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观、教学法举隅(之五)——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作者:张英基

孔子将自己的教育教学,归纳总结出一系列重要的原则,并把这些原则经常落实到自已具体的教学实践之中。诸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1);“学思并重”,“温故知新”,“循循善诱”,“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6),等等。

孔子曰:“君子有三思,不可不察也。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莫之思也;有而不施,穷莫之救也。故君子少思其长则务学,老思其死则务教,有思其穷则务施。”(7)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王肃注:欹倾)。夫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对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明君以为至诫,故常置之于坐侧。”顾谓弟子曰:“试注水焉。”乃注之水,中则正,满则覆。夫子喟然叹曰:“呜呼!夫物恶有满而不覆哉?”子路进曰:“敢问持满有道乎?”子曰:“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损之又损之之道也”(8)。

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曰:“君子所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对曰:“以其不息,且遍与诸生而不为也。夫水似乎德(王肃注:遍与诸生者物得水而后生水不与生而又不德也),其流也,则卑下倨邑,必修其理,似义;浩浩乎无屈尽之期,此似道;流行赴百仞之嵠而不惧,此似勇;至量必平之,此似法;盛而不求概,此似正;绰约微达,此似察;发源必东,此似志;以出以入,万物就以化絜,此似善化也。水之德有若此,是故君子见,必观焉”(9)。

孔子见罗雀者所得,皆黄口小雀。夫子问之曰:“大雀独不得,何也?”罗者曰:“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黄口从大雀则不得,大雀从黄口亦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以所从为祸福。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者之戆,而有危亡之败也”(10)。

孔子非常善于运用比喻、联想启发,切磋讨论等教学方式,启迪学生,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诸如:

闵子骞为费宰,问政于孔子。子曰:“以德以法。夫德法者,御民之具,犹御马之有衔勒也。君者,人也;吏者,辔也;刑者,策也。夫人君之政,执其辔策而已。”子骞曰:“敢问古之为政。”孔子曰:“古者天子以内史为左右手(王肃注:内史掌王八柄及叙事之法纳以诏王听治命孤卿大夫则策命以四方之事书则读之王制禄则费为之赏则亦如之故王以为左右手费芳未反),以德法为衔勒,以百官为辔,以刑罚为策,以万民为马,故御天下数百年而不失。善御马,正衔勒,齐辔策,均马力,和马心,故口无声而马应辔,策不举而极千里;善御民,壹其德法,正其百官,以均齐民力,和安民心,故令不再而民顺从,刑不用而天下治。是以天地德之(天地以有为德),而兆民怀之(怀归),夫天地之所德,兆民之所怀,其政美,其民而众称之(其民为众所称举也)(11)。文中 “君者,人也;吏者,辔也;刑者,策也。” 以“御马”、“执辔策”技术之优劣,比喻执政、治国、御民之要方。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2),以奔流不息的江河水,比喻时光流逝,一去不复返,强调“时不我待”,要珍惜光阴。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13),比喻办事学习的态度,不进则止。说明中途而止,功亏一篑;或止或进,责任在己。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4)。孔子以松柏抗严寒的自然属性,比喻人的品格应能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由此揭示其“烈火见真金”、“国乱识忠臣”、“士穷显节义”的含义。

子夏问曰:“‘巧笑情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15)。以美丽的容貌与姿色,仍需要有良好的质地衬托,形象而生动,使学生由此而可以联想到“礼”对于个人行为的重要意义。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16)。孔子运用讨论方式,启发学生“言尔志”,师生以对话切磋的轻松方式,讲述各自的志向抱负,孔子也参与发言,表现亲切随和,师生关系平等、融洽。

孔子曰:“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可知矣”(17)。以舟喻君,以水喻民,揭示了“水可载舟,水亦可覆舟”的君民关系的深刻内涵。

子贡问于孔子曰:“敢问君子贵玉而贱珉何也?为玉之寡而珉多欤(珉石似玉,珉眉巾反)?”孔子曰:“非为玉之寡故贵之,珉之多故贱之。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温润而泽,仁也”(18)。以“温润而泽”之玉,“比德”、比喻“仁德”。

孔子适齐,过泰山之侧,有妇人哭于野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曰:“此哀一似重有忧者。”使子貢往問之。而曰:“昔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子贡曰:“何不去乎?”妇人曰:“无苛政。”子贡以告孔子。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暴虎”(19)。孔子“过泰山之侧”,针对眼前发生的悲剧,以“暴虎”喻“苛政”,教育其弟子“识之”,让其牢记这人间悲惨的一幕。

注释:

(1)《论语·述而》;

(2)同上;

(3)《论语·雍也》;

(4)《论语·子罕》;

(5)同上;

(6)《论语·公冶长》;

(7)《孔子家语·三恕第九》;

(8)同上;

(9)同上;


(10)《孔子家语·六本第十五》;

(11)《孔子家语·执辔第二十五》;

(12)《论语·子罕》;

(13)同上;

(14)同上;

(15)《论语·八佾》;

(16)《论语·公冶长》;

(17)《孔子家语·五仪解第七》;

(18)《孔子家语·问玉第三十六》;

(19)《孔子家语·正论解第四十一》。

展开全文 APP阅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投诉]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