而居。名永興寺。未幾。末雛王即世。國人將害之。 師還毛祿家。自作塚。閉戶自絕。遂不復現。因此大教亦廢。至二十三法興大王。
以蕭梁天監十三年甲午登位。乃興釋氏。距末雛王癸未之歲二百五十二年。道寧所言三千餘月驗矣。據此。本記與本碑。二說相戾。不同如此。嘗試論之。梁唐二僧傳。及三國本史皆載。麗濟二國佛教之始。在晉末大元之間。則二道法師。 以小獸林甲戌到高麗明矣。此傳不誤。若以毘處王時方始到羅。則是阿道留高麗百餘歲乃來也。雖大聖行止出沒不常。未必皆爾。抑亦新羅奉佛非晚甚如此。又若在末雛之世。則卻超先於到麗甲戌百餘年矣。于時雞林未有文物禮教。國號猶未定。何暇阿道來請奉佛之事。又不合高麗未到而越至于羅也。設使暫興還廢。
何其間寂寥無聞。而尚不識香名哉。一何大後。一何大先。揆夫東漸之勢。必始于麗濟而終乎羅則訥祗既與獸林世相接也。阿道之辭麗抵羅。宜在訥祗之世。又王女救病。皆傳為阿道之事。則所謂墨胡者非真名也。乃指目之辭。如梁人指達摩為碧眼胡。晉調釋道安為柒道人類也。乃阿道危行避諱。而不言名姓故也。蓋國人隨其所聞。以墨胡阿道二名。分作二人為傳爾。況云阿道儀表似墨胡。則以此可驗其一人也。道寧之序七處。直以創開先後預言之。兩傳失之。故今以沙川尾躋於五次。三千餘月未必盡信書。自訥祇之世抵乎丁未。無慮一百餘年。若曰一千餘月。則殆幾矣。姓我。單名疑贋難詳。又按元魏釋曇始(一云惠始)傳云。 始關中人。自出家已後。多有異跡。晉孝武大元年末。齎經律數十部。往遼東宣化。現授三乘立以歸戒。蓋高麗聞道之始也。義熙初復還關中。聞導三輔。始足白於面。雖涉泥水。未嘗沾濕。天上咸稱白足和尚云。晉末。朔方凶奴赫連勃勃。
破獲關中。斬戮無數。時始亦遇害。刀不能傷。勃勃嗟嘆之。普赦沙門。悉皆不殺。始於是潛遁山澤。修頭陀行。拓拔燾復剋長安。擅威關洛。時有博陵崔皓。
小習左道。猜嫉釋教。既位居偽輔。為燾所信。乃與天師寇謙之說燾。佛教無益。
有傷民利。勸令廢之云云。大平之末。始方知燾將化時至。乃以元會之日。忽杖鍚到宮門。燾聞令斬之。屢不傷燾自斬之亦無傷。飼北園。所養虎亦不敢近。燾大生慚[怡-台 翟]。遂感癘疾。崔寇二人相次發惡病。燾以過由於彼。於是誅滅二家門族。宣下國中。大[弓*几]佛法。始後不知所終議曰。曇始以大元末到海東。義熙初還關中。則留此十餘年。何東史無文。始既恢詭不測之人。而與阿道。
墨胡。難陀。年事相同。三人中疑一必其變諱也。讚曰雪擁金橋凍不開雞林春色未全迴可怜青帝多才思先著毛郎宅裏梅原宗興法(距訥祗世一百餘年)厭髑滅身新羅本記。法興大王即位十四年。小臣異次頓為法滅身。即蕭梁普通八年丁未。
西竺達摩來金陵之歲也。是年。朗智法師亦始住靈鷲山開法。則大教興衰。必遠近相感。一時於此可信。元和中。南澗寺沙門一念撰髑香墳禮佛結社文。載此事甚詳。其略曰。昔在法興大王垂拱紫極之殿。俯察扶桑之域。以謂昔漢明感夢。
佛法東流。寡人自登位。願為蒼生欲造修福滅罪之處。於是朝臣(鄉傳云。工目謁恭等)未測深意。唯遵理國之大義。不從建寺之神略。大王嘆曰。於戲。寡人以不德丕承大業。上虧陰陽之造化。下無黎庶之歡。萬機之暇。留心釋風。誰與為伴。粵有內養者。姓朴字厭髑(或作異次。或云伊處。方音之別也。譯云厭也。
髑頓道睹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