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事喻”简论

《战国策》是中国战国至秦汉间纵横家说辞和权变故事的汇编。是我国古代一部光照后世的优秀历史散文杰作,尽管书中有不少“增饰非实”之辞,就“史料”而言,真伪参半,不可尽信,但它仍然具有不可低估的史学价值。特别是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它取得了多方面的创造性的出色成就,广泛而真实、深刻而形象地反映了波澜壮阔的战国时代,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一份文化遗产,

《战国策》对纵横家们辩丽横肆、敷张扬厉的说服、论辩活动作了真实的记载和辑录。战国时期,处士横议,百家争鸣,好论善变、巧譬善喻成为当时盛行的社会风气。如以“好辩”著称的孟子,声称“我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他辟杨墨,驳许行,与各诸侯王相辩难,意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诚行,方史淫辞,以承三圣”。诸子百家中以论辩、游说见长的纵横家们更是席不暇暖,四处奔波,驰骋辩说,议论风发。“战国争雄辫士云涌,从横参谋,长短角势,转丸骋其巧辞,飞钳伏其精术;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纵横家们为了打动国君卿相,使之听取自己的建议,采纳自己的主张,他们不仅需要掌握各方面的渊博知识,深刻了解天下大势和各国国情,还特别需要在游说辩难时讲究论辩艺术,并熟练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以加强说辞的说服力和鼓动性。

比喻手法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它使用人数之多,使用范围之广,使用频率之高。其他辞格无有能及。它是“辞格之林中的一株参天大树”、“辞格家族中的大房长子”。纵横家们也把比喻手法作为自己的首选,喜欢在游说辩难时自觉地运用比喻手法来描绘陌生的事物,说明抽象的事理。如《战国策·齐策四》记载,孟尝君被驱逐出齐国,后又恢复原职。他对那些在他落难时离他而去、甚至落井下石的“齐士大夫”心存怨恨,他把这些“齐土大夫”全部登记造册,打算杀掉这些人以解心头之恨。这时,有个叫谭拾子的人给孟尝君打了一个贴切形象的比方,讲明其中的道理,孟尝君就欣然打消了杀人的念头,“乃取所怨五百牒削去之,不敢以为言”:谭拾子曰:“事之必至者,死也:理之固然者。富贵则就之,贫贱则去之。此事之必至,理之同然者。请以市喻。市、朝则满,夕则虚,非朝爱市而夕憎之也,求存故往,亡故去。愿君勿怨。”

这里,谭拾子以市集为喻。生动形象地论述了“富贵则就之,贫贱则去之”乃“理之固然”。同样是这段话的意思,《史记·孟尝君列传》记为策士冯驩的议论,文字小异,意思更显豁:“生者必有死,物之必至也;富贵多士,贫贱寡友,事之固然也。君独不见夫趣市朝者乎?明旦,侧肩争门而入;旦暮之后,过市朝者掉臂而不顾。非好朝而恶暮所期物忘其中。今君失位,宾客皆去,不足以怨士而徒绝宾客之路。愿君遇客如故。”此两例都是利用市集“朝聚暮散”的性质特点来说明描摹策士们的聚合散离:“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即人们一大早去赶集上店,是为了买到称心如意的物品,或者卖掉物品换取金钱,所以朝聚暮散,而策士们投奔、攀附达官贵人是为了谋取功名利禄,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达官贵人一旦失势,就像市集已散,人们不能在这里谋取到好处或利益,只能各奔东西,另谋生路,这是“理之固然”、“事之固然”。这个比喻用人们熟悉的赶集上店的日常行为来说明策士们聚合散离的深刻道理,通俗晓畅,鲜明生动。

在《战国策》一书中,更多的比喻手法要比上面所举的例子结构更复杂,内容更丰富。常见的比喻手法,是以甲物比喻乙物,一般局限于句子的范围。而《战国策》的很多比喻手法,是借助叙述一个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往往要以一个层次,一个段落,乃至一篇文章来表达一个比喻的完整意思,是以甲事之理比喻乙事之理。袁晖先生把这种结构复杂、内容丰富的比喻手法称为“事喻”。事喻,或者是通过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用犀利的笔触,夹叙夹议地发挥它的游说辩难的巨大威力:或者通过对某一事件的刻画,不加议论地叙述,达到说服教育的目的。

