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身居异域在那阴山西面,轮台孤战位于雷海旁边。
秋季已到只见行行飞雁,夏日刚过不闻声声鸣蝉。
秋酉时时打得毡墙潮湿,秋风阵阵吹过帐幕腥腔。
轮台之地距离家乡万里,边地元串已经过去三年!
注释
阴山:今乌鲁木齐以东之天山东段山脉。雪海:浩瀚之沙漠雪原,为当时轮台北面之沙海。
毡墙:毡帐之围墙。毳幕:毡帐。毳:鸟兽的细毛。羶:羊等牲畜的腥臊气
赏析
《首秋轮台》这首五律于公元756年(天宝十五年)诗人居轮台时所作。诗人于公元754年赴北庭,至今已历三年,诗中描绘初秋边塞景物.抒写久居边塞的惆怅心情。
诗的开头面句从地点“轮台”落笔写。地为“异域”,城为“孤城”,而又位于明山之外,雪海之边,两句互相补充,各分三层以写边地荒远苦寒,起调极为沉重。
诗的次两句则从时间“首秋”落笔写。“秋来”和“夏尽”点明“首秋”,雁为北地之氏“唯有雁”照应“孤城”二字;蝉为家乡之物,“不闻蝉”照应“异域”二字。“唯有”、“不闻”。从所见所闻,一正一反两个方而来写边地荒远苦寒。
诗的五、六两句从居住环境方面写。边地的秋风秋雨侵袭着诗人居住的蓬帐,毡墙已经潮湿,帐幕发出胞气。上句景物诉诸视觉,下旬景物诉诸嗅觉,可见诗人置身子怎样的氛围之中。一“捞”一“格”,写边地初秋气候的恶劣,点染秋景气氛,勾划出一个极为凄苦的环境。
诗的最后两句仍从地点时间两方面着笔来写。“轮台万里地”,写边塞地点之远;“无事历三年”,写戍边时间之长。环境苦寒,秋日又至,家乡万里,归去无期,思念家乡宅切是不言而喻的。因面这两句实为诗人之所感。
这首诗由诗人所居异域而及诗人首秋所见,而及诗人边地所居,而及诗人心中所想,由远及近,层层写拢来,久居边塞的苦闷心情在首秋轮台的景物描绘中得到自然而又含蓄的表露。
首句为地理环境,异域,有别于内地,且在阴山之外;孤城雪海,竟然为沙漠之中的一块绿地。次句为气候环境,轮台之夏和秋季很短,夏季听不见蝉鸣,秋季看不见大雁,一不留神便进入冬季。三句为居住环境,住用毡帐,不防雨。结尾为总结感叹,茫茫万里辽阔之轮台,拜拜在这呆了三年。能看出来,岑参此时有些伤感,不知是对此西域轮台不满意,还是因为未能建功立业长叹息。
轮台为古单于之地,风物民俗尽殊,即古之所谓异域。作者《轮台即事》破题即曰:“轮台风物异,地是古单于。”即写其风物之异,与异域之感。结句平实,然平中有奇,实中有虚。无事而于此偏远荒漠之地度过三年。其难熬可知,其感触可会,句外有无穷之意。
参考资料:
异域阴山外,孤城雪海边。
阴山:今乌鲁木齐以东之天山东段山脉。雪海:浩瀚之沙漠雪原,为当时轮台北面之沙海。
秋来唯有雁,夏尽不闻蝉。
雨拂毡(zhān)墙湿,风摇毳(cuì)幕羶(shān)。
毡墙:毡帐之围墙。毳幕:毡帐。毳:鸟兽的细毛。羶:羊等牲畜的腥臊气
轮台万里地,无事历三年。
特色专题
更多相关诗词
更多 >过碛
黄沙碛里客行迷,四望云天直下低。为言地尽天还尽,行到安西更向西。
咏郡斋壁画片云(得归字)
云片何人画,尘侵粉色微。未曾行雨去,不见逐风归。只怪偏凝壁,回看欲惹衣。丹青忽借便,移向帝乡飞。
沣头送蒋侯
君住沣水北,我家沣水西。两村辨乔木,五里闻鸣鸡。饮酒溪雨过,弹棋山月低。徒闻蒋生径,尔去谁相携。
送严维下第还江东
勿叹今不第,似君殊未迟。且归沧洲去,相送青门时。望鸟指乡远,问人愁路疑。敝裘沾暮雪,归棹带流澌。严子滩复在,谢公文可追。江皋如有信,莫不寄新诗。
尚书念旧,垂赐袍衣,率题绝句献上,以申感谢
富贵情还在,相逢岂间然。绨袍更有赠,犹荷故人怜。
苗侍中挽歌二首
摄政朝章重,持衡国相尊。笔端通造化,掌内运乾坤。青史遗芳满,黄枢故事存。空悲渭桥路,谁对汉皇言。天子悲元老,都人惜上公。优贤几杖在,会葬市朝空。丹旐飞斜日,清笳怨暮风。平生门下客,继美庙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