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第一部分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序

昔神农遍尝百药,以辨五苦六辛之味,逮伊尹而汤液之剂备;黄帝欲创九针,以治三阴三阳之疾,得岐伯而砭艾之法精。虽大圣人有意於拯民之痪,必待贤明博通之臣,或为之先,或为之后,然后圣人之所为,得行於永久也。医家之务,经是二圣二贤而能事毕矣。后之留意於方术者,苟知药而不知灸,未足以尽治疗之体;知灸而不知针,未足以极表裹之变。如能兼是圣贤之蕴者,其名医之良乎。有唐真人孙思邈者,乃其人也,以上智之材,抱康时之志,当太宗治平之际,思所以佐乃后庇民之事,以谓上医之道,真圣人之政,而王官之一守也。而乃祖述农黄之旨,发明岐挚之学,经攘扁鹊之《难》,方采仓公之《禁》,仲景《黄素》,元化《绿恢》,葛仙翕之《必效》,胡居士之《经验》,张苗之《药对》,叔和之《脉法》,皇甫谧之《三部》,陶隐居之《百一》,自余郭玉、范汪、僧垣、阮炳,上极文字之初,下讫有隋之世,或经或方,无不采摭。集诸家之所秘要,去众说之所未至,成书一部,总三十卷,目录一通。脏腑之论,针艾之法,脉证之辨,食治之宜,始妇人而次婴孺,先脚气而后中风,伤寒、瘫疽、消渴、水肿,七窍之病,五石之毒,备急之方,养性之术,总篇二百三十二门,合方论五千三百首,莫不十全可验,四种兼包。厚德过於千金,遗法传於百代,使二圣二贤之美不坠於地,而世之人得以阶近而至远,上识於三皇之奥者,孙真人善述之功也。然以俗尚险怪,我道纯正,不述剖腹易心之异;世务径省,我书浩博,不可道听途说而知。是以学寡其人,寝以纷靡,贤不继世,简编断缺,不知者以异端见黜,好之者以阙疑辍功。恭惟我朝以好生为德,以广爱为仁,乃诏儒臣,正是坠学。臣等术谢多通,职专典校,於是请内府之秘书,探道藏之别录,公私众本,搜访几遍,得以正其讹谬,补其遗佚,文之重复者削之,事之不伦者缉之,编次类聚,期月功至。纲领虽有所立,文义犹或疑阻,是用端本以正末,如《素问》、《九墟》、《灵枢》、《甲乙》、《太素》、《巢源》、诸家本草、前古脉书、《金匮玉函》、《肘后备急》、谢士秦《删繁方》、刘涓子《鬼遗论》之类,事关所出,无不研核;尚有所阙,而又溯流以讨源,如《五鉴经》、《千金翼》、《崔氏纂要》、《延年秘录》、《正元广利》、《外台秘要》、《兵部手集》、《梦得传信》之类,凡所振别,无不考理。互相质正,反覆稽参,然后遗文疑义,焕然悉明。书虽是旧,用之惟新。可以济含灵,裨明圣好生之治;可以传不朽,副主上广爱之心。非徒为太平之文致,实可佐皇极之锡福。校俨既成,缮写伊始,恭以上进,庶备亲览。

太子右赞善大夫臣高保衡、尚书都官员外,耶臣孙奇、尚书司封,耶中充秘阁校理臣林亿、尚书工部侍郎兼侍讲臣钱象先等谨上。

本序

夫清浊剖判,上下攸分,三才肇基,五行淑落,万物淳朴,无得而称。燧人氏出,观斗极以定方名,始有火化;伏羲氏作,因之而画八卦,立庖厨。滋味既兴,愈疗萌起。大圣神农氏,愍黎元之多疾,遂尝百药以救疗之,犹未尽善。黄帝受命,创制九针,与方士岐伯、雷公之伦,备论经脉,旁通问难,详究义理,以为经论,故后世可得依而畅焉。春秋之际,良医和缓;六国之时,则有扁鹊;汉有仲景、仓公,魏有华佗,并皆探迹索隐,穷幽洞微,用药不过二三,、灸灶不逾七八,而疾无不愈者。晋宋以来,虽复名医问出,然治十不能愈五六,良由今人嗜欲太甚,立心不常,淫放纵逸,有阙摄养所致耳。余缅寻圣人设教,欲使家家自学,人人自晓。君亲有疾,不能疗之者,非忠孝也。末俗小人,多行诡诈,倚傍圣教,而为欺给,遂令朝野士庶,咸耻医卫之名,多教子弟诵短文,构小策,以求出身之道,医治之术,阙而弗论,吁可怪也。嗟乎!.深乖圣贤之本意。吾幼遭风玲,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所以青拎之岁,高尚兹典;白首之年,未尝释卷。至於切脉诊候,采药合和,服饵节度,将息避慎,一事长於己者,不远千里,伏膺取决。至於弱冠,颇觉有悟,是以亲邻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济益,在身之患,断绝医门,故知方药本草,不可不学。吾见诸方,部帐浩博,忽遇仓卒,求检至难,比得方讫,疾已不救矣。呜呼!.痛夭枉之幽厄,惜堕学之昏愚,乃博采群经,删裁繁重,务在简易,以为《备急千金要方》一无凡三+卷。虽不能究尽病源,但使留意於斯者,亦思过半矣。以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瑜於此,故以为名也。未可传於士族,庶以贻厥私门。张仲景日: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卫,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而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而忽弃其本,欲华其表,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傅#1?进不能爱人知物,退不能爱躬知己,卒遇风邪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后震栗,身居死#2地,蒙蒙昧昧,蕙若游魂。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责百年之寿命,将至贵之重器,委付庸医,恣其所措。咄嗟暗悔!叹#3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一悲#4。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自弃#5若是,夫何荣势之云哉?此之谓也。

