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第二部分

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

权,谓秤#35权。衡,谓星衡。规,谓圆形。矩,谓方象。然权也者,所以察中外;衡也者,所以定高卑;规也者,所以表柔虚;矩也者,所以明强盛。《豚要精微论》曰:以春应中规,言阳气柔软;以夏应中矩,言阳气盛强,以秋应中衡,言阴升阳降,气有高下;以冬应中权,言阳气居下也。故善诊之,用铃备见焉。所主者,谓应四时之气所主,生病之在高下中外也。

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

浮沉滑涩,皆豚象也。浮豚者,浮於手下也;沉豚者,按之乃得也;滑豚者,往来易;涩豚者,往来难。故审尺寸,观浮沉,而知病之所生以治之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作知病所在,以治则无过。下无过二"字续此为句。涩,音色。

无过以诊则不失矣。

有过无过,皆以诊之,则所主治,无误失也。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

以轻微也。

其盛,可待衰而已。

病盛取之,毁伤真气,故其盛者,铃可待衰。

故因其轻而扬之,

轻者,发扬则邪去。

因其重而臧之,

重者,即喊去之。

因其衰而彰之。

因病气衰,攻令邪去,则真气坚固,血色彰明。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气,谓卫气。味,谓五藏#36之味也。《灵枢经》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而充皮肤,肥腠理而司开阖。故卫气温则形分足矣。《上古天真论》曰: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方能写。由此则精不足者,补五藏之味也。

其高者,因而越之;

越,谓越扬也。

其下者,引而竭之;

引,谓泄引也。

中满者,写之於内;

内,谓腹内。

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

邪,谓风邪之气。风中於表,则汗而发之。渍,疾赐切。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在外,故汗发泄也。

其栗悍者,按而收之;

栗,疾也。悍,利也。气侯疾利,则按之以收敌也。栗,必遥切。悍,音汗。

其实者,散而写之。阳实则发散,阴实则宣写。故下文

审其阴阳,以别柔刚,

阴日柔,阳日刚。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所谓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者也。

定其血气,各守其乡。

乡,谓本经之气位。

血实宜央之,

次,谓次破其血。

气虚宜掣引之。

掣,读为导,导引则气行条畅。○新校正云:按《甲乙经》掣作掣。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五

#1蛤:原作『鸠』,据顾本改。.

#2成:原作『蛤』,据顾本改。

#3官:顾本作『官』。

#4然:原作『言』,据顾本改。

#5故气:此二字原脱,据顾本补。

#6破荡:顾本作『被伤』。

#7生长:原作『长生』,据顾本乙正。

#8夫:原作『失』,据顾本改。

#9收:顾本作『壮』。

#10络:原作『胳』,据文义改。

#11拆:顾本作『坼』。

#12则:原作『训』,据顾本改。

#13胜:原作『伤』,据顾本改。

#14藏:顾本无『藏』字。

#15凡,『生』,据顾本改。

#16生:原作『心』,据顾本改。

#17伤:原作『上』,据顾本改。

#18溯:顾本作『件』。

#19神:顾本作『在』。

#20凝:原作『藏』,据顾本改。

#21兆:原脱,据顾本补。

#22至:原作『之』,据顾本改。

#23放:顾本作『仿』。

#24治:原作『始』,据顾本改。

#25岁:顾本作『节』。

#26雨:原作『谷』,据顾本改。

#27气:原脱,据顾本补。

#28风:顾本作『气』。下注文仿此。

#29气:原作斗风』,据顾本改。

#30胜:原作『腾』,据顾本改。

#31气:原作『脉』,据顾本改。

#32得:原作『则』,据顾本改。

#33明:原作『则』,据顾本改。

#34处:原脱,据顾本补。

#35秤:原作『称』,据顾本改。

#36藏:原作『卫』,据顾本改。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六

唐太仆令启玄子王冰次注宋光绿卿直秘阁林亿等校正宋守尚书屯田郎孙兆重改误

阴阳离合论篇

黄帝问日: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

以四时五行运用於内,故人亦应之。○新校正云:详天为阳至成一岁,与《六节藏象篇》重。

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岐伯对日: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一,谓离合也。虽不可胜数,然其要妙,以离合推步,悉可知之。

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日阴中之阴;

处阴之中,故曰阴处。形未动出,亦是为阴,以阴居阴,故曰阴中之阴。

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

形动出者,是则为阳,以阳居阴,故曰阴中之阳。

阳予之正,阴为之主。

阳施正气,万物方生,阴为主持,群形乃立。予,音与。

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

春夏为阳,故生长也。秋冬为阴,故收藏也。若#1失其常道,则春不生,夏不长,秋不收,冬不藏,夫如是,则四时之气闭塞,阴阳之气无所运行矣。

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

天地阴阳,虽不可胜数?在於人形之用者,则数可知之。

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

广,大也。南方丙丁,火位主之,阳气盛明,故曰大明也。向明治物,故圣人南面而立。《易》曰:相见乎离。盖谓此也。然在人身中,则心藏在南,故谓前曰广明,冲脉在北,故谓后曰太冲,然太冲者肾'脉,与冲豚合而盛大,故曰太冲,是以下文云:

太冲之地,名曰少阴,

此正明两豚相合,而为表裹也。

少阴之上,名曰太阳,

肾藏为阴,膀胱府为阳,阴气在下,阳气在上,此为一合之经气也。《灵枢经》曰:足少阴之脉者,肾豚也,起於小指之下,斜趣足心。又曰:足太阳之脉者,膀胱脉也,循京骨至小指外侧。由此故少阴之上,名太阳也,是以下文曰:

太阳根起於至阴,结於命门,名曰阴中之阳。

至阴,穴名,在足小指外侧。命门者,藏精光照之所,则两目也。太阳之脉,起於目,而下至於足,故根於指端,结於目也。《灵枢经》曰:命门者,目也。此与《灵枢经》义合。以太阳居少阴之地,故曰阴中之阳。○新校正云:按《素问》太阳言根结於经不言结,《甲乙》今具。

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

《灵枢经》曰:天为阳,地为阴,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分身之旨,则中身之上,属於广明,广明之下,属太阴也。又心广明藏,下则太阴脾藏也。

太阴之前,名曰阳明,

人身之中,胃为阳明豚,行在脾豚之前。脾为太阴脉,行於胃脉之后。《灵枢经》曰:足太阴之脉者,脾豚也,起於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康,上瑞内,循腑骨之后。足阳明之脉者,胃豚也,下膝三寸而别,以下入中指外问。由此故太阴之前,名阳明也。是以下文曰:踹,市兖切。

阳明根起於厉兑,名曰阴中之阳。

厉兑,穴名,在足大指次指之端,以阳明居太阴之前,故曰阴中之阳。

厥阴之表,名曰少阳,

人身之中,胆少阳脉,行肝脉之分外,肝厥阴脉,行胆脉之位内。《灵枢经》曰:足厥阴咏者,肝豚也,起於足大指聚毛之际,上循足附上廉。足少阳之脉者,胆脉也,循足附上,出小指次指之端。由此则厥阴之表,名少阳也。故下文曰:驸,甫无切。

少阳根起於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

窍阴,穴名,在足小指次指之端,以少阳居厥阴之表,故曰阴中之少阳。

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

离,谓别离应用。合,谓配合於阴。别离则正位於三阳,配合则表裹而为藏府矣。开阖枢者,么愤三阳之气,多少不等,动用殊也。夫开者,所以司动静之基。阖者,所以执禁固之权。枢者,所以主动转之微,由斯殊气之用,故此三变之也。○新校正云:按《九墟》太阳为关,阳明为阖,少阳为枢,故关折则肉节溃缓而暴病起矣。故候暴病者,取之太阳。阖折,则气无所止息,悸病起。故悸者,皆取之阳明。枢折,则骨摇而不能安於地。故骨摇者,取之少阳。《甲乙经》同。

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

三经之至,搏击於手,而无轻重之异,则正可谓一阳之气,无复有三阳差降之为用也。搏,音转。

帝曰:愿闻三阴。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

言三阳为外运之离合,三阴为内用之离合也。

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

冲豚在脾之下,故言其冲在下也。《灵枢经》曰:冲咏者,与足少阴之络,皆起於肾下,上行者,过於胞中。由此,则其冲之上,太阴位也。

太阴根起於隐白,名曰阴中之阴。

隐白,穴名,在足大指端,以太阴居阴,故曰阴中之阴。

太阴之后,名曰少阴,

藏位及经脉之次也。太阴,脾也。少阴,肾也。脾藏之下近后,则肾之位也。《灵枢经》曰:足太阴之咏,起於大指之端,循指内之侧,及上内踝前廉,上端内,循脏骨后。足少阴之豚,起於小指下,斜趋足心,出於然骨之下,循内踝后,以上端内。由此,则太阴之下,名少阴也。箭,音行。

少阴根起於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

涌泉,穴名,在足心下蜷指宛宛中。蜷,音卷。

少阴之前,名曰厥阴,

亦藏位及经豚之次也。少阴,肾也。厥阴,肝也。肾藏之前近上,则肝之位也。《灵枢经》曰:足少阴豚,循内踝之后,上瑞内廉。足厥阴脉,循足附上康,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胭内。由此,故少阴之前,名厥阴也。

厥阴根起於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

大敦,穴'名,在足大指之端,三毛之中也。两阴相合,故曰阴之绝阳。厥,尽也,阴气'至此而尽,故名曰阴之绝阴。

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

亦气之不等也。○新校正云:按《九墟》云:关折则仓库无所输,隔洞者,取之太阴;阖折则气施#2而善悲,悲者,取之厥阴;枢折则豚有所结而不通,不通者,取之少阴。《甲乙经》同。

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

沉,言殊见也,阳浮亦然。若经气应至,无沉浮之、异,则悉可谓.一#3阴之气,非复有三阴差降之殊用也。

阴阳冲电#4积传为一周,气裹形表而为相成也。

冲狸,言气之往来。积,谓积豚之动也。传,谓阴场之气流传也。夫咏气往来,动而不止,积其所动,气血循环,应水下二刻而一周於身,故曰积传为一周也。然荣卫之气,因息游布,周流形表,拒捍虚邪,中外主司,互相成立,故言气裹形表,相成也。○新校正云:按别本狸狸作冲冲。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六竟

#1:原作『君』,据顾本改。

#2施:顾本作『弛』。

#3一:原作『入』,据顾本改。

#4冲种:顾本作『权权』。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七

唐太仆令启玄子王冰次注宋光禄卿直秘阁林亿等校正宋守尚书屯田郎孙兆重改误

阴阳别论篇

黄帝问曰:人有四经、十二从,何谓?

经,谓经豚。从,谓顺从。

岐伯对日: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

春豚弦,夏豚洪,秋豚浮,冬豚沉,谓四时之经豚也。从,谓天气顺行十二辰之分,故应十二月也。十二月,谓春建寅卯辰,夏建巳午未,秋建申酉戌,冬建亥子丑之月也。十二豚,谓手三阴、三阳,足三阴、三阳之豚也,以气数相应,故参合之。

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

深知则备识其变易。

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

五阳,谓五藏之阳气也。五藏应时,各形一豚,一脉之内,包总五藏之阳,五五相乘,故二十五阳也。○新校正云:按《玉机真藏论》云:故病有五变,五五二十五变。义与此通。

所谓阴者,真藏也,见则为败,败必死也。

五藏为阴,故曰阴者真藏也。然见者,谓肝豚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心豚至,坚而搏,如循苍苗子,累累然。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肾脉至,搏而绝,如以指弹石,辟辟然。脾脉至,弱而乍数乍疏。夫如是豚见者,皆为藏败神去#1,故铃死也。累,力追切。

所谓阳者,胃院之阳也。

胃院之阳,谓人迎之气也。察其气豚动静小大与脉p应否也。胃为水谷之海,故候其气,而知病处。人迎在结喉两傍,脉动应手,其豚之动,常左小而右大,左小常以侯藏,右大常以候府。一云胃胞之阳,非也。脸,音管。

别於阳者,知病处也;别於阴者,知死生之期。

阳者卫外而为固,然外邪所中,别於阳,则知病处。阴者藏神而内守,若考真正成败,别於阴,则知病者死生之期。○新校正云:按《玉机真藏论》云:别於阳者,知病从来,别於阴者,知死生之期。

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所谓一也。

头谓人迎,手谓气口,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小大齐等者,名曰平人。故言所谓一也。气口在手鱼际之后一寸,人迎在结喉两傍一寸五分,皆可以侯藏府之气。

别於阳者,知病忌时;别於阴者,知死生之期。

识气定期,故知病忌。审明成败,故知死生之期。

谨熟阴阳,无与众谋。

谨量气候,精熟阴阳,病忌之准可知,生死之疑自次,正行无惑,何用众谋议也。

所谓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

言豚动之中也。

凡持真脉之藏脉者,肝至悬绝急,十八日死;心至悬绝,九日死;肺至悬绝,十二日死;肾至悬绝,七日死;脾至悬绝,四日死;

真豚之藏豚者,谓真藏之脉也。十八日者,金木成数之余也。九日者,水火生成数之余也。十二日者,金火生成数之余也。七日者,水土生数之余也。四日者,木生数之余也。故《平人气象论》曰肝见庚辛死,心见壬癸死,肺见丙丁死,肾见戊己死,脾见甲乙死者以此,数是者,皆至所期,不胜而死也。何者?以不胜克贼之气也。

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

二阳,谓阳明大肠及胃之豚也。隐曲,谓隐蔽委曲之事也。夫肠胃发病,心脾受之,心受之则血不流,脾受之则味不化,血不流故女子不月,味不化则男子少精,是以隐蔽委曲之事不能为也。《阴阳应象大论》曰: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由是则味不化,而精气少也。《奇病论、》曰:胞胎者,系於肾。又《评热病论》白:月事不来者,胞豚闭,胞豚者,属於心,而络於胞中,令气上迫贯#2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则其义也。又《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豚通,太冲豚盛,月事以时下。丈夫二八天癸至,精气溢泻。由此,则在女子为不月,在男子为少精。

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者故死不治。

言其深久者也,胃#3病深久,传入於脾,故为风热以消削。大肠病甚,传入於肺,为喘息而上责然。肠胃脾肺兼及於心了一藏二府,互相克薄,故死不治。责,音奔。

日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瘫肿,及为痿厥端疮;

三阳,谓大肠小肠及膀胱之豚也。小肠之豚起於手,循臂,绕肩膊,上头。膀胱之豚,从头,别下背,贯臀,入蝈中,循端。故在上为病,则发寒热,在下为病,则为瘫肿踹疮及为痿厥。痛,酸疼也。痿,无力也。厥,足玲,即气逆也。胜,时兖切。瘠,乌兖切。脑,古或切。

其传为索泽,其传为颓疝。

热甚则精血桔涸,故皮肤润泽之气,皆散尽也。然阳气下坠,阴豚上争,上争则寒多,下坠则筋缓,故睪垂纵缓,内作颓疝。

曰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

一阳,谓少阳胆及三焦之豚也。胆气乘胃故善泄。三焦内病故少气,阳上需肺故善咳,何故?心火内应而然。

其传为心掣,其传为膈#4。

膈气乘心,心热故阳气内掣。三焦内结,中热故隔塞不便。掣,尺制切,曳也。

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日风厥。

一阴,谓厥阴心主及肝之脉也。心主之脉,起於胸中,出属心,经云心病膺背肩胛#5间痛。又在气为噫,故背痛,善噫。心气不足,则肾气乘之,肝主惊骇,故惊骇善欠。夫肝气为风,肾气陵逆,既风又厌,故名风厥。

二阴一阳发病,善胀,心满,善气。

二阴,谓少阴心肾之豚也。肾胆同逆,三焦不行,气控於上,故心满。下虚上盛,故气泄出也。

三阳三阴发病,为偏枯痿易,四支不举。

三阴不足,则发偏枯#6;三阳有余,则为痿易。易,谓变易常用,而痿弱无力也。

鼓一阳日钩,鼓一阴曰毛,鼓阳胜急曰弦,鼓阳至而绝日石,阴阳相过日溜。

言何以知阴阳之病豚邪,一阳鼓动,豚见钧也。何以然?一阳谓三焦,心咏之府。然一阳鼓动者,则钧豚当之,钧豚则心豚也,此言正见者也。一阴,厥阴,肝木气也。毛肺,金豚也。金来鼓木,其豚则毛,金气内乘,木阳尚胜,急而内见,豚则为弦也。若阳气至而急,脉名曰弦,属肝。阳气至而或如断绝,豚名曰石,属肾。阴阳之气相过,无能胜负#7,则脉如水溜也。

阴争於内,阳扰於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专肺,使人喘呜。

若金鼓不已,阳气大胜,两气相持,内争外扰,则流汗不止,手足反寒,甚则阳气内翻,流汗不藏,则热攻於肺,故起则需肺#8,使人喘呜也。

阴之所生,和本曰和。

阴,谓五神藏也,言五藏之所以能生,而全天真和气者,以各得自从其和#9性而安静尔。苟乖所适,则为他气所乘,百端之病,由斯而起,奉生之道,可不慎哉。

是故刚与刚,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

刚,谓阳也,言阳气内蒸,外为流汗,灼而不已,则阳胜又阳,故盛不久存,而阳气自散,阳已破败,阴不独存,故阳气破散,阴气亦消亡,此乃争胜招败也。

潭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

血淳者,阳常胜,视人之血淳者,宜馑和其气#10常使流通,若不能深思寡欲,使气序乖衰,阳为重阳,藏府,则死且可待,生其能久乎。

死阴之属,不过三日而死;

火乘金也。

生阳之属,不过四日而死。

木乘火也。○新校正云四日而生,全元起注本作四日而已,俱通。详上下文义,作死者非。

所谓生阳死阴者,肝之心谓之生阳,

母来亲子,故曰生阳,匪惟以木生火,亦自阳气主生尔。

心之肺谓之死阴,

阴主刑杀,火复乘金,金得火亡,故云死。

肺之肾谓之重阴,

亦母子也,以俱为阴气,故曰重阴。

肾之脾谓之辟阴,死不治。

土气辟并,水乃可升云辟阴。

结阳者,肿四支;

以四支为诸阳之本故。

结阴者,便血一升,

阴主血故。

再结二升,三结三升;

二盛谓之再结,三盛谓之三结。

阴阳结斜,多阴少阳曰石水,少腹肿;

所谓失法。

二阳结谓之消;

二阳结,谓胃及大肠俱热结也。肠胃藏热,则喜消水谷。○新校正云:详此则少二阴结。

三阳结谓之隔;

三阳结,谓小肠膀胱热结也。小肠结热,则血豚燥,膀胱热,则津液涸,故膈塞而不便写。

三阴结谓之水;

三阴结,谓脾肺之豚俱寒结也。脾肺寒结,则气化为水。

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

一阴,谓心主之脉。一阳,谓三焦之脉也。三焦心主豚并络喉,气热内结,故为喉痹。痹,音闭。

阴搏阳别谓之有子;

阴,谓尺中也。搏,谓搏触於手也。尺脉搏击;与寸口殊别,阳气挺然,则为有任之兆,何者,阴中有别阳故。任,去声。

阴阳虚肠辟死;

辟,阴也。然胃气不留,肠开勿禁,阴中不库,是真气竭绝,故死。○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辟作避#12。

阳加於阴谓之汗;

阳在下,阴在上,阳气上搏,阴能同之,则蒸而为汗。

阴虚阳搏谓之崩。

阴豚不足,阳脉盛搏,则内崩而血流下。

三阴俱搏,二十日夜半死。

脾肺成数之余也。搏,谓伏鼓,异於常侯也。阴气盛极,故夜半死。

二阴俱搏,十三日夕时死。

心肾之成数也,阴气未极,故死在夕时。

一阴俱搏,十日平日一死。

肝心生成之数也。

三阳俱搏且鼓,三日死。

阳气速急故。

三阴三阳俱搏,心腹满,发尽,不得隐曲,五日死。

兼阴气也。隐曲,谓便写也。

二#13阳俱搏,其气滥#14,死不治,不过十日死。

肠胃之王#15数也。○新校正云:详此阙一阳搏。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七竟

#1去:原作『云』,据顾本改。

#2贯:顾本作门肺』。

#3胃:原作r传』,据顾本改。

#4膈:顾本作『隔』。下注文仿此。

#5胛:原作『脾』,据顾本改。

#6三阴不足,则发偏枯:原作『三阴三阳发病不偏枯』,据顾本改。

#7负:原作『肾』,据顾本改。

#8肺:原作『脉』,据顾本改。

#9和:原作『利』,据顾本改。

#10气:原作『义』,据顾本改。

#11击:原作〔系』,据顾本改。

#12避:顾本作『僻』。

#13二:原作一三』,据顾本改。

#14气滥:顾本作『病温』。

#15王:原作『生』,据顾本改。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八

唐太仆令启玄子王冰次注宋光禄卿直秘阁林亿等校正宋守尚书屯田郎孙兆重改误

灵兰秘典论篇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名《十二藏相使》。

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藏之相使,贵贱何如?

藏,藏也,言腹中之所藏者,非复有十二形神之藏也。

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任治於物,故为君主之官;清静柄灵,故日神明出焉。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位高非君,故官为相传;主行荣卫,故治节由之。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勇而能断,故日将军;港发未萌,故谋虑出焉。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刚正果次,故官为中正;直而不疑,故次断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膻中者,在胸中两乳问,为气之海。然心主为君,以脉#1宣教令,膻中主气,以气布阴阳,气和志适,则喜乐由生,分布阴阳,故官为臣使也。脍,徒直切。

脾胃者,仓凛之官,五味出焉。

包容五谷,是为仓库之官;营养四傍,故云五味出焉。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传道,谓传不洁之道。变化,谓变化物之形,故云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承奉胃司,受盛糟粕,受已复化,传入大肠,故云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肾者,作强之官,仗巧出焉。

强於作用,故日作强;造化形容,故云仗巧。在女则当其仗巧,在男则正日作强。

三焦者,庾渍之官,水道出焉。

引导阴阳,开通闭塞,故官司次渎,水道出.焉。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位当孤府,故谓都官。居下内空,故藏津液。若得气海之气施化,则没便注泄;气海之气不及,则板隐不通。故日气化则能出矣。《灵枢经》

曰:肾上连肺,故将两藏,膀胱是孤府。则此之谓也。瘦,所鸠切,小便也。

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

失则灾害至,故不得相失。○新校正云:详此乃十一官,脾胃二藏,共一官故也。

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

主,谓君主,心之官也。夫主贤明,则刑赏一;刑赏一,则吏奉法;史奉法,则民不获罪於枉滥矣,故主明#2则天下安也。夫心内明,则铨善恶;铨善恶,则察安危;察安危,则身不夭伤於非道矣。故以此养生则寿,段世不至於危殆矣。然施之於养生,投世不殆,施之於君主,天下获安,以其为天下主,则国祚昌盛矣。

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3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使道,谓神气行使之道也。夫心不明,则邪正一,邪正一,则损益不分,损益不分,财动之凶咎,陷身於赢瘠矣,故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也。夫主不明,则委於左右,委於左右,则权势妄行,权势妄行,则吏不得奉法,史不得奉法,则人民失所,而皆受枉曲矣。且人惟邦本,本固邦宁,本不获安,国将何有,宗庙之立,安有不至於倾危乎,故日戒之戒之者,言深慎也。瘠,音藉

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

孰,谁也。言至道之用也,小之则微妙,而细无不入,大之则广远,而变化无穷,然其渊源,谁所知察。

窘乎哉,消者瞿瞿,

新校正云:按《太素》作肖者濯濯。瞿,音劬。

孰知其要!.闵闵之当,孰者为良!

窘,要也。霍瞿,动动也。人身之要讧必者,道也,然以消息异同,求诸物理,而歌以此知变化之原本者,虽瞿瞿、邸〝勤勤,以求明悟,然其要妙,谁得知乎,既未得知,转成深远,闵闵玄妙,复不知谁者为善知其要妙哉。玄妙深远,固不以理求而可得,近取诸身,则十二官粗可探寻,而为治身之道尔。闵闵,深远也。良,善也。○新校正云:详此四句,与《气交变大论》文重意同,彼消字作肖字。

恍惚之数,生於毫厘,

恍惚者,谓似有似无也。忽,亦数也。似无似有,而毫厘之数生其中。《老子》曰:恍恍惚惚,其中有物。此之谓也。《算书》曰:似有似无为忽。

毫厘之数,起於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

毫厘虽小,积而不已,命数乘之,则起至於尺度斗量之绳准。千之万之,亦可增益,而至载之大数。推引其大,则应通人形之制度也。

黄帝曰:善哉,余闻精光之道,大圣之业,而宣明大道,非斋戒择吉日,不敢受也。

深敬故也。韩康伯曰:洗心日齐,防息日戒。

黄帝乃择吉日良兆,而藏灵兰之室,以传保焉。

秘之至也。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八竟#1脉:顾本作『敖』

#2明:原作『盟』,据顾本改。

#3使:原作一便』,据顾本改。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九

唐太仆令启玄子王冰次注宋光禄卿直秘阁林亿等校正宋守尚书屯田郎孙兆重改误

六节藏象论篇

黄帝问曰:余闻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

新校正云:详下文云:地以九九制会。

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谓也?

