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留言讨论

还冤记
晋明帝杀力士金玄,玄谓持刀者曰:“我头多筋,斫之必令即断,吾将报汝。”持刀者不能留意,遂斫数疮,然后始绝。寻见玄。绛冠朱服,赤弓彤矢,射之,持刀者呼曰:“金玄缓我。”少时而死。
颜之推北齐朝颜氏家训
自從隋文帝楊堅統一南北朝分裂的局面以來,在漫長的古代社會裡,顏氏家訓是一部影響比較普遍而深遠的作品.王三聘古今事物考二寫道:「古今家訓,以此為祖.」袁衷等所記庭幃雜錄下寫道:「六朝顏之推家法最正,相傳最遠.」這一則由於儒家的大肆宣傳,再則由於佛教徒的廣為徵引,三則由於顏氏後裔的多次翻刻;於是泛濫書林,充斥人寰,「由近及遠,爭相矜式」,豈僅如王鉞所說的「北齊黃門顏之推家訓二十篇,篇篇藥石,言言龜鑑,凡為人子弟者,可家置一冊,奉為明訓,不獨顏氏」而已!唯是此書,以其題署為「北齊黃門侍郎顏之推撰」,於是前人於其成書年代,頗有疑義.尋顏氏於序致篇云:「聖賢之書,教人誠孝.」勉學篇云:「不忘誠諫.」省事篇云:「賈誠以求位.」養生篇云:「行誠孝而見賊.」歸心篇云:「誠孝在心.」又云:「誠臣殉主而棄親.」這些「誠」字,都應當作「忠」,是顏氏為避隋諱,而改;風操篇云:「今日天下大同.」終制篇云:「今雖混一,家道罄窮.」明指隋家統一中國而言;書證篇「臝股肱」條引國子博士蕭該說,國子博士是該入隋後官稱;又書證篇記「開皇二年五月,長安民掘得秦時鐵稱權」;這些,都是入隋以後事.而勉學篇言:「孟勞者,魯之寶刀名,亦見廣雅.」書證篇引廣雅云:「馬薤,荔也.」又引廣雅云:「晷柱挂景.」其稱廣雅,不像曹憲音釋一樣,為避隋煬帝楊廣諱而改名博雅.然則此書蓋成於隋文帝平陳以後,隋煬帝即位之前,其當六世紀之末期乎.此書既成於入隋以後,為何又題署其官職為「北齊黃門侍郎」呢?尋顏之推歷官南北朝,宦海浮沉,當以黃門侍郎最為清顯.陳書蔡凝傳寫道:「高祖嘗謂凝曰:『我欲用義興主婿錢肅為黃門郎,卿意何如?』凝正色對曰:『帝鄉舊戚,恩由聖旨,則無所復問;若格以僉議,黃散之職,故須人門兼美,唯陛下裁之.』高祖默然而止.」這可見當時對於黃散之職的重視.之推在梁為散騎侍郎,入齊為黃門侍郎,故之推於其作品中,一則曰「忝黃散於官謗」,再則曰:「吾近為黃門郎」,其所以如此津津樂道者,大概也是自炫其「人門兼美」吧.然則此蓋其自署如此,可無疑義.不特此也,隋書音樂志中記載:「開皇二年,齊黃門侍郎顏之推上言云云.」而直齋書錄解題十六又著錄:「稽聖賦三卷,北齊黃門侍郎琅邪顏之推撰.」則史學家、目錄學家也都追認其自署,而沒有像陸法言切韻序前所列八人姓名,稱其入隋以後之官稱為「顏內史」了.在這南北朝分裂割據的年代呢?王儉褚淵碑文寫道:「既而齊德龍興,順皇高禪,深達先天之運,匡贊奉時之樂,弼諧允正,徽猷弘遠,樹之風聲,著之話言,亦猶稷、契之臣虞、夏,荀、裴之奉魏、晉,自非坦懷至公,永鑑崇替,孰能光輔五君,寅亮二代者哉!」這是當時一般士大夫的寫照.當改朝換代之際,隨例變遷,朝秦暮楚,「自取身榮,不存國計」者,滔滔皆是;而之推殆有甚於焉.他是把自己家庭的利益——「立身揚名」,放在國家、民族利益之上的.他從憂患中著一條安身立命的經驗:「父兄不可常依,鄉國不可常保,一旦流離,無人庇廕,當自求諸身耳.」他一方面頌揚「不屈二姓,夷、齊之節」;一方面又強調「何事非君,伊、箕之義也.自春秋已來,家有奔亡,國有舌滅,君臣固無常分矣.」一方面宣稱「生不可」,「見危授命」;一方面又指出「人身難得」,「有此生然後養之,勿徒養其無生也」.因之,他雖「播越他鄉」,還是「靦冒人間,不敢墜失」「一手之中,向背如此」,終於像他自己所說的那樣,「三為亡國之人」.然而,他還在向他的子弟強聒:泯軀而濟國,君子不咎.」甚至還大頌特頌梁鄱陽王世子謝夫人之罵賊而死,北齊宦者田敬宣之「學以成忠」,而痛心「侯景之難,……賢智操行,若此之難」;大罵特罵「齊之將相,比敬宣之奴不若也」.當其興酣落筆之時,面對自己之「予一生而三化」,「往來賓主如郵傳」者,吾不知其將自居何等?如此訓家,難道像他那樣,擺出一副問心無愧的樣子,說兩句「未獲殉陵墓,獨生良足恥」,「小臣恥其獨死,實有媿於胡顏」,就可以「為汝曹後車」嗎?然而,後來的士子大夫們卻有像陸奎勳之流,硬是胡說什麼「家訓流傳者,莫善於北齊之顏氏,……是皆修德於己,居家則為孝子,許國則為忠臣」.這難道不是和顏之推一樣,無可奈何地故作自欺欺人之語嗎?顏之推的悲劇,也是時代的悲劇.唐人崔塗曾有一首讀庾信集詩寫道:「四朝十帝盡風流,建業、長安兩醉游;唯有一篇楊柳曲,江南江北為君愁.」我們讀了這首詩,就會自然而然地聯想到顏之推;因為,他二人生同世,行同倫,他們對於「朝市遷革」所持的態度,本來就是伯仲之間的.他們一個寫了一篇哀江南賦,一個寫了一篇觀我生賦,對於身經亡國喪家的變故,痛哭流涕,慷慨陳辭,實則都是為他們之「競己棲而擇木」作辯護,這正是這種悲劇的具體反映.姚範跋顏氏家訓寫道:「昔顏介生遭衰叔,身狎流離,宛轉狄俘,
颜之推北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