#1传;影宋刻本作『附』

#2死:影宋刻本作『厄』。

#3叹:影宋刻本作『厌』。

#4一悲:影宋刻本作『涕泣』。

#5弃:原作『育』,据影宋刻本改。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之一

宋朝奉郎守太常少卿充秘阁校理林亿等校正

医学诸论#1

论大医习业第一

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裹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斩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若不尔者,如无目夜游,动致颠殒。次须熟读此方,寻思妙理,留意钻研,始可与言於医道者矣。又须涉猎群书,何者?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至於五行休王、七耀天文,并须探赜。若能具而学之,则於医道无所滞碍,而尽善尽美者矣。

论大医精诚第二

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俞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於兹矣。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於至粗至浅之思,岂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崄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於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於人乎。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能不用者,斯为大哲,亦所不及也。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不得於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盻;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羞迭荐,食如无味;醽醁兼陈,看有若无。所以尔者,夫一人向隅,满堂不乐,而况病人苦楚,不离斯须,而医者安然欢娱,傲然自得,兹乃人神之所共耻,至人之所不为,斯盖医之本意也。

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谴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衒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老君曰:人行阳德,人自报之;人行阴德,鬼神报之。人行阳恶,人自报之;人行阴恶,鬼神害之。寻此二途,阴阳报施,岂诬也哉。所以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於冥运道中,自感多福者耳。又不得以彼富贵,处以珍贵之药,令彼难求,自衒功能,谅非忠恕之道。志存救济,故亦曲碎论之,学者不可耻言之鄙俚也。

论治病略例第三

夫天布五行,以植万类,人禀五常,以为五脏,经络腑输,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易》曰:非天下之至赜,其孰能与於此。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循旧,省病问疾,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固亦难矣。此皆医之深戒,病者可不谨以察之,而自防虑也。

古来医人,皆相嫉害。扁鹊为秦太医令李酰所害,即其事也。一医处方,不得使别医和合,脱或私加毒药,令人增疾,渐以致困。如此者非一,特须慎之。宁可不服其药,以任天真,不得使愚医相嫉,贼人性命,甚可哀伤。

夫百病之本,有中风伤寒,寒热温疟,中恶霍乱,大腹水肿,肠僻下痢,大小便不通,贲豚上气,咳逆呕吐,黄疸消渴,留饮癖食,坚积症痕,惊邪癫痫,鬼疰,喉痹齿痛,耳聋目盲,金疮踒折,痈肿恶疮,痔瘘瘤瘿,男子五劳七伤、虚乏赢瘦,女子带下崩中、血闭阴蚀,虫蛇蛊毒所伤,此皆大略宗兆,其间变动枝叶,各依端绪以取之。又有冷热劳损,伤饱房劳,惊悸恐惧,忧恚休惕;又有产乳落胎,堕下瘀血;又有贪饵五石,以求房中之乐。此皆病之根源,为患生诸枝叶也,不可不知其本末。但尚医说,男女长幼之病,有半与病源相附会者,便可服药也。男子者,众阳所归,常居於燥,阳气游动,强力施泄,便成劳损、损伤之病,亦以众矣。若比之女人,则十倍易治。凡女子十四已上,则有月事,月事来日得风冷湿热,四时之病相协者,皆自说之,不尔与治误相触动,更增困也。处方者,亦应问之。

凡用药,皆随土地所宜。江南岭表,其地暑湿,其人肌肤薄脆,腠理开疏,用药轻省;关中河北,土地刚燥,其人皮肤坚硬,胜理闭塞,用药重复。

世有少盛之人,不避风湿,触犯禁忌,暴竭精液,虽得微疾,皆不可轻以利药下之。一利大重,竭其精液,困滞着床,动经年月也。凡长宿病,宜服利汤,不须尽剂,候利之足则止。病源未除者,於后更合耳。稍有气力堪尽剂,则不论也。病源须服利汤取除者,服利汤后,宜将丸散,时时助之。

凡病服利汤得瘥者,此后慎不中服补汤也。若得补汤,病势还复成也。更重泻之,则其人重受弊也。若初瘥,气力未甚平复者,但消息之;须服药者,当以平药和之。夫常患之人,不妨行走,气力未衰,欲将补益,冷热随宜丸散者,可先服利汤,泻除胸腹中拥积痰实,然后可服补药也。夫极虚劳应服补汤者,不过三剂即止。若治风病应服治风汤者,皆非三五剂可知也。自有滞风洞虚,即服十数剂,乃至百余日可瘥也。故曰:实即泻之,虚则补之。