六六之节,谓六竟於六甲之日,以成一岁之节限。九九制会,谓九周於九野之数,以制人形之会通也。言人之三百六十五节,以应天之六六之节久矣。若复以九九为纪法,则两岁大半,乃曰一周,不知其法真原安谓也。○新校正云:详王注云,两岁大半,乃日一周。按九九制会,当云两岁四分岁之一,乃日一周也。

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

六六之节,天之度也;九九制会,气#1之数也。所谓气数者,生成之气也。周天之分,几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以十二节气均之,则气有三百六十日而终兼之,小月日又不足其数矣,是以六十四气而常置闰焉。何者?.以其积差分故也。天地之生育,本陆於阴阳,人神之运为,始终於九气,然九之为用,岂不大哉。《律书》曰:黄钟之律管长九寸,冬至之日,气应灰飞。由此则万物之生成,因於九气矣。古之九寸,即今之七寸三分,大小不同,以其先柜黍之制,而有异也。○新校正云:按别本三分一作二分。

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

制,谓准度。纪,谓纲纪。准日月之行度者,所以明日月之行迟速也。纪化生之为用也,所以彰气至而斯应也。气应无差,则生成之理不替,迟速以度,大小之月生焉。故日异长短,月移寒暑,收藏生长,无失时宜也。

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

日行迟,故昼夜行天之一度,而三百六十五日一周天,而犹有度之奇分矣。月行速,故昼夜行天之十三度余,而二十九日一周天也。言有奇者,谓十三度外,复行十九分度之七,故云月行十三度而有奇也。《礼义》及汉《律历志》云:二十八宿及诸星,皆从东而循天西行,日月及五星,皆从西而循天东行。今太史说云:并循天而东行,从东而西转也。诸历家说,月一日至四日,月行最疾,日夜行十四度余。自五日至八日,行次疾,日夜行十三度余。自九日至十九日,其行迟,日夜行十二度余。二十日至二十三日,行又小疾,日夜行十三度余。二十四日至晦日,行又大疾,日夜行十四度余。今太史说月行之率,不如此矣。月行有十五日前疾,有十五日后迟者,有十五日前迟,有十五日后疾者,大率一月四分之,而皆有迟疾,迟速之度,固无常准矣。虽尔,终以二十七日,月行一周天,凡行三百六十一度,二十九日,日行二十九度,月行三百八十七度,少七度,而不及日×也,至三十日,日复迁,计率至十三分日之八,月方及#2日矣,此大尽之月也。大率其计率至十三分日之半者,亦大尽法也。其计率至十三分日之五之六而及日者,小尽之月也。故云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也。正言之者,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乃一岁法,以奇不成日,故举六#3以言之,若通以六小为法,则岁止有三百五十四日,岁少十一日余矣。取月所少之辰,加岁外余之日,故从闰后三十二日而盈闰焉。《尚书》曰: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则其义也。积余盈闺者,尽#4以月之大小,不尽天度故也。

立端於始,表正於中,推余於终,而天度毕矣。

端,首也。始,初也。表,彰示也。正,斗建也。中,月半也。推,退位也。言立首气於初节之日,示斗建於月半之辰,退余闰於相望之后。是以闰之前,则气不及月,闰之后,则月不及气。故常月之制,建初立中,闰月之纪,无初无中。纵历有之,皆他节气也。故历无云其#5侯,闺某月节,闰某月中也。推终之义,断可知乎。故日立端於始,表正於中,推余於终也。由斯推日成闰,故能令天度毕焉。

帝曰:余已闻天度矣。愿闻气数何以合之?岐伯日…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

○新校正云:详篇首云,人以九九制会。

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

十日,谓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之日也。十者,天地之至数也。《易系辞》曰:天九地十。则其义也。六十日而周甲子之数,甲子六周而复始,则终一岁之日,是三百六十日之岁法,非天度之数也。此盖十二月各三十日者,若除小月,其日又差也。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阴阳。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

通天,谓元气,即天真也。然形假地生,命惟天赋,故奉生之气,通系於天,禀於阴场,而为根本也。《宝命全形论》曰:人生於地,悬命於天,天地合气,命之日人。《四气调神大论》曰: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又曰: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此其义也。九州,谓冀克青徐扬荆豫粱雍也。然地列九州,人施九窍,精神往复,气与参同,故日九州九窍也。《灵枢经》曰: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则其义也。先言其气者,谓天真之气,常系属於中也。天气不绝,真灵内属,行藏动静,悉与天通,故日皆通乎天气也。

故其生五,其气三。

形之所存,假五行而运用,征其本始,从三气以生成,故云其生五,其气三也。气之三者,亦副三元。故下文日。○新校正云:详夫自古通天者至此,与《生气通天论》同,注颇异,当两观之。

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

非惟人独由三气以生,天地之道,亦如是矣,故《易》乾坤诸卦,皆铃三矣。

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藏,

九野者,应九藏而为义也。《尔雅》曰:邑外为郊,郊外为甸,甸外为牧,牧外为林,林外为炯,炯外为野。则此之谓也。○新校正云:按今《尔雅》云: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炯。与王氏所引有异。

故形藏四,神藏五,合为九藏以应之也。

形藏四者,一头角,二耳目,三口齿,四胸中也。形分於外,故以名焉。神藏五者,一肝、二心、三脾、四肺、五肾也。神藏於内,故以名焉。所谓神藏者,肝藏魂,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也。故此二别尔。○新校正云:详此乃《宣明五气篇》文,与《生气通天》注重,又与《三部九候论》注重,所以名神藏形藏之说,具《三部九候论》注。

帝曰:余已闻六六九九之会也,夫子言积气盈闰,愿闻何谓气?请夫子发蒙解惑焉!.

请宣扬旨要,启所未闻,解疑惑者之心,开蒙昧者之耳,令其晓达,咸使深明。

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

上帝,则上古帝君也。先师,岐伯祖之师仪贷季,上古之理色脉者也。《移精变气论》曰:上古使仪贷季理色脉而通神明。《八素经》序云:天师对黄帝日,我於仪贷季理色脉,已三世矣,言可知乎。○新校正云:详素一作索,或以八为大。按今《太素》无此文。仪,即就切?

帝曰:请遂闻之。

遂,尽也。

岐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

日行天之五度,则五日也。三侯,正十五日也。六气凡九十日,正三月也,设其多之矣,故十八候为六气,六气谓之时也。四时几三百六十日,故日四时谓之岁也。各从主治,谓一岁之日,各归从五行之一气而为之主以王也,故下文曰:

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五运,谓五行之气,应天之运而主化者也。袭,谓承袭,如嫡之承袭也。言五行之气,父子相承,主统一周之日,常如是无已,周而复始也。时,谓立春之前当至时也。气,谓当主#6之豚气也。春前气至,脉气亦至,故日时立气布也。侯,谓日行五度之候也,言一侯之日,亦五气相生,而直之差则病矣。《移精变气论》曰:上古使仪贷季理色豚而,通神明,合之金木水火土四时八风六合不离其常。此之谓也。工,谓工於修养者也。言铃明於此,乃可横行天下矣。○新校正云:详王注时立气布,谓立春前当至时,当王之脉气也。按此正谓岁立四时,时布六气,如环之无端,故又日侯亦同法。

帝曰:五运之始,如环无端,其太过、不及何如?岐伯曰:五气更立,各有所胜,盛虚之变,此其常也。

言盛虚之变见,此乃天之常道尔。

帝曰:平气何如?岐伯曰:无过者也。

不愆常侯,则无过也。

帝曰:太过不及奈何?岐伯曰:在经有也。

言《玉机真藏论篇》具言五气平和太过不及之旨也。○新校正云:详王注言《玉机真藏论》已具,按本篇言豚之太过不及,即不论运气之太过不及与平气,当云《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篇》已具言也。

帝曰:何谓所胜?岐伯曰: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五行时之胜,各以气命其藏。

春应木,木胜土;长夏应土,土胜水;冬应水,水胜火;夏应火,火胜金;秋应金,金胜木;常如是矣。四时之中,加之长夏,故谓得五行时之胜也。所谓长夏者,六月也,土生於火,长在夏中,既长而王,故云长夏也。以气命藏者,春之木,内合肝。长夏土,内合脾。冬之水,内合肾。夏之火,内合心。秋之金,内合肺。故日各以气命其藏也。命,名也。

帝曰:何以知其胜?岐伯曰:求其至也,皆归始春,

始春,谓立春之日也。春为四时之长,故侯气皆归於立春前之日也。

未至而至,此谓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命日气淫。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

此上十字,文义不伦,应古文错简。次后五治下,乃其义也,今朱书之。

至而不至,此谓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也,命曰气迫。所谓求其至者,气至之时也。

凡气之至,皆谓立春前十五日,乃侯之初也。未至而至,谓所直之气,未应至而先期至也。先期而至,是气有余,故日太过。至而不至,谓所直之气二应至不至,而后期至,后期而至,是气不足,故日不及。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者。凡五行之气,我克者为所胜,克我者为所不胜,生我者为所生。假令肝木有余,是肺金不足,金不制木,故木太过。木气既余,则反薄肺金,而乘於脾土矣,故日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此皆五藏之气,内相淫并为疾,故命日气淫也。余太过例同之。又如肝木气少,不能制土,土气无畏,而遂妄行,木被土凌,故云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也。肝木之气不平,肺金之气自薄,故日所不胜薄之。然木气不平,土金交薄,相迫为疾,故日气迫也。余不及,例皆同。

谨候其时,气可与期,失时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也。

时,谓气至时也。候其年则始於立春之日,候其气则始於四气定期,侯其日则随於候日,故日馑候其时,气可与期也。反,谓反背也。五治,谓五行所治,主统一岁之气也。然不分五治,谬引入#7邪,天#8真气运,尚未该通,人病之由,安能精达,故日工不能禁也。

帝曰:有不袭乎?

言五行之气,有不相承袭者乎?

岐伯日:苍天之气,不得无常也。气之不袭,是谓非常,非常则变矣。

变,谓变易天常也。

帝日:非常而变奈何?岐伯日:变至则病,所胜则微,所不胜则甚,因而重感於邪,则死矣。故非其时则微,当其时则甚也。

言苍天布气,尚不越於五行,人在气中,岂不应於天道?夫人之气乱,不顺天常,故有病死之征矣。《左传》日:违天不祥。此其类也。假令木直之年,有火气至,后二岁病矣。土气至,后三岁病矣。金气至,后四岁病矣。水气至,后五岁病矣。真气不足,复重感邪,真气内微,故重感於邪则死也。假令非王#9直年,而气相干者,且为微病,不爻内伤於神藏,故非其时则微而且持也。若当所直之岁,则易中邪气,故当其直时,则病疾甚也。诸气当其王者,皆铃受邪,故云非其时则微,当其时则甚也。《通评虚实论》日:非其时则生,当其时则死。当,谓正直之年也。

帝曰:善。余闻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天地之运,阴阳之化,其於万物,孰少孰多,可得闻乎?

新校正云:详从前岐伯日昭乎哉问也至此,全元起注本及《太素》并无,疑王氏之所补也。

岐伯日:悉乎哉问也!天至广不可度,地至大不可量,大神灵问,请陈其方。

言天地广大,不可度量而得之,造化玄微,岂可以人心而遍悉。大神灵问,赞圣深明,举大说几,粗言纲纪,故日请陈其方。

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

言物生之众,禀化各殊,目视口味,尚无能尽之,况於人心,乃能包括耶。

嗜欲不同,各有所通。

言色味之众,虽不可遍尽所由,然人所嗜所欲,则自随己心之所爱耳,故日嗜欲不同,各有所通。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天以五气食人者,躁气奏肝,焦气奏心,香气奏脾,腥气晓肺,腐气奏肾也。地以五味食人者,酸味入肝,苦味入心,甘味入脾,辛味入肺,咸味入肾也。清阳化气,而上为天;浊阴成味,而下为地.。故天食人以气,地食人以味也。《阴阳应象大论》曰: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又曰:阳为气,阴为味。

五气入鼻,藏於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於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心荣面色,肺主音声,故气藏於心肺,上使五色修洁分明,音声彰着。气为水母,故味藏於肠胃,内养五气,五气和化,津液方生,津液与气相副,化成神气,乃能生而宣化也。

帝曰:藏象何如?

象,谓所见於外可阅者也。

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於夏气。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然君主者,万物系之以兴亡,故日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火气炎上,故华在面也,心养血,其主豚,故充在血脉也。心王於夏,气合太阳,以太阳居夏火之中,故曰阳中之太阳,通於夏气也。《金匮真言论》曰: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新校正云:详神之变,全元起本并《太素》作神之处。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於秋气。

肺藏气,其神魄,其养皮毛,故日肺者气之本,魄之处,华在毛,充在皮也。肺藏为太阴之气,主#10王於秋,昼日为场气所行,位非阴处,以太阴居於阳分,故日阳中之太阴,通於秋气也。《金匮真言论》曰: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新校正云:按太阴,《甲乙经》并《太素》作少阴,当作少阴。肺在十二经虽为太阴,然在阳分之中当为少阴也。

肾者,主垫,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於冬气。

地户封闭,垫虫深藏,肾又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日肾者主垫,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脑者髓之海,肾主骨髓,发者脑之所养,故华在发,充在骨也。以盛阴居冬阴之分,故曰阴中之少阴,通於冬气也。《金匮真言论》曰:合夜至鹞呜,天之阴,阴中之阴也。○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并《甲乙经》、《太素》少阴作太阴,当作太阴。肾在十二经虽为少阴,然在阴分之中当为太阴。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

新校正云:详此六字当去。按《太素》:心,其味苦,其色赤。肺,其味辛,其色白。肾,其味咸,其色黑。今惟肝脾二藏,载其味其色。《阴阳应象大论》已着色味详矣,此不当出之。今更不添心肺肾三藏之色味,只去肝脾二藏之色味可矣。其注中所引《阴阳应象大论》文四十一字,亦当去之。罢,音疲。

此为阳中之少阳,通於春气。

夫人之运动者,皆筋力之所为也,肝主筋,其神魂,故日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爪者筋之余,筋者肝之养,故华在爪,充在筋也。束方为发生之始,故以生血气也。《阴阳应象大论》曰:束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肝合木,故其味酸也。又曰:神在藏为肝,在色为苍。故其色苍也。以少阳居於阳位,而王於春,故日阳中之少阳,通於春气也。《金匮真言论》曰: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并《甲乙经》、《太素》作阴中之少阳,当作阴中之少阳,详王氏引《金匮真言论》云: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以为证,则王意以为阳中之少阳也。再详上文心藏为阳中之太阳,王氏以引平旦至日中#11之说为证,今肝藏又引为证,反不引鹞呜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为证,则王注之失可见,当从全元起本及《甲乙经》、《太素》作阴中之少阳为得。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凛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

皆可受盛,转运不息,故为仓凛之本,名日器也。营起於中焦,中焦为脾胃之位,故云营之居也。然水谷滋味入於脾胃,脾胃糟粕转化其味,出於三焦膀胱,故日转味而入出者也。

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

○新校正云:详此六字当去,并注中引《阴阳应象大论》文四十字亦当去,已解在前条。

此至阴之类,通於土气。

口为脾官,脾主肌肉,故日华在唇四白,充在肌也。四白,谓唇四际之白色肉也。《阴阳应象大论》曰: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脾合土,故其味甘也。又曰:在藏为脾,在色为黄。故其色黄也。脾藏土气,土合至阴,故日此至阴之类,通於土气也。《金匮真言论》曰:阴中之至阴,脾也。

凡十一藏,取央於胆也。

上从心藏,下至於胆,为十一也。然胆者中正刚断无私偏,故十一藏取次於胆也。

故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已上为格阳。

阳脉法也。少阳,胆脉也。太阳,膀胱脉也。阳明,胃脉也。《灵枢经》日..一盛而躁在手少阳,二盛而躁在手太阳,三盛而躁在手阳明。手少阳,三焦脉。手太阳,小肠脉。手阳明,大肠脉。一盛者,谓人迎之脉大於寸口一倍也。余盛同法。四倍已上,阳盛之极,故格拒#12而食不得入也。《正理论》曰:格则吐逆。

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已上为关阴。

阴脉法也。厥阴,肝脉也。少阴,肾脉也。太阴,脾脉也。《灵枢经》曰:一盛而躁在手厥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手厥阴,心#13包脉也。手少阴,心脉也。手太阴,肺脉也。盛法同阳。四倍已#14上、阴盛之极,故关闭而波不得通也。《正理论》曰:闭则不得溺。搜,小便也。

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已上为关格,关格之脉赢#15,不能极於天地之精气,则死矣。

俱盛,谓俱大於平常之脉四倍也。物不可以久盛,极则衰败,故不能极於天地之精气则死矣。《灵枢经》曰:阴阳俱盛,不得相营,故日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矣。此之谓也。○新校正云:详赢#16当作盈。脉盛四倍已上,非赢也,乃盛极也。古文赢#17与盈通用。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九竟

#1气:原作『天』,据顾本改。

#2及:原作『反』,据顾本改。

#3六:顾本作『大』。

#4尽:顾本作『盖』。

#5其:顾本作『某』。

#6主:顾本作『王』。

#7入:顾本作『八』

#8天:原作『大』,据顾本改。

#9王:顾本作『主』。

#10主:原作『上』,据顾本改。

#11中:『中』下原衍『天』字,据顾本删。

#12拒:原作『柜』,据顾本改。

#13心:原作『小』,据顾本改。

#14已:原作『也』,据顾本改。

#15赢:顾本作『赢』。

#16赢:顾本作『赢』。

#17赢:顾本作『赢』。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十

唐太仆令启玄子王冰次注宋光禄卿直秘阁林亿等校正宋守尚书屯田郎孙兆重改误

五藏生成篇

新校正云:按此篇云《五藏生成篇》而不云论者,盖此篇直记五藏生成之事,而无问答论议之辞,故不云论。后不言论者,义皆仿此。

心之合脉也,

火气动躁,脉类齐同,心藏应火,故合咏也。

其荣色也,

火炎上而色赤,故荣美於面而赤色。○新校正云:详王以赤色为面荣美,未通。大抵发见於面之色,皆心之荣也,岂专为赤哉。

其主肾也。

主,谓主与肾相畏也,火畏於水,水与为官,故畏於肾。

肺之合皮也,

金气坚定,皮象亦然,肺藏应金,故合皮也。

其荣毛也,

毛附皮革故外荣。

其主心也。

金畏於火,火与为官,故主畏於心也。

肝之口筋也,

木性曲直,筋体亦然,肝藏应木,故合筋也。

其荣爪也,

爪者筋之余,故外荣也。

其主肺也。

木畏於金,金与为官,故主畏於肺也。

脾之合肉也,

土性柔厚,肉体亦然。脾藏应土,故合肉也。

其荣唇也,

口为脾之官,故荣於唇,唇谓四际#1白色之处,非赤色也。

其主肝也。

土畏於木,木与为官,故主畏於肝也。

肾之合骨也,

水性流湿,精气亦然,骨通精髓,故合骨也。

其荣发也,

脑为髓海,肾气主之,故外荣发也。

其主脾也。

水畏於土,土与为官,故主畏於脾也。

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

心合豚,其荣色,咸益肾,胜於心,心不胜,故脉凝泣,而颜色变易也。

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

肺合皮,其荣毛,苦益心,胜於肺,肺不胜,故皮枯槁,而毛拔去也。

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

肝合筋,其荣爪,辛益肺,胜於肝,肝不胜,故筋急而爪乾枯也。

多食酸,则肉胝胜而唇揭。

脾合肉,其荣唇,酸益肝,胜於脾,脾不胜,故肉胝胜,而唇#2皮揭举也。胝,丁尼切。胶,侧救切。

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肾合骨,其荣发,甘益脾,胜於肾,肾不胜,故骨痛而发堕落。

此五味之所伤也。

五味入口,输於肠胃,而内养五藏,各有所养,有所欲,欲则互有所伤,故下文曰:

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

故心欲苦,合火故也。肺欲辛,合金故也。肝欲酸,合木故也。脾欲甘,合土故也。肾欲咸,合水故也。

此五味之所合也。

各随其欲而归嗅之。

五藏之气,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云,此五味之合,五藏之气也,连上文。《太素》同o

故色见青如草兹者死,

兹,滋也,言如草初生之青色也。

黄如棋实者死,

色青黄也。

黑如良者死,

矣,谓臭煤也。良,音苔。

赤如恤血者死,

恤血,谓败恶凝聚之血,赤黑也。恤,方杯切。

白如枯骨者死,

白而枯槁,如乾骨之白也。

此五色之见死也。

藏败,故见死色也。《三部九侯论》曰:五藏已败,其色必夭,夭叉死矣。此之谓也。

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鹦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乌羽者生,此五色之见生也。

皆谓光润也,色虽可爱,若见朦肿,尤善矣。故下文曰:

生於心,如以缟裹.朱;生於肺,如以缟裹红;生於肝,如以缟裹钳;生於脾,如以缟裹括楼实;生於肾,如以缟裹紫。

是乃真见生色也。缟,白色,给,薄青色。

此五藏所生之外荣也。

荣,美色也。

色味当五藏:白当肺、辛,赤当心、苦,青当肝、酸,黄当脾、甘,黑当肾、咸。

各当其所应而为色味也。

故白当皮,赤当脉,青当筋,黄当肉,黑当骨。

各当其所养之藏气也。

诸脉者皆属於目,

脉者血之府,《宣明五气篇》曰:久视伤血。由此明诸脉皆属於目也。○新校正云:按皇甫士安云:《九卷》曰:心藏脉,脉舍神。神明通体,故云属目。

诸髓者皆属於脑,

脑为髓海,故诸髓属之。

诸筋者皆属於节,

筋气之坚结者,皆络於骨节之问也。《宣明五气篇》曰:久行伤筋。由此明诸筋皆属於节也。

诸血者皆属於心,

血居脉内,属於心也。《八正神明论》曰:血气者人之神。然神者心之主,由此故诸血皆属於心也。

诸气者皆属於肺,

肺藏主气故也。

此四支八溪之朝夕也。

溪者,肉之小会名也。八溪,谓肘膝腕也,如是,气血筋脉,互有盛衰,故为朝夕矣。

故人卧血归於肝,

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於诸经,人静则血归於肝藏。何者?肝主血海故也。

肝受血而能视,

言其用也。目为肝之官,故肝受血而能视。

足受血而能步,

气行乃血流,故足受血而能行步也。

掌受血而能握!

以当把握之用。

指受血而能摄。

以当摄受之用也。血气者人之神,故所以受血者,皆能运用。

卧出风吹之,血凝於肤者为痹,

谓痛痹也。痛,音顷,又音君。

凝於脉者为泣,

泣,谓血行不利。

凝於足者为厥,

厥,谓足逆玲也。

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

空者,血流之道,大经隧也。隧,音遂。

人有大谷十二分,

大经所会,谓之大谷也。十二分者,谓十二经豚之部分。

小溪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

小络所会,谓之小溪也。然以三百六十五小络言之者,除十二俞外,则当三百五十三名,经言三百五十四者,传写行书,误以三为四也。○新校正云:按别本及全元起本、《太素》俞作关。

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

卫气满填以行,邪气不得居止,卫气亏缺留止,则为邪气所客,故言邪气所客。

针石绿而去之。

绿,谓寅绿行去之貌。言邪气所客,卫气留止,针其溪谷,则邪气寅绿随脉而行去也。

诊病之始,五次为纪,

五次,谓以五藏之豚,为次生死之纲纪也。

欲知其始,先建其母,

建,立也。母,谓应时之王气也。先立应时王气,而后乃求邪正之气也。

所谓五次者,五脉也。

谓五藏豚也。

是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

足少阴,肾豚。巨阳,膀胱豚。膀胱之脉者,起於目内毗,上额交巅上;其支别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行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然肾虚不能引巨阳之气,故头痛而为上巅之疾也。经病甚已,则入於藏矣。

徇蒙招尤,目冥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入肝。

徇,疾也。蒙,不明也。言目暴疾而不明,招,谓掉也。摇掉不定也。尤,甚也。目疾不明,首掉尤甚,谓暴病也。目冥耳聋,谓渐病也。足少阳,胆豚。厥阴,肝豚也。厥阴之脉,从少腹,上侠胃,属肝络胆,贯鬲,布胁肋,循喉咙之后,入顽颗,上出额,与督豚会於巅。其支别者,从目系下颊裹。足少阳之豚,起於目锐毗,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入缺盆。其支别者,从耳后,入耳中;又支别者,别目锐毗,下顾,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鬲,络肝,属胆。今气不足,故为是病。○新校正云:按王注徇蒙,言目暴疾而不明,义未甚显。徇蒙者,盖谓目脸脑动疾数而蒙暗也#4。又少阳之脉下额,《甲乙经》作下颂。顽,胡浪切。颗,苏郎切。系,奚帝切。额,音权。

腹满缜胀,支鬲肚胁,下厥上冒,过在足太阴、阳明。

朕,谓胁上也。下厥上冒者,谓气从下逆上,而冒於目也。足太阴,脾豚。阳明,胃脉也。足太阴脉,自股内前康,入腹,属脾络胃,上鬲。足阳明脉,起於鼻,交於频,下循鼻外,下络颐颌,从喉咙,入缺盆,属胃络脾。其直行者,从缺盆,下乳内康,下侠齐,入气街中。其支别者,起胃下口,循腹裹,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髑。故为是病。肚,去鱼切。骸,音虞。

咳嗽上气,厥在胸中,过在手阳明、太阴。

手阳明,大肠脉。太阴二肺豚也。手阳明豚,自肩髑前廉,上出於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鬲,属大肠。手太阴脉,起於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鬲,属肺,从肺系,横出掖下。故为咳嗽上气,厥在胸中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厥作#5病。

心烦头痛,病在鬲中,过在手巨阳、少阴。

手巨阳,小肠脉。少阴,心脉也。巨阳之脉,从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鬲,抵胃,属小肠。其支别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毗。手少阴之脉,起於心中,出属心系,下鬲,络小肠。故心烦头痛,病在胸#6中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云:胸中痛,支满,腰背相引而痛,过在手少阴、太阳也。

夫脉之大、小、滑、涩、浮、沉,可以指别;

夫脉,小者细小,大者满大,滑者往来流利,涩者往来奏难,浮者浮於手下,沉者按之乃得也。如是,虽众状不同,然手巧心谛,而指可分别也。

五藏之象,可以类推;

象,谓气象也。言五藏虽隐而不见,然其气象性用,犹可以物类推之。何者?肝象木而曲直,心象火而炎上,脾象土而安静,肺象金而刚央,肾象水而润下。夫如是皆大举宗兆,其中随事变化,象法傍通者,可以同类而推之尔。

五藏相音,可以意识;

音,谓五音也。夫肝音角,心音征,脾音官,肺音商,肾音羽,此其常应也。然其互相胜负,声见否臧,则耳聪心敏者,犹可以意#7识而知之。

五色微诊,可以目察。

色,谓颜色也。夫肝色青,心色赤,脾色黄,肺色白,肾色黑,此其常色也。然其气象交互,微见吉凶,则目明智远者,可以占视而知之。

能合脉色,可以万全。

色青者其脉弦,色赤者其脉钧,色黄者其豚代,色白者其豚毛,色黑者其脉坚,此其常色脉也。然其参校异同,断言成败,则审而不惑,万举万全,色脉之病,例如下说。

赤脉之至也,喘而坚,诊曰有积气在中,时害於食,名曰心痹,

喘,谓脉至如卒喘状也。藏居高,病则脉为喘状,故心肺二藏#8,而独言之尔。喘为心气不足,坚则病气有余。心脉起於心胸之中,故积气在中,时害於食也。积,谓病气积聚。痹,谓藏气不宣行也。

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而#9从之。

思虑心虚,故外邪因之,而居止矣。

白脉之至也,喘而浮,上虚下实,惊,有积气在胸中,喘而虚,名曰肺痹,寒热,

喘为不足,浮者肺虚,肺不足是谓心虚,上虚则下当满实矣。以其不足,故善惊而气积胸中矣。然豚喘而浮,是肺#10自不足,喘而虚者,是心气上乘,肺受热而气不得营,名#11肺痹,而外为寒热也。

得之醉而使内也。

酒味苦燥,内益於心,醉甚入房,故心气上胜於肺矣。

青脉之至也,长而左右弹,有积气在心下支肱,名曰肝痹,

脉长而弹,是为弦紧,紧为寒气,中湿乃弦,肝主朕胁,近於心,故气积心下,又支脑也。《正理论豚名例》曰:紧豚者,如切绳状。言左右弹人手也。

得之寒湿,与疝同法,腰痛足清头脉紧#12。

脉紧#13为寒,豚长为湿,疝之为病,亦寒湿所生,故言与疝同法也。寒湿在下,故腰痛也。肝豚者,起於足,上行至头出额,与督豚会於巅#14,故病则足玲而头痛也。清,亦玲也。疝,所晏切。

黄脉之至也,大而虚,有积气在腹中,

有厥气,名曰厥疝,脉大为气,脉虚为虚,既气又虚,故脾气积於腹中也,若肾气逆上,则是厥疝,肾气不上,则俱#15虚而脾气积也。

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支汗出当风。

女子同法,言同其候也。风气通於肝,故汗出当风,则脾气积满於腹两丁。

黑脉之至也,上坚而大,有积气在小腹与阴,名曰肾痹,

上,谓寸口也,肾主下焦,故气积聚於小腹与阴也。

得之沐浴清水而外。

湿气伤下,自归於肾,况沐浴而外,得无病乎。《灵枢经》曰:身半以下,湿之中也。

凡相五色之奇脉,面黄目青、面黄目赤、面黄目白、面黄目黑者,皆不死也。

奇豚,谓与色不相偶合也。几色见黄,皆为有胃气,故不死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无之奇豚三字。

面青目青#16、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

无黄色而皆死者,以无胃气也。藏以胃气为本。故无黄色焉。皆曰死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十竟

#1际:原作『祭』,据顾本改。

#2唇:原作『肾』,据顾本改。

#3裹:原作『裹』,据顾本改。下四『裹』字仿此。

#4暗也:原作一『睹』字,据顾本改。

#5作:原作『在』,据顾本改。

#6胸:顾本作『鬲』。

#7意:原作『音』,据顾本改。

#8藏:原作『状』,据顾本改。

#9而:顾本无『而』字。

#10肺:原作『脉』,据顾本改。

#11名:顾本『名』上有『故』字。

#12脉紧:顾本作一『痛』字。

#13脉紧:此二字原脱,据顾本补。

#14巅:原作『颠』,据顾本改。

#15俱:顾本作『但』。

#16青:顾本作『赤』。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十一

唐太仆令启玄子王冰次注来光禄卿直秘阁林亿等校正宋守尚书屯田郎孙兆重改误

五藏别论篇

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藏,或以肠胃为藏,或以为府,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

方士,谓明悟方衍之士也。言互为藏府之差异者,经中犹有之矣。《灵兰秘典论》以肠胃为十二藏相使之次,《六节藏象论》云十一藏取次於胆,《五藏生成篇》云五藏之象可以类推,五藏相音可以意识,此则互相矛循尔。脑髓为藏,应在别经。楣;坚久切。

岐伯对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於阴而象於地,故藏而不写,名日奇恒之府。

脑合髓、骨、脉,虽名为府,不正与神藏为表裹。胆与肝合,而不同六府之传写,胞虽出纳,纳则受纳精气,出则化出形容,形容之出,谓化极而生。然出纳之用有殊於六府,故言藏而不写。名日奇怛之府也。

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写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日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写者也。

言水谷入已,糟粕变化而泄出,不能久久留住於中,但当化已,输写令去而已,传写诸化,故日传化之府也。

魄门亦为五藏使,水谷不得久藏。

谓肛#1之门也,内通於肺,故日魄门。受已化物,则为五藏行使,然水谷亦不得久藏於中。

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写也,故满而不能实。

精气为满,水谷为实,但藏精气,故满而不能实。○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甲乙经》、《太素》精气作精神。

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以不藏精气,但受水谷故也。

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

以未下也。

食下,则肠实而胃虚。

水谷下也。

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藏主?

