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考试--录科
清代科举考试制度,生员科考,考在一等、二等及三等前十名者,准其参加乡试。其余三等十名以下、因故未考,与在籍监生、荫生、官生、贡生名不列于学官,不经科考者,均须由学政考试,称为录科;经过录科方可参加乡试。
清李调元《制义科琐记.文武两解元》:“及赴省试,未获录科,睡诉于督学,请收遗才。”
清李调元《制义科琐记.文武两解元》:“及赴省试,未获录科,睡诉于督学,请收遗才。”
展开全文
APP阅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投诉]
特色专题
精彩推荐
民俗文化
点读中华
心理测试(专业心理测评,关注心理健康)
热门资讯
更多 >清代科举制度:哪些人能考上?考上后工资多少?
考试制度古代秀才的含金量多高?比现在的公务员地位还高
考试制度从科举制度变革始末看明朝兴盛之原因
考试制度中国古代考试--武举
考试制度中国古代考试--甲榜
考试制度中国古代考试--举人
考试制度中国古代考试--副榜
考试制度中国古代考试--两榜
考试制度中国古代考试--南闱
考试制度中国古代考试--及第
考试制度中国古代考试--录遗
考试制度中国古代考试--北闱
考试制度中国古代考试--恩科
考试制度中国古代考试--贡院
考试制度中国古代考试--案首
考试制度中国古代考试--科场
考试制度中国古代考试--科考
考试制度中国古代考试--制科
考试制度中国古代考试--岁考
考试制度中国古代考试--武科
考试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