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簟席生凉,碧纱橱帐,白日里闲眠醒来,枕边轻风拂过。躺在床上听闻向晚的衙门里没什么公事,慢慢地,把床头的几卷书给看完了。
抓着脑袋吟诵起归隐的诗句来,自己感到对功名利欲已经没多少兴趣。假如有人问起我的能耐如何,只不过是一个愚字罢了。
注释
簟:竹席。碧:绿色。纱厨:古人挂在床的木架子上,夏天用来避蚊蝇的纱帐。一枕清风:是苏轼非常喜欢用的意象。如“一枕清风值万钱,无人肯买北窗眠。”晚衙:古时官署治事.一日两次坐衙。早晨坐衙称“早衙”,晚间坐衙称“晚衙”。
归欤:即归去。据《论语·公冶长》载,孔子在陈国的时候,曾发“归欤”的感叹。懒更疏:即懒散,不耐拘束。使君:太守,此系作者自指。作者当时任徐州太守。占得:拥有。一味:所有,全部。
赏析
上片写初秋的黄昏,苏轼在碧纱帐里一觉醒来,枕边微凉的秋风也吹不尽浓浓的睡意,于是继续躺在凉席之上,听外面公堂一片寂静,他知道这意味着今晚不用上堂处理公事了。这是一个清闲的黄昏。“一枕清风”是苏轼比较喜欢用的一个词组和意象,诗里多次用到。它把晚风吹拂下那种清爽而又舒畅的困意表达得淋漓尽致。“卧听”二字表现出苏轼起床的慵懒和悠闲,也说明他早就料到今天“无一事”的状况了。这里实是反用古人之意,古人常用“晚衙”来叹息公务繁忙,而苏轼却道“卧听”“无一事”,一种超脱的感觉就上来了,于是他徐徐起身,半躺半靠着看起了床头的书卷。这里一个“尽”字,再次把这种悠闲无止境放大,拉长。
下片开始议论,“归欤”二字直接点明了议论的主题,也就是他心中追求功名与早日归隐二者之间的矛盾。“自觉”句表面上是一种自嘲,说自己对功名日渐疏懒,但实际上却是一种窃喜,窃喜自己终于能够看破功名,心无挂碍了。正式由于这种无挂碍的心态,当别人问及“使君”的才学时,苏轼才能通达、释然而略带自嘲地说自己是“占得人间一味愚”。言外之意,在他看来,是否有才学并不重要,但自己到现在才看破功名,这才是真的“一味愚”。整个下片议论,表面上看都是自嘲,在贬低自己,实际却是在表达一种摆脱尘世功名束缚的愿望,同时也是在庆幸自己已经慢慢摆脱了这些束缚。
参考资料:
凉簟(diàn)碧纱厨。一枕清风昼睡馀(yú)。睡听晚衙(yá)无一事,徐徐。读尽床头几卷书。
簟:竹席。碧:绿色。纱厨:古人挂在床的木架子上,夏天用来避蚊蝇的纱帐。一枕清风:是苏轼非常喜欢用的意象。如“一枕清风值万钱,无人肯买北窗眠。”晚衙:古时官署治事.一日两次坐衙。早晨坐衙称“早衙”,晚间坐衙称“晚衙”。
搔首赋归欤(yú)。自觉功名懒更疏。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占得人间一味愚。
归欤:即归去。据《论语·公冶长》载,孔子在陈国的时候,曾发“归欤”的感叹。懒更疏:即懒散,不耐拘束。使君:太守,此系作者自指。作者当时任徐州太守。占得:拥有。一味:所有,全部。
特色专题
更多相关诗词
更多 >西江月·送别
昨夜扁舟京口,今朝马首长安。旧官何物与新官。只有湖山公案。此景百年几变,个中下语千难。使君才气卷波澜。与把新诗判断。
南歌子·再用前韵
带酒冲山雨,和衣睡晚晴。不知钟鼓报天明。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老去才都尽,归来计未成。求田问舍笑豪英。自爱湖边沙路、免泥行。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霜余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颍咽。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武昌酌菩萨泉送王子立
送行无酒亦无钱,劝尔一杯菩萨泉。何处低头不见我?四方同此水中天。
稼说送张琥
曷(盍)尝观于富人之稼乎?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余。其田美而多,则可以更休,而地力得全;其食足而有余,则种之常不后时,而敛之常及其熟。故富人之稼常美,少秕而多实,久藏而不腐。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亩之田。寸寸而取之,日夜以望之,锄、铚、耰、艾,相寻于其上者如鱼鳞,而地力竭矣。种之常不及时,而敛之常不待其熟。此岂能复有美稼哉?古之人,其才非有以大过今之人也。平居所以自养而不敢轻用,以待其成者,闵闵焉,如婴儿之望之长也。弱者养之,以至于刚;虚者养之,以至于充。三十而后仕,五十而后爵。信于久屈之中,而用于至足之后;流于既溢之余,而发于持满之末。此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而今之君子所以不及也。吾少也有志于学,不幸而早得与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谓不早也。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而众已妄推之矣。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子归过京师而问焉,有曰辙、子由者,吾弟也,其亦以是语之。
醉落魄·离京口作
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孤城回望苍烟合。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巾偏扇坠藤床滑,觉来幽梦无人说。此生飘荡何时歇?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