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和后稷开辟的事业

古老的中国,有两位传说中的农业开辟者,神农与后稷。

传说中的神农生长在西北的姜水流域(今陕西岐山一带),他第一个率领人民改变了茹毛饮血的生活习俗,开垦土地,播种五谷,从此有了农殖这一事业,人们尊称他为“神农”。

后稷是周人的始祖,也是周人的农神。他开创了周人的部落,开创了周人的农业。由此,周人对农业格外钟情。

当周武王成为天下之王时,这个农业古国对农业的重视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形成了以农业为国家之本的重农思想。这一思想此后就成为历朝历代根深蒂固的建国大纲之一,农业始终是国家最为重视的命脉产业。

在古代中国,农业是得天独厚的,农业科学极其幸运,成为了古代中国的四大支柱科学之一。

古代中国农业科学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天时、地宜、人力”的系统理论与精耕细作的技术要领。而这都萌生于原始时期,奠基于战国中、晚期。

一、“天时、地宜、人力”的系统理论体系
古代中国在先秦时代就产生了一个很著名的“天、地、人”三才思想,它将整个世界视为一个紧密相关的有机体来看待,在古代中国有着极大的影响。这一思想渗透到各个具体的领域中,在军事上表现为“天时、地利、人和”,在农业上表现为“天时、地宜、人力”。

“天时、地宜、人力”的系统思想,将农业生产最主要的方面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统一起来,成为此后中国农业纲领性的指导思想。

农业是在开放性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的生产活动,受天气的影响极大。人们常形容农业是“靠天吃饭”,即使在今天也还没有根本的改变。

天气对农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时令节气;二是具体气象。
农业上所讲的“天时”,主要是指时令而言(这也是因为古代还没有能力控制、预测具体天气变化)。必须遵循时令的变化来安排农事。于是,就有了四季的区分,有了我国独特的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完全是为了农业生产的需要而创建的,或者说是在农业生产中逐渐创立了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完善于汉代初年,但它却是从原始时期就开始逐渐产生的,到战国时期已经初具雏形。

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审时篇》,是专门论述农事与时令关系的篇章。它不仅正面阐述了农业生产必须“得时”,还从反面论述了“违时”(具体又分“先时”与“后时”)的害处,从而进一步确立起“不违农时”这样一个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观念。

土地是万物之母,更是农业之母。古代中国的先民们,在先秦时期里,从对大地母亲的赞美、神化、礼祭到科学的认识、探索、研究,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历程之一。
战国时期成书的《尚书·禹贡篇》,对全国的土壤进行了分类,有根据色泽所分的黑、黄、赤、白、青黎与根据性状所分的壤、坟、埴、垆、涂泥等。

同时期的《管子·地员篇》更为专业,更为深入,它对土地的考察已经深入到了色泽、质地、结构、孔隙、有机质、盐碱性、肥力等方面,并能结合地形地貌、水文、植被等自然情况,将土壤分为了三等(上、中、下)十八类(每等六类)。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土壤地质学著作,至今仍得到现代土壤学的肯定。

这种土壤分类的认识,旨在弄清楚什么样的土地适宜于种什么样的作物,这就是“地宜”。

更为宝贵的是,古代中国的“地宜”学说,不是简单被动的,而是以能动的改造贯穿其中的。

改生土为熟土,改寒土为暖土,改燥土为湿土,改瘠(或作“棘”)土为肥土,这是最主要、最大量的改造任务。在改劣为优的过程中,盐碱地的改造令人注目。战国时期魏国邺县令史起,就引漳水来冲洗盐碱地,再种上水稻,这一改造模式一直沿用到现代。

此外,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当时的人们还懂得了过肥的土地也并不适宜于作物的生长,在《吕氏春秋·任地篇》中很辩证地提出了“棘者欲肥,肥者欲棘”的双向改造观点。

无论是什么时令,无论是在什么样的土地上,人力永远是农业生产的行为主体。勤劳、智慧的古代中国人民,将自己的力量发挥到了顶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精耕细作的风格。

二、精耕细作风格的奠定

什么是精耕细作?