夫二仪之内,阴阳之中,唯人最贵。人者,禀受天地中和之气,法律礼乐,莫不由人。人始生,先成其精,精成而脑髓生。头圆法天,足方象地,眼目应日月,五脏法五星,六腑法六律,以心为中极。大肠长一丈二尺,以应十二时;小肠长二丈四尺,以应二十四气。身有三百六十五络,以应一岁。人有九窍,以应九州。天有寒暑,人有虚实;天有刑德,人有爱憎;天有阴阳,人有男女;月有大小,人有长短。所以服食五谷不能将节,冷热咸苦更相掁触,共为攻击,变成疾病。凡医诊候,固是不易。又问而知之,别病深浅,名曰巧医。仲景曰:凡欲和汤合药,针灸之法,宜应精思,必通十二经脉,辨三百六十孔穴,荣卫气行,知病所在,宜治之法,不可不通。古者上医相色,色脉与形不得相失,黑乘赤者死,赤乘青者生。中医听声,声合五音,火闻水声,烦闷千#2惊;木闻金声,恐畏相刑。脾者土也,生育万物,回助四傍,善者不见,死则归之。太过则四肢不举,不及则九窍不通。六识闭塞,犹如醉人。四季运转,终而复始。下医诊脉,知病源由,流转移动,四时逆顺,相害柑生,审知#3脏腑之微,此乃为妙也。

论诊候第四

夫欲理病,先察其源,候其病机,五脏未虚,六腑未竭,血脉未乱,精神未散,服药必活。若病已成,可得半愈。病势已过,命将难全。

夫诊候之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均,气血未乱,精取其脉,知其逆顺,非其时不用也,深察三部九候而明告之。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又曰上医听声,中医察色,下医诊脉。又曰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若不加心用意,於事混淆,即病者难以救矣。

何谓三部?寸关尺也。上部为天,肺也;中部为人,脾也;下部为地,肾也。何谓九候?部各有三,合为九候。上部天,两额动脉,主头角之气也;上部地,两颊动脉,主口齿之气也;上部人,耳前动脉,主耳目之气也。中部天,手太阴,肺之气也;中部地,手阳明,胸中之气也;中部人,手少阴,心之气也。下部天,足厥阴,肝之气也;下部地,足少阴,肾之气也;下部人,足太阴,脾之气也。合为九候。

夫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死;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形气相得者生;参五不调者病;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愚医不通三部九候,及四时之经,或用汤药倒错,针灸失度,顺方治病,更增他疾,遂致灭亡。哀哉需民,枉死者半,可为世无良医,为其解释。经说:地水火风,和合成人。凡人火气不调,举身蒸热;风气不调,全身强直,诸毛孔闭塞;水气不调,身体浮肿,气满喘粗;土气不调,四肢不举,言无音声。火去则身冷,风止则气绝,水竭则无血,土散则身裂。然愚医不思脉道,反治其病,使脏中五行共相克切,如火炽燃,重加其油,不可不慎。凡四气合德,四神安和?一气不调,百一病生#4。四神动作,四百四病同时俱发。又云:一百一病,不治自愈;一百一病,须治而愈;一百一病,虽治难愈;一百一病,真死不治。

张仲景曰:欲疗诸病,当先以汤荡涤五脏六腑,开通诸脉,治道阴阳,破散邪气,润泽枯朽,悦人皮肤,益人气血。水能净万物,故用汤也。若四肢病久,风冷发动,次当用散,散能逐邪,风气湿痹,表裹移走,居无常处者,散当平之。次当用丸,丸药者,能逐风冷,破积聚,消诸坚癖,进饮食,调和荣卫。能参合而行之者,可谓上工。故曰:医者,意也。又曰:不须汗而强汗之者,出其津液,枯竭而死;须汗而不与汗之者,使诸毛孔闭塞,令人闷绝而死。又不须下而强下之者,令人开肠,洞泄不禁而死;须下而不与下之者,使人心内懊浓,胀满烦乱,浮肿而死。又不须灸而强与灸者,令人火邪入腹,干错五脏,重加其烦而死;须灸而不与灸之者,令人冷结重凝,久而弥固,气上冲心,无地消散,病笃而死。

黄帝问曰:淫邪浮衍奈何?岐伯对曰:正邪从外袭内,而未有定舍,及淫於脏,不得定处,与荣卫俱行,而与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也。凡气淫於腑,则有余於外,不足於内;气淫於脏,则有余於内,不足於外。问曰:有余不足有形乎?对曰:阴盛则梦涉大水而恐惧,阳盛则梦蹈大火而燔灼,阴阳俱盛则梦相杀毁伤;上盛则梦飞扬,下盛则梦堕坠;甚饱则梦与《巢源》云梦行,甚饥则梦取《巢源》云梦卧;肝气盛则梦怒,肺气盛则梦恐惧、哭泣,心气盛则梦喜笑及恐畏,脾气盛则梦歌乐、体重、手足不举,肾气盛则梦腰脊两解而不属。凡此十一盛者,至而泻之立已。厥气客於心,则梦见丘山烟火;客於肺,则梦飞扬,见金铁之器奇物;客於肝,则梦见山林树木;客於脾,则梦见丘陵大泽,坏屋风雨;客於肾,则梦见临渊,没居水中;客於膀胱,则梦见游行;客於胃,则梦见饮食;客於大肠,则梦见田野;客於小肠,则梦见聚邑、街衢;客於胆,则梦见斗讼、自刳;客於阴器,则梦交接斗内;客於项,则梦见斩首;客於胯,则梦见行走而不能前进,及池渠井窊中居;客於股,则梦见礼节拜跪;客於胞胪,则梦见没溺便利。凡此十五不足者,至而补之立已。善诊候者,亦可深思此意,乃尽善尽美矣。

