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学习是迈向成功的通行证

人们通常认为,大学校长是在学问、品行上都应该领袖群伦的人。我国有史可考的第一位“大学校长”,应该就是荀子。他在齐国主办的稷下学宫(全国最高学术机构)多次担任最高长官,赢得了非常高的声誉,是当时举国公认的教育大师。

在荀子看来,学习是一生一世的事情,不要放弃,应不断地砥砺自己,持之以恒,才能学有所成。学习不是天才的专利,专心致志的人,即使头脑不是很聪明,也能达到相当的高度;相反,即使是天才,假如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话,也不能有所成就。荀子的学习观在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荀子

学习永远没有止境

现在很多孩子不爱学习,一提起语文数学就头疼,要是让他再背两个英语单词,那就更是不耐烦了。可是,人的一生基本上都是在学习中度过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知识在不断地更新,要是没有掌握学习的能力,我们迟早会被这个社会淘汰。

荀子就很注重学习。据说他活了98岁,是一个长寿的学者。当时,齐国的学术风气很好,齐王在国都修建了稷下学宫,吸引各国学者前去讲学、游历。荀子由于自身的学问和声望,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的主讲。后来,荀子来到楚国,最终老死在那里,在楚国,荀子把自己的学说写成书,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荀子》。

荀子住在稷下学宫的时候,闲暇时经常逛街。临淄是一个大都市,繁华热闹,一条街上有各种作坊,叫做百工之廛,也就是今天的市场。

荀子信步走到一家染坊前,只见染匠正在卸车,车上装的是一包包的草,就问道:“这是什么东西呢?”

染匠看到荀子的一袭青衫,说道:“老先生,这就是我们用的蓼蓝,你身上穿的衣服就是用它染成的。”

荀子抓了一把放在手里,摸了摸,又看了看手指,说道:“我的手上也没染上色啊。”

染匠笑着说:“天下哪里有能直接做染料的草呢?我们得先把它熬成汁,凝结后就叫靛青,才能染布,靛青比蓝草要鲜艳得多。”

荀子点点头,又踱到旁边的木匠作坊,看木匠正在用墨斗画线。只见木匠把染上墨水的线从墨斗里咕噜咕噜地抽出来,绷在木板表面,轻轻一弹,一道笔直的墨线就出现在木板上,旁边的木匠接过去按线把木板劈开。

荀子指着地上的一段弯木头问木匠说:“这是做什么用的呢?”

木匠说:“这就是组成轮子的‘牙’,你看,每一块‘牙’都有确定的弧度,几块这样的‘牙’合在一起,正好拼成一个完整的车轮。”

荀子问道:“这木材,天生就是这样弯曲的吗?”

木匠笑着说:“老先生,这怎么可能呢?这些木材原本都是直的,运来之后,要先按尺寸锯成段,然后用火烤,边烤边弯它,然后按图样固定住,几天之后,它就不会再弹起来了。老先生,天下哪里有生来就适合做车轮的木材呢?需要我们木匠把它弯成合适的形状啊。”

“集市一日游”给荀子的感触很深,所以荀子在他着作的开头写了这样一段话:“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学习是永远不能停止的,青色颜料,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青色颜料比蓝草要鲜艳多了;冰,是水冻成的,但是冰比水可要冷多了。木头用绳子一量,是笔直笔直的,可是把它弯曲起来做成轮子,它的弯曲程度就能符合圆规的尺度。即使是暴晒它,也不会再变直了,这就是弯曲的作用。所以,木材要用墨斗画上线,才能锯出规整的板子,刀剑要在石头上磨过,才能有犀利的锋芒。君子广泛地学习,每天还要多次反省自己,这样头脑才能聪明,行为才能没有过失。这些都是根据他的亲眼所见而写的,因而更具有说服力。

荀子的这段话可以说是学习的最高准则。俗话说,“钟不敲不响,人不学不灵”,真所谓“活到老,学到老”,所以“金就砺则利”,要不断地打磨才能保持锋利,而人的头脑也要不断学习才能保持明智。看到这里也许很多孩子会说:“可是我已经浪费了那么多的时间了,现在学习还来得及吗?”答案是:当然来得及,因为学习不分先后。

春秋时期,晋国有个乐师叫师旷,眼睛失明,但精于音乐,弹得一手好琴。有一天,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还想学习,恐怕是已经晚了,先生你看怎么办呢?”师旷说:“既然晚了,那就把火把点起来。”(原文是“秉烛”,“烛”在春秋时期是火把的意思。)晋平公说:“先生,我是和您说正事呢,不要取笑。”师旷就解释说:“我没有取笑您,我听说,小时候好学,就像太阳刚升起时的光芒;壮年时好学,就像中午太阳的光辉;老年时好学,就像火把的亮光。点起火把走路,比黑灯瞎火地走也要好些啊。”晋平公听了,恍然大悟,从此开始勤奋学习,一直到去世。

