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琦

杨士琦 3篇作品 >>

杨士琦(1862—1918),字杏城,清同治元年 (1862年)生于淮安府山阳县,杨士骧之弟。光绪八年(1882年)中举,报捐道员。十一年,捐指直隶试用,10余年一直总办关内外铁路事宜。民国7年,杨士琦伴随袁世凯破灭2年已久的“皇帝梦”,于郁郁不得“志”中,结束其一生。

人物生平

  杨士琦(1862—1918),字杏城,清同治元年 (1862年)生于淮安府山阳县,杨士骧之弟。光绪八年(1882年)中举,报捐道员。十一年,捐指直隶试用,10余年一直总办关内外铁路事宜。

  光绪二十五年,杨为两广总督李鸿章重用,与兄士骧同赴广州效命。后李迁北洋大臣,而兄弟同回北京参预机密,双双青云于北京幕府。此间,与庆亲王奕劻及袁世凯过往甚厚。翌年,曾上书袁世凯请求镇压义和团运动,并担任李鸿章与八国联军议和中的联络员。光绪二十七年,李死后,杨转身投靠袁世凯,任洋务总文案献,成为袁“运动亲贵,掌握政权”的马前卒,持续十数年受宠不衰,被袁视为心腹,且素称“智囊”。

  《辛丑条约》既订,杨受袁世凯重托,持银10万两贿赂庆亲王,以其乖巧的口舌,应变的心计,将奕、袁拉入一伙,一跃擢任邮传部长。

  光绪三十二年九月,袁世凯责任内阁制度失败。杨主动充当袁排除异己瞿鸿禨、岑春煊阴谋的主角,与奕合作,密调戊戌政变前的档案,另耗银 2万两,得陷害瞿、岑2人佐证,其心计高深莫测,为世之稀。

  辛亥革命告成。杨随机应变,力劝袁世凯迫清帝退位,与南方议和,自甘为议和专使唐绍仪随员。民国4年(1915年),杨深知袁反对共和、乐于称帝的心理,一拍即合,于次年元月,极力拥戴袁登上“洪宪皇帝”的宝座。旋,又因是袁世凯的幸臣之缘,再迁升政事堂左臣。权力竟驾于国务卿徐世昌之上。

  民国7年,杨士琦伴随袁世凯破灭2年已久的“皇帝梦”,于郁郁不得“志”中,结束其一生。

人物轶事

  杨士琦(1862—1918),字杏城,泗州人(今江苏盱眙),出身大官僚家庭,为李鸿章、袁世凯的重要部属。在袁世凯许多重大政治活动中都曾出谋划策。后担任了民国熊希龄内阁的交通总长。1903年1月,袁世凯派杨士琦到上海为帮办电政大臣兼轮船招商局总理。杨士琦上任伊始,便拟定《章程十条》,吹捧“官督商办,已着成效”,章程强调北洋大臣(即袁世凯)在该局拥有巨大权力,封建性十分突出。杨士琦还秉承袁世凯的旨令,在招商局发行直隶公债,从经济上对该局进行变相剥夺,给招商局的经营与管理造成严重影响。1913年6月,招商局重选董事会,杨士琦在袁世凯的支持下与盛宣怀等9人一起当选为董事,并在股东常会上当选为董事会会长。杨士琦的招商局董事会会长交椅,坐了4年,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盛宣怀家族在招商局重新掌权为止。

  清光绪三十年清政府商部接收了南洋公学,校名改为高等实业学堂。杨士琦任监督。杨士琦上任后对学校教务、体制等进行了一些改革。废除了总理、提调职务,设教务、斋务、庶务三长分工负责学校行政,重新制定《商部高等实业学堂章程》,明确提出“本学堂讲求实业,以能见诸实用为要旨,为振兴中国商业造就人才”。清光绪三十三年八月杨士琦辞职离校 。南洋公学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

向下展开更多

人物推荐

更多 >
查看更多...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