《史记》曰: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於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飞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生候尚存,形色未改,病未入胜理,针药及时,能将节调理,委以良医,病无不愈。

论处方第五

夫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饮食不消以吐下药,鬼疰蛊毒以蛊毒药,痈肿疮瘤以疮瘤药,风湿以风湿药,风劳气冷各随其所宜。雷公云:药有三品,病有三阶。药有甘苦,轻重不同。病有新久,寒温亦异。重热腻滑、咸醉药石饮食等,於风病为治,余病非对;轻冷粗涩、甘苦药草饮食等,於热病为治,余病非对;轻热辛苦淡药饮食等,於冷病为治,余病非对。其大纲略显其源流,自余睹状可知,临事制宜,当识斯要。

《药对》曰:夫众病积聚,皆起於虚,虚生百病。积者,五脏之所积;聚者,六腑之所聚。如斯等疾,多从旧方,不假增损。虚而劳者,其弊万端,宜应随病增减。古之善为医者,皆自采药,审其体性所主,取其时节早晚,早则药势未成,晚则盛势已歇。今之为医,不自采药,且不委节气早晚,只共采取,用以为药,又不知冷热消息、分两多少,徒有疗病之心,永无必愈之效,此实浮惑。聊复审其冷热,记其增损之主耳。虚劳而苦头痛复热,加枸杞、萎蕤;虚而吐#5,加人参;虚而不安,亦加人参;虚而多梦纷纭,加龙骨;虚而多热,加地黄、牡蛎、地肤子、甘草;虚而冷,加当归、芎藭、乾姜;虚而损,加锺乳、棘刺、肉苁蓉、巴戟天;虚而大热,加黄苓、天门冬;虚而多忘,加茯神、远志;虚而惊悸不安,加龙齿、紫石英、沙参、小草,冷则用紫石英、小草,若客热即用沙参、龙齿,不冷不热无用之;虚而口乾,加麦门冬、知母;虚而吸吸,加胡麻、覆盆子、柏子仁;虚而多气,兼微咳,加五味子、大枣;虚而身强,腰中不利,加磁石、杜仲;虚而多冷,加桂心、吴茱萸、附子、乌头;虚而小便赤,加黄苓;虚而客热,加地骨皮、白水黄耆;虚而冷,用陇西黄耆;虚而痰复有气,加生姜、半夏、枳实;虚而小肠利,加桑螵蛸、龙骨、鸡肌豚;虚而小肠不利,加茯苓、泽泻;虚而痢白,加厚朴。诸药无有一一历而用之,但据体性冷热,的相主对,聊叙增损之一隅,入处方者宜准此。

论用药第六

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6,本上经。

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有毒无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赢者,本中经。

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7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

三品合三百六十五种,法三百六十五度,每一度应一日,以成一岁。倍其数,合七百三十名也。

凡药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摄合和者,宜用一君、二臣、三佐、五使,又可一君、三臣、九佐使也。

又有阴阳配合,子母兄弟,根茎花实,草石骨肉。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之时,用意审视,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不尔勿合用也。

又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阴乾、曝乾、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其相使、相畏七情,列之如左,处方之日,宜深而究之。