北宋散文家苏洵也是如此。苏洵年轻的时候,是一个喜欢吃喝玩乐的人,也不读书,不去应考,直到二十七岁的时候,才翻然醒悟,觉得以前的光阴都浪费了,于是他和儿子一起,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有长进。这时苏轼和苏辙都已经成年了,他就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应试。结果苏轼和苏辙都考中了进士,苏洵也受到了翰林学士欧阳修的赞赏,把他推荐给朝廷,一时三苏父子名声大振。在历史上,苏洵和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荀子强调学习,他自己就是一个合格的实践者。荀子在先秦诸子中是最博学的,先秦诸子除了庄子、孟子外,多数写文章很平实,但荀子不但懂得哲学、礼制、法律,还写得一手好赋,是一个文学家。他的赋流传下来不少,汉朝的刘向整理国家图书,专门设立书架存放“荀卿赋”。

所以说,学习的道路永无止境,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掌握最新最全面的知识,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才能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大成功来自于小坚持

对于一个刚刚踏上人生长路的青年来说,坚持到底代表什么?我们先来看一看下面的这个故事。

有一天,蚯蚓和螃蟹在路上相遇,螃蟹身穿铠甲,举着钳子,耀武扬威,对蚯蚓说:“你看你那副丑模样,一身软软的,连块骨头也没有,看我多神气。”蚯蚓说:“我虽然没有骨头,但是我有力气,不信我们可以比比。”螃蟹差点笑出声来,说:“就凭我铁甲将军的名声,还能输给你吗?”蚯蚓说:“那好,我们来比挖洞,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挖一个洞,并且能住进去,谁就算赢了。”螃蟹一听,恨不得马上在地上挖出一个洞来,赢了蚯蚓,不等宣布开始,就挥起大钳子,在地上挖了起来,谁知那土地十分坚硬,挖了很久,只挖了浅浅的一个坑,累得满头大汗,只好停下来看蚯蚓怎么办。只见蚯蚓将身子一弯一曲,就在地上钻出一个小洞来,然后钻进去,慢慢地把土抛出来,虽然蚯蚓的速度很慢,但却有条不紊,一点一点地,蚯蚓的整个身子都钻进洞里了,这样一点一点地,泥土慢慢向后挤出来,洞就越来越深。螃蟹看了一会儿,觉得没什么了不起,就又挥动钳子挖了起来,谁知挖了几下,喀的一声,钳子碰到了一块石头,螃蟹疼得坐在地上,不愿再挖了。

过了半天左右,蚯蚓从洞里探出头来,说道:“喂,螃蟹先生,我已经钻到地下的泉水里去了,泉水可真甜。你挖得怎么样了?”螃蟹看了看自己的那个浅坑,垂头丧气地说不出话来。

蚯蚓笑着说:“你看,我虽然没有骨头,但是我能不断地钻,只要肯钻,不怕慢,多硬的泥土我都能钻出洞来。可是你呢,挖一挖,停一停,一点恒心都没有,这样怎么能成功呢?”

直到现在,螃蟹都不会挖洞,只能躲进蛇或者鳝鱼不住的洞。可是蚯蚓却能钻到很深的地底,整个地下都是它的王国。

这是荀子讲的一个关于恒心和毅力的故事,在生活中,很多青少年朋友不是不能获得成功,而是缺少成功所必需的恒心和毅力。看书的时候,我们往往看了一半就想:“现在只剩下一半了,先睡会儿觉再看吧。”跑步的时候,看同学们都一溜烟地跑出去很远了,于是就停下来,想:“反正我是追不上他们了。”其实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比常人更能坚持。

荀子在这个故事旁边写道:“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是刻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刻几下,歇一歇,这样下去,就是一块糟木头也刻不断;可要是不停地刻下去,就是金石也可以被刻空。荀子又说,千里马即使能日行千里,跳一下也到不了十步远;可是那些平凡的小马,每天埋着头赶路,却能到达很远的地方。“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意思是说大江大海是一条条小溪汇集成的,千里之遥的路程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学习就是这样,不怕慢,不怕辛苦,就怕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永远也成功不了。

