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考试--副榜

亦称“备榜”。科举考试中的一种附加榜示。即于录取正卷外,另取若干名之意。会试副榜始于明永乐时,乡试副榜始于明嘉靖时。清初,会试与乡试亦有副榜。

《明史.选举志二》:“[崇祯]七年甲戌,知贡举礼部侍郎林釬言,举人颜茂猷文兼五经,作二十三义。帝念其该洽,许送内帘。茂猷中副榜,特赐进士,以其名另为一行。”《清史稿.文苑传一.侯方域》:“顺治八年,出应乡试,中式副榜。”商行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第二章第六节:“正榜外溢额者曰副榜,方正榜同发。其名始于明嘉靖五年,顺治二年为定制......顺天乡试副榜曰挑取膳录,下科欲得举者仍须乡试,实际固远逊于正榜。”又第三章第一节:“会试副榜始于明永乐四年,清初因之,中副榜者不廷试,咨吏部授职,康熙二年罢之。自是不附正榜,另出榜曰桃选誉录,定额四十名,备各馆缮写,积资得邀议叙,下科仍可会试。”
展开全文 APP阅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投诉]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