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考试--对策

汉代以来,考试取士,以政事经义等设问,写在简策上,使应考者对答,称为对策。《史记.平津侯传》:“太常令所征儒士各对策,百余人,[公孙]弘第居下。”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又对策者,应诏而陈政也;射策者,探事而献说也......二议虽殊,即议之别体也。”《渊鉴类函》卷一三九引《记纂渊海》:“汉射策与对策不同;射者,随其所问而释之;对者,显问以政事经义,观其所对文词定高下。”清陶福履《常谈》:“汉制,贤良方正,天子亲策之。文帝策贾山、武帝策董仲舒是也。唐初,秀才科第最高,试方略策五条。高宗显庆四年,上亲策试举人。宋大科,御试策一道,限三千字以上。熙宁中,廷试进士,策一道,限一千字以上。明殿试进士,策一道。国朝因之。由汉而来,科举之文屡变,相承不废者惟策而已。盖士非泛览经史百家、博通古今、深明冶体者,不能对策。故公孙弘答策,十不得一,沈约受策,仅知其半,闳儒如此,末学可知。觇人器识,验人学术,试士之法,莫良于此。”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