气。,则寸也,亦谓脉口,以寸口可候气之盛衰,故云气口。可以切脉之动静,故云脉口。皆同取於手鱼际之后同身寸之一寸,是则寸口也。

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

人有四海,水谷之海,则其一也,受水谷已,荣养四傍,以其当运化之源,故为六府之大源也。

五味入口,藏於胃,以养五藏气,气口亦太阴也。

气,在手鱼际之后同身寸之一寸。气。之所侯脉动者,是手太阴脉气所行,故言气口亦太阴也。

是以五藏六府之气味,皆出於胃,变见於气口。

荣气之道,内谷为实。○新校正云:详此注出《灵枢》,实作宝。○谷入与胃,气传於肺,精专者循肺气行於气口,故云变见於气口也。○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出作入。

故五气入鼻,藏於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

下,谓目下所见可否也。调适其脉之盈虚,观量志意之邪正,及病深浅成败之宜,乃守法以治之也。○新校正云:按《太素》作又察其上下,适其脉候,观其志意,与其病能。

拘於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

志意邪则好析祷,言至德则事叉违,故不可与言至德也。

恶於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

恶於针石,则巧不得施,故不可与言至巧矣。恶,音污。

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心不许人治之,是其又死。强为治者,功亦不成,故日治之无功矣。

异法方宜论篇

黄帝问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

不同,谓针石灸媾毒药导引按娇也。

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

谓法天地生长收藏及高下燥湿之势。

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

法春气也。

鱼盛之地,海滨傍水,

鱼盐之地,海之利也。滨,水际也。随业近之。

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

丰其利,故居安。恣其味,故食美。

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

鱼发疮则热中之信,盐发渴则胜血之征。

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瘫疡,

血弱而热,故善为瘫疡。

其治宜砭石。

砭石谓以石为针也。《山海经》曰:高氏之山,有石如玉,可能为针。则砭石也。○新校正云:按氏一作伐。

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

东人今用之。

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

法秋气也。引谓牵引,使收敛也。

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

居室如陵,故日陵居。金气肃杀,故水土刚强也。○新校正云:详大抵西方地高,民居高陵,故多风也,不叉室如陵矣。

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

不衣丝绵,故日不衣。褐,谓毛布也。荐,谓细草也。华,谓鲜美,酥酪骨肉之类也。以食鲜美,故人体脂肥。

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於内,

水土刚强,饮食脂肥,肤胜闭封,血气充实,故邪不能伤也。内,谓喜怒悲忧恐及饮食男女之过甚也。○新校正云详悲一作思。当作思,已具《阴阳应象大论》注中。

其治宜毒药。

能攻其病,则谓之毒药。以其血气盛,肌肉坚,饮食华,水土强,故病宜毒药,方制御之。药,谓草木虫鱼乌兽之类,皆能除病者也。

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

西人方卫今奉之。

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

法冬气也。

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

水寒冰冽,故生病於藏寒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无满字。

其治宜灸媾。

火艾烧灼,谓之灸炉。

故灸炳者,亦从北方来。

北人正行其法。

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

法夏气也。地下则水流归之,水多故土弱而雾露聚。

其民嗜酸而食肘,

言其所食不芬香。○新校正云:按全元起云:食鱼也。

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

酸味收敛,故人皆肉理密致。阳盛之处,故色赤。湿气内满,热气外薄,故筋孪脉痹也。

其治宜微针。

微,细小也。细小之针,调脉衰盛也。

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

南人盛崇之。

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

法土德之用,故生物众。然东方海,南方下,西方、北方高,中央之地平以湿,则地形斯异,生病殊焉。

其民食杂而不劳,

四方辐辏而万物交归,故人食纷杂而不劳也。

故其病多痿厥寒热,

湿气在下,故多病痿弱、气逆及寒热也。《阴阳应象大论》曰:地之湿气,勿-。感测害皮肉筋脉。居近於湿故尔。

其治宜导引按娇,

导引,谓摇筋骨,动支节。按,谓抑按皮肉。广,谓捷举手足。

故导引按局者,亦从中央出也。

中央用为养神调气之正道也。

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

随方而甩,各得其宜,唯圣人法,乃能然矣。

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

达性怀故然。

移精变气论篇

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或愈或不愈,何也?

移,谓移易。变,谓变改。皆使邪不伤正,精神复强而内守也。《生气通天论》曰:圣人传精神,服天气。《上古天真论》曰: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岐伯对曰:往古人居禽兽之问,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宦之形,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伸作臾。

此恬檐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

古者巢居穴处,夕隐朝游,禽兽之间,断可知矣。然动躁阳盛,故身热足以御寒;冻气生寒,故阴居可以避暑矣。夫志捐思想,则内无春慕之累,心亡愿欲,故外无伸宦之形,静保天真,自无邪胜,是以移精变气,无假毒药,祝说病由,不劳针石而已。○新校正云:按全元起云:祝由南方神。

当#2今之世不然,

情慕云为,远於道也。

忧患绿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贼风数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故祝由不能已也。帝曰:善。余欲临病人,观死生,决嫌疑,欲知其要,如日月光,可得闻乎?岐伯曰:色脉者上帝之所贵也,先师之所传也。

上帝,谓上古之帝。先师,谓岐伯祖世之师仪贷季也。

上古使仪贷季,理色脉而通神明,合之金木水火土四时八风六合,不离其常,

先师以色白脉毛而合金应秋,以色青脉弦而合木应春,以色黑脉石而合水应冬,以色赤脉洪而合火应夏,以色黄脉代而合土应长夏及四季,然以是色脉下合五行之体#3王,上副四时之往来,故六合之问,八风鼓拆#4不离常候,尽可与期。何者?以见其变化而知之也。故下文曰:

变化相移,以观其妙,以知其要,欲知其要,则色脉是矣。

言所以知四时五行之气变化相移之要妙者何?以色脉故也

色以应日,脉以应月,常求其要,则其要也。

言脉应月色应日者,占侯之期准也。常求色脉之差武,是则平人之诊要也。

夫色之变化,以应四时之脉,此上帝之所贵,以合於神明也,所以远死#5近生。

观色脉之藏否,晓死生之征兆,故能常远於死而近於生也。

生道以长,命曰圣王。

上帝闻道,勤而行之,生道以长,惟圣王乃尔而常用也。

中古之治病,至而治之,汤液十日,以去八风五痹之病,

八风,谓八方之风。五痹,谓皮肉筋骨脉之痹也。《灵枢经》曰:风从束方来,名日婴兄风,其伤人也,外在於筋纽,内舍於肝。风从束南来,名日弱风,其伤人也,外在於肌,内舍於胃。风从南方来,名日大弱风,其伤人也,外在於脉,内舍於心。风从西南来,名日谋风,其伤人也,外在於肉,内舍於脾。风从西方来,名日刚风,其伤人也,外在於皮,内舍於肺。风从西北来,名日折风,其伤人也,外在於手太阳之脉,内舍於小肠。风从北方来,名日大刚风,其伤人也,外在於骨,内合於肾。风从东北来,名日凶风,其伤人也,外在於掖胁,内舍於大肠。又《痹论》曰:以春甲乙伤於风者为筋痹,以夏丙丁伤於.风者为咏痹,以秋庚辛伤於风者为皮痹,以冬壬癸伤於邪者为骨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肉痹,是所谓八风五跷之病也。○新校正云:按此注引《痹论》,今经中《痹论》不如此,当云《风论》曰:以春甲乙伤於风者为奸风,以夏丙丁伤於风者为心风,季夏戊己伤於邪者为脾#6风,以秋庚辛中於邪者为肺风,以冬壬癸中於邪者为肾风。《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

十日不已,治以草苏草爹之枝,本末为助,标本已得,邪气乃服。

草苏,谓药煎也。草黄,谓草根也。技,谓茎也。言以诸药根苗,合成其煎,俾相佐助,而以服之。凡药有用根者,有用茎者,有用枝者,有用华实者,有用根茎枝华实者,汤液不去则尽用之,故云本末为助也。标本已得邪气乃服者,言工人与病主疗相应,则邪气率服而随时顺也。《汤液嘐醴论》曰: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此之谓主疗不相应也。或谓取《标本论》末云针也。○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又云:得其标本,邪气乃散矣。

暮世之治病也则不然,治不本四时,不知日月,不审逆从,

四时之气各有所在,不本其处而即妄攻,是反古也。《四时刺逆从论》曰:春气在经脉,夏气在孙#7络,长夏气在肌肉,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工当各随所在而辟伏其邪尔。不知日月者,谓日有寒温明暗,月有空满亏盈也。《八正神明论》曰:凡刺之法,铃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是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津液而卫气浮,故血易写,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况。一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叮,弯行。月郭满,则血气盛,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喊,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是故天寒无刺,天温无凝,月生无写,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因天之序,盛虚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故曰:月生而写,是谓藏虚,月满而补,血气盈溢,络有流#8血,命日重实。月郭空而治,是谓乱经。阴阳相错,真邪不别,沉以留止,外虚内乱,淫邪乃起。此之谓也。不审逆从者,谓不审量其病可治与不可治也。故下文曰:

病形已成,乃欲微针治其外,汤液治其内,

言心意粗略,不精审也。

粗工凶凶,以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复起。

粗,谓粗略也。凶凶,谓不料事宜之可否也。何以言之?假令饥人,形气赢劣,食令极饱,能不霍乎!岂其与食而为恶邪?盖为失时复过节也。非病逆,针石汤液失时过节,则其害反增矣。○新校正云:按别本霍一作害。

帝曰:愿闻要道。岐伯曰:治之要极,无失色脉,用之不惑,治之大则。

惑,谓惑乱。则,谓法则也。言色脉之应,昭然不欺,但顺用.而不乱纪钢,则治病审当之大法也。

逆从到行,标本不得,亡神失国。

逆从到行,谓反顺为逆。标本不得,谓工病失宜。夫以反理到行,所为非,岂惟治人而神气受害,若使之辅佐君主,亦令国祚不保康宁矣。

去故就新,乃得真人。

标本不得,工病失宜,则当去故逆理之人,就新明悟之士,乃得至真精晓之人以全已也。

帝曰:余闻其要於夫子矣,夫子言不离色脉,此余之所知也。岐伯曰:治之极於一。帝曰:何谓?岐伯曰:一者因得之。

因问而得之也。

帝曰:奈何?岐伯曰:闭户塞牖,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

问其所欲,而察是非也。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帝曰:善。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十一竟

#1肛:原作『肝』,据顾本改。

#2当:原脱,据顾本补。

#3体:顾本作r休化

#4拆:顾本作『坼』。

#5死:顾本『死』下有『而』字。

#6脾:原作『痹』,据顾本改。

#7孙:原作『系』,据顾本改。

#8流:顾本作『留』。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十二

唐太仆令启玄子王冰次注宋光禄卿直秘阁林亿等校正宋守尚书屯田郎孙兆重改误

汤液醒醴论篇

黄帝问曰:为五谷汤液及嘐醴奈何?

液,谓清液。嘐醴,谓酒之属也。

岐伯对曰:必以稻米,炊以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坚。

坚,谓资其坚劲。完,谓取其完全。完全则酒清玲,坚劲则气迅疾而效速也。

帝日:何以然?

言何以能完坚邪?

岐伯曰: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时,故能至坚也。

夫稻者,生於阴水之精,首戴天阳之气,二者和合,然乃化成,故云得天地之和而能至完。秋气劲切,霜露凝结,稻以冬采,故云伐取得时而能至坚。

帝曰:上古圣人作汤液嘐醴,为而不用何也?岐伯曰:自古圣人之作汤液嘐醴者,以为备耳,

言圣人愍念生灵,先防萌渐,陈其法制,以备不虞耳。

夫上古作汤液,故为而弗服也。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故但为备用而不服也。

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气时至,服之万全。

虽道德稍衰,邪气时至,以心犹近道,故服用万全也。

帝曰:今之世不必已何也?

言不叉如中古之世用也#1。

岐伯曰: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镜石针艾治其外也。

言法殊於往古也。

帝曰:形弊血尽而功不立者何?岐伯曰:神不使也。帝曰:何谓神不使?岐伯曰:针石,道也。

言神不能使针石之妙用也。何者?志意违背於师尔故也。

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

动离於道,耗散天真故尔。○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云:精神进,志意定,故病可愈。《太素》云:精神越,志意散,故病不可愈。

今精坏神去,荣卫不可复收。何者?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荣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精神者生之源,荣卫者气之主,气主不辅,生源复消,神不内居,病何能愈哉!帝曰:夫病之始生也,极微极精,必先入结於皮肤。今良工皆称曰:病成名日逆,则针石不能治,良药不能及也。今良工皆得其法,守其数,亲戚兄弟远近音声日闻於耳,五色日见於目,而病不愈者,亦何暇不早乎?

新校正云:按别本暇一作谓。

岐伯曰: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此之谓也。

言医与病不相得也。然工人或亲戚兄弟该明,情疑勿用,工先备识,不谓知方,针艾之妙靡容,药石之攻匪预,如是则道虽昭着,万举万全,病不许治,欲奚为疗!.《五藏别论》曰:拘於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於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叉不治,治之无功。此皆谓工病不相得,邪气不宾服也。岂惟#2针艾之有恶哉,药石亦有之矣。○新校正云:按《移精变气论》曰:标本已得,邪气乃服。

帝曰:其有不从毫毛生,而五藏阳以竭也,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太素》阳作伤,义亦通。

津液充郭,其魄独居,孤精於内,气耗於外,形不可与衣相保,此四极急而动中,是气拒於内,而形施於外,治之奈何?

不从毫毛,言生於内也。阴气内盛,阳气竭绝,不得入於腹中,故言五藏阳以竭也。津液者,水也。充,满也。郭,皮也。阴蓄於中,水气胀满,上攻於肺,肺气孤危,魄者肺神,肾为水害,子不救母,故云其魄独居也。夫阴精损削於内,阳气耗减於外,则三焦避溢,水道不通,水满皮肤,身体否肿,故云形不可与衣相保也。凡此之类,皆四支脉数急而内咳也。言如是者,皆水气格拒於腹之内,浮肿施张于身形之外,欲穷标本,其可得乎?四极言四末,则四支也。《左传》曰:风淫末疾。《灵枢经》曰:阳受气於四末。新校正云:详形施於外,施字疑误。

岐伯曰:平治於权衡,去宛陈□

新校正云:按《太素》□作茎。

是以微动四极,温衣,谬刺某处,以复其形。开鬼门,洁净府,精以时服,五阳已布,疏涤五藏,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气乃平。

平治权衡,谓察脉浮沉也。脉浮为在表,脉沉为在裹,在裹者泄之,在外者汗之,故下文云开鬼门洁净府也。去宛陈□,谓去积久之水物,犹如草茎#3之不可久留於身中也。全本昨草□。微动四极,谓微动四支,令阳气渐以宣行,故文#4曰温衣也。精脉满则络脉溢,络脉溢则谬刺之,以调其脉络,使形容如旧而不肿,故云谬刺其处以复其形也。开鬼门,是启玄府遣气也。五阳,是五藏之阳气。洁净府,谓写膀胱水去也。脉和,则五精之气以时宾服於肾脏也。然五藏之阳,渐而宣布,五藏之外,气秽复除也。如是故精髓自生,形肉自盛,藏府即合,则骨肉之气更相保抱,大经脉气然乃平复尔。

玉版论要篇

黄帝问曰:余闻《揆度》、《奇恒》不同,用之奈何?岐伯对曰:,度病之浅深也。《奇恒》者。请言道之至数,《揆度》、《奇但》则骨肉之气更所指《揆度》{禹奇病《五色》、《脉变》、道在於一。

一,谓色豚之应也。可以揆度奇怛矣。知色脉之应○新校正云.全元起本请作谓。

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

血气者,神气也。《八正神明论》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也。夫血气应顺四时,递迁囚王,循环五气,无相夺伦,是则神转不回也。回,谓却行也。然血气随王,不合却行,却行则反常,反常则回而不转也。回而不转,乃失生气之机矣。何以明之?夫木衰则火王,火衰则土王,土衰则金王,金衰则水王,水衰则木王,终而复始循环,此之谓神转不回也。若木衰水王,水衰金王,金衰土王,土衰火王,火衰木王,此之谓回而不转也。然反天常轨#5,生之何有耶!

至数之要,迫近以微,

言五色五豚变化之要道,迫近於天常,而又#6微妙。

着之玉版,命曰合玉机。

《玉机》,篇名也。言以此回转之要旨,着之玉版,合同於《玉机论》文也。○新校正云:详道之至数至此,与《玉机真藏论》文相重,注颇不同。

容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

容色者,他气也。如肝木部内,见赤黄白黑色,皆谓他气也。余藏率如此例。所见皆在明堂上下左右要察候处,故云各在其要。○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容作客。视色之法,具在《甲乙经》中。

其色见浅者,汤液主治,十日已。

色浅则病微,故十日乃已。

其见深者,必齐主治,二十一日已。

色深则病甚,故叉终齐乃已。

其见大深者,酝酒主治,百日已。

病深甚,故日多。

色夭面脱,不治,

色见大深,兼之夭恶,面肉又脱,不可治也。

百日尽已。

色不夭,面不脱,治之百日尽,可已。○新校正云:详色夭面脱虽不治,然期当百日乃已尽也。

脉短气绝死,

豚短已虚,加之渐绝,真气将竭,故叉死。

病温虚甚死。

甚虚而病温,温气涸其精血故死。

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上为逆,下为从。

色见於下者,病生之气也,故从。也见於上者,伤神之兆也。故逆。

女子右为逆,左为从;男子左为逆,右为从。

左为阳,故男子右为从而左为逆;右为阴,故女子右为逆而左为从。

易,重阳死,重阴死。

女子色见於左,男子色见於右,是变易也。男子色见於左,是日重阳,女子色见於右,是日重阴,气极则反,故皆死也。

阴阳反他,

新校正云:按《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反作。

治在权衡相夺,《奇但》事也,《揆度》事也。

权衡相夺,谓阴阳二气不得高下之宜,是奇於怛常之事,当揆度其气,随宜而处疗之。

搏脉痹璧,寒热之交。

豚击搏於手而病痛痹及挛璧者,皆寒热之气交合所为,非邪气虚实之所生也。

脉孤为消气,虚泄为夺血。

夫豚有表无裹,有裹无表,皆日孤亡之气也。若有表有裹,而气不足者,皆日虚衰之气也。

孤为逆,虚为从。

孤无所依,故日逆。虚衰可复,故日从。

行《奇恒》之法,以太阴始。

几揆度奇怛之法,先以气口太阴之咏,定四时之正气,然后度量奇怛之气也。

行所不胜曰逆,逆则死;

木见金豚,金见火豚,火见水脉,水见土脉,土见木脉,如是皆行所不胜也,故日逆。贼胜不已,故逆则死焉。

行所胜日从,从则活。

木见水火土脉,火见金木土脉,土见金水火豚,金见土木水豚,水见金火木豚,如是者皆可胜之脉,故日从。从则无所克杀伤败,故从则活也。

八风四时之胜,终而复始

以不越於五行,故虽相胜,犹循环终而复始也。

逆行一过,不复可数,论要毕矣。

过,谓遍也。然逆行一过,遍於五气者,不复可数为平和矣。

诊要经终论篇

黄帝问曰:诊要何如?岐伯对曰: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

方,正也,言天地气正,发生其万物也。木治束方,王七十二日,犹当三月节后一十二日,是木之用事。以月而取,则正月、一一月,人气在肝。

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定发,人气在脾。

天气正方,以阳气明盛,地气定发,为万物华而欲实也。然季终土寄而王,土又生於丙,故人气在脾。

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

天阳赫盛,地焰高升,故言天气盛,地气高。火性炎上,故人气在头。

七月、八月,阴气始杀,人气在肺。

七月三阴爻#7生,八月阴始肃杀,故云阴气始杀也。然阴气肃杀,类合於金,肺气象金,故人气在肺。

九月、十月,阴气始冰,地气始闭,人气在心。

阴气始凝,地气始闭,随阳而入,故人气在心。

十一月、十二月,冰复,地气合,人气在肾。

阳气深伏,故气在肾也。夫气之变也,故发生於木,长茂於土,盛高而上,肃杀於金,避寒於火,伏藏於水,斯皆随顺阴阳气之升沉也。《五藏生成篇》曰:五藏之象,可以类推。此之谓气类也。

故春刺散俞,及与分理,血出而止,

散俞,谓问穴。分理,谓肌肉分理。○新校正云:按《四时刺逆从论》云:春气在经脉。此散俞即经豚之俞也。又《水热穴论》云:春取络脉分肉。

甚者传气,问者环也。

辨疾气之问甚也。传,谓相传。环,谓循环也。相传则传所不胜,循环则周回於五气也。○新校正云:按《太素》环也作环已。

夏刺络俞,见血而止,尽气闭环,痛病必下。

尽气,谓出血而尽针下取所络#8脉盛邪之气也。邪气尽已,穴俞闭密,则经#9循环,而痛病之气叉下去矣。以阳气大盛,故为是法刺之。○新校正云:按《四时刺逆从论》云:夏气在孙络。此络俞即孙络之俞也。又《水热穴论》云:夏取盛经分胜。

秋刺皮肤,循理,上下同法,神变而止。

循理,谓循肌肉之分理也。上,谓手豚。下,谓足豚,神变,谓脉气变#10易,与未刺时异也。脉者神之用,故尔言之。○新校正云:按《四时刺逆从论》云:秋气在皮肤。义与此合。又《水热穴论》云:取俞以写阴邪,取合以虚阳邪。皇甫士安云:是始秋之始变。

冬刺俞窍於分理,甚者直下,问者散下。

直下,谓直尔下之。散下,谓散布下之。○新校正云:按《四时刺逆从论》云:冬气在骨髓。此俞窍即骨髓之俞东也。又《水热穴论》云:冬取井荣。皇甫士安云:是末冬之治变也。

春夏秋冬,各有所刺,法其所在。春刺夏分,脉乱气微,入淫骨髓,病不能愈,令人不嗜食,又且少气。

心主脉,故豚乱气微。水受气於夏,肾主骨,故入淫於骨髓也。心火微则胃土不足,故不嗜食而少气也。○新校正云:按《四时刺逆从论》云:春刺络豚,血气外溢,令人少气。

春刺秋分,筋挛,逆气环为咳嗽,病不愈,令人时惊,又且哭。

木受气於秋,肝主筋,故刺秋分则筋孪也。若气逆环周,则为咳嗽。肝主惊,故时惊。肺主气,故气逆又且')(、哭也。○新校正云按《四时刺逆?斗从论》云:春刺肌肉,血气环逆,令人上气也。

春刺冬分,邪气着藏,令人胀,病不愈,又且欲言语。

冬主阳气州伏藏,故邪气着藏。肾实则胀,故刺冬分,则令人胀也。火受气於冬,心主言,饮欲言语也。○新校正云:按《四时刺逆从论》云:春刺筋骨,血气内着,令人腹痛。

夏刺春分,病不愈,令人解惰。

肝养筋,肝气不足,故筋力解惰。○新校正.云:按《四时刺逆从论》云:夏刺经脉,血气乃竭,令人解布。

夏刺秋分,病不愈,令人心中欲无言,惕惕如人将捕之。

肝木为语,伤秋分则肝木虚,故恐如人将捕之。肝不足,故欲无言而复恐也。○新校正云:按《四时刺逆从论》云:夏刺肌肉,血气内却,令人善恐。《甲乙经》作闷。夏刺冬分,病不愈,令人少气,时欲怒。夏伤於肾,肝.肺勃之,志内不足,故令人少气时欲怒也。0新校正云:按《四时刺逆从论》云:夏刺筋骨,血气上逆,令人善怒。

秋刺春分,病不已,令人畅#11然欲有所为,起而忘之。

肝虚故也。刺不当也。○新校正云:按《四时刺逆从论》云:秋刺经豚,血气上逆,令人善忘。

秋刺夏分,病不己,令人益嗜外,又且善梦。

心气少则脾气孤,故令嗜外。心主梦,神为之,故令善梦。○新校正云:按《四时刺逆从论》云:秋刺络豚,气不外行,令人迹,不欲动。

秋刺冬分,病不已,令人酒洒时寒。

阴气上干,故时寒也。酒酒,寒貌。○新校正云:按《四时刺逆从论》云:秋刺筋骨,血气内散,令人寒栗。

冬刺春分,病不已,令人欲外不能眠,眠而有见。

肝气少,故令欲外不能眠。肝主目,故眠而如见有物之形状也。○新校正云:按《四时刺逆从论》云:冬刺经脉,血气皆脱,令人目不明。

冬刺夏分,病不愈,气上,发为诸痹。

泄脉气故也。○新校正云:按《四时刺逆从论》云:冬刺络脉,血气外泄,留为大痹。

冬刺秋分,病不已,令人善渴。

肺气不足,故发渴。○新校正云:按《四时刺逆从论》云:冬刺肌肉,阳气竭绝,令人善忘#12。

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藏。

心肺在鬲上,肾肝在鬲下,脾象土而居中,故刺胸腹铃避之。五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意志,损之则五神去,神去则死至,故不可不慎也。

中心者环死,

气行如环之一周则死也。正谓周十二辰也。○新校正云:按《刺禁论》云..一日死,其动为噫。《四时刺逆从论》同。此经阙刺中肝死日,《刺禁论》云: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四时刺逆从论》同。

中脾者五日死,

土数五也。○新校正云:按《刺禁论》云:中脾十日死,其动为吞。《四时刺逆从论》同。

中肾者七日死,

水成数六,水数毕当至七日而死。一云十日死,字之误也。○新校正云:按《刺禁论》云:中肾六日死,其动为嚏。《四时刺逆从论》云:中肾六日死,其动为嚏欠。

中肺者五日死,

金生数四,金数毕当至五日而死。一云三日死,亦字误也。○新校正云:按《刺禁论》云:中肺三日死,其动为咳。《四时刺逆从论》同。王注《四时刺逆从论》云:此三论皆岐伯之言,而不同者,传之误也。

中鬲者皆为伤中,其病虽愈,不过一岁必死。

五藏之气,同主一年,鬲伤则五藏之气互相克伐,故不过一岁叉死。

刺避五藏者,知逆从也。所谓从者,鬲与脾肾之处,不知者反之。

肾着於脊,脾藏居中,鬲连於胁际,知者为顺,不知者反伤其藏。

刺胸腹者,必以布激着之,乃从单布上刺

形定,则不误中於五藏也。○新校正云:按别本傲一作檄,又作檄。傲,古羌切。着,直略切。

刺之不愈复刺。

要以气至为故也。《针经》曰:刺之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气至,去之勿复针。此之谓也。

刺针必肃,

肃,谓静肃,所以候气之存亡。

刺肿摇针,

以出大脓血故。

经刺勿摇,经气不欲泄故。此刺之道也。帝曰:愿闻十二经脉之终奈何?

