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留言讨论

白话《后汉书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司马彪续作),记载了从王莽起至汉献帝的195年历史。(卷一)光武帝纪第一(卷二)明帝纪第二(卷三)章帝纪第三(卷四)和殇帝纪第四(卷五)安帝纪第五(卷六)顺冲质帝纪第六(卷七)桓帝纪第七(卷八)灵帝纪第八(卷九)献帝纪第九(卷十)后纪第十(卷十一)律历志第一(卷十二)律历志第二(卷十三)律历志第三(卷十四)礼仪志第四(卷十五)礼仪志第五(卷十六)礼仪志第六(卷十七)祭祀志第七(卷十八)祭祀志第八(卷十九)祭祀志第九(卷二十)天文志第十(卷二十一)天文志第十一(卷二十二)天文志第十二(卷二十三)五行志第十三(卷二十四)五行志第十四(卷二十五)五行志第十五(卷二十六)五行志第十六(卷二十七)五行志第十七(卷二十八)五行志第十八(卷二十九)郡国志第十九(卷三十)郡国志第二十(卷三十一)郡国志第二十一(卷三十二)郡国志第二十二(卷三十三)郡国志第二十三(卷三十四)百官志第二十四(卷三十五)百官志第二十五(卷三十六)百官志第二十六(卷三十七)百官志第二十七(卷三十八)百官志第二十八(卷三十九)舆服志第二十九(卷四十)舆服志第三十(卷四十一)刘玄刘盆子列传第一(卷四十二)王刘张李彭卢列传第二(卷四十三)隗嚣公孙述列传第三(卷四十四)宗室四王三侯列传第四(卷四十五)李王邓来列传第五(卷四十六)邓寇列传第六(卷四十七)冯岑贾列传第七(卷四十八)吴盖陈臧列传第八(卷四十九)耿弇列传第九(卷五十)铫王祭列传第十(卷五十一)任李万邳刘耿列传第十一(卷五十二)朱景王杜马刘傅坚马列传第十二(卷五十三)窦融列传第十三(卷五十四)马援列传第十四(卷五十五)卓鲁魏刘列传第十五(卷五十六)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第十六(卷五十七)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列传第十七(卷五十八)桓谭冯衍列传第十八(卷五十九)申屠鲍郅列传第十九(卷六十)苏杨郎襄列传第二十(卷六十一)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
南朝宋画山水序
《画山水序》宗炳圣人含道暎物,贤者澄怀味像。至于山水,质有而灵趣,是以轩辕、尧、孔、广成、大隗、许由、孤竹之流,必有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之游焉。又称仁智之乐焉。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不亦几乎?余眷恋庐、衡,契阔荆、巫,不知老之将至。愧不能凝气怡身,伤砧石门之流,于是画象布色,构兹云岭。夫理绝于中古之上者,可意求于千载之下。旨微于言象之外者,可心取于书策之内。况乎身所盘桓,目所绸缭。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也。且夫昆仑山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诚由去之稍阔,则其见弥小。今张绢素以远暎,则昆、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是以观画图者,徒患类之不巧,不以制小而累其似,此自然之势。如是,则嵩、华之秀,玄牝之灵,皆可得之于一图矣。夫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成巧,则目亦同应,心亦俱会。应会感神,神超理得。虽复虚求幽岩。城能妙写,亦城尽矣。于是闲居理气,拂觞鸣琴,披图幽对,坐究四荒,不违天励之藂,独应无人之野。峰岫峣嶷,云林森眇。圣贤暎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神之所畅,熟有先焉。
南朝宋后汉书
《后汉书》是纪传体的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断代史著作,一百二十卷,分为纪十卷、传八十卷、志三十卷。其中的纪、传作者是南朝宋的范晔,志的作者是晋的司马彪,一般称为《续汉志》。范晔,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东南)人,生于公元398年,即晋安帝隆安二年,做过刘裕之子彭城王刘义康的参军,后升任尚书吏部郎。432年,宋文帝即元嘉九年,由于触犯刘义康,被贬为宣城太守。从此受到压制,便开始著书,但写完《后汉书》后,又卷入刘义康与宋文帝刘义隆之争,在元嘉二十二年被杀。司马彪,字绍统,晋宗室高阳王司马睦的长子,死于晋惠帝末年。在范晔写《后汉书》之前,后汉史书已经有了很多种,从东汉的明帝到灵帝,经过班固、刘珍、伏无忌和蔡邕等几代人的努力,写就纪传体的《东观汉记》,主要记载光武帝到灵帝之间的东汉历史。后来,吴谢承、晋薛莹、司马彪和刘义庆等人都有著作面世。有了前人的成就,范晔便参考各家内容,融会贯通,写成《后汉书》。范晔原来想学习《汉书》,写成十志,因为被害而未如愿。由于范晔的著作叙事简明扼要,内容全面,所以其成就超过了前人,受到后世的重视。《后汉书》纪、传的编次和《汉书》有不少区别,纪的最后一篇是《皇后纪》,相当于《汉书。外戚传》。皇后从传入纪,就是来自华晔的《后汉书》。此外,在《汉书》以外还创立了七篇类传,有《党锢传》、《宦者传》、《文苑传》、《独行传》、《方术传》、《逸民传》、《烈女传》,这些都是根据东汉现实、与风俗所写,有的类传成为后来人们学习的楷模。在《汉书》中有《百官公卿表》,内容是西汉的职官制度,司马彪将“表”成为“志”,创立了《百官志》,记述东汉的职官制度。但该书的志中没有《食货志》,是一大漏洞,其内容在《晋书。食货志》里有了补充,介绍了此时期的经济状况。现存最早的《后汉书》刻本是南宋时期的绍兴本,残缺五卷。后来商务印书馆加以影印,收进百衲本《二十四史》,缺的五卷用其他残本补充。1965年中华书局出版标点校本,以商务印书馆影印的南宋绍兴本为底本,校参考其他版本加以校正,同时吸取前人研究、校勘成果,参考价值较高。
南朝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