历史上出现的天才儿童很多,但是真正成功的却没有多少。聪明的孩子往往自以为是,小的时候不好好学习,长大后一事无成。相反,那些资质不是很好的学生,凭着一股韧劲,不断地钻研,却能够取得很好的成绩。

所以,当青少年朋友们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一定要满怀信心地坚持下去,也许就因为你的坚持,成功之神就会来到你的身边。

用心专一,远离浮躁

我们现在经常说“一曝十寒”这个成语,它出自于《荀子》。荀子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意思是说:即使是天下最容易生长的生物,在太阳底下晒一天,然后冻它十天,也活不了。所以荀子认为,一个人不能专一,就不可能通达事理,就不可能有显赫的成就。在岔路口徘徊的人,不能顺利到达目的地。心思不专一,将会什么都办不成。

楚王,很喜欢射猎。有一天,他带着弓箭去野外打猎。管理山林的官员不敢怠慢,就从深山里赶出很多野兽。忽然一只鹿迎面跑来,楚王举起弓箭,就要射击。弦还没有松开,忽然头上飞过一只大雁,楚王见大雁很好,就举起弓要去射雁。谁知这时左边又跑出一只兔子来。一时楚王眼花缭乱,不知该射什么好,等定下心来,这些鸟兽都跑得无影无踪了。结果,折腾了一天,楚王什么猎物都没打着。

用心不专,就是去野兽扎堆的地方打猎都不能打到猎物,更何况是在知识的汪洋大海中“射猎”呢?

荀子说,深山里有一种鼫鼠,据说这种鼠有五种本事,所以又叫五技鼠。可是它这五种本事,没有一样是精通的。这种鼫鼠长着类似蝙蝠的肉翅,可以飞,它还长着四条腿,可以爬树;它跑起来一溜烟,还能游泳和挖洞。

按说这样的“全能选手”,应该可以优哉游哉地好好享受生活了。但是,森林里的肉食动物最喜欢吃这种鼠。原来,全能选手却不是全能冠军,鼫鼠虽然能飞,可是却飞不高,扑扇几下翅膀也不过几丈远,哪里比得过鸟儿轻轻一飞,就赶到它前面;鼫鼠虽然能爬树,可是上不到树顶,遇见狸猫这样的爬树能手,根本逃不脱;当然,它会游泳,可是水平有限,一条小溪也游不过,遇到水鸟就只有坐以待毙;它虽然能挖洞,可是很浅,藏不进洞里;最要命的是,它虽然能跑,可是却跑不快,很容易就被抓住。

所以,等着吃鼫鼠,是森林里动物们每天最开心的事情,就算是逃过了这些危险,到了冬天,它不能做窝,就只能在寒风里瑟瑟发抖。博而不专,连自保都很困难。

现在的社会比古代更加复杂,分工越来越细。走向社会之后,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是青年人最关心的话题。人们都想挣钱越多越好,青年人在选择职业的时候,也往往先问挣钱多不多。做一段时间,如果觉得不行,就又去找另一个挣钱多的地方。这样的态度,是不正确的。在每一个地方都要从头开始,还没等到精通这一门业务,又换到别的地方去了,这样我们永远只是门外汉。有些职业,表面上看起来虽然是“冷门”,但是只要耐心地做下去,成为这一行业的专家,就肯定能获得成功的。可惜的是,很多青年人不懂得这个道理,不停地换来换去,最终什么也收获不到。有些人用心专一,用十年磨一剑的工夫来对待自己的职业,终于成为行业里的佼佼者。

欧阳修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宋朝有个叫陈尧咨的人,很善于射箭。有一天,他在园子里练习射箭,只见他张弓搭箭,十发九中。旁观的人都纷纷叫好,只有一个卖油的白胡子老头儿却捋着胡子,微微点头,也不说好,也不说不好。

陈尧咨见了,很不高兴,就走上去问道:“你也懂射箭吗?我的箭法难道不好吗?”

卖油的老头说:“您只不过是手熟罢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陈尧咨生气地说:“你竟敢轻视我的箭法!”