终,谓尽也。

岐伯曰: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痪症,其色白,绝汗乃出,出则死矣。

戴眼,谓睛不转而仰视也。然足太阳豚,起於目内毗,上额交巅上,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体内侠脊抵腰中;其支别者,下循足至小指外侧。手太阳脉,起於手小指之端,循臂上肩入缺盆;其支别者,上颊至目内毗,抵足太阳。○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作斜络於顾。○又其支别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外毗。○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外作兑。○故戴眼反折痪痰,色白,绝汗乃出也。绝汗,谓汗暴出如珠而不流,旋复乾也。太阳极则汗出,故出则死。

少阳终者,耳聋,百节皆纵,目晨绝系,绝系一日半死,其死也色先青白,乃死矣。

足少阳豚,起於目锐毗,上抵头角,下耳后;其支别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手少阳豚,其支别者,从耳后亦入耳中,出走耳前。故终则耳聋目晨绝系也。少阳主骨,故气终则百节纵缓。色青白者,金木相薄也。故见死矣。晨,谓直视如惊貌。晨,音琼。

阳明终者,口目动作,善惊妄言,色黄,其上下经盛,不仁则终矣。

足阳明豚,起於鼻,交频中,下循鼻外入上齿缝中,还出侠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康,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别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鬲,手阳明豚,起於手,循臂至肩,上出於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其支别者,从缺盆上颈贯颊,下入齿中,还出侠。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侠鼻轨,抵足阳明。○新校正云:按《甲乙经》轨作孔。无抵足阳明四字。○故终则。目动作也。。目动作,谓目啖啖而鼓颌也。胃病则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又骂晋,马晋而不避亲疏,故善惊妄言也。黄者,土色。上,谓手豚。下,谓足豚也。经盛,谓面目颈颌足附腕经皆躁盛而动也。不仁,谓不知善恶,如是者,皆气竭之微也,故终矣。啖,音闪。

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上下不通而终矣。

手少阴气绝则血不流,足少阴气绝则骨不奥,骨硬则龈上宣,故齿长而积垢污。血坏则皮色死,故面色如漆而不赤也。足少阴豚,从肾上贯肝鬲入肺中。手少阴脉起於心中,出属心系,下鬲络少腹。故其终则腹胀闭,上下不通也。○新校正云:详王注云:骨不奥,骨硬。按《难经》及《甲乙经》云:骨不濡,则肉弗能着。当作骨不濡。手少阴豚络少腹,《甲乙经》作络小肠。

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

足太阴豚行从股内前康入腹,属脾络胃,上鬲。手太阴豚起於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上鬲属肺。故终则如是也。《灵枢经》曰:足太阴之豚动,则病食则呕,腹胀善噫也。

呕则逆,逆则面赤,

呕则气逆,故面赤。○新校正云:按《灵枢经》作善噫,噫则呕,呕则逆。

不逆则上下不通,不通则面黑皮毛焦而终矣。

呕则上通,故但面赤。不呕则下已闭,上复不通,心气外翻,故皮毛焦而终矣。何者?足太阴脉支别者,复从胃别上鬲注心中。由是则皮毛焦,乃心气外翻而然也。

厥阴终者,中热哑乾,善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

足厥阴络,循经上皋结於茎。其正经入毛中,下过阴器,上抵少腹,侠胃,上循喉咙之后,入顽颗。手厥阴脉,起於胸中,出属心包。故终则中热哑乾善溺心烦矣。《灵枢经》曰: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於阴器而豚络於舌本。故甚则舌卷卯上缩也。又以厥阴之脉过阴器故尔。○新校正云:按《甲乙经》皋作睪,过作环。

此十二经之所败也。

手三阴三阳,足三阴三阳,则十二经也。败,谓气终尽而败坏也。○新校正云:详十二经终又出《灵枢经》,与《素问》重。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十二

#1用也:顾本作『何也』。

#2惟:原作『为』,据顾本改。

#3茎:顾本作『茎』。

#4文:顾本作『又』。

#5轨:原作『执』,据顾本改。

#6又:原作『文』,据顾本改。

#7爻:顾本作『支』。

#8络:顾本作『病』。

#9经:顾本『经』下有『脉』字。

#10变:原作『脉』,据顾本改。

#11畅:顾本作『惕』。

#12忘:顾本作『渴』。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十三

唐太仆令启玄子王冰次注宋光禄卿直秘阁林亿等校正宋守尚书屯田郎孙兆重改误

脉要精微论篇

黄帝问曰:诊法何如?岐伯对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

动,谓动而降卑。散,谓散布而出也。过,谓异於常候也。○新校正云:按《脉经》及《千金方》有过之脉作过此非也。王注阴气未动谓动而降卑。按《金匮真言论》云: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则平旦为一日之中纯阳之时,阴气未动耳,何有降卑之义。

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藏有余不足,六府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

切,谓以指切近於咏也。精明,穴名也。在明堂左右两目内青#1也,以近於目,故曰精明。言以形气盛衰,脉之多少,视精明之问气色,观藏府不足有余,参其类伍,以次死生之分。

夫脉者,血之府也,

府,聚也。言血之多少皆聚见於经脉之中也。故《刺法#2论》曰:脉实血实,脉虚血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由是故也。

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

夫脉长为气和故治,短#3为不足故病,数急为热故烦心,大为邪盛故病进也。长脉者往来长,短脉者往来短,数脉者往来急速,大脉者往来满大也。

上盛则气高,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高作鬲。

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

新校正云:按《太素》细作滑。

涩则心痛,

上,谓寸。。下,谓尺中。盛,谓盛满。代脉者,动而中止,不能自还。细脉者,动如莠蓬。涩咏者,往来时不利而骞涩也。

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死。

斗浑浑,言脉气独乱也。革至者,谓脉来弦而大,实而长也。如涌泉者,言脉汨汨,但出而不返也。绵绵,言微微似有,而不甚应手也。如弦绝者,言脉卒断,如弦之绝去也。若病侯日进而色弊恶,如此之脉,皆铃死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及《脉经》作谭浑革革至如涌泉,病进而危;弊弊绰绰其去如弦绝者,死。

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

五气之精华者,上见为五色,变化於精明之问也。《六节藏象论》曰:天食人以五气,五气入鼻,藏於心肺,上使五色修明。此则明察五色也。

赤欲如帛#4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作白欲如白璧之泽,不欲如里。《太素》两出之。

青欲如苍璧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作炭色。

五色精微象见矣,其寿不久也。

赭色、盐色、蓝色、黄土色、地苍色见者,皆精微之败象,故其寿不久。

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如是则精衰矣。

诫其误也。夫如是者,皆精明衰乃误也。

五藏者,中之守也。

身形之中,五神安守之所也。此皆.明观五藏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及《太素》守作府。

中盛藏满,气胜伤恐者,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

中,谓腹中。盛,谓气盛。藏,谓肺藏。气胜,谓胜於呼吸而喘息变易也。夫腹中气盛,肺藏充满,气胜息变,善伤於恐,言声不发,如在室中者,皆腹中有湿气乃尔也。

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

若言音微细,声断不续,甚夺其气乃如是也。

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仓凛不藏者,是门户不要也。

仓凛,谓脾胃。门户,谓魄门。《灵兰秘典论》曰:脾胃者,仓凛之官也。《五藏别论》曰:魄门亦为五藏使,水谷不得久藏也。魄门,则肛门也。要,谓禁要。

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

水泉,谓前阴之流注也。

得守者生,失守者死。

夫如是仓库不藏,气胜伤恐,衣被不敛,水泉不止者,皆神气得其所守则生,失其所守则死也。夫何以知神气之不守?即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则乱之证也。乱甚则不守於藏也。

夫五藏者,身之强也。

藏安则神守,神守则身强,故曰身之强也。

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楼附,

新校正云:按别本附一作俯,《太素》作附。

筋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

皆以所居所由而为之府也。

得强则生,失强则死。

强,谓中气强固以镇守也。

岐伯曰:

新校正云:详此岐伯曰前无问。

反四时者,有余为精,不足为消。应太过,不足为精;应不足,有余为消。阴阳不相应,病名曰关格。

广陈其脉应也。夫反四时者,诸不足皆为血气消损,诸有余皆为邪气胜精也。阴阳之气不相应合,不得相营,故曰关格。

帝曰:脉其四时动奈何?知病之所在奈何.?知病之所变奈何?知病乍在内奈何?知病乍在外奈何?请问此五者,可得闻乎?

言欲顺四时及阴阳相应之状侯也。

岐伯曰:

新校正云:详此对与问不甚相应。脉四时动,病之所在,病之所变,按文颇对。病在内在外之说,后文殊不相当。

请言其与天运转大也。

指可见阴阳之运转,以明阴阳之不可见也。

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

六合,谓四方上下也。春暖为夏暑,言阳生而至盛;秋忿为冬怒,言阴少而之壮也。忿一为急,言秋气劲急也。○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注

暖作缓。

以春应中规,

春脉奥弱,轻虚而滑,如规之象,中外皆然,故以春应中规。

夏应中矩,

夏脉洪大,兼之滑数如矩之象,可正平之,故以夏应中矩。

秋应中衡,

秋脉如毛,轻涩而散,如称衡之象,高下铃平,故以秋应中衡。

冬应中权。

冬咏如石,兼况而滑,如秤权之象,下远於衡,故以冬应中权也。以秋中衡、冬中权者,言脉之高下异处如此尔。此则随阴阳之气,故有斯四应不同也。

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期而相失,如#6脉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时。

察阴阳升降之准,则知经脉递迁之象;审气侯递迁之失,则知气血分合之期,分期不差,故知人死之时节。

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

推阴阳升降,精微妙用,皆在经脉之气候,是以不可不察,故始以阴阳为察侯之纲纪。

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宜,

言始所以知有经脉之察侯司应者,何哉?盖从五行衰王而为准度也。征求太过不及之形证,皆以应四时者为生气所宜也。○新校正云:按《太素》宜作数。

补写勿失,与天地如一,

有余者写之,不足者补之,是则应天地之常道也。然天地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法天地之道也。写补之宜,工切审之,其治气亦然。

得一之情#7,以知死生。

晓#8天地之道,补写不差,既得一情,亦可知生死之准的。

是故声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阴阳。

声表官商角征羽,故合五音,色见青黄赤白黑,故合五行。脉彰寒暑之休王,故合阴阳之气也。

是知阴盛则梦涉大水恐惧;

阴为水,故梦涉水而恐惧也。《阴阳应象大论》曰:水为阴。

阳盛则梦大火墦灼;

阳为火,故梦大火而翻灼也。《阴阳应象大论》曰:火为阳。

阴阳俱盛则梦相杀毁伤;

亦类交争之气象也。

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堕;

气上则梦上,故飞。气下则梦下,故堕。

甚饱则梦予,

内有余故。

甚饥则梦取;

内不足故。

肝气盛则梦怒,

肝在志为怒。

肺气盛则梦哭;

肺声哀,故梦哭。○新校正云:详是知阴盛则梦涉大水恐惧至此,乃《灵枢》之文,误置於斯,仍少心脾肾气盛所梦,今具《甲乙经》中。

短虫多则梦聚众;

身中短虫多,则梦聚众。

长虫多则梦相击毁伤。

长虫动则内不安,内不安则神躁扰,故梦是矣。○新校正云:详此二句,亦不当出此,应他经脱简文也。

是故持脉有道,虚静为保。

前明脉应,此举持脉所由也。然持咏之道,铃虚其心,静其志,乃保定盈虚而不失。○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保作宝。

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

虽出,犹未全浮。

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

泛泛,平貌。阳气大盛,脉气亦象万物之有余,易取而洪大也。

秋日下肤,垫虫将去;

随阳气之渐降,故曰下肤。何以明阳气之渐降?垫虫将欲藏去也。

冬日在骨,垫虫周密,君子居室。

在骨,言脉深况也。垫虫周密,言阳气伏藏。君子居室,此人事也。

故曰:知内者按而纪之,

知内者,谓知脉气也,故按而为之纲纪

知外者终而始之。

知外者,谓知色象,故以五色终而复始。

此六者,持脉之大法。

见是六者,然后可以知脉之迁变也。○新校正云:详此前对帝问脉其四时动奈何之事。

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

搏,谓搏击於手也。诸脉搏坚而长者,皆为劳心而藏脉气虚极也。心手少阴脉,从心系上侠咽喉,故令舌卷短而不能言也。

其奕而散者,当消环自已。

诸脉奥散,皆为气实血虚也。消,谓消散。环,谓环周。言其经气如环之周,当其火王,自消散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环作渴。

肺脉搏坚而长,当病唾血;

肺虚极则络逆,络逆则血泄,故唾出也。

其奕而散者,当病灌汗,至令不复散发也。

汗泄玄府,津液奔奏,寒水灌洗,皮密汗藏,因灌汗藏,故言灌汗至令不复散发也。灌,谓灌洗。盛暑多为此也。○新校正云:详下文诸藏各言色,而心肺二藏不言色者,疑阙文也。

肝脉搏坚而长,色不青,当病坠若搏,因血在胁下,令人喘逆;

诸脉见本经之气而色不应者,皆非病从内生,是外病来胜也。夫肝藏之脉,端直以长,故言曰色不青,当病坠若搏也。肝主两胁,故曰因血在胁下也。肝厥阴脉,布胁肋,循喉咙之后;其支别者,复从肝别贯鬲,上注肺。今血在胁下,则血气上需於肺,故令人喘逆也。

其奕而散色泽者,当病溢饮,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

面色浮泽,是为中湿,血虚中湿,水液不消,故言当病溢饮也。以水饮满溢,故渗溢易而入肌皮肠胃之外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易作溢。

胃脉搏坚而长,其色赤,当病折髀;

胃虚色赤,火气救之,心象於火,故色赤也。胃阳明脉,从气冲下脾抵伏兔,故病则脾如折也。

其奠而散者,当病食痹。

痹,痛也。胃阳明咏,其支别者,从大迎#9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鬲属胃络脾,故食则痛问而气不散也。○新校正云:详谓痹为痛,其义则未通。

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当病少气;

脾虚肺无所养,肺主气,故少气也。

其奕而散,色不泽者,当病足腑肿,若水状也。

色气浮泽,为水之侯,色不润泽,故言若水状也。脾太阴脉,自上内踝前康,上踹内,循腑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循膝股内前康入腹,故病足腑肿也。

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而赤者,当病折腰;

色气黄赤,是心脾干#10肾,肾受客阳,故腰如折也。腰为肾府,故病发於中o

其奥而散者,当病少血,至令不复也。

肾主水,以生化津液,今肾气不化,故当病少血,至令不复也。

帝曰:

新校正云:详帝曰至以其胜治之愈,全元起本在《汤液篇》。

诊得心脉而急,此为何病?病形何如?岐伯曰:病名心疝,少腹当有形也。

心为牡藏,其气应阳,今脉反寒,故为疝也。诸脉劲急者,皆为寒。形,谓病形也。

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心为牡藏,小肠为之使;故曰少腹当有形也。

少腹,小肠也。《灵兰秘典论》曰:小肠者,受盛之官。以其受盛,故形居於内也。

帝曰:诊得胃脉,病形何如?岐伯曰:胃脉实则胀,虚则泄。

脉实者气有余,故胀满;脉虚者气不足,故泄利。○新校正云:详此前对帝问知病之所在。

帝曰:病成而变何谓?岐伯曰:风成为寒热,

《生气通天论》曰:因於露风,乃生寒热。故风成为寒热也。

瘴成为消中,

瘴,谓湿热也。热积於内,故变为消中也。消中之证,善食而瘦。○新校正云:详王注以善食而瘦为消中,按本经多食数没为之消中,善食

而瘦乃是食仿之证,当云善食而波数。

厥成为巅疾,

厌,谓气逆也。气逆上而不已,则变为上巅#11之疾也。

久风为飧泄,

久风不变,但在胃中,则食不化而泄利也。一以肝气内合而乘胃,故为是病焉。《阴阳应象大论》曰:风气通於肝。故内应於肝也。

脉风成为疠,

经《风论》曰:风寒客於脉而不去,名曰疠风。又曰:疠者有荣气热驸,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渍。然此则癞也。夫如是者,皆脉风成,结变而为也。

病之变化,不可胜数。

新校正云:详.此前对帝问知病之所变奈何。

帝曰:诸瘫肿筋挛骨痛,此皆安生?

安,何也。言何以生之。

岐伯曰:此寒气之肿,八风之变也。

八风,八方之风也。然瘫肿者,伤束南、西南风之变也。筋挛骨痛者,伤束风、北风之变也。《灵枢经》曰:风从束方来,名曰婴儿风,其伤人也,外在筋纽。风从束南来,名曰弱风,其伤人也,外在於肌。风从西南来,名曰谋风,其伤人也,外在於肉。风从北方来,名曰大刚风,其伤人也,外在於骨。由此四风之变而三病乃生,故下问对是也。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此四时之病,以其胜治之愈也。

胜,谓胜克也。如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火胜金。此则相胜也。

帝曰:有故病五藏发动,因伤脉色,各何以知其久暴至之病乎?

重以色气,明前五藏坚长之脉,有自病故病及因伤候也。

岐伯曰:悉乎哉问也征其脉小色不夺者,新病也;

气乏而神犹强也。

征其脉不夺其色夺者,此久病也;

神持而邪凌其气也。

征其脉与五色俱夺者,此久病也;

神与气俱衰也。

征其脉与五色俱不夺者,新病也。

神与气俱强也。

肝与肾脉并至,其色苍赤,当病毁伤,不见血,已见血,湿若中水也。

肝色苍,心色赤,赤色见当脉洪,肾脉见当色黑,今肾脉来,反见心色,故当因伤而血不见也。若已见血,则是湿气及水在腹中也。何者?以心肾脉色,中外之侯不相应也。

尺内两傍,则季胁也,

尺内,谓尺泽之内也。两傍,各谓尺之外侧也。季胁近肾,尺主之,故尺内两傍则季胁也。

尺外以候肾,尺裹以候腹中。

尺外,谓尺之外侧。尺裹,谓尺之内侧也。次尺外下两傍则季胁之分,季胁之上肾之分,季胁之内则腹之分也。

附#13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

肝主贵。贵,鬲也。

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

脾居中,故以内侯之。胃为市,故以外候之。

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

肺叶垂外,故以外候之。胸中主气管,故以内侯之。

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

心,主鬲中也。擅中,则气海也,哑也。○新校正云:详王氏以擅中为隘也。疑误。

前以候前,后以候后。

上前,谓左寸口。下前,谓胸之前膺及气海也。上后,谓右寸口。下后,谓胸之后背及气管也。

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经足中事也。

上竟上,至鱼际也。下竟下,谓尽尺之咏动处也。少腹,胞。气海,在膀胱。腰、股、膝、经、足中之气动静,皆分其近远及连接处所客目以侯之,知其善恶也。

粗大者,阴不足阳有余,为热中也。

粗大,谓脉洪大也。脉洪为热,故曰热中。

来疾去徐,上实下虚,为厥巅疾;来徐去疾,上虚下实,为恶风也。

亦脉状也。

故中恶风者,阳气受也。

以上虚,故阳气受也。

有脉俱沉细数者,少阴厥也;

尺中之有脉沉细数者,是肾少阴气逆也。何者?尺脉不当见数,有数故言厥也。俱沉细数者,言左右尺中也。

沉细数散者,寒热也;

阳干於阴,阴气不足,《正理论》曰:数为阳。

浮而散者,为胸仆。

脉浮为虚,散为#14不足,气虚而血不足,故为头眩而仆倒也。胸,音顺。

诸浮不躁者皆在阳,则为热;其有躁者在手,

言大法也。但浮不躁,则病在足阳脉之中;躁者病在手阳脉之中也。故又曰:其有躁者在手也。阳为火气,故为热。

诸细而沉者皆在阴,财为骨痛;其有静者在足。

细沉而躁,则病生於手阴脉之中;静者,病生於足阴脉之中也。故又曰:其有静者在足也。阴主骨,故骨痛。

数动一代者,病在阳之脉也,泄及便脓血。

代,止也。数动一代,是阳气之生病,故云病在阳之脉。所以然者,以泄利及脓血脉乃尔。

诸过者切之,涩者阳气有余也,滑者阴气有余也。

阳气有余则血少,故脉涩。阴气有余则气多,故脉滑也。○新校正云:详气多疑误,当是血多也。

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汗身寒,

血少气多,斯可知也。

阴阳有余则无汗而寒。

阴气有余为多阳余无汗,阴余身寒,则当无汗而寒也。

肤若阴阳有余,

推而外之,内而不外,有心腹积也。咏附臂筋,取之不审,推筋令远,使脉外行内而不出外者,心腹中有积乃尔。

推而内之,外而不内,身有热也。

脉远臂筋,推之令近,远而不近,是阳气有余,故身有热也。

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清也。

推筋按之,寻之而上,脉上涌盛,是阳气有余,故腰足玲也。0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上而不下作下而不上。

推而下之,下而不上,头项痛也。

推筋按之,寻之而下,脉沉下掣,是阳气有余,故头项痛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下而不上作上而不下。

按之至骨,脉气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

阴气大过故尔。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十三竟

#1青:顾本作『毗』。

#2法:顾本作『志』。

#3短:原作『病』,据顾本改。

#4帛:原作『白』,据顾本改。

#5知病之所在奈何:此七字原脱,据顾本补。

#6如:顾本作『知』。

#7情:原作『精』,据顾本改。

#8晓:原作『听』,据顾本改。

#9迎:原作『逆』,据顾本改。

#10干:原作『肝』,据顾本改。

#11巅:原作『岭』,据顾本改。

#12详:原作『谓』,据顾本改。

#13附:『附』上疑脱『中』字。

#14为:原作『而』,据顾本改。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十四

唐太仆令启玄子王冰次注宋光禄卿直秘阁林亿等校正宋守尚书屯田郎孙兆重改误

平人气象论篇

黄帝问曰:平人何如?

