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诗集
广告x

《乐府诗集》·卷五十三 舞曲歌辞二

◎杂舞一

  杂舞者,《公莫》、《巴渝》、《槃舞》、《鞞舞》、《铎舞》、《拂舞》、《白纻》之类是也。始皆出自方俗,后浸陈於殿庭。盖自周有缦乐散乐,秦汉因之增广,宴会所奏,率非雅舞。汉、魏已后,并以鞞、铎、巾、拂四舞,用之宴飨。宋武帝大明中,亦以鞞拂杂舞合之。钟石施於庙庭,朝会用乐,则兼奏之。明帝时,又有西伧羌胡杂舞,后魏、北齐,亦皆参以胡戎伎,自此诸舞弥盛矣。隋牛弘亦请存四舞,宴会则与杂伎同设,於西凉前奏之,而去其所持鞞拂等。按此虽非正乐,亦皆前代旧声。故成公绥赋云:“鞞铎舞庭,八音并陈。”梁武帝报沈约云,“鞞、铎、巾、拂,古之遗风”是也。唐太宗贞观中,始造宴乐。其后又分为立坐二部,堂下立奏,谓之立部伎。堂上坐奏,谓之坐部伎。立部伎八:一《安乐》,二《太平乐》,三《破阵乐》,四《庆善乐》,五《大定乐》,六《上元乐》,七《圣寿乐》,八《光圣乐》。自《破阵乐》以下,皆用大鼓,杂以龟兹乐,其声震厉。《大定乐》又加金钲。《庆善乐》颛用西凉乐,声颇闲雅。坐部伎六:一《宴乐》,二《长寿乐》,三《天授乐》,四《鸟歌万岁乐》,五《龙池乐》,六《小破阵乐》。自《长寿乐》以下,用龟兹乐,唯《龙池乐》则否。武后、中宗之世,大增造立坐部伎诸舞,随亦寝废。武后毁唐太庙,《七德》、《九功》之舞皆亡,独其名存。自后宴飨,复用隋文舞武舞而已。开元中,又有《凉州》、《绿腰》、《苏合香》、《屈柘枝》、《团乱旋》、《甘州》、《回波乐》、《兰陵王》、《春莺啭》、《半社渠》、《借席乌夜啼》之属,谓之软舞。《大祁》、《阿连》、《剑器》、《胡旋》、《胡腾》、《阿辽》、《柘枝》、《黄獐》、《拂菻》、《大渭州》、《达磨支》之属,谓之健舞。文宗时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汉程国学app下载
用户反馈
  • 基本信息

  • 问题类型

  • 问题描述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