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卷四十二

纳坦谋嘉,是上京路牙塔懒猛安人。起初他学习策论而备考进士。大定二十六年(1186),被选进东宫,教郓王琮、瀛王瑰读书。因终场参加举人考试而得到补任上京提刑司的书史,以廉洁和有才能而著称。承安元年(1196),契丹的陀锁入侵韩州、信州,进行掳掠,提刑司询问各位书史“:有谁愿意入京上奏?”书史们都面有难色,纳坦谋嘉便请求由他去办。五年,朝廷特赐他同进士出身,调任东京教授、汤池主簿、太学助教。因母亲去世而守丧,服除之后,累任翰林修撰、兼修起居注、监察御史。贞祐初年,改任吏部员外郎、翰林待制、侍御史。

完颜宇举荐纳坦谋嘉有才干,志在匡辅国家,可参预军政大事,朝廷便任命他为元帅府经历官。中都被围时,粮食将要吃尽,胥鼎上奏说:“京都的官员民众能够赡养贫民的,根据他所送出的粮食多少升官,都可以先给凭据。”纳坦谋嘉不收凭据便离开了。中都危急时,纳坦谋嘉说:“当元帅的统率几万军队,却不能出城和敌人打一仗,还不如自缚请降呢!”金宣宗商议迁都,纳坦谋嘉说:“不行!河南地狭土薄,以后宋、夏交替入侵,河北之地就非我所有了。应当选派诸王分别镇守辽东、河南,中都不能迁离。”宣宗不听从。不久,被任命为唐州刺史。又入朝任太常少卿兼左拾遗,迁任郑州防御使。又改为左谕德,转任少詹事,代理御史中丞。不久,又代理太子詹事。兴定元年(1217),潼关失守,改任河南统军使兼昌武军节度使,代签枢密院事,行院于许州,他精简没有用处的军士二千多人。又上书进谏伐宋的事情,不被采纳。

兴定三年(1219),被降为颍州防御使。有人报告说,宋人准备偷袭颍州,后来宋兵果然来了,因为纳坦谋嘉先有了准备,宋兵便离开了。有关方面报功时,没有报那位事先上报消息的人,纳坦谋嘉替他请了赏。四年(1220),召任翰林侍讲学士兼兵部侍郎、同修国史。五年(1221)去世。

奥屯忠孝,字全道,本名牙哥,懿州胡土虎猛安人。从小父亲去世,对母亲很孝顺。大定二十二年(1182)中进士,调任蒲州司候。因政绩清廉而升官,任校书郎兼太子司经。三迁任礼部员外郎。再迁翰林待制,权户部侍郎,辅佐参知政事胥持国治理黄河决口的事,有劳绩,进升一阶。被任命为河平军节度使、兼都水监。于是疏通了七祖佛河以及王村、周平、道口、鸡爪、孙家港,又开凿了东明、南阳冈、马蹄、孙村等河。忠孝经常说:“河一有灾,免不了民众劳苦。再垒石为岸十多里长,民众就难以承受了。”又改任沁南军节度使。由于他原在卫州时聚集妨农军曾借用民众的钱财却不让偿还,贫富民众之间就不肯相互借贷,军民关系不和睦,因而坐罪被降任宁海州刺史。又改为滑州刺史,历任同知南京留守,迁任定国军节度使,又任沁南军节度使。入朝任太子少傅兼礼部尚书。

贞祐初年,商议将卫绍王降为庶人的事时,奥屯忠孝和蒲察思忠赞同胡沙虎的意见,其事见于《思忠传》中。不久,任为参知政事。中都被围困,形势危急,粮道断绝,皇帝下诏令忠孝搜索民间积存的粮食,除了自己留存够两个月食用外,全部交给官府,用银钞或者僧人道士的戒牒作为酬报。当时,知大兴府事胥鼎负责筹划军队粮食,他上奏朝廷,让允许民众纳粟买官,胥鼎已经收缴过一次了,又要奥屯忠孝再搜括一遍,让百姓们连缴两回,以此作为自己的功绩。左谏议大夫张行信上疏评论说“:民众粮食只存两个月了,而又再次夺取,当他们绝粮时,不单单怨恨官府,也必定埋怨朝廷不体察民众疾苦。”金宣宗很赞同张行信的意见,便命令朝廷近臣和奥屯忠孝一起斟酌应当收取多少。他又对忠孝说“:国家本意是想得到一部分粮食,如今既已收到了,姑且听从民众便利行事就可以了。”