《战国策·秦策一》记策士陈轸与张仪同事秦惠王,张仪在惠王面前诋毁陈轸,说陈轸经常把泰国的国家机密透露给楚国,秦惠王也认为张仪所说有道理。因为陈轸正是从楚国来,是楚王的旧臣。于是秦惠王试探性地问陈轸,如果让他离开秦国,他希望去哪个国家时’陈轸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愿意回到楚国。”惠王说:“这正如我和张仪所料。你不去楚国,又能去哪里呢?”陈轸说:“我一旦离开秦国,一定要故意去楚国,以此来顺从大王您和张仪的猜疑和策略。但我去楚国,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可以表明我与楚国的真正关系并不像你们猜想的那样,证明我并没有将秦国的机密出卖给楚国,我是清白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其中的道理是什么呢?接下来,陈轸给秦惠王讲了一个新颖贴切而又风趣幽默的“楚人有两妻”的故事。他用夫妻关系比喻君臣关系,拿妻子对丈夫的忠贞与否来比喻说明臣子对君上的忠心与否。陈轸所讲的这个令人击节称奇、回味无穷的故事是这样的:一个楚国人有两位妻子,有人挑逗他年长的妻子,被他年长的妻子痛骂了一顿;这人又去勾引他年轻的妻子,结果很容易地如愿以偿。不久这个有两位妻子的楚国人死了,别人问那个勾引者愿意选择这两个妻子中的哪个女人作妻子,勾引者非常果断地说:“当然是娶那个年长的做自己的妻子。”人家问他:“那年长的骂过你,年轻的顺从了你,你为什么还要娶那年长的?”勾引者说:“当她是别人的妻子时,我希望她答应我的要求;如今要成为我的妻子戒则希望她为我痛骂那些勾引她的人。”当今楚王是一位明主,楚相昭阳是一位贤相。我作为秦臣,假如平时把秦国机密提供给楚国,不忠于您秦王,就像楚人那年轻的妻子顺从答应勾引者,而我现在到楚国去,楚王必定不会收留我,昭阳也一定不愿与我同朝共事,就像勾引者拒绝接纳被他勾引过的女人作自己的妻子。我之所以要到楚国去,是要证明我作为秦臣,并未将秦国机密透露给楚国。我是秦国的耿耿忠臣,我相信楚王一定会收留我这样的忠臣。

由于陈轸巧譬善喻,用人们熟悉的夫妻关系比喻君臣关系,不仅贴切新颖,形象生动,而且幽默诙谐,风趣横生。他凭借这样一个恰切风趣的比喻和一番机智敏捷的辩说,把不利的处境当作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最终转败为胜,有力地打破了张仪对他的排挤,有效地打消了秦惠王对他的猜疑。

《古文观止》的编选者吴楚材、吴调侯在评价《战国策,楚策四,庄辛论幸臣》一节时说:“国策多以比喻动君”,确为允恰之论。《战国策》作者善于运用形象的比喻,把深奥抽象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鲜明精警,并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是《战国策》突出的语言艺术特色。

如《齐策一·邹忌修八尺有余》一节:城北徐公是齐国有名的美男子,齐相邹忌不如城北徐公漂亮,但是邹忌的妻子、侍妾、客人却都一致说他“美于徐公”。邹忌没有盲目相信他们的话,而是头脑冷静地思考这一问题:自己 明明不如城北徐公漂亮,为什么自己的妻子、侍妾、客人却都说自己比城北徐公漂亮呢?最后他得出结论:是妻私、妾畏、客求使自己在这件事上受了蒙蔽。他看破人情,由此及彼,因小悟大曲家事想到国事,由一家之长受到的蒙蔽联想到一国之君所受的蒙蔽。通过家庭生活中的小事,悟出深刻的政治道理。于是入朝见威王,对齐威王说:“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由于邹忌巧妙地以家事喻国事。以一家之长喻一国之君。以妻子喻王之宫妇左右,以侍妾喻朝臣,以客人喻四境之民、领悟深刻细腻、比喻贴切允当,所以对齐威王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齐威王欣然接受进谏,下令广开言路,纳谏除蔽,虚心倾听百姓的批评意见和合理建议,一时“群臣进谏,门庭若市”。一年之后,诸侯来朝,收到了“战胜于朝廷”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国”的良好政治效果。《古文观止》编选者评价说:“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详勘’正欲于此参出微理。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快哉!”