卖油的老头说:“我虽然不懂射箭,可是卖了一辈子油,也有一点小本领,不妨给您看一看。”

说着,他就把一个空油瓶放在地上,在瓶口上放一枚圆形方孔的铜钱。然后用瓢舀起油来,从半空中向油瓶里灌注,只见一根细细的线笔直地流了下来,穿过铜钱的孔灌到瓶里,铜钱连一点油都没沾到。

陈尧咨惊讶得目瞪口呆,老人说:“我也没什么本领,不过是手熟罢了。所以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专心致志地去做,没有不成功的。”

专心致志,善始善终,是做好一件事情应有的态度,而取得进步,有所专长,也是理所当然。当我们试着把精力放在一个地方,再始终牢记自己最初的目标,那么不管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能成功。

采回花粉还需酿蜜

荀子十五岁就外出求学,直到近百岁去世,一生读书何止千万卷。可是,荀子却说:“学杂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意思是说,盲目地学习一些杂乱的传说,空洞地死记那些《诗》、《书》的条文,对实际毫无用处,学一辈子,也不过是一个鄙陋的腐儒而已。

荀子认为,要获得知识就一定要学习,所以他写下《劝学》篇,鼓励人们刻苦学习。同时,荀子又说:行,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学的目的是为了行,也就是实践。否则的话,从耳朵里进去,又从嘴里出来,这不是君子学习知识的态度,这种知识有什么用处呢?用荀子的话说,就是要“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意思是说,君子学习知识,听在耳朵里,牢牢地记在心里,同时还要贯彻到实际行动中去,这样一言一行才能成为别人的楷模。

荀子学以致用的观念在先秦诸子中是独一无二的。我国古代读书人,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只会读死书,死读书,过于迷信书本,对于需要动手去做的事情,需要动脚去跑的地方,不屑一顾,养成了这样的习惯,那么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就会束手无策。

据说伯乐老了之后,把一生的经验写成一部《相马经》,教人怎样寻找千里马。伯乐的儿子为了学到父亲的本领,就把这部《相马经》背得滚瓜烂熟。

有一天,伯乐的儿子对伯乐说:“我已经把你的书背下来了,我觉得我可以出去试试,找几匹千里马回来。”伯乐笑着说:“好吧,那你就出去走一走吧。”

伯乐的儿子就打点行囊出发了。他记得《相马经》上说:“千里马额头凸起,眼睛鼓出,蹄子又圆又高。”就到处寻找,可是他根本就没有相过马,也不知道真正的千里马是什么样的。这天,他在池塘边发现了一只癞蛤蟆,高兴地叫了起来,就把癞蛤蟆捉住带回了家。他对父亲说:“我找到了一匹千里马,它正像您在书里说的那样,额头凸起,眼睛鼓出,就是脚不大像。”

伯乐一看,气得脸都发紫了,只好苦笑着说:“你这匹千里马恐怕只会跳,不能用来驾车。”

《相马经》上写的确实是伯乐真实的经验,可是如果不去实践,仅仅只是按书上所写的去找马,那就会闹大笑话。

学如果不能行,在相马上或许只是闹笑话,但是要是参与国家大事,就会造成国破家亡的惨剧。

战国时,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自幼熟读兵书,和父亲一谈起行军打仗的事情,头头是道,赵奢也说不过他,可是赵奢却认为,儿子没有带过兵,打过仗,真正做了将军肯定是不行的,所以他说什么也不让赵括带兵。

这个时候,正好秦国攻打赵国,赵国的老将廉颇率军防守。廉颇经验丰富,知道秦军远道而来,希望速战速决,他就垒起工事,一连很多天不和秦军交战,想把秦军拖垮。

时间一长,秦军的补给就出了问题。秦王派人到赵国散布谣言说:“廉颇不出战,是胆小怕事,要是赵括带兵,那秦军非败不可。”

赵王听信了谣言,就派赵括去接替廉颇。赵括的母亲听说了,赶紧去见赵王,说道:“我儿子只会纸上谈兵,不能带兵打仗,求大王收回命令。”

无奈赵王不听,赵括当了将军之后,把廉颇的部署全改变了,冒冒失失地出来攻打秦军。这一来,正中了秦将白起的计谋。他把赵括的军队割断包围起来,赵军得不到粮食补给,先乱了,赵括冒险突围,被乱箭射死了。四十万大军就这样土崩瓦解,从此赵国失去了战斗力,一蹶不振,不久就被秦国灭掉了。

荀子说,认识了道,还要去实行,这才能说真正体会了道,所以明智的古人青年时不但刻苦读书,还要到全国各地去游历,在游历中增长见识,培养能力。“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这种情况实际是很难遇到的,即使有,这个读书人也一定是关心国家大事,平时肯学肯问。

在家里坐着,学问和见识不会平白无故地送上门来的。只有行动起来,才有成功的机会,才会在实际行动中找到处理问题的最佳办法,才会在行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是对于有的青少年来说,只想不做正是他们最容易犯的毛病。他们的口头禅通常是:“我当时真应该那么做,可是现在后悔也晚了。”机会来到的时候,他们经常说:“我要等等看下面的情况如何。”对于有些青少年来讲,这似乎已经成为他们习以为常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们总是明日复明日,因而总是碌碌无为。所以,想要获得成功的青少年朋友们,请把自己的口头禅改成:“我要去实践学到的!”