不久,张行信又上奏说:“参政奥屯忠孝平生矫揉做作不近人情,急于功名,沽名钓誉,苛刻害人,残忍不恤民情。他参与河防时,河朔的民众忍受不了他的祸害。军队欠民众钱财,却不让偿还。东海王准备任用胡沙虎,满朝官员都认为不合适,而忠孝却独自强力推荐。当胡沙虎发难时,忠孝却还自以为有功。诏议东海王的爵号时,忠孝请求籍没他的子孙。可是,当论及特末也时他却说不应当籍没,他偏于私党办事不公正达到如此地步。平时没事时,还容不得一个不适合当丞相的人在朝廷,何况如今国家正是多事之秋,还让这个人参与朝政,社稷将如何办呢?”金宣宗说:“我初即位,自当以礼选用或罢黜大臣,你可以告诉和他亲近的人,给他透个消息让他自己请求离开就行了。”张行信便将皇帝的话告诉右司郎中把胡鲁,把胡鲁又将金宣宗的意思转告奥屯忠孝,忠孝却厚着脸皮不听建议。不久,被免为太子太保,出知济南府事。又改知中山府事。不久去世,享年七十岁,谥为惠敏。

蒲察思忠,本名畏也,隆安路合懒合兀主猛安人。大定二十五年(1185)中进士,任文德、氵郭阴主簿,国子助教,应奉翰林文字,太学博士,累迁至涿州刺史、吏部郎中,改任潞王师傅。朝廷下令由他和翰林侍读学士张行简一起讨论武成王庙中祭祀人员的等第排列次序,蒲察思忠上奏说:“依我所见,武成王庙中配祭的诸将,不按世代先后为序。我后来查阅了唐代的祀典,李靖、李责力的地位都在吴起、乐毅之上。圣朝太祖以二千人马,击败了百万军队,太宗皇帝克宋,以成此帝业,秦王宗翰、宋王宗望、娄室、谷神和前代的各将领,各以他们的功德大小加以排列次序就行了。”思忠的言论,大多矫饰虚伪,不必全记录,只录他讲得尚有点道理的。迁任大理卿、兼左谏司、同修国史。

泰和六年(1206),平章政事仆散揆到河南宣抚,诏令做好准备,确定防御和攻守的方法,集合百官在尚书省商议。朝臣中有许多不同意见,思忠说:“宋人攻围城邑时,一出动就是几千人,不是普通小股敌人。重要在于选择贤能的将领,既能攻又能守的,临时随机应变,就没有什么问题了。”皇帝认为他说的有理。不久迁任翰林侍讲学士兼左谏议大夫,大理卿、同修国史职务如故。过了一个月,又兼知审官院正职,一个人而兼任四种职务是从蒲察思忠开始的。宋人请求议和,朝廷赐给他银子五十两,彩帛十端。后来他为母亲服丧,服终被任命为侍讲学士,兼谏议、修史、知审官院,又转任侍读,兼兵部侍郎。

贞祐初年,胡沙虎请求朝廷将卫绍王废黜为庶人,蒲察思忠和奥屯忠孝附和胡沙虎的意见,并说:“偷人钱财,还称为盗,何况偷窃皇帝的位置为一己之私利呢!”金宣宗不肯听从。不久,改任太子太保兼侍读、修国史。二年春天,祭祀太庙时,蒲察思忠代理太尉职务,因酒醉殴打礼部值班官员,受到御史台弹劾,降为秘书监兼同修国史。不久,又迁任翰林学士同修国史,死于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