玉石上部

玉泉畏款冬花。

玉屑恶鹿角。

丹砂恶磁石,畏咸水。

曾青畏菟丝子。

石胆水英为使,畏牡桂、菌桂、芫花、辛夷、白薇。

云母泽泻为使,畏鮀鱼及流水,恶徐长卿。

朴硝畏麦句姜。

锺乳蛇床子、菟丝子为使,恶牡丹、玄石、牡蒙,畏紫石英、蘘草。

消石火为使,恶苦参、苦菜、畏女苑。

芒硝石韦为使,恶麦句姜。

矾石甘草为使,恶牡蛎。

滑石石韦为使,恶曾青。

白石英恶马目毒公。

紫石英长石为使,畏扁青、附子,不欲鮀甲、黄连、麦句姜。

赤石脂恶大黄,畏芫花。

黄石脂曾青为使,恶细辛,畏蜚蠊、扁青、附子。

白石脂燕粪为使,恶松枝#8,畏黄苓。

太一余粮杜仲为使,畏铁落、菖蒲及贝母。

玉石中部

水银畏磁石。

殷孽恶防己,畏木。

孔公孽木兰为使,恶细辛。

凝水石畏地榆,解巴豆毒。

阳起石桑螵蛸为使,畏菟丝子,恶泽泻、菌桂、雷丸#9、蛇蜕皮。

石膏鸡子为使,恶莽草、毒公。

磁石柴胡为使,畏黄石脂,恶牡丹、莽草。

玄石恶松脂、柏子仁、菌桂。

理石滑石为使,畏麻黄。

玉石下部

青琅玕得水银良,畏鸡骨,杀锡毒。

礜石得火良,棘针为使,恶虎掌、毒公、鸯屎、细辛,畏水。

特生礜石得火良,畏水。

方解石恶巴豆。

代赭畏天雄。

大盐漏芦为使。

草药上部

六芝薯蓣为使,得发良,恶恒山,畏扁青、茵萨。

天门冬垣衣、地黄为使,畏曾青。

麦门冬地黄、车前为使,恶款冬、苦瓠,畏苦参、青蘘。

术防风、地榆为使。

女萎、萎蕤畏卤咸。

乾地黄得麦门冬、清酒良,恶贝母,畏芜荑。

菖蒲秦荒、秦皮为使,恶地胆、麻黄。

泽泻畏海蛤、文蛤。

薯蓣紫芝为使,恶甘遂。

远志得茯苓、冬葵子、龙骨良,杀天雄、附子毒,畏真珠、蜚蠊、藜芦、齐蛤。

菊花术、枸杞根、桑根白皮为使。

人参茯苓为使,恶溲疏,反藜芦。

甘草术、乾漆、苦参为使,恶远志,反甘遂、大戟、芫花、海藻。

石斛陆英为使,恶凝水石、巴豆,畏白僵蚕、雷丸。

牛膝恶萤火、龟甲、陆英,畏白前。

独活蠡实为使。

柴胡半夏为使,恶皂荚,畏女菀、华芦。

细辛曾青、枣根为使,恶狼毒、山茱萸、黄耆,畏滑石、消石,反藜芦。

庵子荆子、薏苡仁为使,恶细辛、乾姜。

菥蓂子得荆子、细辛良,恶乾姜、苦参。

龙胆贯众为使,恶防葵、地黄。

菟丝子得酒良,薯蓣、松脂为使,恶雚菌。

巴戟天覆盆子为使,恶朝生、雷丸、丹参。

蒺藜子乌头为使。

防风恶乾姜、藜芦、白敛、芫花,杀附子毒。

沙参恶防己,反藜芦。

络石杜仲、牡丹为使,恶铁落,畏菖蒲、贝母。

丹参畏咸水,反藜芦。

天名精垣衣为使。

决明子蓍实为使,恶大麻子。

黄连黄苓、龙骨、理石为使,恶菊花、芫花、玄参、白鲜皮,畏款冬,胜乌头,解巴豆毒。

芎藭白芷为使。

续断地黄为使,恶雷丸。

黄耆恶龟甲。

杜若得辛夷、细辛良,恶柴胡、前胡。

蛇床子恶牡丹及巴豆、贝母。

茜根畏鼠姑。

飞廉得乌头良,恶麻黄。

薇衔得秦皮良。

五味子苁蓉为使,恶萎蕤,胜乌头。

草药中部

当归恶茹,畏菖蒲、海藻、牡蒙。

秦艽菖蒲为使。

黄苓山茱萸、龙骨为使,恶葱实,畏丹砂及牡丹、藜芦。

稿本恶茹。

麻黄厚朴为使,恶辛夷、石韦。

乾姜秦椒为使,恶黄连、黄苓、天鼠粪,杀半夏、苌菪毒。

葛根杀野葛、巴豆及百药毒。

前胡半夏为使,恶皂荚,畏藜芦。

芍药雷丸为使,恶石斛、芒硝,畏消石、鳖甲、小蓟,反藜芦。

贝母厚朴、白薇为使,恶桃花,畏秦艽、礜石、莽草,反乌头。

玄参恶黄耆、乾姜、大枣、山茱萸,反藜芦。

石韦滑石、杏仁为使,得菖蒲良。

栝蒌枸杞为使,恶乾姜、牛膝,乾漆反乌头。

狗脊萆薢为使,恶败酱。

苦参玄参为使,恶贝母、漏芦及菟丝子,反藜芦。

瞿麦蘘草、牡丹为使,恶桑螵蛸。

白芷当归为使,恶旋复花。

石龙芮大戟为使,畏蛇蜕皮、吴茱萸。

白鲜皮恶桑螵蛸、桔梗、茯苓、萆薢。

萆薢薏苡为使,畏葵根、大黄及柴胡、牡蛎、前胡。

紫参畏辛夷。

仙灵脾薯蓣为使。

紫菀款冬为使,恶天雄、瞿麦及雷丸、远志,畏茵蔯。

防己殷孽为使,恶细辛,畏萆薢,杀雄黄毒。

牡丹畏菟丝子。

白薇恶黄耆、大黄、大戟、乾姜及乾漆、大枣、山茱萸。

款冬花杏仁为使,得紫菀良,恶皂荚、消石、玄参,畏贝母、辛夷、麻黄、黄苓、黄连、黄耆、青葙。

女菀畏卤咸。

泽兰防己为使。