平人,谓气侯平调之人也。

岐伯对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

经脉一周於身几长十六丈二尺。呼吸脉各再动,定息脉又一动,则五动也,计二百七十定息,气可环周。然尽五十营,以一万三千五百定息,则气都行八百一十丈。如是则应天常度,脉气无不及太过,气象平调,故日平人。

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曰少气。

呼吸脉各一动,准候喊平人之半,计二百七十定息,气行八丈一尺,以一万三千五百定息,都行四百五丈,少气之理,从此可知。

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尺热日病温,尺不热脉滑曰病风,脉涩日痹。

呼吸脉各三动,准过平人之半,计二百七十息,气几行二十四丈三尺,病生之兆,由斯着矣。夫尺者,阴分位也;寸者,阳分位也。然阴阳俱热,是则为温,阳独躁盛,则风中阳也。《脉要精微论》曰:中#1风者,阳气受也。滑为阳盛,故病为风。涩为无血,故为痛痹。躁,谓烦躁。○新校正云:按《甲乙经》无#2脉涩日痹一句,下文亦重。

人一呼脉四动以上曰死,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日死。

呼吸脉各四动,准候过平人之倍,计二百七十息,气凡行三十二丈四尺,况其以上耶。《脉法》曰:脉四至日脱精,五至日死。然四至以上,亦近五至也,故死矣。然脉绝不至,天真之气已无,乍数乍疏,胃谷之精亦斯#3,此皆死之侯。是以下文日。○新校正云:按别本斯一作败。

平人之常气察於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

常平之气,胃海致之。《灵枢经》曰:胃为水谷之海也。《正理论》曰:谷入於胃,脉道乃行。

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

逆,谓反平人之候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云:人常禀气於胃,脉以胃气为本,无胃气日逆,逆者死。

春胃微弦曰平,

言微似弦,不谓微而弦也。钧及奥弱、毛、石义并同。

弦多胃少日肝病,但弦无胃日死,

谓急而益劲,如新张弓弦也。

胃而有毛日秋病,

毛,秋脉,金气也。

毛甚日今病。

木受金邪故今病。

藏真散於肝,肝藏筋膜之气也。

象阳气之散发,故藏真散也。《藏气法时论》曰: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取其顺气。

夏胃微钩日平,钩多胃少日心病,但钩无胃日死,

谓前曲后居,如操带钧也。

胃而有石曰冬病,

石,冬脉,水气也。

石甚日今病。

火被水侵,故今病。

藏真通於心,心藏血脉之气也。

象阳气之炎盛也。《藏气法时论》曰:心欲奥,急食咸以更之。取其顺气。

长夏胃微奕弱日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无胃日死,

谓动而中止,不能自还也。

奥弱有石曰冬病,

石,冬脉,水气也。次其胜克,石当为弦,长夏土绝,故云石也。

弱甚日今病。

弱甚为土气不足,故今病。○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弱作石。

藏真濡於脾,脾藏肌肉之气也。

以含藏水谷,故藏真濡也。

秋胃微毛白平,毛多胃少日肺病,但毛无胃日死,

谓如物之浮,如风吹毛也。

毛而有弦日春病,

弦,春脉,木气也。次其乘克,弦当为钧,金气逼肝则脉弦来见,故不钧而反弦也。

弦甚曰今病。

木气逆来乘金,则今病。

藏真高於肺,以行荣卫阴阳也。

肺处上焦,故藏真高也。《灵枢经》曰:荣气之道,内谷为实,谷入於胃,气传与肺,流溢於中,布散於外,精专者行於经隧。以其自肺宣布,故云以行荣卫阴阳也。○新校正云:按别本实一作宝。

冬胃微石日平,石多胃少日肾病,但石无胃日死,

谓如夺索,辟辟如弹石也。

石而有钩日夏病,

钧,夏脉,火兼土气也。次其乘克,钧当云弱,土王长夏,不见正形,故石而有钧,兼其土也。

钩甚日今病。

水受火土之邪,故今病。

藏真下於肾,肾藏骨髓之气也。

肾居下焦,故云藏真下也。肾化骨髓,故藏骨髓之气也。

胃之大络,名日虚里,贯鬲络肺,出於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

宗,尊也,主也,谓十二经脉之尊主也。贯鬲络肺出於左乳下者,自鬲而出於乳下,乃络肺也。

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

绝,谓暂断绝也。

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

皆左乳下脉动状也。中,谓腹中也。

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

泄,谓发泄。○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无此十一字。《甲乙经》亦无。详上下文义,多此十一字,当去。

欲知寸口太过与不及,寸口之脉中手短者,曰头痛。寸口脉中手长者,曰足陉痛。

短为阳气不及,故病於头。长为阴气太过,故病於足。

寸口脉中手促上击者,曰肩背痛。

阳盛於上,故肩背痛。

寸口脉沉而坚者,曰病在中。寸口脉浮而盛者,日病在外。

况坚为阴,故病在中。浮盛为阳,故病在外。寸口脉沉而弱,曰寒热及疝痕少腹痛。沉为寒,弱为热,故日寒热也。又沉为阴盛,弱为阳余,余盛相薄,正当寒热,不当为疝痕而少腹痛,应古之错简尔。○新校正云:按《甲乙经》无此十五字,况下文已有寸口脉况而喘,日寒热。脉急者,日疝痕少腹痛。此文衍,当去。

寸口脉沉而横,日胁下有积,腹中有横积痛。

亦阴气内结也。

寸口脉沉而喘,曰寒热。

喘为阳吸,沉为阴争,争吸相薄,故寒热也。

脉盛滑坚者,曰病在外。脉小实而坚者,病在内。

盛滑为阳,小实为阴,阴病病在内,阳病病在外。

脉小弱以涩,谓之久病。

小为气虚,涩为无血,血气虚弱,故云久远之病也。

脉滑浮而疾者,谓之新病。

滑浮为阳足,脉疾为气全,阳足气全,故云新浅之病也。

脉急者,曰疝痕少腹痛。

此覆前疝痕少腹痛之脉也。言沉弱不叉为疝痕,沉急乃与诊相应。

脉滑曰风。脉涩曰痹。

滑为阳,阳受病则为风。涩为阴,阴受病则为痹。

缓而滑曰热中。盛而紧日胀。

缓,谓纵缓之状,非动之迟缓也。阳盛於中,故脉滑缓。寒气否满,故脉盛紧也。盛紧,盛满也。

脉从阴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已。

脉病相应谓之从,脉病相反谓之逆。

脉得四时之顺,曰病无他;脉反四时及不问藏,日难已。

春得秋脉,夏得冬脉,秋得夏脉,冬得四季脉,皆谓反四时,气不相应故难已也。

臂多青脉,曰脱血。

血少脉空,客寒因入,寒凝血汁,故脉色青也。

尺脉缓涩,谓之解传。

尺为阴部,腹肾主之。缓为热中,涩为无血,热而无血,故解传,而不可名之。然寒不寒,热不热,弱不弱,壮不壮,俘不可名J谓之解布也。《脉要精微论》曰:尺外以侯肾,尺裹以侯腹中。则腹肾主尺之义也。俘,音能,困弱也。

安卧脉盛,谓之脱血。

卧久伤气,气伤则咏诊应微,今脉盛而不微,则血去而气无所主乃尔。盛,谓数急而大鼓也。

尺涩脉滑,谓之多汗。

谓尺肤涩而尺脉滑也,肤涩者荣血内涸,脉滑为阳气内余,血涸而阳气尚余,多汗而脉乃如#4是也。

尺寒脉细,谓之后泄。

尺主下焦,诊应肠腹,故肤寒脉细,泄利乃然。《脉法》曰:阴微即下。言尺气虚少。

脉尺粗常热者,谓之热中。

谓下焦中也。

肝见庚辛死,

庚辛为金,伐肝木也。

心见壬癸死,

壬癸为水,灭心火也。

脾见甲乙死,

甲乙为木,克脾土也。

肺见丙丁死,

丙丁为火,铄肺金也。

肾见戊己死,

戊己为土,刑肾水也。

是谓真藏见皆死。

此亦通明《三部九候论》中真藏脉见者胜死也。尺粗而藏见亦然。

颈脉动喘疾咳,曰水。

水气上溢,则肺被热需,阳气上逆,故颈脉盛鼓而咳喘也。颈脉,谓耳下及结喉傍人迎脉也。

目里微肿如外蚕起之状,曰水。

《评热病论》曰:水者阴也,目下亦阴也,腹者至阴之所居也,故水在腹中者,必使目下肿也。

溺黄赤安外者,黄疸。

疸,劳也。肾劳胞热,故溺黄赤也。《正理论》曰:谓之劳瘴,以女劳得之也。○新校正云:详王注以疸为劳义非,若谓女劳得疸则可,若以疸为劳则非也。

已食如饥者,胃疸。

是则胃热也,热则消谷,故食已如饥也。

面肿曰风。

加之面肿,则胄风之诊也。何者?胃阳明脉,起於鼻,交类中,下循鼻外故尔。

足经肿日水。

是谓下焦有水也。肾少阴脉,出於足心,上循经过阴股,从肾上贯肝鬲,故下焦有水,足经肿也。

目黄者,日黄疸。

阳怫於上,热积胸中,阳热上墦,故目黄也。《灵枢经》曰:目黄者病在胸。

妇人手少阴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作足少阴。

脉动甚者,任子也。

手少阴脉,谓掌后陷者中,当小指动而应手者也。《灵枢经》曰:少阴无输,心不病乎?岐伯云:其外经病而藏不病,故独取其经於掌后锐骨之端。此之谓也。动谓动脉也。动脉者,大如豆,厥厥动摇也。《正理论》曰:脉阴阳相薄,名日动也。又《经脉别论》曰:阴薄阳别,谓之有子。○新校正云:按《经脉别论》中无此文。

脉有逆从四时,未有藏形,春夏而脉瘦,

新校正云:按《玉机真藏论》注瘦作沉涩。

秋冬而脉浮大,命曰逆四时也。

春夏脉瘦,谓况细也。秋冬浮大,不应时也。大法,春夏当浮大而反沉细,秋冬当况细而反浮大,故日不应时也。

新校正云:按《玉机真藏论》风作病。

热而脉静,泄而脱血脉实,

新校正云:按《玉机真藏论》篇注作泄而脉大,脱#5血而脉实。

病在中脉虚,病在外

新校正云:按《玉机真藏论》作脉实坚病在外。

脉涩坚者,

新校正云:按《玉机真藏论》作脉不实坚者。

皆难治,

风热当脉躁而反静,泄而脱血当脉虚而反实,邪气在内当脉实而反虚,病气在外当脉虚滑而反坚涩,故皆难治也。

命曰反四时也。

皆反四时之气,乃如是矣。○新校正云:详命日反四时也此六字,应古错简,当去。自前未有藏形春夏至此五十三字,与后《玉机真藏论》文相重。

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藏脉,不得胃气也。所谓脉不得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也。

不弦不石,皆谓不微似也。

太阳脉至,洪大以长;

气盛故能尔。○新校正云:按《沦鹊阴阳脉法》云:太阳之脉,洪大以长,其来浮於筋上,动摇九分,三月四月甲子王。吕广云:太阳王五月六月,其气大盛,故其脉洪大而长也。

少阳脉至,乍数乍疏,乍短乍长;

以气有畅未畅者也。○新校正云:按《扁鹊阴阳脉法》云:少阳之脉,乍小乍大,乍长乍短,摇动六分,王十一月甲子夜半,正月二月甲子王。吕广云:少阳王正月二月,其气尚微,故其脉来进退无常。

阳明脉至,浮大而短。

谷气满盛故也。○新校正云:详无三阴脉,应古文阙也。按《难经》云:太阴之至,紧大而长;少阴之至,繁细而微;厥阴之至,况短以敦。吕广云:阳明王三月四月,其气始萌未盛,放其脉来浮大而短。《扁鹊阴阳脉法》云:少阴之脉紧细,动摇六分,王五月甲子日中,七月八月甲子#6王;太阴之脉,紧细以长,乘於筋上,动摇九分,九月十月甲子王;厥阴之脉,沉短以紧,动摇三分,十一月十二月甲子王也。

夫平心脉来,累累如连珠,如循琅牙,日心平,

言脉满而盛,微似珠形之中手。琅吁,珠之类也。

夏以胃气为本。

脉有胃气,则累累而微似连珠也。

病心脉来,喘喘连属,其中微曲、日心病。

曲,谓中手而偃曲也。○新校正云:详越人云:啄啄连属,其中微曲,日肾病。与《素问》异。

死心脉来,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日心死。

居,不动也。操,执持也。钧,谓革带之钧。

平肺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荚,日肺平,

浮薄而虚者也。○新校正云:详越人云:厌厌聂聂,如循检荚,日春平脉。蔼蔼如车盖,按之益大,日秋平咏。与《素问#7》之说不同。张仲景云:秋脉霭霭如车盖者,名日阳结,春脉聂聂如吹榆荚者,名日数。恐越人之说误也。

秋以胃气为本。

脉有胃气,则微似检荚之轻虚也。

病肺脉来,不上#8不下,如循鹦羽,日肺病。

谓中央坚而两傍虚。

死肺脉来,如物之浮,如风吹毛,日肺死。

如物之浮瞥瞥然,如风吹毛纷纷然也。○新校正云:详越人云:按之消索,如风吹毛,曰死。

平肝脉来,奕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日肝平,

如竿末梢,言长奥也。

春以胃气为本。

脉有胃气,乃长奥如竿之末梢矣。

病肝脉来,盈实而滑,如循长竿,日肝病。

长而不奥,故若循竿。

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日肝死。

劲谓劲强,急#9之甚也。

平脾脉来,和柔相离,如鹦践地,曰脾#10平,

言脉来动数相离,缓急和而调。

长夏以胃气为本。

胃少则脉实数。

病脾脉来,实而盈数,如鹦举足,曰脾病。

胃少故脉实急矣。举足谓如鹞走之举足也。○新校正云:详越人以为心病。

死脾脉来,锐坚如乌之喙,

新校正云:按《千金方》作如鹞之喙也。

如乌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日脾死。

乌喙乌距,言锐坚也。水流屋漏,言其至也。水流,谓平至不鼓。屋漏,谓时动复住。

平肾脉来。喘喘累累如钩,按之而坚,日肾平,

谓如心脉而钧,按之小坚尔。○新校正云:按越人云:其来上大下兑,濡滑如雀之喙,日平。吕广云:上大者足太阳,下兑者足少阴,阴阳得所为胃气强,故谓之平。雀喙者,本大而末兑也。

冬以胃气为本。

胃少,则不按.亦坚也。

病肾脉来,如引葛,按之益坚,曰肾病。

形如引葛,言不按且坚,明按之则尤甚也。

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日肾死。

发如夺索,犹蛇之走。辟辟如弹石,言促又坚也。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十四竟

#1中:顾本『中』下有『恶』字。

#2无:原作『云』,据顾本改。

#3斯:顾本作『撕』下『斯』字仿此。

#4如:原作『知』,据顾本改。

#5脱:原作『脉』,据顾本改。

#6甲子:此二字原脱,据顾本补。

#7问:原脱,据顾本补。

#8上:原作『止』,据顾本改。

#9急:原脱,据顾本补。

#10脾:原作『肝』,据顾本改。

#11按:原作『安』,据顾本改。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十五

唐太仆令启玄子王冰次注宋光禄卿直秘阁林亿等校正宋守尚书屯田郎孙兆重改误

玉机真藏论篇

黄帝问曰:春脉如弦,何如而弦?岐伯对曰: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奕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

言端直而长,状如弦也。○新校正云:按越人云:春豚弦者,东方木也,万物始生,未有枝叶,故其脉来濡弱而长。《四时经》轻作宽。

反此者病。

反,谓反常平之侯。

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

气余则病形於外,气少则病在於中也。○新校正云:按吕广云:实强者,阳气盛也,少阳当微弱,今更实强,谓之太过,阳处表,故令病在外。厥阴之气养於筋,其豚弦,今更虚微,故日不及,阴处中,故令病在内。

帝曰:春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巅疾;其不及则令人胸痛引背,下则两胁肚满。

忽忽,不爽也。眩,谓目眩,视如转也。冒,谓冒阀也。脍,谓腋下,胁也。忘当为怒,字之误也。《灵枢经》曰:肝气实则怒。肝厥阴咏,自足而上入毛中,又上贯鬲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顽颗,上出额与督豚会於巅,故病如是。○新校正云:按《气交变大论》云:木太过,甚则忽忽善怒,弦冒巅疾。则忘当作怒。

帝曰:善。夏脉如钩,何如而钩?岐伯曰: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故其气来盛去衰,故日钩,

言其豚来盛去衰,如钧之曲也。新校正云:按越人云:夏豚钧者,南方火也,万物之所盛,垂枝布叶,皆下曲如钧,故其咏来疾去迟。吕广云:阳盛故来疾,阴虚故去迟,豚从下上至寸口疾,还尺中迟也。

反此者病。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气来盛去亦盛,此谓太过,病在外

其豚来盛去盛,是阳之盛也。心气有余,是为太过。

其气来不盛去反盛,此谓不及,病在中。

新校正云:详越人云肝心肺肾四藏豚,俱以强实为太过,虚微为不及,与《素问》不同。

帝曰:夏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身热而肤痛,为侵淫;其不及则令人烦心,上见咳唾,下为气泄。

心少阴豚,起於心中,出属心系,下鬲络小肠,又从心系却上肺。故心太过则身热肤痛,而浸淫流布於形分,不及则心烦,上见咳唾,下为气泄。

帝曰:善。秋脉如浮,何如而浮?岐伯曰:秋脉者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气来,轻虚以浮,来急去散,故白浮,

豚来轻虚,故名浮也。来急,以阳未况下。去散,以阴气上升也。○新校正云:按越人云:秋豚毛者,西方金也,万物之所终,草木华叶,皆秋而落,其枝独在,若毫毛也,故其豚来,轻虚以浮,故日毛。

反此者病。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气来,毛而中央坚,两傍虚,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毛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帝曰:秋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日,.太过则令人逆气而背痛,愠愠然;其不及则令人喘,呼吸少气而咳,上气见血,下闻病音。

肺太阴脉,起於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鬲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复藏气为咳,主喘息,故气盛则肩背痛气逆,不及则喘息变易,呼吸少气而咳,上气见血也。下闻病音,谓喘息则肺中有声也。

帝曰:善。冬脉如营,何如而营?

脉沉而深,如营动也。○新校正云:详深一作濡,又作搏。按本《经》下文云:其气来沉以搏。则深字#1当为搏。又按《甲乙经》搏字为濡,当从《甲乙经》为得。何以言之,脉沉而濡,濡古软字,乃冬脉之平调脉。若沉而搏击於手,则冬脉之太过脉脉也。故言当从《甲乙经》濡字。

岐伯曰:冬脉者肾也,北方水也,万物之所以合藏也,故其气来沉以搏,故曰营,

言沉而搏击於手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搏当作濡。义如前说。又越人云:冬脉石者,北方之水也,万物之所藏,盛冬之时,水凝如石,故其脉来沉濡而滑,故日石也。

反此者病。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气来如弹石者,此谓太过,病在外;其去如数者,此谓不及,病在中。帝曰:冬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解□传,

新校正云:按解传之义,具第五巷注。

脊脉痛而少气不欲言;其不及则令人心悬如病饥,□中清,脊中痛,少腹满,小便变。

肾少阴脉,自股内后康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行者,从肾上贯肝鬲,入肺中,循喉咙,侠舌本;其支别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故病如是也。□纱者,季胁之下,侠脊两傍空软处也。肾外当□,故□中清冷玲也。

帝曰:善。帝曰:四时之序,逆从之变异也,

脉春弦夏钧秋浮冬营,为逆顺之变见异状也。

然脾脉独何主?

主,谓主时月。

岐伯曰:脾脉者土也,孤藏以灌四傍者也。

纳水谷,化津液,溉灌於肝心肺肾也。以不正主四时,故谓之孤藏。溉,古代切。

帝曰:然则脾善恶,可得见之乎?岐伯曰:善者不可得见,恶者可见。

不正主时,寄王於四季,故善不可见,恶可见也。

帝曰:恶者何如可见?岐伯曰:其来如水之流者,此谓太过,病在外;如乌之喙者,此谓不及,病在中。

新校正云:按《平人气象论》云:如乌之喙。又别本喙作啄。

帝曰:夫子言脾为孤藏,中央土以灌四傍,其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四支不举;

以主四支,故病不举。

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名曰重强。

脾之孤藏,队灌四傍,今病则五藏不和,故九窍不通也。《八十一难经》曰:五藏不和,则九窍不通。重,谓藏气重迭。强,谓气不和顺。

帝瞿然而起,再拜而稽首曰:善。吾得脉之大要,天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於一。

瞿然,忙貌也。言以太过不及而一贯之,揆度奇怛皆通也。

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

五气循环,不愆时序,是为神气流转不回。若却行衰王,反天之常气,是则却回而不转,由是却回不转,乃失生气之机矣。

至数之要,迫近以微,

得至数之要道,则应用切近以微妙也。迫,切也。

着之玉版,藏之藏府,每旦读之,名曰玉机。

着之玉版,故以为名,言是玉版,生气之机。○新校正云:详至数至名日玉机与前《玉版论要》文相重,彼注颇详。

五藏受气於其所生,传之於其所胜,气舍於其所生,死於其所不胜。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

受气所生者,谓受病气於己之所生者也。传所胜者,谓传於己之所克者也。气舍所生者,谓舍於生己者也。死所不胜者,谓死於克己者之分位也。所传不顺,故叉死焉。

此言气之逆行也,故死。

所为逆者,次如下说:

肝受气於心,传之於脾,气舍於肾,至肺而死。心受气於脾,传之於肺,气舍於肝,至肾而死。脾受气於肺,传之於肾,气舍於心,至肝而死。肺受气於肾,传之於肝,气舍於脾,至心而死。肾受气於肝,传之於心,气舍於肺,至脾而死。此皆逆死也。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

肝死於肺,位秋庚辛,余四仿此。然朝主甲乙,昼主丙丁,四季上主戊己,哺主庚辛,夜主壬癸,由此则死生之早暮可知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生作者字#2。云占死者之早暮。详此经文,专为言气之逆行也,故死,即不言生之早暮。王氏改者作生,义不若《甲乙经》中《素问》本文。

黄帝曰:五藏相通,移皆有次,五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

以上文逆传而死,故言是逆传所胜之次也。○新校正云:详逆传所胜之次,逆当作顺,上文既言逆传,下文所言乃顺传之次也。

不治,法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传五藏而当死,是顺传所胜之次。

三月者,谓一藏气之迁移。六月者,谓至其所胜之位。三日者,三阳之数以合日也。六日者,谓兼三阴以数之尔。《热论》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二日阳明受,三日少阳受,四日太阴受,五日少阴受,六日厥阴受。则其义也。○新校正云:详上文是顺传所胜之次七字,乃是次前注误在此经文之下,不惟无义,兼校之全元起本《素问》及《甲乙经》并无此七字,直去之虑未达者致疑,今存於注。

故曰:别於阳者,知病从来;别於阴者,知死生之期。

主辨三阴三阳之侯,则知中风邪气之所不胜矣。故下曰:○新校正云:详旧此段注写作经,合改为注。又按《阴阳别论》云:别於阳者,知病处也;别於阴者,知死生之期。又云:别於阳者,知病忌时;别於阴者,知死生之期。义同此。

言知至其所困而死。

困,谓至所不胜也。上文曰死於其所不胜。

是故风者,百病之长也。

言先百病而有之。○新校正云:按《生气通天论》云:风者,百病之始。

今风寒客於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

客,谓客止於人形也。风击皮肤,寒胜胜理,故毫毛毕直,玄府闭密而热生也。

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

邪在皮毛,故可汗泄也。《阴阳应象大论》曰:善治者治皮毛。此之谓也。

或痹不仁肿痛,

病生而变,故如是也。热中血气,则疗痹不仁,寒气伤形,故为肿痛。《阴阳应象大论》云: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

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

皆谓释散寒邪,宣扬正气。

弗治,病入舍於肺,名曰肺痹,发咳上气。

邪入诸阴,则病而为痹,故入於肺,名曰痹焉。《宣明五气论》曰:邪入於阳则狂,邪入於阴则痹。肺在变动为咳,故咳则气上,故上气也。

弗治,肺即传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痹,一名曰厥,胁痛出食,

肺金伐木,气下入肝,故曰弗治行之肝也。肝气通胆,胆善为怒,怒者气逆,故一名厥也。肝厥阴脉,从少腹属肝络胆,上贯鬲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顽颗。故胁痛。而食入腹则出,故曰出食。

当是之时,可按若刺耳。弗治,肝传之脾,病名曰脾风,发瘴,腹中热,烦心,出黄。

肝气应风,木胜脾土,土受风气,故曰脾风。盖为风气通肝而为名也。脾之为病,善发黄瘴,故发瘴也。脾太阴脉,入腹属脾络胃,上鬲侠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别者,复从胃别上鬲,注心中,故腹中热而烦心,出黄色於便写之所也。

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可浴。弗治,脾传之肾,病名曰疝痕,少腹冤热而痛,出白,一名曰蛊。肾少阴豚,自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故少腹冤热而痛,波出白液也。冤热内结,消铄脂肉,如虫之食,曰内损削,故一名曰蛊。

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弗治,肾传之心,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痣,

肾不足则水不生,水不生则筋燥急,故相引也。阴气内弱,阳气外墦,筋脉受热而自跳掣,故名曰痣。

当此之时,可灸可药。弗治,满十日,法当死。

至心而气极,则如是矣。若复传行,当如下说:

肾因传之心,心即复反传而行之肺,发寒热,法当三岁死

因肾传心,心不受病,即而复反传与肺金,肺已再伤,故寒热也。三岁者,肺至肾一岁,肾至肝一岁,肝至心一岁,火又乘肺,故云三岁死。

此病之次也。

谓传胜之次第。

然其卒发者,不必治#3於传,

不劳依传之次,故不叉以传治之。

或其传化有不以次,不以次入者,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

忧恐悲喜怒,发无常分,触遇则发,故令病气亦不次而生。

因而喜大虚则肾气乘矣,

喜则心气移於肺,心气不守,故肾气乘矣。《宣明五气篇》曰:精气并於心则喜。

怒则肝气乘矣,

怒则气逆,故肝气乘脾。

悲则肺气乘矣,

悲则肺气移於肝,肝气受邪,故肺气乘矣。《宣明五气篇》曰:精气并於肺则悲。

恐则脾气乘矣,

恐则肾气移於心,肾气不守,故脾气乘矣。《宣明五气篇》曰:精气并於肾则恐。

忧则心气乘矣,

忧则肝气移於脾,肝气不守,故心气乘矣。《宣明五气篇》曰:精气并於肝则忧。

此其道也。

此其不次之常道。

故病有五,五五二十五变,反#4其传化。

五藏相并而各五之,五而乘之,则二十五变也。然其变化,以胜相传,传而不次,变化多端。○新校正云:按《阴阳别论》云:几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义与此通。

传,乘之名也。

言传者何?相乘之异名尔。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其气动形,期六月死,真藏脉见,乃予之期日。

皮肤乾着,骨问肉陷,谓大骨枯槁,大肉陷下也。诸附骨际及空众处,亦伺其类也。胸中气满,喘息不便,是肺无主也。肺司治节,气息由之,其气动形,为无气相接,故耸举肩背,以远求报气矣。夫如是,皆形藏已败,神藏亦伤,见是证者,期后一百八十日内死矣,侯见真藏之豚,乃与死日之期尔。真藏豚诊,《下经》备矣。此肺之藏也。麻,音愈。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期一月死,真藏见,乃予之期日。

火精外出,阳气上翻,金受火灾,故内痛肩项,如是者,期后三十日内死。此心之藏也。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5项,身热说肉破胭,真藏见,十月之内死。

阴气微弱,阳气内翻,故身热也。胭者肉之标,脾主肉,故肉如脱尽,胭如破败也。见斯证者,期后三百日内死。胭,谓肘膝后肉如块者。此脾之藏也。胭,渠损切。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肩髓内消,动作益衰,真藏来见,期一岁死,见其真藏,乃予之期日。