战国中晚期,西方秦国日益强大,屡次打败山东六国。《战国策》中有很多关于六国战败,君主要入秦请降、妥协而被臣下谏阻的记载。臣僚在劝谏时,大多用生动形象的寻常事理来说明入秦请降的危险,入情入理,有效地阻止了君主的冒险行为。如《魏策三?秦败魏于华魏王且入朝于秦》,后世选家习惯上把这一节命名为“周诉谏魏王朝秦”:

秦败魏于华,魏王且入朝于秦。周诉谓王曰:“宋人有学者,三年反而名其母。其母曰:‘子学三年,反而名我者,何也?’其子曰:‘吾所贤者,无过尧、舜,尧、舜名。吾所大者,无大天地。天地名。今母贤不过尧、舜,母大不过天地。是以名母也。’其母曰:‘子之于学者,将尽行之乎?愿子之有以易名母也。子之于学也,将有所不行乎?愿子之且以名母为后也。’今王之事秦,尚有可以易入朝者乎?愿王之有以易之,而以入朝为后。”

这里,周诉首先给魏王讲了一个“宋人名其母”的故事:一个宋国人在外学习三年,回到家里,竟然直呼其母之名。他的理由是:我所知道的贤明的人,没有谁能超过尧、舜,而对尧、舜可以直呼其名:我所认为的广大的事物,没有什么能超过天地,但对天地也可以直呼其名。而母亲贤不过尧、舜,大不过天地,所以他直呼母名。他母亲说:你所学的东西,打算全部实行吗?如果是这样,希望你用其他的事情替换直呼母名:你所学的东西,有不打算实行的吗?希望你暂且把直呼母名放在后面。周诉在这里用一个新颖巧妙的“名母”的比喻,活画出一个食古不化、教条刻板的蠢材形象,以此说明眼下魏国新败于秦,需要做的事情很多,而入秦请降无疑是最愚蠢的选择。这个比喻鲜明贴切,形象生动,对谏阻魏王朝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再如《齐策三·孟尝君将入秦》,后世选家习惯上将这一节命名为“苏秦谏孟尝君入秦”:

孟尝君将入秦。止者千数而弗听。苏秦欲止之,孟尝君曰:“人事者,吾已尽知之矣:吾所未闻者,独鬼事耳。”苏秦曰:“臣之来也,固不敢言人事也,固且以鬼事见君。”孟尝君见之。谓盂尝君曰:“今者臣来,过于淄上,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桃梗谓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梃予以为人,至岁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则汝残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土则复西岸耳。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今秦,四塞之国,譬若虎口,而君入之,则臣不知君所出矣。”孟尝君乃止。

孟尝君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打算离开故国,西入“虎狼之国”的敌国强秦,这对他是非常危险的。苏秦用一个即兴编撰的“土偶和桃梗”的寓言故事劝止孟尝君。土偶遇雨,无非恢复原形,回归故土。而木偶遇雨,只能随水流淌,漂泊不定,不知所止。苏秦以此说明孟尝君离开齐国,前往秦国,就可能遭遇木偶那样身不由己、前途未卜、生死未知的危险处境,可谓心裁独出,譬喻贴切,形象新颖。

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事喻,使《战国策》的文章生动形象,活泼清新,抽象变得具体,艰深变为易懂,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提高了文章的表达效果,形成了《战国策》辩丽横肆、敷张扬厉的语言特色。《战国策》精妙奇伟的文辞,也因此备受历来文家的推崇。宋代李文叔称颂它:“文辞骎骎乎上薄六经,而下绝来世。”宋代另一文家王觉称赞它:“辩丽横肆,亦文辞之最。”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