地榆得发良,恶麦门冬。

海藻反甘草。

草药下部

大黄黄苓为使。

桔梗节皮为使,畏白芨、龙胆、龙胆、龙眼。

葶苈榆皮为使,得酒良,恶僵蚕、石龙芮。

甘遂瓜蒂为使,恶远志,反甘草。

芫花决明为使,反甘草。

泽漆小豆为使,恶薯蓣。

大戟反甘草。

钩吻半夏为使,恶黄苓。

藜芦黄连为使,反细辛、芍药、五参,恶大黄。

天雄远志为使,恶腐婢。

乌头、乌喙莽草为使,反半夏、栝蒌、贝母、白敛、白友,恶藜芦。

贯众翟菌为使。

虎掌蜀漆为使,恶莽草。

附子地胆为使,恶娱蚣,畏防风、甘草、黄耆、人参、乌韭、大豆。

蜀漆栝蒌为使,恶贯众。

恒山畏玉札。

半夏射干为使,恶皂荚,畏雄黄及生姜、乾姜、秦皮、龟甲,反乌头。

狼牙芜荑为使,恶秦荒、地榆。

白敛代赭为使,反乌头。

白芨紫石英为使,恶理石、李核仁、杏核仁。

雚菌得酒良,畏鸡子。

茹甘草为使,恶麦门冬。

盖草畏鼠妇。

夏枯草土瓜为使。

狼毒大豆为使,恶麦句姜。

鬼臼畏垣衣。

木药上部

茯苓、茯神马为使,恶白敛,畏牡蒙及地榆、雄黄、秦艽、龟甲。

柏子仁牡蛎、桂心、瓜子为使,恶菊花、羊蹄、诸石、面曲。

杜仲恶蛇蜕、玄参。

乾漆半夏为使,畏鸡子。

蔓荆子恶乌头、石膏。

牡荆实防风为使,恶石膏。

五加皮远志为使,畏蛇蜕、玄参。

黄檗恶乾漆。

辛夷芎藭为使,恶五石脂,畏菖蒲及蒲黄、黄连、石膏、黄环。

酸枣仁恶防己。

槐子天雄、景天为使。

木药中部

厚朴乾姜为使,恶泽泻及寒水石、消石。

山茱萸蓼实为使,恶桔梗、防风、防己。

吴茱萸寥实为使,恶丹参、消石、白垩,畏紫石英。

秦皮大戟为使,恶吴茱萸。

占斯解狼毒毒。

栀子解踯躅毒。

秦椒恶栝蒌、防葵,畏雌黄。

桑根白皮续断、桂心、麻子为使。

木药下部

黄环鸢尾为使,恶茯苓、防己。

石南五加皮为使。

巴豆芫花为使,恶雚草,畏大黄及

黄连、藜芦,杀斑猫毒。

蜀椒杏仁为使,畏款冬。

溲疏漏芦为使。

栾华决明为使。

雷丸荔实、厚朴为使,恶葛根。

皂荚柏子为使,恶麦门冬,畏空青、人参、苦参。

兽上部

龙骨得人参、牛黄良,畏石膏。

龙角畏乾漆、蜀椒、理石。

牛黄人参为使,恶龙骨、地黄及龙胆、蜚蠊,畏牛膝。

白胶得火良,畏大黄。

阿胶得火良,畏大黄。

兽中部

犀角松脂为使,恶雚菌、雷丸。

羖羊角菟丝子为使。

鹿茸麻勃为使。

鹿角杜仲为使。

兽下部

麋脂畏大黄,恶甘草。

虫鱼上部

蜜蜡恶芫花、齐蛤。

蜂子畏黄苓、芍药、牡蛎。

牡蛎贝母为使,得#10甘草、牛膝、远志、蛇床良,恶麻黄、吴茱萸、辛夷。

桑螵蛸畏旋复花。

海蛤蜀漆为使,畏狗胆、甘遂、芫花。

龟甲恶沙参、蜚蠊。

虫鱼中部

伏翼苋实、云实为使。

猬皮得酒良,畏桔梗、麦门冬。

蜥蜴恶硫黄、斑猫、芜萸。

露蜂房恶乾姜、丹参、黄苓、芍药、牡蛎。

□虫畏皂荚、菖蒲。

脐蟾蜚蠊为使,恶附子。

鮀鱼甲蜀漆为使,畏狗胆、甘遂、芫花。

鳖甲恶矾石。

乌贼鱼骨恶白敛、白芨。

蟹杀茛菪毒、漆毒。

天鼠粪恶白敛、白薇。

虫鱼下部

蛇蜕畏磁石及酒。

蜣螂畏羊角、石膏。

斑猫马刀为使,畏巴豆、丹参、空青,恶肤青。

地胆恶甘草。

马刀得水良。

果上部

大枣杀乌头毒。

果下部

杏仁得火良,恶黄耆、黄苓、葛根及解锡、胡粉毒,畏莽草。

菜上部

冬葵子黄苓为使。

菜中部

葱实解藜芦毒。

米上部

麻蕡、麻子畏牡蛎、白薇,恶茯苓。

米中部

大豆及黄卷恶五参、龙胆,得前胡、乌喙、杏仁、牡蛎良,杀乌头毒。

大麦食蜜为使。

酱杀药毒、火毒。

右一百九十七种有相制使,其余皆无,故不备录。

或曰:古人用药至少,分两亦轻,瘥病极多。观君处方,非不烦重,分两亦多,而瘥病不及古人者,何也?答曰:古者日月长远,药在土中自养经久,气味真实,百姓少欲,禀气中和,感病轻微,易为医疗。今时日月短促,药力轻虚,人多巧诈,感病厚重,难以为医。病轻用药须少,重用药即多,此则医之一隅,何足怪也。又古之医者,自将采取,阴乾、曝乾,皆悉如法,用药必依土地,所以治十得九。今之医者,但知诊脉处方,不委采药时节,至於出处土地、新陈虚实,一皆不悉,所以治十不得五六者,实由於此。夫处方者,常须加意,重复用药,药乃有力,若学古人,徒自误耳。方来学者,须详而熟之。

