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广告x

《论语》:修身是成人的第一课堂

瑞典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在1988年召开的诺贝尔获得者巴黎会议上提出:“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这句话一语道破天机,为世纪之交的人们解开许多心头的疑惑。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多以三言两语为章,它的行文风格成为我国散文最初的一种形态。其大量文句逐渐演变成为格言和典故,还有许多精彩的语言经过长期的凝练或沿用已成为今天常见的成语,如“三思而行”、“过犹不及”、“见贤思齐”等,至今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广为人们所熟知。

带着千年的烟尘,《论语》重又走进人们的视线,并且焕发出青春的风采。

2025新品专区
广告x

孔子

人生苦其短,仁德永流传

孔子的一生都在践行自己的仁爱主张,他相信“仁”是所有品德中最珍贵的一种,因此他一直告诫学生要珍视仁爱。他曾给学生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商朝末年,有两个人,一个叫伯夷,一个叫叔齐,他们是孤竹国国王的儿子。孤竹国国王宠爱小儿子叔齐,想把王位传给他。但是按照古代的规矩,王位一般是传给长子的。大儿子伯夷为了既不破坏礼制,又不让父亲为难,就主动离开了孤竹国。叔齐见哥哥为了自己背井离乡,便也放弃了王位,追随哥哥一起出走。

当时商纣王十分残暴,已经失去了民心,周武王决定兴兵伐纣。但是遵守礼制的伯夷和叔齐认为,作为臣子的周武王讨伐君主是无礼的,发动杀人的战争是不义的,于是他们就去劝谏武王,可是武王不听。伯夷、叔齐觉得政见和武王不合,就慨叹说:“唉,纣王虽然残暴,可是用残暴的方式去代替残暴,又有什么用呢?”就跑到首阳山隐居了起来。

后来,周武王灭掉了商朝,建立了周朝。伯夷和叔齐觉得自己是商朝的臣子,不愿意在新的朝代生活。他们拒绝一切与社会有关的活动,在山上采薇菜为生。但是后来又一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薇菜现在也是周朝的了,就干脆连薇菜也不吃,最后饥饿而死。

伯夷和叔齐为了成就对方,甘愿放弃自己的王侯身份,隐居山林,这是对亲人的“仁”;他们虽然反对顺应民心的武王伐纣,但他们在后世仍然受到了尊敬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 生辰测算
  • 手机吉凶
  • 2025年运势
  • 一生财运
性别:
生日:
手机号码:
姓名:
性别:
生日:
姓名:
性别:
生日:
本命佛吊坠
广告x
  • 寻找另一半
  • 前世今生
  • 一生财富
  • 一生事业运势
广告x
用户反馈
  • 基本信息

  • 问题类型

  • 问题描述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