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私家园林

苏州是我国古老的城市之一,远在三千年以前称“荆弯”之区。春秋时为吴国的都城,秦汉时代称会稽郡,六朝称吴都,隋朝起称苏州,宋元时称为平江府,明清时又复称苏州。从以上这些苏州名称的变迁,可以看出苏州历史的悠久。
苏州造园历史也相当悠久,特别是自明清开始,地主官僚竞相建园。自明迄今,据记载有七十多处,较著名的如沧浪亭、拙政园、狮子林、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等。
1、拙政园

拙政园
拙政园位于苏州市娄门内东北街,元朝为大宏寺,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1621年)御史王献臣始建园,名拙政园,后多次易主,几经兴废。现园大体为清末规模,由中区(拙政园)、西区(补园)及东区(归田园)三部分组成。它是明清以来,苏州著名园林之一,也是我国江南园林的代表作之一。
拙政园全园的五分之三为水面,造园者采用了“南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的因地制宜的手法。不同形体的建筑物都傍水而建,建筑造型力求轻盈活泼;在开阔的水面上或布置小岛,或架设小桥,打破了单调的气氛,衬托了深远,使游人如置身于构图严谨的山水画中。
拙政园由园和住宅两部分组成,园子位于住宅的北侧。入口部分有院门,内迭石为假山,成为障景,使人入院门不能一下子看到全院的景物。在山后有一小池,循廊绕池便豁然开朗。
拙政园中部清初时归吴三桂婿王永宁所有,太平天国时属忠王府。总体布局以水面为中心,临水建不同形体和向低错落的建筑。山林葱郁,颇富江南水分情趣,是全园精华所在。
水池东西向长,池小仿瀛海三岛的意境,岛的南面隔水为远香堂。岛的东、西、南三面都有曲桥可通,西面从“柳荫路曲”的石桥可至西端小岛,路上布“荷风四面亭”,过亭往东,则可到三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