以中国农民惯常的说法,那就是:要像养育自己的亲生婴儿那样来培育、管理土地与庄稼,不厌其精,不厌其细。

如何保持土地的肥力,这是耕作的第一难题。最早的原始人类采取的是生荒耕作制,开一块的同时也就扔一块。大约在原始社会的晚期,进展到了熟荒耕作制,能较有计划地安排轮荒。在三代时期,又发展为休闲耕作制,把原来需要长期或较长期撩荒的土地,缩短为三年以内的短暂休闲。到春秋战国之际,治理出了可以无需休耕而连续种植的“不易之田”,连续耕作制就此诞生了!在一些地区,还出现了能在一年或几年之内增加种植次数的轮作制,如“四种而五获”(《管子·治国》)、二年三熟,直到“一年而再获之”(《荀子·富国》)的一年两熟制。当时最为典型的一年两熟制,就是以冬麦与春粟等相配。

耕作制度的不断提高,首先是与耕地技术的不断进步紧密相关的。生荒制能发展为熟荒制,与耒耜农具的发明、使用密不可分。而休闲制的产生,又得益于犁耕技术的发明。特别是铁制犁具的发明,促进了连续耕作制的诞生。

水是一切植物的命脉,更是农业的命脉。先秦时期的中国人民,天才地创造出了世界领先的、极为先进的农田灌溉系统。这种灌溉系统起源于奴隶制时代的井田制,它以遂、沟、洫、浍、川的沟渠系统与田间道路径、畛、涂、道、路系统相配,大小有序,错落有致,构成一个完整的网络。它是那么的完善、先进,不仅在此后的二千多年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就是在当代也依然是大田灌溉系统的基本形态。

大田灌溉系统中的水又来自何方呢?

当然是从江河中来。

为了使江河中的水能源源不断地流入大田,从春秋、战国时期起,我们的先人们开始创造性地兴起了江河的灌溉工程热潮。有着长期治水经验的先人们,在南北的江河上摆开了“战场”。当时最为著名的,是芍陂、漳水十二渠、都江堰、郑国渠这四大灌溉工程。

四大灌溉工程中,又以都江堰为最。

都江堰,位于四川灌县的岷江上,由蜀郡守李冰父子在秦昭王(前306-前251)时修筑。

李冰父子巧妙地利用天然的地形加以改造,把岷江分为内、外两江,既消除了水患,又提供了沿岸三百万亩土地的灌溉,一举二得。
整个工程的设计与施工都绝妙无比,显示出极其高超的水平。即使是今天,也依然不是一般的工程技术人员能办到的。在二千多年前能达到如此高的水平,简直不可想象。肥料是保持、提高土地肥力的又一个关键要素。大约在西周时期,人们开始懂得锄去田间的杂草并使之转化为肥料。到春秋、战国时期,又懂得了使用粪肥。这是一个极大的进步!正是由于它的出现,才使得连续耕作制真正地确立并普及起来。

精耕细作不仅体现在土地治理上,也体现在作物的栽培上。

一切作物的栽培,都从种子开始。早在三千多年前,我们的先人就懂得了不同品种的区分与良种的选择。在《诗经》的《大雅·生民》中明确有了“嘉种”的名称,还说明嘉种的外观特征是色泽澄黄、籽粒饱满。在《诗经》的《豳风·七月》与《鲁颂·閟宫》中都讲到了“重”和“穋”(《周礼·内宰》作“穜”和“□”)这两个品种,前人的注解都说“重(穜)”是先种后熟的品种,“穋(□)”是后种先熟的品种。类似的还有“稙”与“穉”。这都比单纯的“嘉种”更为细致、更为进了一步。

在种子破土出苗以后直到收获,是作物的生长期,时间跨度长,田间管理的内容最为丰富。有锄地、中耕、除草、灭虫、浇水、施肥等等,有的还要进行剪枝、打权、去果等特殊的技术处理。

锄地是我国古代先民的一个独特的创造,它看似简单,功用却并不简单。它不仅能起到松土与除草的作用,还能有利于土层的蓄水与排水,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类似锄地这样的田间管理,充分展示了古代中国农业技术的精细与高超。先秦时期所奠定的这一基础,一直延续了二三千年之久,成为古代中国农业最显著的技术特点,为古代中国的农业成就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中国棗世界农业的发明大国

中国是世界农业的中心之一,也是世界农业的诞生地之一。在这个泱泱的农业古国、农业大国里,培育出了诸多的农作物与家畜。

水稻,在现代是全世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而最先培育出它,把它奉献给世界的,正是古老的中华民族。