凡紫石英、白石英、朱砂、雄黄、硫呈黄等,皆须光明映彻、色理鲜净者为佳。不然令人身体乾燥,发热口乾而死。

凡草石药,皆须土地坚实,气味浓烈,不尔治病不愈。

凡狼毒、枳实、橘皮、半夏、麻黄、吴茱萸,皆欲得陈久者良,其余唯须精新也。

论合和第七

问曰:凡合和汤药,治诸草石虫兽,用水升数,消杀之法则云何?答曰:凡草有根、茎、枝、叶、皮、骨、花、实,诸虫有毛、翅、皮、甲、头、足、尾、骨之属,有须烧炼炮炙,生熟有定,一如后法。顺方者福,逆之者殃。或须皮去肉,或去皮须肉,或须根茎,或须花实,依方炼治,极令净洁。然后升合秤两,勿令参差。药有相生相杀,气力有强有弱,君臣相理,佐使相持,若不广通诸经,则不知有好有恶。或医自以意加减,不依方分,使诸草石强弱相欺,入人腹中不能治病,更加斗争,草石相反,使人迷乱,力甚刀剑。若调和得所,虽未能治病,犹得安利五脏,於病无所增剧。例曰:诸经方用药,所以熬炼节度,皆脚注之,今方则不然,於此篇具条之,更不烦方下别注也。

凡药治择熬炮讫,然后秤之以充用,不得生秤。

凡用石药及玉,皆碎如米粒,绵裹内汤酒中。

凡‘锺乳等诸石,以玉槌水研,三日三夜,漂炼务令极细。

凡银屑,以水银和成泥。

凡礜石,赤泥团之,入火半日,乃熟可用,仍不得过之。不炼,生入药,使人破心肝。

凡朴硝、矾石,烧令汁尽,乃入丸散。芒硝、朴硝,皆绞扬讫,内汁中,更上火两三沸,烊尽乃服。

凡扬中用丹砂、雄黄者,熟末如粉,临服内扬中,搅令调和服之。

凡汤中用完物,皆擘破,乾枣、栀子之类是也。用细核物,亦打碎,山茱萸、五味子、蕤核、决明子之类是也。细花子物,正尔完用之,旋复花、菊花、地肤子、葵子之类是也。米、麦、豆、辈,亦完用之。

凡橘皮、吴茱萸、椒等,入汤不□咀。

凡诸果实仁,皆去尖及双仁者,汤揉挞去皮,仍切之。用栀子者,去皮;用蒲黄者,汤成下。

凡麦门冬、生姜入汤,皆切,三捣三绞,取汁,扬成去滓下之,煮五六沸,依如升数,不可共药煮之。一法薄切用。

凡麦门冬,皆微润,抽去心。

凡麻黄,去节,先别煮两三沸,掠去沫,更益水如本数,乃内余药,不尔令人烦,寸斩之。小草、瞿麦五分斩之,细辛、白前三分斩之,膏中细锉也。

凡牛膝、石斛等,入汤酒拍碎用之;石斛入丸散者,先以砧槌极打令碎,乃入臼,不尔捣不熟,入酒亦然。

凡桂、厚朴、杜仲、秦皮、木兰辈,皆削去上虚软甲错,取裹有味者秤之。茯苓、猪苓,削除黑皮。牡丹、巴戟天、远志、野葛等,皆槌破去心。紫菀,洗去土,曝乾,乃秤之。薤白、葱白,除青令尽。莽草、石南、茵芋、泽兰,剔取叶及嫩茎,去大枝。鬼臼、黄连,皆除根毛。石韦、辛夷,拭去毛,辛夷又去心。蜀椒,去闭口者及目。用大枣、乌梅,皆去核。用鬼箭,削取羽皮。

凡茯苓、芍药,补药须白者,泻药唯赤者。

凡菟丝子,暖汤淘伏去沙土,乾洒,缓酒渍,经一宿洒出,曝微白,捣之;不尽者,更以酒渍,经三五日乃出,更晒微乾,捣之,须使悉尽,极易碎。

凡用甘草、厚朴、枳实、石南、茵芋、藜芦、皂荚之类,皆炙之。而枳实去禳,藜芦去头,皂荚去皮、子。

凡用椒实,微熬令汗出,则有势力。

凡汤、丸、散用天雄、附子、乌头、乌喙、侧子,皆煻灰炮令微拆,削去黑皮乃秤之。唯姜附汤及膏酒中生用,亦削去皮乃秤之,直理破作七八片。

凡半夏,热汤洗去上滑,一云十洗四破,乃秤之,以入汤;若膏、酒、丸散,皆煻灰炮之。

凡巴豆,去皮、心、膜,熬令紫色。桃仁、杏仁、葶苈、胡麻诸有脂膏药,皆熬黄黑,别捣令如膏,指□视泯泯尔,乃以向成散,稍稍下臼中,合研,捣令消散,乃复都以轻绢筛之,须尽,又内臼中,依法捣数百杵也。汤、膏中虽有生用者,并捣破。