常保持内心的谦虚

家长常常教育我们的时候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就是根据“谦受益,满招损”的这句古话来的。这句话出自《尚书》,离现在至少有四千年了。

在古代,人们就认识到了谦虚的作用。

《荀子·宥坐》中记载,有一次,孔子到鲁国桓公庙参观,见庙堂上立着一个奇怪的器物,这个器物肚子大,底部尖,斜着放在架子上。孔子就问守庙人:“这是什么东西,为什么要如此陈放呢?”守庙人告诉他说:“这是‘宥坐之器’,是君主放在座位边上用来提醒自己的。”

孔子仔细观察了那个器物,说道:“这大概就是早已闻名的欹器吧。”弟子问道:“老师,什么是欹器呢?”孔子就说:“你们给它灌入水,自然就会明白。”

弟子们拿着瓢向欹器内灌水,只见开始的时候,欹器是空的,斜着立在架子上。当里面盛了一半水的时候,欹器就自己慢慢正了过来,继续灌水,欹器又开始倾斜,等到水装满了,只见欹器哗啦一声,翻了个底朝天,里面的水全流了出来。

孔子叹口气说:“唉,哪有满而不倾倒的呢?”旁边的弟子子路说:“请问满的时候有办法保持住吗?”孔子曰:“如果一个人聪明睿智,就用愚来保持;一个人功盖天下,就用谦让来保持;一个人勇力过人,就用退让来保持;一个人富有四海,就用谦虚来保持。”

古代的欹器后来失传了,很多朝代的皇帝都下令复制,其中比较精巧的是张衡、祖冲之造的欹器。为什么古代帝王都要制备欹器呢?因为它的原理象征着一种治理国家和为人处世的方式,那就是“谦受益,满招损”。

欹器告诉我们,人不可骄傲自满,只有时常保持内心的谦虚,才能不断接纳新的东西,才能保持不败;反之,如果骄傲自大,认为自己很了不起,那没有不失败的

三国时期的关羽,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刘备非常信任他,让他守卫荆州。关羽也的确很厉害,他和曹军交战时,水淹七军,活捉了大将于禁,杀了庞德。可是关羽的毛病就是骄傲自大,诸葛亮关照关羽要和东吴孙权搞好关系,可是关羽看不起孙权,根本不听。有一次,孙权派人来,想和关羽结亲,关羽大怒,把使者骂走了。

关羽不但看不起孙权,也不把自己的同事放在眼里。刘备收了大将马超和老将黄忠之后,把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列为五虎大将。关羽心里很不服气,说:“张飞是我的兄弟,赵云跟随主公多年,也是我的兄弟,马超是将门之后,黄忠一个老兵卒子,怎能和我并列呢?”

关羽又听说马超本领很大,他更不服气了,要到成都和马超比个高低。诸葛亮赶紧给关羽写信,说:“马超虽然武艺高强,不过是一介武夫,可以和张飞并驾齐驱,哪里比得上将军你出类拔萃呢。”关羽收到信之后才心满意足,还经常把信拿出来给宾客们看。

可是孙权把关羽看做眼中钉、肉中刺,一心想把关羽杀掉,把荆州夺到手。他先把大将吕蒙调回来,派了一个年轻人陆逊接替吕蒙的职务。陆逊一到任,就给关羽写信,对他大加吹捧,关羽觉得陆逊年纪轻,没什么本事,就更不把东吴放在心上了,放心大胆地在荆州北边和曹操作战。

谁知吕蒙暗中派兵士扮作商人,藏在船底,悄悄划过江去,乘关羽的哨兵不注意,袭取了荆州。这时关羽还在外面打仗,闻讯赶紧撤回。吴军把关羽围困在麦城,关羽突围逃走,半路被吴军抓住杀掉了。

关羽的悲剧,在于他虽然勇力过人,却不知道谦让自守。人只要骄傲自大,就会疏忽大意,给敌人以可乘之机。

智慧超群的孔子、荀子的成就在于不自满,武功盖世的关羽的失败在于太自满,我们又有什么可以自满的理由呢?每一个人面对大千世界都太无知,每一个人面对茫茫人海都太无力。也许大自然把人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设计成空虚的孔窍,就是为了表明,只有七窍空虚,才能看到美景,听到歌声,闻到馨香,尝到美味。五官尚且如此,内心如果不谦虚,能够明白事理,接受知识吗?

展开全文 APP阅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投诉]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