中国人发明了水稻,这本来是没有什么疑义的事,但少数外国学者却莫名地挑起了争议。幸而历史的事实是不容抹杀的,更不是如簧的巧舌所能改变的。以往我们有三千年前的文献证明(包括甲骨文在内),有5000年前仰韶文化遗址与7000年前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稻谷实物,而最新的发现更令人振奋:1995年11月,在湖南省道县玉蟾洞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水稻谷粒,距今年代已经有18000年至22000年间,将人类栽培水稻的历史足足提前了一万多年,再次改写了人类的水稻栽培史。总之,事实足以证明水稻的故乡在中国。

粟粟,俗名谷子,是从狗尾草驯化而成的谷物。它最早产生于我国北方的黄河流域。最早的粟粒实物化石,是在山西省夏县西萌村的旧石器遗址中发现的,距今已有五万年之久,是一个遥遥领先的世界纪录。在七千年前的河北武安磁山遗址中,发掘出来的窖藏粟量竟达十万斤左右,可见当时产粟量的巨大。

高梁,最早的高粱实物,发现在我国山西省万泉县荆村6000-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此后,在我国许多地方都陆续出土了高粱籽粒的实物,我国成为高梁的故乡。有趣的是,虽然考古发掘证明了我国是高梁的故乡,但高梁在我国古代究竟怎样称呼却至今还是个谜。

菽菽,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大豆”。菽是它的原始名称,大豆则是秦汉以后才出现的通俗名称。考古发掘中的豆类遗物很少见,这是因为豆类实物很不容易保存。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在河南古城村的仰韶文化遗址中见到了大豆的实物,距今年代有五千多年。虽然出土的实物不多,但世界上都公认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现在世界各国种植的大豆,都是直接地或间接地由中国传入的。

蔬菜,在粮食之外,蔬菜是古代中国农业另一个创始的大宗作物。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诗经》中,就有瓜、瓠、韭、葵、芹、薇等十多种蔬菜名称,在更早的陕西省西安市半坡仰韶文化遗址中曾出土了白菜(或芥菜)的种子,时代距今有六千年左右。只是由于蔬菜的实物远比大豆还要难以保存,所以一般未能见到有考古的实物出土,实在是很遗憾的事。

水果,世界公认的水果原生地有三大地区,古代中国就占有一半的席位,那就是华北地区与华南地区(及相邻区域)。以华北为中心地区的原生果树群,以温带落叶果树为主,如桃、李、梨、杏、柿、枣、栗等。以华南为中心地区的原生果树群,以温带与亚热带的常绿果树为主,如柑、橘、橙、柚、龙眼、荔枝、枇杷等。如此诸多的水果,使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果树原生地,为世界人民奉献了芳香美味、可口诱人的无数果品。

茶,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它的故乡就是我国的云南思茅地区。在现今的思茅地区,还存活着世界上最古老的、有着数千年树龄的原始茶树。古代中国开始饮用茶水大约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到三千年前的西周时期,栽种茶树就成为一项农事生产了。后来,茶能够成为世界的著名饮料,既是茶的本身性质优良所定,更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成果。

桑、蚕,中国丝绸誉满全球,彩披环宇,中国的植桑养蚕为世界贡献了一个美的天地!1926年,在山西夏县西阴村一个距今五千年的原始遗址中发现了半个被切下的蚕茧,这是人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人工饲养蚕茧。近年来在河南荥阳青台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距今5500年的丝织物残片,是人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丝织品。在古代中国的传说中,相传养蚕是黄帝的夫人嫘祖发明的。这虽然未可全信,但确实反映出采桑养蚕在当时是妇女们的生产活动,美丽的丝制品正是充满美心的中国妇女对世界的一个巨大贡献!

猪、鸡,人类驯养的家畜很多,但大多已经无法探明究竟哪儿是原生地了。现在较为清楚的是,中国是最早驯养猪和鸡的国家。考古发现的骨骸与陶塑表明,早在八千年前的南方河姆渡文化与七千年前的北方裴李岗文化中,就已经有了家养的猪和鸡,而且已经相当成熟,表明开始驯养的时间远要早得多。

从汉代开始,古代中国的这些农产品与家畜开始陆陆续续地向外传播,逐渐地传遍了全世界。像水稻、粟、高梁、菽、茶等农产品,现在许多国家的读音还保持着中国的原始读音。能够为世界农业作出如此卓越的贡献,是我们的先祖们血汗与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现代中国人的荣耀!
展开全文 APP阅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投诉]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