肩髓内消,谓缺盆深也。衰於动作,谓#6交接渐微,以余藏尚全,故期后三百六十五日内死。此肾之藏也。○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甲乙经》真藏来见,来字当作未,字之误也。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腹内痛,心中不便,项肩身热,破胭脱肉,目匡陷,真藏见,目不见人,立死,其见人者,至其所不胜之时则死。

木生其火,肝气通心,脉抵少腹,上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顽颗,故腹痛心中不便,肩项身热,破胭脱肉也。肝主目,故目匡陷及不见人,立死也。不胜之时,谓於庚辛之月,此肝之藏也。

急虚身中卒至,五藏绝闭,脉道不通,气不往来,譬於堕溺,不可为期。

言五藏相移,传其不胜,则可待真藏脉见,乃与死日之期。卒急虚邪,中於身内,则五藏绝闭,豚道不通,气不往来,譬於堕坠没溺,不可与为死日之期也。

其脉绝不来,若人一息五六至,其形肉不脱#7真藏虽不见,犹死也。

是则急虚卒至之脉。○新校正云:按人一息脉五六至,何得为死?铃息字误,息当作呼乃是。

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泽,毛折,乃死。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苍茧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泽,毛折,乃死。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色白赤不泽,毛折,乃死。真肾脉至,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色黑黄不泽,毛折,乃死。真脾脉至,弱而乍数乍疏,色黄青不泽,毛折,乃死。诸真藏脉见者#8,皆死不治也。

新校正云:按杨上善云:无余物和杂,故名真也。五藏之气,皆胃气和之,不得独用。如至刚不得独用,独用则折,和柔用之即固也。五藏之气和於胃气,即得长生。若真独见,爻死。欲知五藏真见为死,和胃为生者,於寸口诊即可知见者,如弦是肝脉也。微弦为#9平和。微弦,谓二分胃气一分弦气俱动为微弦。三分并是弦而无胃气,为见真藏。余四藏准此。

黄帝曰:见真藏日死,何也?岐伯曰:五藏者皆禀气於胃,胃者五藏之本也,

胃为水谷之海,故五藏禀焉。

藏气者,不能自致於手太阴,必因於胃气,乃至於手太阴也,

平人之常禀气於胃,胃气者平人之常气,故藏气因胃乃能至於手太阴也。○新校正云:详平人之常至下平人之常气,本《平人气象论》文,王氏引注此经。按《甲乙经》云:人常禀气於胃,脉以胃气为本。与此小异。然《甲乙》之文为得。

故五藏各以其时,自为而至於手太阴也。

自为其状至於手太阴也。

故邪气胜者,精气衰也,故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於手太阴,故真藏之气独见,独见者病胜藏也,故日死。

是所谓脉无胃气也。《平人气象论》曰:人无胃气日逆,逆者死。

帝曰:善。

新校正云:详自黄帝问至此一节,全元起本在第四卷《太阴阳明表裹篇》中,王冰移於此处。叉言此者,,欲明王氏之功於《素问》多矣。

黄帝曰:凡治病,察其形气色泽,脉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无后其时。

欲铃先时而取之。

形气相得,谓之可治;

气盛形盛,气虚形虚,是相得也。

色泽以浮,谓之易已;

气色浮润,血气相营,故易已。

脉从四时,谓之可治;

豚春弦夏钧秋浮冬营,谓顺四时。从,顺也。

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命日易治,取之以时。

候可取之时而取之,则万举万全,当以四时血气所在而为疗尔。○新校正云:详取之以时,《甲乙经》作治之趋之,无后其时。与王氏之文两通。

形气相失,谓之难治;

形盛气虚,气盛形虚,皆相失也。

色夭不泽,谓之难已;

夭,谓不明而恶。不泽,谓枯操也。

脉实以坚,谓之益甚;

豚实以坚,是邪气盛,故益甚也。

脉逆四时,为不可治。

以气逆故矣#10。上四句是谓四难,所以下文曰:

必察四难,而明告之。

此四,粗之所易语,工之所难为。

所谓逆四时者,春得肺脉,夏得肾脉,秋得心脉,冬得脾脉,其至皆悬绝沉涩者,命日逆四时。

春得肺豚,秋来见也。夏得肾豚,冬来见也。秋得心豚,夏来见也。冬得脾脉,春来见也。悬绝,谓如悬物之绝去也。

未有藏形,於春夏而脉沉涩,

新校正云:按《平人气象论》云:而豚瘦。义与此同。

秋冬而脉浮大,名日逆四时也。

未有,谓未有藏豚之形状也。

病热脉静,泄而脉大,脱血而脉实,病在中脉实坚,病在外脉不实坚者,皆难治。

皆难治者,以其与证不相应也。○新校正云:按《平人气象论》云:病在中豚虚,病在外豚涩坚。与此相反。此经误,彼论为得。自未有喊形春夏至此,与《平人气象论》相重,注义备於彼。

黄帝曰:余闻虚实以决死生,愿闻其情。岐伯曰:五实死,五虚死。

五实,谓五藏之实。五虚,谓五藏之虚。

帝曰:愿闻五实五虚。岐伯曰: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问瞥,此谓五实;

实,谓邪气盛实。然豚盛,心也;皮热,肺也;腹胀,脾也;前后不通,肾也;问香,肝也。

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

虚,谓真气不足也。然豚细,心也;皮寒,肺也;气少,肝也;泄利前后,肾也;饮食不入,脾也。

帝曰:其时有生者何也?岐伯曰: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此其候也。

全注:饮粥得入於胃,胃气和调,其利渐止,胃气得实,虚者得活。言实者得汗外通,后得便利,自然调平。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十五竟

#1字:原作『深』,据顾本改。

#2字:『字一下至『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可浴。弗治,脾传之肾,病名日疝症,少腹冤热而痛,出白,一名日蛊』一节注文中『故一一凡九百五十五字,原错简在后文『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肩髓内消,动作益衰,真藏来见,期一岁死,见其真藏,乃予之期日』一节注文『衰於动作』之下,据顾本移正。

#3治:原作『以』,据顾本改。

#4反:顾本作『及』。

#5肩:原作『肾』,据顾本改。

#6谓:原作『详』,据顾本改。

#7脱:原作『脉』,据顾本改。

#8者:原脱,据顾本补。

#9为:原作『於』,据顾本改。

#10矣:原作『疾』,据顾本改。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十六

唐太仆令启玄子王冰次注宋光禄卿直秘阁林亿等校正宋守尚书屯田郎孙兆重改误

三部九候论篇

黄帝问曰:余闻九针於夫子,众多博大,不可胜数,余愿闻要道,以属子孙,传之后世,着之骨髓,藏之肝肺,敌血而受,不敢妄泄,

敌血,饮血也。

令合天道,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云:令合天地。

必有终始,上应天光星辰历纪,下副四时五行,贵贱更立,冬阴夏阳,以人应之奈何?愿闻其方。

天光,谓日月星也。历纪,谓日月行历於天二十八宿三百六十五度之分纪也。言以人形血气荣卫周流,合时侯之迁移,应日月之行道。然斗极旋运,黄赤道差。冬时日依黄道近南,故阴多;夏时月依黄道近北,故阳盛也。夫四时五行之气,以王者为贵,相者为贱也。

岐伯对曰:妙乎哉问也!.此天地之至数。

道贯精微,故云妙问。至数,谓至极之数也。

帝曰:愿闻天地之至数,合於人形血气,通决死生,为之奈何?岐伯曰:天地之至数,始於一,终於九焉。

九,奇数也。故天地之数,斯为极矣。

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1以应九野,

《尔雅》曰:邑外为郊,郊外为甸,甸外为牧,牧外为林,林外为炯,炯外为野。言其远也。○新校正云:详王引《尔雅》为证。与今《尔雅》或不同,已具前《六节藏象论》注中。炯,古萤切。

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央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

所谓三部者,言身之上中下部,非谓寸关尺也。三部之内,经隧由之,故察侯存亡,悉因於是,针之补写,邪疾可除也。

帝曰:何谓三部?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必指而导之,乃以为真。

言铃当谘受於师也。《征四失论》曰:受师不卒,妄作杂#2卫,谬言为道,更名自功,妄用砭石,后遗身咎。此其诫也。《礼》曰:疑事无质。质,成也。

上部天,两额之动脉;

在额两傍,动应於手,足少阳脉气所行也。

上部地,两颊之动脉;

在鼻孔下两傍,近於巨髅之分,动应於手,足阳明脉气之所行。

上部人,耳前之动脉。

在耳前陷者中,动应於手,手少阳脉气之所行也。

中部天,手太阴也;

谓肺脉也。在掌后寸p中,是谓经渠,动应於手。

中部地,手阳明也;

谓大肠脉也。在手大指次指歧骨问,合谷之分,动应於手也。

中部人,手少阴也。

谓心脉也。在掌后锐骨之端,神门之分,动应於手也。《灵枢经持针纵拾论》问曰:少阴无输,心不病乎?对曰:其外经病而藏不病,故独取其经於掌后锐骨之端。正谓此也。

下部天,足厥阴也;

谓肝脉也。在毛际外,羊矢下一寸半陷中,五里之分,外而取之,动应於手也。女子取太冲,在足大指本节后二寸陷中是。

下部地,足少阴也;

谓肾咏也。在足内踝后跟骨上陷中,大溪之分,动应手。

下部人,足太阴也。

谓脾脉也。在鱼腹上趋#3筋问,直五里下,箕门之分,宽巩足单衣,况取乃得之,而动应於手也。候胃气者,当取足附之上,冲阳之分,穴中脉动乃应手也。○新校正云:详自上部天至此一段,旧在当篇之末,文不相接,此正谓三部九侯,宜处於斯,今依皇甫谧.《甲乙经》编次例,自篇末移置此。

故下部之天以候肝,

足厥阴脉行其中也。

地以候肾,

足少阴脉行其中也。

人以候脾胃之气。

足太阴脉行其中也。脾藏与胃,以膜相连,故以候脾兼候胃也。

帝曰:中部之候奈何?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肺,

手太阴脉当其处也。

地以候胸中之气,

手阳明脉当其处也。经云:肠胃同候。故以侯胸中也。

人以候心。

手少阴脉当其处也。

帝曰:上部以何候之?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头角之气,

位在头角之分,故以候头角之气也。

地以候口齿之气,

位近口齿,故以候之。

人以候耳目之气。

以位当耳前,脉抵於目外毗,故以侯之。

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

新校正云:详三而成天至合为九藏,与《六节藏象论》文重,注义具彼篇。

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藏。

以是故应天地之至数。

故神藏五,形藏四,合为九藏。

所谓神藏者,肝藏魂,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也。以其皆神气居之,故云神藏五也。所谓形藏者,皆如器外张,虚而不屈,合藏於物,故云形藏也。所谓形藏四者,一头角,二耳目,三口齿,四胸中也。○新校正云:详注说神藏,《宣明五气篇》文,又与《生气通天论》注、《六节藏象论》注重。

五藏已败,其色必夭,夭必死矣。

夭,谓死色,异常之候也。色者神之旗,藏者神之舍,故神去则藏败,藏败则色见异常之侯,死也。

帝曰:以候奈何?岐伯曰: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写之,虚则补之。

度,谓量也。实写虚补,此所谓顺天之道也。《老子》曰: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也。

必先去其血脉而后调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

血脉满坚,谓邪留止,故先刺去血,而后乃调之。不当询问病者盈虚,要以脉气平调为之期准尔。

帝曰:央死生奈何?

度形肥瘦,调气盈虚,不问病人,以平为准,死生之证以央之也。

岐伯曰: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

形气相反,故生气至危。《玉机真藏论》曰:形气相得,谓之可治。今脉气不足,形盛有余,证不相扶,故当危也。危者,言其近死,犹#5有生者也。《刺志论》曰:气实形实,气虚形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今脉细少气,是为气弱,体壮盛是为形盛,形盛气弱,故生气倾危。○新校正:按全元起注及《甲乙经》、《脉经》危并作死字。

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

是则形气不足,脉气有余,故死。形瘦脉大,胸中气多,形藏已伤,故云死也。几如是类,皆形气不相得也。

形气相得者生。参伍不调者病。

参谓参校,伍谓类伍,参校类伍,而有不调,谓不率其常则病也。

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

失,谓气候不相类也。相失之候,诊几有七,七诊之状,如下文云。

上下左右之脉相应如参舂者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数者死。

三部九候,上下左右,凡十八诊也。如参春者,谓大数而鼓,如参春杵之上下也。《脉要精微论》曰:大则病进。故病甚也。不可数者,谓一息十至已上也。《脉法》曰:人一呼脉再至,一吸脉亦再至,日平。三至日离经,四至日脱精,五至日死,六至日命尽。今相失而不可数者,是过十至之外也。至五尚死,况至十者乎!

中部之候虽独调,与众藏相失者死。中部之候相喊者死。

中部左右,凡六诊也。上部下部已不相应,中部独调,固非其久喊於上下,是亦气衰,故皆死也。喊,谓偏少也。○新校正云:详旧无#6中部之候相喊者死八字,按全元起注本及《甲乙经》添之,且注有解喊#7之说,而经阙其文,此脱在王注之后也。

目内陷者死。

言太阳也。太阳之脉,起於目内毗。目内陷者,太阳绝也,故死。所以言太阳者,太阳主诸阳之气,故独言之。

帝曰:何以知病之所在夕.岐伯曰: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

相失之候,诊凡有七者,此之谓也。然脉见七诊,谓参伍不调,随其独异,以言其病尔。

以左手足上,上去踝五寸按之,庶右手足当踝而弹之,

手足皆取之,然手踝之上,手太阴脉。足踝之上,足太阴脉。足太阴脉主肉,应於下部。手太阴脉主气,应於中部。是以下文云脱肉身不去者死:中部乍疏乍数者死。○新校正按:《甲乙经》及全元起注本并云:以左手足当去#8踝五寸而按之,右手当踝而弹之。全元起注云:内踝之上,阴交之#9出,通於膀胱,系於肾,肾为命门,是以取之,以明吉凶。今文少一之字,而多一庶字及足字。王注以手足皆取为解,殊为穿凿,当从全元起注旧本及《甲乙经》为正。

其应过五寸以上,蠕蠕然者不病;

气和故也。

其应疾,中手浑浑然者病;中手徐徐然者病;

浑浑,乱也。徐徐,缓也。

其应上不能至五寸,弹之不应者死。

气绝,故不应也。

是以脱肉身不去者死。

谷气外衰,则肉如脱尽。天真内竭,故身不能行,o真谷并衰,故死之至矣。去,犹行去也。

中部乍疏乍数者死。

乍疏乍数,气之丧乱也,故死。

其脉代而钩者,病在络脉。

钧谓夏脉,又夏气在络,故病在络脉也。络脉受邪,则经脉滞吝,故代止也。

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

上下若一,言迟速小大等也。

一候后则病,二候后则病甚,三候后则病危。所谓后者,应不俱也。

俱,犹同也,一也。

察其府藏,以知死生之期,

夫病入府则愈,入藏则死,故死生期准,察以知之。

必先知经脉,然后知病脉。

经脉,四时五藏之脉。

真藏脉见者胜死。

所谓真藏脉者,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苍苗子累累然。真脾脉至,弱而乍数乍疏。真肺脉至,大而虚,如毛羽中人肤。真肾脉至,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几此五者,皆谓得真藏脉而无胃气也。《平人气象论》曰: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日逆,逆者死。此之谓也。胜死者,谓胜克於己之时则死也。《平人气象论》曰:肝见庚辛死,心见壬癸死,脾见甲乙死,肺见丙丁死,肾见戊己死。是谓胜死也。

足太阳气绝者,其足不可屈伸,死必戴眼。

足太阳脉,起於目内毗,上额交巅上,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其支者,复从肩膊别下贯臀,过脾枢,下合胭中,贯端循踵#10至足外侧。太阳气绝,死如是矣。○新校正云:按《诊要经终论》载三阳三阴脉终之证?此独犯足太阳气绝一证#11余应阙文也。又注贯臀,《甲乙经》作贯绅。王氏注《厥论》、《刺疟论》各作贡肿。又注《刺腰论》作贯臀。详《甲乙经#12》注臀当作肿。

帝曰:冬阴夏阳奈何?

言死时也。

岐伯曰:九候之脉,皆沉细悬绝者为阴,主冬,故以夜半死。盛躁喘数者为阳,主夏,故以日中死。

位无常居,物极则反也。乾坤之爻#13阴极则龙战於野,阳极则亢龙有悔,是以阴阳极脉,死於夜半日中也。

是故寒热病者,以平旦死。

亦#14物极则变也。平晓木王,木气为风,故木王之时,寒热病死。《生气通天论》曰:因於露风,乃生寒热。由此则寒热之病,风薄所为也。

热中及热病者,以日中死。

阳之极也。

病风者,以日夕死。

卯酉冲也。

病水者,以夜半死。

水王故也。

其脉乍疏乍数乍迟乍疾者,日乘四季死。

辰戌丑未,土寄王之,脾气内绝、故日乘四季而死也。

形肉已脱,九候虽调,犹死。

亦谓形气不相得也。证#15前脱肉身不去者,九候虽平调,亦死也。

七诊虽见,九候皆从者不死。

但九候顺四时之令,虽七诊互见亦生矣。从,谓顺从也。

所言不死者,风气之病及经月之病,似七诊之病而非也,故言不死。

风病之脉,诊大而数。月经之病,脉小以微。虽候与七诊之状略同,而死生之证#16乃异,故不死也。

若有七诊之病,其脉候亦败者死矣,

言虽七诊见九侯从者不死,若病同七诊之状而脉应败乱,纵九候皆顺犹不得生也。

必发喊噫。

胃精内竭,神不守心,故死之时,发斯喊噫。《宣明五气篇》曰:心为噫,胃为喊也。

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

方,正也。言叉当原其始而要终也。

而后各切循其脉,视其经络浮沉,以上下逆从循之,其脉疾者不病,

气强盛故。

其脉迟者病,

气不足故。

脉不往来者死,

精神去也。

皮肤着者死。

骨乾枯也。

帝曰:其可治者奈何?岐伯曰:经病者治其经,

求有过者。

孙络病者治其孙络血,

有血留止,刺而去之。○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云:络病者治其络血。无二孙字。

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经络。

《灵枢经》曰:经脉为裹,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络。由是孙络,则经之别支而横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无血病二字。

其病者在奇邪,奇邪之脉则缪刺之。

奇,谓奇缪不偶之气,而与经脉缪处也,由是故缪刺之。缪刺者,刺络脉左取右右取左也。

留瘦不移,节而刺之。

病气淹留,形容喊瘦,证#17不移易,则消息节级,养而刺之。此又重明前经无问其病以平为期者也。

上实下虚,切而从之,索其结络脉,刺出其血,以见通之。

结,谓血结於络中也。血去则经遂通矣。前经云:先去血脉,而后调复。明其结络乃先去也。○新校正云:详经文以见通之,《甲乙经》作以通其气。

瞳子高者太阳不足,戴眼者太阳已绝#18,此央死生之要,不可不察也。

此复明前太阳气欲绝及已绝之候也。

手指及手外踝上五指留针。

错简文也。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十六竟

#1九:原作『一』,据顾本改。

#2杂:原作『离』,据顾本改。

#3趋:原作『越』,据顾本改。

#4谧:原作『论』,据颇本改。

#5犹:原作『由』,据顾本改。

#6无:原作『云』,据顾本改。

#7减:原作『人』,据顾本改。

#8去:原作『云』,据顾本改。

#9之:原作『二』,据顾本改。

#10踵:原作『肿』,据颇本改。

#11证:原作『订』,据顾本改。

#12经:原作『流』,据顾本改。

#13爻:顾本作『义』。

#14亦:原作『变』,据顾本改。

#15证:原作『订』,据颇本改。

#16证:原作『订』,据顾本改。

#17证:原作『订』,据顾本改。

#18绝:原作『经』,据颇本改。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十七

唐太仆令启玄子王冰次注宋光禄卿直秘阁林亿等校正宋守尚书屯田郎孙兆重改误

经脉别论篇

黄帝问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岐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患劳动静,皆为变也。

变,谓变易常侯。

是以夜行则喘出於肾,

肾王於夜,气合幽冥,故夜行则喘息内从肾出也。

淫气病肺。

夜行肾劳,因而喘息,气淫不次,则病肺也。

有所堕恐,喘出於肝,

恐生於肝,堕损筋血,因而奔喘,故出於肝也。

淫气害脾。

肝木妄淫,害脾土也。

有所惊恐,喘出於肺,

惊则心无所依#1,神无所归,气乱胸中,故喘出於肺也。

淫气伤心。

惊则神越,故气淫反伤心矣。

度水跌仆,喘出於肾与骨,

湿气通肾,骨,肾主之,故度水跌仆,喘出肾骨矣。跌,谓足跌。仆,谓身倒也。跌,音迭;仆,音付。

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也。

气有强弱,神有壮懦,故殊状也。

故曰: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

通达性怀,得其情状,乃为深识,诊契物宜也。

故饮食饱甚,汗出於胃。

饱甚胃满,故汗出於胃也。

惊而夺精,汗出於心。

惊夺心精,神气浮越,阳内薄之,故汗出於心也。

持重远行,汗出於肾。

骨劳气越,肾复过疚,故持重远行,汗出於肾也。

疾走恐惧,汗出於肝。

暴役於筋,肝气罢极,故疾走恐惧,汗出於肝也。

摇体劳苦,汗出於脾。

摇体劳苦,谓动作施力,非疾走远行也。然动作用力,则谷精四布,脾化水谷,故汗出於脾也。

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於过用,此为常也。

不适其性,而强云为,过即病生,此其常理。五藏受气,盖有常分,用而过耗,是以病生。故下文曰:

食气入胃,散精於肝#2,淫气於筋。

肝养筋,故胃散谷精之气入於肝,则浸淫滋养於筋络矣。

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於脉。

浊气,谷气也。心居胃上,故谷气归心,淫溢精微入於脉也。何者?心主脉故。

脉气流经,经气归於肺,肺朝百脉,输精於皮毛。

言脉气流运,乃为大经,经气归宗,上朝於肺,肺为华盖,位复居高,治节由之,故受百脉之朝会也。《平人气象论》曰:藏真高於肺,以行荣卫阴阳。由此故肺朝百脉,然乃布化精气,输於皮毛矣。

毛脉合精,行气於府。

府,谓气之所聚处也,是谓气海,在两乳问,右日擅中也。

府精神明,留於四藏,气归於权衡。

膻中之布气者分为三隧:其下者走於气街,上者走於息道,宗气留於海,积於胸中,命日气海也。如是分化,乃四藏安定,三焦平均,中外上下各得其所也。

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三世脉法,皆以三寸为寸关尺之分,故中外高下,气绪均平,则气口之脉而成寸也。夫气口者,脉之大要会也,百脉尽朝,故以其分次死生也。

饮入於胃,游溢精气,上输於脾,

水饮流下,至於中焦,水化精微,上为云雾,云雾散变,乃注於脾。《灵枢经》曰:上焦如雾,中焦如枢#3。此之谓也。

脾气散精,上归於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水土合化,上滋肺金,金气通肾,故调水道,转注下焦,膀胱禀化,乃为波矣。《灵枢经》曰:下焦如渎。此之谓也。

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於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从是水精布,经气行,筋骨成,血气顺,配合四时寒暑,证符五藏阴阳,睽#4度盈虚,用为常道。度,量也。以,用也。○新校正云:按一本云阴阳动静。

太阳藏独至,厥喘虚气逆,是阴不足阳有余也,

阴,谓肾。阳,谓膀胱也。故下文曰:

表裹当俱写,取之下俞。

阳独至,谓阳气盛至也。阳独至为阳有余,阴不足则阳邪入,故表裹俱写,取足六俞也。下俞,足俞也。新校正云:详六当为穴字之误也。按府有六俞,藏止五俞,今藏府俱写,不当言六俞,六俞则不能兼藏言,穴俞则藏府兼举。

阳明藏独至,是阳气重并也,当写阳补阴,取之下俞。

阳气重并,故写阳补阴。

少阳藏独至,是厥气也,娇前卒大,取之下俞。

踏,谓阳踏脉,在足外踝下。足少阳脉,行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附。然跚前卒大,则少阳之气#5盛也,故取足俞少阳也。

少阳独至者,一阳之过也。

一阳,少阳也。过,谓大过也。以其大过,故踏前卒大焉。

太阴藏搏者,用心省真,

见太阴之脉伏鼓,则当用心省察之,若是真藏之脉,不当治也。

五脉气少,胃气不平,三阴也,

三阴,太阴脾之脉也。五藏脉少,胃气不调,是亦太阴之过也。

宜治其下俞,补阳写阴。

以阴气大过故。

一阳独啸,少阳厥也,

啸,谓耳中呜,如啸声也。胆及三焦脉皆入耳,故气逆上则耳中呜。○新校正云:详此上明三阳,此言三阴,今此再言少阳,而不及少阴者,疑此一阳乃二阴之误也。又按全元起本此为少阴厥,显知此即二阴也。

阳并於上,四脉争张,气归於肾,

心脾肝肺,四脉争张,阳并於上者,是肾气不足,故气归於肾也。

宜治其经络,写阳补阴。

阴气足,则阳气不复并於上矣。

一阴至,厥阴之治也,真虚痛心,厥气留薄,发为白汗,调食和药,治在下俞。

一或作二,误也。厥阴,一阴也。上言二阴至则当少阴治,下言厥阴治则当一阴至也。然三坟之经,俗久沦坠,人少披习,字多传写误。瘠,乌玄切,骨节疼也。

帝曰:太阳藏何象?岐伯曰:象三阳而浮也。帝曰:少阳藏何象?岐伯曰:象一阳也,一阳藏者,滑而不实也。帝曰:阳明藏何象?岐伯曰:象大浮也。

新校正云:按《太素》及全元起本云:象心之大浮也。

太阴藏搏#6,言伏鼓也。二阴传至,肾沉不浮也。

明前独至之脉状也。○新校正云:详前脱二阴,此无一阴,阙文可知。

藏气法时论篇

黄帝问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何如而从?何如而逆?得失之意,愿闻其事。岐伯对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藏之气,问甚之时,死生之期也。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肝主春,

以应木也。

足厥阴少阳主治,

厥阴,肝脉。少阳,胆脉。肝与胆合,故治同。

其日甲乙,

甲乙为木,束方干也。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甘性和缓。○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云:肝苦急,是其气有余。

心主夏,

以应火也。

手少阴太阳主治,

少阴,心脉。太阳,小肠脉。心与小肠合,故治同。

其日丙丁,

丙丁为火,南方干也。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酸性收敛。○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云:心苦缓,是心气虚。脾主长夏,长夏谓六月也。夏为土母,土长於中,以长而治,故云长夏。○新校正云:按全元起云:脾王四季,六月是火王之处,盖以脾主中央,六月是十二月之中,一年之半,故脾王六月也。

足太阴阳明主治,太阴,脾脉。阳明,胃脉。脾与胃合,故治同。

其日戊己,

戊己为土,中央干也。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苦性乾燥。

肺主秋,

以应金也。

手太阴阳明主治,

太阴,肺脉。阳明,大肠脉。肺与大肠合,故治同。

其日庚辛,

庚辛为金,西方干也。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苦性宣泄,故肺用之。○新校正云:按全元起云:肺气上逆,是其气有余。

肾主冬,

以应水也。

足少阴太阳主治,

少阴,肾脉。太阳,膀胱脉。肾与膀胱合,故治同。

其日壬癸,

壬癸为水,北方干也。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剩理,致津液,通气也。

辛性津润也。然胜理开,津液达,则肺气下流,肾与肺通,故云通气也。

病在肝,愈於夏,

子制其鬼也。余愈同。

夏不愈,甚於秋,

子休,鬼复王也。余甚同。

秋不死,持於冬,

鬼休而母养,故气执持於父母之乡也。余持同。

起於春,

自得其位,故复起。余起同。

禁当风。

以风气通於肝,故禁而勿犯。

肝病者,愈在丙丁,

丙丁应夏。

丙丁不愈,加於庚辛,

庚辛应秋。

庚辛不死,持於壬癸,

壬癸应冬。

起於甲乙。

应春木也。

肝病者,平旦慧,下哺甚,夜半静。

木王之时,故爽慧也。金王之时,故加甚也。水王之时,故静退也。余慧甚同,其静小异。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

以藏气当散,故以辛发散也。《阴阳应象大论》曰:辛甘发散为阳也。《平人气象论》曰:藏真散於肝。言其常发散也。

用辛补之,酸写之。

辛味散故补,酸味收故写。○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云:用酸补之,辛写之。自为一义。

病在心,愈在长夏,长夏不愈,甚於冬,冬不死,持於春,起於夏,

如肝例也。

禁温食热衣。

热则心躁,故禁止之。

心病者,愈在戊己,

戊己应长夏也。

戊己不愈,加於壬癸,

壬癸应冬。

壬癸不死,持於甲乙,

甲乙应春。

起於丙丁。

应夏火也。

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

亦休王之义也。

心欲奕,急食咸以奥之,

以藏气好更,故以咸柔奥也。《平人气象论》曰:藏真通於心。言其常欲柔奥也。

用咸补之,甘写之。

咸补,取其柔更。甘写,取其舒缓。

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於春,春不死,持於夏,起於长夏,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

温湿及饱,并伤脾气,故禁止之。

脾病者,愈在庚辛,

应秋气也。

庚辛不愈,加於甲乙,

应春气也。

甲乙不死,持於丙丁,

应夏气也。

起於戊己。

应长夏也。

脾病者,日映慧,日出甚,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日出作平旦。虽日出与平旦时等,按前文言木王之时,皆云平旦,而不云日出,盖日出於冬夏之期有早晚,不若平日一之为得也。

下哺静。

土王则爽慧,木克则增甚,金扶则静退,亦休王之义也。一本或云日中持者,谬也。爰五藏之病,皆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胜而甚,至於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由是故皆有问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

甘性和缓,顺其静也。

用苦写之,甘补之。

苦写,取其坚燥。甘补,取其安缓。

病在肺,愈在冬,冬不愈,甚於夏,夏不死,持於长夏,起於秋,

例如肝也。

禁寒饮食寒衣。

肺恶寒气,故衣食禁之。《灵枢经》曰:形寒寒饮则伤肺。饮尚伤肺,其食甚焉。肺不独恶寒,亦畏热也。

肺病者,愈在壬癸,

应冬水也。

壬癸不愈,加於丙丁,

应夏火也。

丙丁不死,持於戊己,

长夏土也。

起於庚辛。

应秋金也。

肺病者,下哺慧,日中甚,夜半静。

金王则慧,水王则静,火王则甚。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

以酸性收敛故也。

用酸补之,辛写之。

酸收敛,故补。辛发散,故写。

病在肾,愈在春,春不愈,甚於长夏,长夏不死,持於秋,起於冬,

例如肝也。

禁犯悴烘热食温炙衣。

肾性恶燥,故此禁之。○新校正云:按别本炸作悴。青对切。焕,乌来切。烦热也。

肾病者,愈在甲乙,

应春木也。

甲乙不愈,甚於戊己,

长夏土也。

戊己不死,持於庚辛,

应秋金也。

起於壬癸。

应冬水也。

肾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哺静。

水王则慧,土王则甚,金王则静。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

以苦性坚燥也。

用苦补之,咸写之。

苦补,取其坚也。咸写,取其奥也,奥,湿土制也。故用写之。

夫邪气之客於身也,以胜相加,

邪者,不正之自。风寒暑湿饥饱劳逸,皆是邪也,非唯鬼毒疫疠也。

至其所生而愈,

谓至己所生也。

至其所不胜而甚,

谓至克己之气也。

至於所生而持,

谓至生己之气也。

自得其位而起。

居所主处,谓自得其位也。

必先定五藏之脉,乃可言问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五藏之脉者,谓肝弦、心钧、肺浮、肾营、脾代,如是则可言死生间甚矣。《三部九侯论》曰:铃先知经脉,然后知病脉。此之谓也。

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

肝#7厥阴脉,自足而上,环阴器,抵少腹,又上贯肝鬲,布胁肋,故两胁下痛引少腹也。其气实则善怒。《灵枢经》曰:肝气实则怒。

虚则目吭吭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

肝厥阴脉,自胁肋循喉咙,入顽颗,连目系。胆少阳脉,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毗后,故病如是也。.恐,谓恐惧,魂不安也。

取其经,厥阴与少阳,

经,谓经脉也。非其络病,故取其经也。取厥阴以治肝气,取少阳以调气逆也。故下文曰:

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

肝厥阴脉,自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於巅,故头痛。胆少阳脉,支别者,从耳中出走耳前;又支别者,加颊车。又厥阴之脉,支别者,从目系下颊裹,故耳聋不聪颊肿也。是以上文兼取少阳也。

取血者。

脉#8中血满,独异於常,乃气逆之诊,随其左右,有则刺之。

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问痛,两臂内痛,

心少阴脉,支别者,循胸出胁。又手心主厥阴之脉,起於胸中,其支别者,亦循胸出胁,下掖三寸,上抵掖下,下循懦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循臂行两筋之问。又心少阴之脉,直行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上出掖下,下循腾内后康,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康,抵掌后锐骨之端。又小肠太阳之脉,自臂燸上绕肩甲,交肩上。故病如是。燸,人朱切。

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

手心主厥阴之脉,从胸中出属心包,下鬲历络三焦;其支别者,循胸出胁。心少阴之脉,自心系下鬲络小肠。故病如是也。

取其经,少阴太阳,舌下血者。

少阴之脉,从心系上侠咽喉,故取舌本下及经脉血也。

其变病,刺邮中血者。

其或呕变,则刺少阴之邮血满者也。手少阴之邮,在掌后脉中,去腕半寸,当小指之后。

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痪脚下痛,

脾象土而主肉,故身重肉痿也。痿,谓痿无力也。脾太阴之脉,起於足大指之端,循指内侧,上内踝前康,上踹内,肾少阴之脉,起於足小指之下,斜趋足心,上揣内,出蝈内康。故病则足不收,行善痪,脚下痛也。故下取少阴。○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作善饥#9,肌肉痿。《千金方》云:善饥,足痿不收。《气交变大论》云:肌肉痿,足痿不收,行善痪。痿,於尼切,湿病也,足不能行也。痪,音系,小儿病,又尺制切。

虚则腹满肠呜,飧泄食不化,

脾太阴脉,从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故病如是。《灵枢经》曰:中气不足,则腹为之善满,肠为之善呜也。

取其经,太阴阳明少阴血者。

少阴,肾脉也。以前病行善痪脚下痛,故取之而出血。血满者出之。

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

新校正云:按《千金方》作肩息背痛。

汗出,尸阴股膝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脉经》作膝孪。

脾踹腑足皆痛。

肺#10义气而主喘息。在变动为咳,故病则喘咳逆气也。背为胸中之府,肩#11接近之,故肩背痛也。肺养皮毛,邪盛则心液外泄,故汗出也。肾少阴之脉,从足下上循踹内出胭内康,上股内后康,贯脊属肾络膀胱。今肺病则唇脉受邪,故尸阴股膝牌踹腑足皆痛,故下取少阴也。民,苦刀切。踹,时转切,跟也。腑,胡郎切,经也。

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嗑乾,

气虚少,故不足以报入息也。肺太阴之络,会於耳中,故聋也。肾少阴之脉,从肾上贯肝鬲入肺中,循喉咙侠舌本。今肺虚则肾气不足以上润於哑,故哑乾也。是以下文兼取少阴也。

取其经,太阴足太阳之外厥阴内血者。

足太阳之外厥阴内者,正谓端内侧内踝后之直上,则少阴#12脉也。视左右足脉少阴部分有血满异於常者,即时取之。

肾病者,腹大经肿,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云:经肿痛。

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

肾少阴脉,起於足而上循瑞,复从横骨中,侠齐循腹裹上行而入肺,故腹大经肿而喘咳也。肾病则骨不能用,故身重也。肾邪攻肺,心气内微,心液为汗,故寝汗出也。经既肿矣,汗复津泄,阴凝玄府,阳烁上焦,内热外寒,故憎风也。憎风,谓深恶之也。

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

肾少阴豚,从肺出络心注胸中,然肾气既虚,心无所制,心气需肺,故痛聚胸中也。足太阳豚,从项下行而至足,肾虚则太阳之气不能盛行於足,故足玲而气逆也。清,谓气清玲。厥,谓气逆也。以清玲气逆,故大腹小腹痛。志不足则神躁扰,故不乐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大腹小腹作大肠小肠。

取其经,少阴太阳血者。

几刺之道,虚则补之,实则写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是谓得道。经络有血,刺而去之,是谓守法。犹当揣形定气,先去血脉,而后乃平有余不足焉。《三部九候论》曰:铃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写之,虚则补之,铃先去其血豚而后调之。此之谓也。

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

肝性喜急,故食甘物而取其宽缓也。○新校正云:详肝色青至篇末,全元起本在第六卷,王氏移於此。

心色赤,宜食酸,小豆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太素》小豆作麻。

犬肉李韭皆酸。

心性喜缓,故食酸物而取其收敛也。

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杳蓝皆苦。

肺喜气逆,故食苦物而取其宣泄也。

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蕾皆咸。

究斯宜食,乃调利关机之义也。肾为胃关,脾与胃合,故假咸柔奥以利其关,关利而胃气乃行,胃行而脾气方化,故应脾宜味与众不同也。○新校正云:按上文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此肝心肺肾食宜皆与前文合,独脾食咸宜不用苦,故王氏特注其义。

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鹦肉桃葱皆辛。

肾性喜燥,故食辛物而取其津润也。

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奕。

皆自然之气也。然辛味苦味,匪唯坚散而已。辛亦能润能散,苦亦能燥能泄,故上文曰: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

之,则其谓苦之燥泄也。又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则其谓辛之濡润也。奕,音软。

毒药攻邪,

药,谓金、玉、土、石、草、木、菜、果、虫、鱼、乌兽之类,皆可以松邪养正者也。然辟邪安正,惟毒乃能,以其能然,故通谓之毒药也。○新校正云:按《本草》云:下药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故云毒药攻邪。

五谷为养,

谓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也。

五果为助,

谓桃、李、杏、栗、枣也。

五畜为益,

谓牛、羊、豕、犬、鹞也。

五菜为充,

谓葵、蕾、蓬、葱、韭也。○新校正云:按《五常政大论》日: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气谓阳化,味日阴施,气味合和,则补益精气矣。《阴阳应象大论》日: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又日: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由是则补精益气,其义可知。○新校正云:按孙思邈云:精以食气,气养精以荣色,形以食味,味养形以生力。精顺五气以为灵也,若食气相恶,则伤精也。形受味以成也,若食味不调,则损形也。是以圣人先用食禁以存性,后制药以防命,气味温补以存精形。此之谓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也。

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奕,四时五藏,病随五味所宜也。

用五味而调五藏,配肝以甘,心以酸,脾以咸,肺以苦,肾以辛者,各随其宜,欲缓欲收欲奥欲泄欲散欲坚而为用,非以相生相养而为义也。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十七竟

#1依:顾本作『倚』。

#2肝:原作『肺』,据顾本改。

#3枢:顾本作『柜』。

#4睽:顾本作『揆』。

#5气:原作『前』,据顾本改。

#6搏:顾本作『搏』。下『搏』字仿此。

#7肝:原作『脾』,据顾本改。

#8脉:原作『脸』,据顾本改。

#9饥:原作『肌』,据顾本改。

#10肺:顾本作『形』。

#11肩:原作『有』,据顾本改。

#12阴:原脱,据顾本补。

经名: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黄帝内经素问》为先秦着作,撰人不详,唐王冰注释,宋林亿等校正。五十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玄部。参校本:明顾从德仿宋刻本,简称顾本。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十八

唐太仆令启玄子王冰次注宋光禄卿直秘阁林亿等校正宋守尚书屯田郎孙兆重改误

宣明五气篇

五味所入:酸入肝,

肝合木而味酸也。

辛入肺,

肺合金而味辛也。

苦入心,

心合火而味苦也。

咸入肾,

肾合水而味咸也。

甘入脾,

脾合土而味甘也。○新校正云:按《太素》又云:淡入胃。

是谓五入。

新校正云:按《至真要大论》云: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1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

五气所病:心为噫,

象火炎上,姻随焰出,心不受秽,故噫出之。

肺为咳,

象金坚劲,扣之有声,邪击於肺,故为咳也。咳,苦盖切。

肝为语,

象木枝条,而形支别,语宜委曲,故出於肝。

脾为吞,

象土包容,物归於内,翕如皆受,故为吞也。翕,音吸。

肾为欠为嚏,

象水下流,上生云雾,气郁於胃,故欠生焉。太阳之气和利而满於心,出於鼻则生嚏。嚏,音帝。

胃为气逆为哕为恐,

以为水谷之海,肾与为关,关闭不利,则气逆而上行也。以包容水谷,性喜受寒,寒谷相薄,故为哕也。寒盛则哕起,热盛则恐生,何者?胃热则肾气微弱,故为恐也。下文曰:精气并於肾则恐也。哕,呼会切,鸟声也。

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

大肠为传道之府,小肠为受盛之府,受盛之气既虚,传道之司不禁,故为泄利也。下焦为分注之所,气窒不写,则溢而为水。窒,陂栗切。

膀胱不利为□,不约为遗溺,

膀胱为津液之府,水注由之。然足三焦脉实,约下焦而不通,则不得小便;足三焦脉虚,不约下焦,则遗溺也。《灵枢经》曰:足三焦者,太阳之别也。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虚则遗溺。

胆为怒,

中正次断,无私无偏,其性刚次,故为怒也。《六节藏象论》曰:几十一藏取央於胆也。

是谓五病。五精所并:精气并於心则喜,

精气,谓火之精气也。肺虚而心精并之,则为喜。《灵枢经》曰: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为肺神,明心火并於肺金也。

并於肺则悲,

肝虚而肺气并之,则为悲。《灵枢经》曰: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为肝神,明肺金并於肝木也。

并於肝则忧,

脾虚而肝气并之,则为忧。《灵枢经》曰:愁忧不解则伤意。意为脾神,明肝木并於脾土也。

并於脾则畏,

本经云饥也。肾虚而脾气并之,则为畏。畏,为畏惧也。《灵枢经》曰: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为肾神,明脾土并於肾水也。

并於肾则恐,

心虚而肾气并之,则为恐。《灵枢经》曰:休惕思虑则伤神。神为心主,明肾水并於心火也。休惕惊惧也。此皆正气不足,而胜气并之,乃为是矣。故下文曰:

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五藏所恶:心恶热,

热则脉渍浊。

肺恶寒,肝恶风,

肺恶寒者,寒则气留滞。肝恶风者,风则筋燥急也。

脾恶湿,

湿则肉痿肿。

肾恶燥,

燥则精竭涸。○新校正云:按杨上善云:若今则云肺恶燥,今此肺恶寒,肾恶燥者,燥在於秋寒之始也,寒在於冬燥之终也。肺在於秋,以肺恶寒之甚,故言其终,肾在於冬,肾恶不甚,故言其始也。

是谓五恶。五藏化液;心为汗,

泄於皮也。

肺为涕,肝为,

肺为涕者,润於鼻窍也。肝为者,注於眼目也。

脾为涎,肾为唾,

脾为涎者,溢於唇口也。肾为唾者,生於牙齿也。

是谓五液。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

病,谓力少不自胜也。

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

新校正云:按皇甫士安云:咸先走肾。此云走血者,肾合三焦,血脉虽属肝心,而为中焦之道,故咸入而走血也。苦走心,此云走骨者,水火相济,骨气通於心也。

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

是皆为行其气速,故不欲多食。多食则病甚,故病者无多食也。

是谓五禁,无令多食。

新校正云:按《太素》五禁云: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肾病禁甘,名此为五裁。杨上善云:口嗜而饮食之不可多也,爻自裁之,命日五裁。

五病所发:阴病发於骨,阳病发於血,阴病发於肉,

骨肉阴静,故阳气从之。血豚阳动,故阴气乘之。

阳病发於冬,阴病发於夏,

夏阳气盛,故阴病发於夏。冬阴气盛,故阳病发於冬。各随其少也。

是谓五发。五邪所乱:邪入於阳则狂勺邪入於阴则痹,

邪居於阳豚之中,则四支热盛,故为狂。邪入於阴豚之内,则六经凝泣而不通,故为痹。泣,音涩。

搏阳则为巅疾,

邪内搏於阳,则脉流薄疾,故为上巅之疾。

搏阴则为□,

邪内搏於阴,则脉不流,故令瘠不能言。○新校正云:按《难经》云:重阳者狂,重阴者癫。巢元方云:邪入於阴则为癫。《脉经》云:阴附阳则狂,阳附阴则癫。孙思邈云:邪入於阳则为狂,邪入於阴则为血痹,邪入於阳传则为癫痉,邪入於阴传则为痛瘠。全元起云:邪已入阴,复传於阳,邪气盛,府藏受邪,使其气不饥,荣气不复周身,邪与正气相击,发动为癫疾。邪已入阳,阳今复传於阴,藏府受邪,故不能言,是胜正也。诸家之论不同,今具载之。

阳入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

随所之而为疾也。之,往也。○新校正云:按全元起云:阳入阴则为静,出则为恐。《千金方》云:阳入於阴病静,阴出於阳病怒。

是谓五乱。五邪所见:春得秋脉,夏得冬脉,长夏得春脉,秋得夏脉,冬得长夏脉,名曰阴出之阳,病善怒不治,是谓五邪,皆同命,死不治。

新校正云:按阴出之阳病善怒,已见前条,此再言之,文义不伦,必古文错简也。

五藏所藏:心藏神,

精气之化成也。《灵枢经》曰:两精相薄谓之神。

肺藏魄,

精气之匡佐也。《灵枢经》曰: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

肝藏魂,

神气之辅弼也。《灵枢经》曰:随神而往来者谓之魂。

脾藏意,

记而不忘者也。《灵枢经》曰:心有所忆谓之意。

肾藏志,

专意而不移者也。《灵枢经》曰:意之所存谓之志。肾受五藏六府之精,元气之本,生成之根,为胃之关,是以志能则命通。○新校正云:按杨上善云:肾有二枚,左为肾,藏志;右为命门,藏精也。

是谓五藏所藏。五藏所主:心主脉,

壅遏荣气,应息而动也。

肺主皮,

包裹前肉,闭拒诸邪也。

肝主筋,

东络机关,随神而运也。

脾主肉,肾主骨,

脾主肉,覆藏筋骨,通行卫气也。肾主骨,张筋化髓,干以立身也。

是谓五主。五劳所伤:久视伤血,

劳於心也。

久外伤气,

劳於肺也。

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久坐伤肉者,劳於脾也。久立伤骨者,劳於肾也。久行伤筋者,劳於肝也。

是谓五劳所伤。五脉应象:肝脉弦,

奥虚而滑,端直以长也。

心脉钩,

如钧之偃,来盛去衰也。

脾脉代,肺脉毛,肾脉石,

脾豚代者,奥而弱也。肺豚毛者,轻浮而虚,如毛羽也。肾豚石者,况坚而搏,如石之投也。

是谓五藏之脉。

血气形志篇

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此天之常数。

血气多少,此天之常数。故用针之道,常写其多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十二经水篇》云:阳明#2多血多气,刺深四分,留十呼。太阳多血多气,刺深五分,留七呼。少阳少血多气,刺深四分,留五呼,太阴多血少气,刺深三分,留四呼。少阴少血多气,刺深二分,留三呼。厥阴多血少气,刺深一分,留二呼。太阳太阴血气多少,与《素问》不同。又《阴阳二十五人形性血气不同篇》与《素问》同。盖皇甫疑而两存之也。

足太阳与少阴为表裹,少阳与厥阴为表裹,阳明与太阴为表裹,是为足阴阳也。手太阳与少阴为表裹,少阳#3与心主为表裹,阳明与太阴为表裹,是为手之阴阳也。今知手足阴阳所苦,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伺之所欲,然后写有余,补不足。

先去其血,谓见血脉盛满独异於常者乃去之,不谓常刺则先去其血也。

欲知背俞,先度其两乳问,中折之,更以他草度去半已,即以两隅相拄也,乃举以度其背,令其一隅居上,齐脊大椎,两隅在下,当其下隅者,肺之俞也。

度,谓度量也,言以草量其乳问,四分去一,使斜与横等,折为三隅,以上隅齐脊大椎,则两隅下当肺俞也。拄,知俞切。

复下一度,心之俞也。

谓以上隅齐脊三椎也。

复下一度,左角肝之俞也,右角脾之俞也。复下一度,肾之俞也。是谓五藏之俞,灸刺之度也。

《灵枢经》及《中诰》咸云:肺俞在三椎之傍,心俞在五椎之傍,肝俞在九椎之傍,脾俞在十一椎之傍,肾俞在十四椎之傍。寻此经草量之法,则合度之人,其初度两隅之下,约当肺俞,再度两隅之下,约当心俞,三度两隅之下,约当七椎,七椎之傍,乃鬲俞之位。此经云左角肝之俞,右角脾之俞,殊与《中语》等经不同。又四度则两隅之下约当九椎,九椎之傍乃肝俞也。经云肾俞,未究其源。

形乐志苦,病生於脉,治之以灸刺。

形,谓身形。志,谓心志。细而言之,则七神殊守;通而论之,则约形志以为中外尔。然形乐,谓不甚劳役。志苦,谓结虑深思。不甚劳役,则筋骨平调;结虑深思,则荣卫乖否,气血不顺,故病生於脉焉。夫盛写虚补,是灸刺之道,犹当去其血络而后调之,故上文曰:几治病铃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伺之所欲,然后写有余,补不足。则其义也。

形乐志乐,病生於肉,治之以针石。

志乐,谓悦悍忘忧也。然筋骨不劳,心神悦悍,则肉理相比,气道满填,卫气怫结,故病生於肉也。夫卫气留满,以针写之;结聚脓血,石而破之。石,谓石针,则砭石也。今亦以外针代之。锋,音铍。

形苦志乐,病生於筋,治之以熨引。

形苦,谓修业就役也。然修业以为,就役而作,一过其用,则致劳伤,劳用以伤,故病生於筋。熨,谓药熨。引,谓导引。

形苦志苦,病生於咽隘,治之以百药。

修业就役,结虑深思,忧则肝气并於脾,肝与胆合,哑为之使,故病生於隘也。《宣明五气篇》曰:精气并於肝则忧。《奇病论》曰:肝者中之将也,取决於胆,咽为之使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咽哑作困竭,百药作甘药。

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於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

惊则脉气并,恐则神不收,脉并神游,故经络不通,而为不仁之病矣。夫按摩者,所以开通闭塞,导引阴阳。嘐药者,所以养正秘邪,调中理气。故方之为用,宜以此焉。嘐药,谓酒药也。不仁,谓不应其用,则□痛痹矣。

是谓五形志也。刺阳明出血气,刺太阳出血恶气,刺少阳出气恶血,刺太阴出气恶血,刺少阴出气恶血,刺厥阴出血恶气也。

明前三阳三阴血气多少之刺约也。○新校正云:按《太素》云:刺阳明出血气,刺太阴出血气。杨上善注云:阳明太阴虽为表裹,其血气俱盛,故并写血气。如是则太阴与阳明等,俱为多血多气。前文太阴一云多血少气,一云多气少血,莫可的知。详《太素》血气并写之旨,则二说俱未为得,自与阳明同尔。又此刺阳明一节,宜续前写有余补不足下,不当隔在草度法五形志后。

宝命全形论篇

黄帝问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於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天以德流,地以气化,德气相合,而乃生焉。《易》曰:天地氤氲,万物化醇。此之谓也。则假以温凉寒暑,生长收藏,四时运行而方成立。

君王众庶,尽欲全形,

贵贱虽殊,然其宝命一矣,故好生恶死者,贵贱之常情也。

形之疾病,莫知#4其情,留淫日探,着於骨髓,心私虑之。

新校正云:按《太素》虑作患。

余欲针除其疾病,为之奈何?

虚邪之中人微,先见於色,不知於身,有形无形,故莫知其情状也。留而不去,淫衍日深,邪气袭虚,故着於骨髓。帝矜不度,故请行其针。○新校正云:按别本不度作不庶。

岐伯对曰:夫盥之味咸者,其气令器津泄;咸,谓盐之味苦,浸淫而润物者也。

夫咸为苦而生,咸从水而有水也,润下而苦泄,故能令器中水津液润渗泄焉。几虚中而受物者皆谓之器,其於体外则谓阴囊,其於身中所同则谓膀胱矣。然以病配於五藏,则心气伏於肾中而不去,乃为是矣。何者?肾象水而味咸,心合火而味苦,苦流汗液,咸走胞囊,火为水持,故阴囊之外津润如汗而渗泄不止也。几咸之为气,天阴则润,在土则浮,在人则囊湿而皮肤剥起。

弦绝者,其音嘶败;

阴囊津泄#5而脉弦绝者,诊当言音嘶嘎,败易旧声尔。何者?肝气伤也,肝气伤则金本缺,金本缺则肺气不全,肺主音声,故言音嘶嘎。嘎,所嫁切。

木敷者,其叶发;

敷,布也。言木气散布外荣於所部者,其病当发於肺叶之中也。何者?以木气发散故也。《平人气象论》曰:藏真散於肝。肝又合木也。

病深者,其声哕。

哕,谓声浊恶也。肺藏恶血,故如是。

人有此三者,是谓坏府,

府,谓胸也。以肺处胸中故也。坏,谓损坏其府而取病也。《抱朴子》云:仲景开胸以纳赤饼。由此则胸可启之而取病矣。三者,谓脉弦绝,肺叶发,声浊喊也。

毒药无治,短针无取,此皆绝皮伤肉,血气争黑。

病内溃#6於肺中,故毒药无治。外不在於经络,故短针无取。是以绝皮伤肉,乃可攻之。以恶血久与肺气交争,故当血见而色黑也。○新校正云:详岐伯之对,与黄帝所问不相当。别按《太素》云:夫盐之味咸者,其气令器津泄;弦绝者,其音嘶败;木陈者,其叶落;病深者,其声喊。人有此三者,是谓坏府,毒药无治,短针无取。此皆绝皮伤肉,血气争异。三字与此经不同,而注意大异。杨上善注云:言欲知病微者,须知其候。盐之在於器中,津液泄於外,见津而知盐之有咸也。声嘶,知琴瑟之弦将绝。叶落者,知陈木之已尽。举此三物衰坏之微,以比。声喊识病深之侯,人有声喊同三譬者,是为府坏之候。中府坏者,病之深也。其病既深,故针药不能取,以其皮肉血气各不相得故也。再详上善作此等注义,方与黄帝上下问答义相贯穿。王氏解盐咸器津,义虽渊微,至於注弦绝音嘶,木敷叶发,殊不与帝问相协,考之不若杨义之得多也。

帝曰:余念其痛,心为之乱惑,反甚#7其病,不可更代,百姓闻之,以为残贼,为之奈何?

残,谓残害,贼,谓损劫。言恐涉於不仁,致嫌於黎庶也。

岐伯曰:夫人生於地,悬命於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形假物成,故生於地。命惟天赋,故悬於天。德气同归,故谓之人也。《灵枢经》曰:天之在我者德,地之在我者气,德流气薄而生者也。然德者道之用,气者生之母也。

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

人能应四时和气而养生者,天地怛畜养之,故为父母。《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於生长之门也。

知万物者,谓之天子。

知万物之根本者,天地常育养之,故谓日天之子。

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

节,谓节气。外所以应十二月,内所以主十二经脉也。

天有寒暑,人有虚实。

寒暑有盛衰之纪,虚实表多少之殊,故人以虚实应天寒暑也。

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知十二节之理者,圣智不能欺也;

经,常也。言能常应顺天地阴阳之道而修养者,则合四时生长之宜。能知十二节气之所迁至者,虽圣智亦不欺侮而奉行之也。

能存八动之变,五胜更立;能达虚实之数者,独出独入,阶吟至微,秋毫在目。

存,谓心存。达,谓明达。怯,谓欠怯。吟,谓吟叹。秋毫在目,言细铃察也。八动谓八节之风变动。五胜谓五行之气相胜。立谓当其王时。变谓气至而变易。知是三者,则应效明着。速犹影响,此自#8神之独出独入,亦非鬼灵能召遣也。○新校正云:按杨上善云:怯,核遮切,谓露齿出气。

帝曰: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天地合气,别为九野,分为四时,月有小大,日有短长,万物并至,不可胜量,虚实阶吟,敢问其方?

请说用针之意。

岐伯曰: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

达,通也。言物类虽不可竭尽而数,要之皆如五行之气,而有胜负之性分尔。

故针有悬布天下者五,黔首共余食,莫知之也。

言针之道,有若高悬示人,彰布於天下者五矣。而百姓共知余食,咸弃蔑之,不务於本,而崇乎末,莫知真要,深在其中。所谓五者,次如下句。○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余#9食作饱食。注云:人愚不解阴阳,不知针之妙,饱食终日,莫能知其妙益。又《太素》作饮食。杨上善注云:黔首共#10服用此道,然不能得其意。黔,音钤。

一日治神,

专精其心,不妄动乱也。所以云手如握虎,神无营於众物,盖欲调治精神,专其心也。○新校正云:按杨上善云:存生之道知此五者,以为摄养可得长生也。魂神意魄志以为神主,故皆名神,欲为针者,先须治神。故人无悲哀动中,则魂不伤,肝得无病,秋无难也;无休惕思虑,则神不伤,心得无病,冬无难也;无愁忧不解,则意不伤,脾得无病,春无难也;无喜乐不极,则魄不伤,肺得无病,夏无难也;无盛怒者,则志不伤,肾得无病,季夏无难也。是以五过不起於心,则神清性明;五神各安其藏,则寿延遐算也。

二日知养身,

知养己身之法,亦如养人之道矣。《阴阳应象大论》曰:用针者,以我知彼,用之不殆。此之谓也。○新校正云:按《太素》身作形。杨上善云:饮食男女,节之以限,风寒暑湿,摄之以时,有异单豹外凋之害,即内养形也。实慈恕以爱人,和尘劳而不进,有殊张毅高门之伤,即外养形也。内外之养周备,则不求生而久生,无期寿而长寿,此则针布养形之极也。玄元皇帝曰:太上养神,其次养形。详王氏之注,专治神养身於用针之际,其说甚狭,不若上善之说为优。若叉以此五者解为用针之际,则下文知毒药为真,王氏亦不专用针为解也。

三曰知毒药为真,

毒药攻邪,顺宜而用,正真之道,其在兹乎?

四曰制砭石小大,

古者以砭石为针,故不举九针,但言砭石尔。当制其大小者,随.病所宜而用之。○新校正云:按全元起云:砭石者,是古外治之法,有三名:一针石,二砭石,三馋石,其实一也。古来未能铸铁,故用石为针,故名之针石,言工铃砥砺锋利,制其小大之形,与病相当。黄帝造九针,以代馋石,上古之治者,各随方所宜,束方之人多瘫肿聚结,故砭石生於束方。

五曰知府藏血气之诊。

诸阳为府,诸阴为藏,故《血气形志篇》曰:太阳多血少气,少阳少血多气,阳明多气少#11血,少阴少血多气,厥阴多血少气,太阴多气少血。是以刺阳明出血气,刺太阳出血恶气,刺少阳出气恶血,刺太阴出气恶血,刺少阴出气恶血,刺厥阴出血恶气也。精知多少,补写万全。

五法俱立,各有所先。

事宜则应者先用。

今末世之刺也,虚者实之,满者泄之,此皆众工所共知#12也。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道无鬼神,独来独往。

随应而动,言其效也。若影若响,言其近也。夫如影之随形,响之应声,岂复有鬼神之召遣耶?盖由随应而动之自得尔。

帝曰:'愿闻其道。岐伯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

专其精神,寂无动乱,刺之真要,其在斯焉。

五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

先定五藏之豚,备循九侯之诊,而有太过不及者,然后乃存意於用针之法。

众脉不见,众凶弗闻,外内相得,无以形先,

众咏,谓七诊之豚。众凶,谓五藏相乘。外内相得,言形气相得也。无陕形先,言不以己形之衰盛寒温,料病人之形气使同於己也。故下文曰:

可玩往来,乃施於人。

玩,谓玩弄,言精熟也。《标本病传论》曰:馑熟阴阳,无与众谋。此其类也。○新校正云:按此文出《阴阳别论》,此云《标本病传论》者,误也。

人有虚实,五虚勿近,五实勿远,至其当发,问不容喧。

人之虚实,非其远近而有之,盖由血气一时之盈缩尔。然其未发,则如云垂而视之可久;至其发也,则如电灭而指所不及。迟速之殊,有如此矣。○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作□。全元起本及《太素》作□。□音舜。

手动若务,针耀而匀,

手动用针,心如专务於一事也。《针经》曰:一其形,听其动静,而知邪正。此之谓也。针耀而匀,谓针形光冷上下匀平也。

静意视义,观适之变,是谓冥冥,莫知其形,

冥冥,言血气变化之不可见也。故静意视息,以义斟酌,观所调适经脉之变易尔。虽且针下用意精微而测量之,犹不知变易形容谁为其象也。○新校正云:按《八正神明论》云:观其冥冥者,言形气荣卫之不形於外,而工独知之,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四时气之浮沉,参伍相合而调之,工常先见之,然而不形於外,故日观於冥冥焉。

见其乌乌,见其稷稷,从见其飞,不知其谁,

乌乌,叹其气至。稷稷,嗟其已应。言所针得戾#13,如从空中见飞乌之往来,岂复知其所使之元主耶!是但见经豚盈虚而为信,亦不知其谁之所召遣尔。

伏如横弩,起如发机。

血气之未应针,则伏如横弩之安静;其应针也,则起如机发之迅疾。

帝曰:何如而虚?何如而实?

言血气既伏如横弩,起如发机,然其虚实岂留呼而可为准定耶?虚实之形,何如而约之?

岐伯曰:刺虚者须其实,刺实者须其虚,

言要以气至有效而为约,不铃守息数而为定法也。

经气已至,慎守勿失,

无变法而失经气也。

深浅在志,远近若一。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於众物。

言精心专一也。所针经脉,虽深浅不同,然其补写皆如一,俞之专意,故手如握虎,神不外营焉。○新校正云:按《针解论》云: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乃去针也。刺虚须其实者,阳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也。经气已至,慎守勿失者,勿变更也。深浅在志者,知病之内外也。远近如一者,深浅其候等也。如临深渊者,不敢堕也。手如握虎者,欲其壮也。神无营於众物者#14,静志观病人,无左右视也。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十八竟

#1故:原作『攻』,据顾本改。

#2明:原作『名』,据顾本改。

#3少阳:原作『是伤』,据顾本改。

#4知:原作『之』,据顾本改。

#5泄:原作『液』,据顾本改。

#6溃:原作『遗』,据顾本改。

#7甚:原作『其』,据顾本改。

#8此自:顾本作『皆』。

#9余:原作『饮』,据顾本改。

#10共:原作『其』,据顾本改。

#11少:顾本作『多』。

#12知:原作『之』,据顾本改。

#13戾:顾本作『失』。

#14者:原作『也』,据额本改。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十九

唐太仆令启玄子王冰次注宋光禄卿直秘阁林亿等校正宋守尚书屯田郎孙兆重改误

八正神明论篇

黄帝问曰:用针之服,必有法则焉,今何法何则?

服,事也。法,象也。则,准也,约也。

岐伯对曰:法天则地,合以天光。

谓合日月星辰之行度。

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

侯日月者,谓侯日之寒温,月之空满也。星辰者,谓先知二十八宿之分,应水漏刻者也。略而言之,常以日加之於宿上,则知人气在太阳否,日行一舍,人气在三阳与阴分矣。细而言之,从房至毕十四宿,水下五十刻,半日之度也。从勖至心亦十四宿,水下五十刻,终日之度也。是故从房至毕者为阳,从勖至心者为阴,阳主昼,阴主夜也。几日行一舍,故水下三刻与七分刻之四也。《灵枢经》曰:水下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三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四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不止,气行亦尔。又曰:日行一舍,人气行於身一周与十分身之八;日行二合,人气行於身三周与十分身之六;日行三舍,人气行於身五周与十分身之四;日行四舍,人气行於身七周与十分身之二;日行五舍,人气行於身九周。然日行二十八舍,人气亦行於身五十周与十分身之四。由是故必候日月星辰也。四时八正之气者,谓四时正气八节之风来朝於太一者也。馑候其气之所在而刺之。气定乃刺之者,谓八节之风气静定,乃可以刺经脉,调虚实也。故《历忌》云:八节前后姜各五日,不可刺灸,凶。是则谓气未定,故不可刺灸也。○新校正云:按八节风朝太一,具《天元玉册》中。

是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淳液而卫气浮,故血易写,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

泣,谓如水中居雪也。悼,奴教切,多也。

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臧,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是以天寒无刺,

血凝泣而卫气沉也。

天温无凝。

血淳液而气易行也。

月生无写,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

谓得天时也。

因天之序,盛虚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

候日迁移,定气所在,南面正立,待气至而调之也。

故日月生而写,是谓藏虚;

血气弱也。○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藏作咸#1,藏当作喊。

月满而补,血气扬溢,络有留血,命日重实;

络亦#2为经,误。血气盛也。留一为流,非也。

月郭空而治,是谓乱经。阴阳相错,真邪不别,沉以留止,外虚内乱,淫邪乃起。

气失纪,故淫邪起。

帝曰:星辰八正何候?岐伯曰:星辰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

制,谓制度。定#3星辰则可知日月行之制度矣。略而言之,周天二十八宿三十六分,人气行一周天,几一千八分。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合漏水百刻,都行八百一十丈,以分昼夜也。故人十息,气行六尺,日行二分。二百七十息,气行十六丈二尺,一周於身,水下二刻,日行二十分。五百四十息,气行再周於身,水下四刻,日行四十分。二千七百息,气行十周於身,水下二十刻,日行五宿二十分。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周於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也。细而言之,则常以一十周加之一分又十分分之六,乃奇分尽矣。是故星辰所以制日月之行度也。○新校正云:详周天二十八宿至日行二十八宿也,本《灵枢经》文。今具《甲乙经》中。

八正者,所以候八风之虚邪以时至者也。

八正,谓八节之正气也。八风者,束方婴兄风,南方大弱风,西方刚风,北方大刚风,束北方凶风,束南方弱风,西南方谋风,西北方折风也。虚邪,谓乘人之虚而为病者也。以时至,谓天应太一移居,以八节之前后,风朝中官而至者也。○新校正云:详太一移居、风朝中官,义具《天元玉册》。

四时者,所以分春秋冬夏之气所在,以时调之也,八正之虚邪,而避之勿犯也。

四时之气所在者,谓春气在经豚,夏气在孙络,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也。然触冒虚邪,动伤真气,避而勿犯,乃不病焉。《灵枢经》曰:圣人避邪,如避矢石。盖以其能伤真气也。

以身之虚,而逢天之虚,两虚相感,其气至骨,入则伤五藏,

以虚感虚,同气而相应也。

工候救之,弗能伤也。

候之#4而止,故弗能伤之。救,止也。

故曰:天忌不可不知也。

人忌於天,故云天忌,犯之则病,故不可不知也。

帝曰:善。其法星辰者,余闻之矣,愿闻法往古者。岐伯曰:法往古者,先知《针经》也。验於来今者,先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以候气之浮沉,而调之於身,观其立有验也。

侯气不差,故立有验也。

观其冥冥者,言形气荣卫之不形於外,而工独知之,

明前篇静意视义,观适之变,是谓冥冥,莫知其形也。虽形气荣卫不形见於外,而工以心神明悟,独得知其衰盛焉,善恶悉可明之。○新校正云:按前篇乃《宝命全形论》。

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四时气之浮沉,参伍相合而调之,工常先见之,然而不形於外,故日观於冥冥焉。

工所以常先见者,何哉?以守法而神通明也。

通於无穷者,可以传於后世也,是故工之所以异也。

法着故可传后世,后世不绝则应用通於无穷矣。以独见知,故工所以异於人也。

然而不形见於外,故俱不能见也。

工异於粗者,以粗俱不能见也。

视之无形,尝之无味,故谓冥冥,若神髻贵。

言形气荣卫不形於外,以不可见,故视无形,尝无味。伏如横弩,起如发机,窈窈冥冥,莫知元主,谓如神运髡鬃焉。若,如也。髻,音仿。霏,音弗。

虚邪者,八正之虚邪气也。

八正之虚邪,谓八节之虚邪也。以从虚之乡来,袭虚而入为病,故谓之八正虚邪。

正邪者,身形若用力汗出,胜理开,逢一虚风,其中人也微,故莫知其情,莫见其形。

正邪者,不从虚之乡来也。以中人微,故莫知其情意,莫见其形状。

上工救其萌牙,必先见三部九候之气,尽调不败而救之,故日上工。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救其已成者,言不知三部九候之相失,因病而败之也。

义备《离合真邪论》中。

知其所在者,知诊三部九候之病脉处.而治之,故日守其门户焉,莫知其情而见邪形也。

三部九候为候邪之门户也。守门户,故见邪形。以中人微,故莫知其情状也。

帝曰:余闻补写,未得其意。岐伯曰:写必用方,方者,以气方盛也,以月方满也,以日方温也,以身方定也,以息方吸而内针,乃复候其方吸而转针,乃复候其方呼而徐引针,故日写必用方,其气而行焉。

方犹正也。写邪气出,则真气流行矣。

补必用员,员者行也,行责移也,

行,谓宣不行之气,令必宣行。移,谓移未复之脉,俾其平复。

刺必中其荣,复以吸排针也。

针入至血,谓之中荣。

故员与方,非针也。

所言方员者,非谓针形,正谓行移之义也。

故养神者,必知形之肥瘦,荣卫血气盛衰。血气#5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

神安则寿延,神去则形弊,故不可不谨养也。

帝曰:妙乎哉论也!合人形於阴阳四,虚实之应,冥冥之斯,其非夫子孰能通之。然夫子数言形与神,何谓神?何谓形?愿卒闻之。

神,谓神智通悟。形,形乎形,谓形诊可观。

岐伯曰:请言形,形乎形,目冥冥,问其所病,

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作扪其所痛,义亦通。

索之於经,慧然在前,按之不得,不知其情,故日形。

外隐其无形,故目冥冥而不见,内藏其有象,故以诊而可索於经也。慧'然在前,按之不得,言三部九候之中,卒然逢之,不可为之期准也。《离合真邪论》曰:在阴与阳,不可为度,从而察之,三部九候,卒然逢之,早遏其路。此其义也。

帝曰:何谓神?岐伯曰:请言神,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

耳不闻,言神用之微密也。目明心开而志先者,言心之通如昏昧开卷,目之见如气#6翳辟明,神虽内融,志已先往矣。慧然,谓清爽也。悟,犹了达也。慧然独悟,口弗能言者,谓心中清爽而了达,口不能宣吐以写心也。俱视独见,适若昏者,叹见之异速也,言与众俱视,我忽独见,适犹若昏昧尔。既独见了心,眼昭然独能明察,若云#7随风巷,日丽天明,至哉神乎!.妙用如是,不可得而言也。

三部九候为之原,九针之论不必存也。

以三部九侯经豚为之本原,则可通神悟之妙用,若以九针之论弃议,则其旨惟博#8,其知弥远矣。故日三部九侯为之原,九针之论不叉存也。

离合真邪论篇

黄帝问曰:余闻九针九篇,夫子乃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篇,余尽通其意矣。经言气之盛衰,左右倾移,以上调下,以左调右,有余不足,补写於荣输,余知之矣。此皆荣卫之倾移,虚实之所生,非邪气从外入於经也。余愿闻邪气之在经也,其病人何如?取之奈何?岐伯对曰:夫圣人之起度数,必应於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

宿,谓二十八宿。度,谓天之三百六十五度也。经水者,谓海水、泾#9水、渭水、湖水、沔水、汝水、江水、淮水、漯水、河水、漳水、济水也。以其内合经脉,故名之经水焉。经脉者,谓手足三阴三阳之豚。所以言者,以内外参合,人气应通,故言之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云:足阳明外合於海水,内属於胃;足太阳外合於泾水,内属膀胱;足少阳外合於渭水,内属於胆;足太阴外合於湖水,内属於脾;足厥阴外合於沔水,内属於肝;足少阴外合於汝水,内属於肾;手阳明外合於江水,内属於大肠;手太阳外合於淮水,内属於小肠;手少阳外合於漯水,内属於三焦;手太阴外合於河水,内属於肺;手心主外合於漳水,内属於心包;手少阴外合於济水,内属於心。

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

人#10经豚亦应之。

夫邪之入於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淳泽,虚邪因而入客,亦如经水之得风也,经之动脉,其至也亦时陇起,其行於脉中循循然,

循循然,顺动貌。言随顺经脉之动息,因循呼吸之往来,但形状或异耳。循循一为辑辑。辑,救伦切。

其至寸口中手也,时大时小,大则邪至,小则平,其行无常处,

大,谓大常平之形诊。小者,非细小之谓也,以其比大,则谓之小,若无大以比,则自是平常之经气耳。然邪气者,因其阴气则入阴经,因其阳气则入阳脉,故其行无常处也。

在阴与阳,不可为度,

以随经脉之流运也。

从而察之,三部九候,卒然逢之,早遏其路。

逢,谓逢遇。遏,谓遏绝。三部之中,九候之位,卒然逢遇,当按而止之,即而写之,径路既绝,则大邪之气无能为也。所谓写者,如下文云:

吸则内针,无令气性,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日写。

按经之旨,先补真气,乃写其邪也。何以言之?下文补法,呼尽内针,静以久留。此段写法,吸则内针,又静以久留。然呼尽则次其吸,吸至则不兼呼,内针之候既同,久留之理复一,则先补之义,昭然可知。《针经》云:写日迎之,迎之意,叉持而内之,放而出之,排阳出针,疾气得泄。补日随之,随之意,若忘之,若行若悔#11如蚊虻止,如留如还。则补之叉久留也。所以先补者,真气不足,针乃写之,则经不满,邪气无所排遣,故先补真气令足,后乃写出其邪矣。引,谓引出。去,谓离穴。侯呼而引至其门,呼尽乃离穴户,则经气审以平定,邪气无所拘留,故大邪之气,随针而出也。呼,谓气出。吸,谓气入。转,谓转动也。大气,谓大邪之气,错乱阴阳者也。

帝曰:不足者补之奈何?岐伯曰: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抓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门,以闭其神,

扪循,谓手摸。切,谓指按也。扪而循之,欲气舒缓。切而散之,使经脉宣散。推而按之,排蹙其皮也。弹而怒之,使脉气膜满也。抓而下之,置针准也。通而取之,以常法也。外引其门,以闭其神,则推而按之者也。谓蹙按穴外之皮,令当应针之处,针已放去,则不破之皮。盖其所刺之门,门户不开则神气内守,故云以闭其神也。《调经论》曰:外引其皮,令当其门户。又曰:推阖其门,令神气存。此之谓也。○新校正云:按王引《调经论》文,今详非本论之文,傍见《甲乙经针道篇》。又日已下,乃当篇之文也。扪,音门。抓,侧交切。

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

呼尽内针,亦同吸也。言必以气至而为去针之故,不以息之多数而便去针也。《针经》曰: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气至,去之勿复针。此之谓也。无问息数以为迟速之约,要当以气至而针去,不当以针下气未#12至而针出乃更为也。

如待所贵,不知日暮,

谕人事於侯气也。暮,晚也。

其气以至,适而自护,

适,调适也。护,慎守也。言气已平调,则当慎守,勿令改变,使疾更生也。《针经》曰: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此其义也。所谓慎守,当如下说。○新校正云:详王引《针经》之言,乃《素问宝命全形论》篇文,兼见於《针解论》耳。

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命曰补。

正言也。外门已闭,神气复存,侯吸引针,大气不泄,补之为义,断可知焉。然此大气,谓大经之气流行荣卫者。

帝曰:候气奈何?

谓侯可取之气也。

岐伯曰:夫邪去络入於经也,舍於血脉之中,

《缪刺论》曰:邪之客於形也,叉先舍於皮毛,留而不去,入舍於孙豚,留而不去,入舍於络豚,留而不去,入舍於经脉。

故云去络入於经也。其寒温未相得,如涌波之起也,时来时去,故不常在。

以周游於十六丈二尺经脉之分,故不常在於所侯之处也。

故曰方其来也,必按而止之,止而取之,无逢其冲而写之。

冲,谓应水刻数之平气也。《灵枢经》曰:水下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三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四刻,人气在阴分。然气在太阳,则太阳独盛;气在少阳,则少阳独盛。夫见独盛者,便谓邪来,以针写之,则反伤真气。故下文曰:

真气者,经气也,经气大虚,故曰其来不可逢,此之谓也。

经气应刻,乃谓为邪,工若写之,则深误也,故日其来不可逢。

故曰候邪不审,大气已过,写之则真气脱,脱则不复,邪气复至,而病益蓄,

不悟其邪,反诛无罪,则真气泄脱,邪气复侵,经气大虚,故病弥蓄积。

故曰其往不可追,此之谓也。

已随经脉之流去,不可复追召使还。

不可挂以发者,待邪之至时而发针写矣,

言轻微而有,尚且知之,况若涌波,不知其至也。

若先若后者,血气已尽,其病不可下,

言不可取而取,失时也。○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作血气已虚。尽字当作虚字之误也。

故曰知其可取如发机,不知其取如扣椎。故曰知机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者扣之不发。此之谓也。

机者动之微,言贵知其微也。

帝曰:补写奈何?岐伯曰:此攻邪也,疾出以去盛血,而复其真气,

视有血者乃取之。

此邪新客,溶溶未有定处也,推之则前,引之则止,逆而刺之,温血也。

言邪之新客,未有定居,推针补之,则随补而前进,若引针致之,则随引而留止也。若不出盛血而反温之,则邪气内胜反增其害,故下文曰:

刺出其血,其病立已。帝曰:善。然真邪以合,波陇不起,候之奈何?岐伯曰:审扪循三部九候之盛虚而调之,

盛者写之,虚者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则其法也。

察其左右上下相失及相臧者,审其病藏以期之。

气之在阴,则候其气之在於阴分而刺之;气之在阳,则侯其气之在於阳分而刺之,是谓逢时。《灵枢经》曰:水下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四刻,人气在阴分也。积刻不已,气亦随在,周而复始。故审其病藏,以期其气而刺之。

不知三部者,阴阳不别,天地不分。地以候地,天以候天,人以候人,调之中府,以定三部。故日刺不知三部九候病脉之处,虽有大过且至,工不能禁也。

禁,谓禁止也。然候邪之处尚未能知,岂#13复能禁止其邪#14气耶.

铢罚无过,命曰大惑,反乱大经,真不可复,用实为虚,以邪为真,用针无义,反为气贼,夺人正气,以从为逆,荣卫散乱,真气已失,邪独内着,绝人长命,予人夭殃。不知三部九候长。

识非精辩,学未该明,且乱大经,为气贼,动为残害,安可久乎?

因不知合之四时五行,因加相胜,释邪攻正,绝人长命。

非惟昧三部九候之为弊,若不知四时五行之气序,亦足以损绝其生灵也。

邪之新客来也,未有定处,推之则前,引之则止,逢而写之,其病立已。

再言之者,其法必然。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文卷之十九竟

#1咸:顾本作『喊』。

#2亦:顾本作『一』。

#3定:原脱,据顾本补。

#4之:顾本作『知』。

#5气:『气』下原有『血』字,据顾本删。

#6气:顾本作『氛』。

#7云:原作『能』,据顾本改。

#8惟博:原作『推傅』,据顾本改。

#9泾:顾本作『渎』。

#10人:原作『大』,据顾本改。

#11悔:原作『海』,据顾本改。

#12未:原作『水』,据顾本改。

#13必岂:原作『病』,据顾本改。

#14邪:原作『候』,据顾本改。

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卷之二十

唐太仆令启玄子王冰次注宋光禄卿直秘阁林亿等校正宋守尚书屯田郎孙兆重改误

通评虚实论篇

黄帝问曰:何谓虚实?-岐伯对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夺,谓精气喊少,如夺去也。

帝曰:虚实何如?

言五藏虚实之大体也。

岐伯曰:气虚者肺虚也,气逆者足寒也,非其时则生,当其时则死。

非时,谓年直之前后也。当时,谓正直之年也。

余藏皆如此。

五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