凡用麦糵、曲末、大豆黄卷、泽兰、芜荑,皆微炒。乾漆,炒令烟断。用乌梅入丸散者,熬之。用熟艾者,先炒,细擘,合诸药捣令细散不可筛者,内散中和之。

凡用诸毛羽、齿牙、蹄甲,龟鳖、鲮鲤等甲、皮、肉、骨、角、筋,鹿茸等,皆炙之。蛇蜕皮,微炙。

凡用斑猫等诸虫,皆去翅足,微熬。用桑螵蛸,中破炙之。牡蛎,熬令黄色。僵蚕、蜂房,微炒之。

凡汤中用麝香、犀角、鹿角、羚羊角、牛黄,须末如粉,临服内汤中,搅令调和服之。

凡丸、散用胶,先炙,使通体沸起燥,乃可捣,有不沸处,更炙之;断下汤直尔用之,勿炙;诸汤中用阿胶,皆绞汤毕,内汁中,更上火两三沸,令烊。

凡用蜜,先火煎,掠去沫,令色微黄,则丸经久不坏。掠之多少,随蜜精粗,遂至大稠,於丸弥佳。

凡丸中用蜡,烊,投少蜜中,搅调以和药。

凡汤中用饴糖,皆汤成下。诸汤用酒者,皆临熟下之。

凡药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汤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之。其不宜汤酒者,列之如左:

朱砂熟入酒#11雌黄云母阳起石入酒矾石入酒硫黄入酒锺乳入酒孔公孽入酒礜石入酒银屑白垩铜镜鼻胡粉铅丹卤咸入酒石灰入酒藜灰

右石类一十七种。

野葛狼毒毒公鬼臼莽草蒴藋入酒巴豆踯躅入酒皂荚入酒雚菌藜芦茹贯众入酒芜荑雷丸狼牙鸢尾蒺藜入酒女菀葈耳紫葳入酒薇衔入酒白芨牡蒙飞廉蛇衔占斯辛夷石南入酒楝实虎杖入酒,单渍虎掌蓄根羊桃入酒麻勃苦瓠瓜蒂陟厘狼跋子入酒云实槐子入酒地肤子蛇床子入酒青葙子茺蔚子王不留行菥蓂子菟丝子入酒

右草木之类四十八种。

蜂子蜜蜡白马茎狗阴雀卵鸡子雄鹊伏翼鼠妇樗鸡萤火蠮螉蠮旧作□僵蚕蜈蚣蜥蜴斑猫芫青亭长蛇胆虻虫蜚蠊蝼蛄马刀赭魁虾蟆猬皮生鼠生龟入酒蜗牛诸乌兽入酒虫鱼膏骨髓胆血屎溺

右虫兽之类二十九种。

古秤唯有铢两,而无分名。今则以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此则神农之称也。吴人以二两为一两,隋人以三两为一两。今依四分为一两称为定。方家凡云等分者,皆是丸散,随病轻重,所须多少,无定铢两,三种五种皆悉分两伺等耳。凡丸散云若干分两者,是品诸药宜多宜少之分两,非必止於若干之分两也。假令日服三方寸匕,须瘥止,是三五两药耳。凡散药有云刀圭者,十分方寸匕之一,准如梧桐子大也。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取不落为度。钱匕者,以大钱上全抄之。若云半钱匕者,则是一钱抄取一边尔,并用五铢钱也。钱五匕者,今五铢钱边五字者以抄之,亦令不落为度。一撮者,四刀圭也。十撮为一勺,两勺为一合。以药升分之者,谓药有虚实轻重,不得用斤两,则以升平之。药升方作上径一寸,下径六分,深八分,内散药勿按抑之,正尔微动,令平调耳。令人分药,不复用此。

凡丸药,有云如细麻大者,即胡麻也,不必扁扁,但令较略大小相称尔。如黍粟者亦然,以十六黍为一大豆也。如麻子者,即今大麻子,准三细麻也。如胡豆者,今青斑豆也,以二大麻子准之。如小豆者,今赤小豆也,粒有大小,以三大麻子准之。如大豆者,以二小豆准之。如梧桐子者,以二大豆准之。一方寸匕散,以蜜和得如梧桐子十丸为定。如弹丸及鸡子黄者,以十梧桐子准之。

凡方云巴豆若干枚者,粒有大小,当先去心皮,乃秤之,以一分准十六枚。附子、乌头若干枚者,去皮毕,以半两准一枚。枳实若干枚者,去穰毕,以一分准二枚。橘皮一分准三枚。枣有大小,以三枚准一两。云乾姜一累者,以半两为正。本草云一两为正。

凡方云半夏一升者,洗毕秤,五两为正。椒一升,三两为正。吴茱萸一升,五两为正。菟丝子一升,九两为正。庵子一升,四两为正。蛇床子一升,三两半为正。地肤子一升,四两为正。此其不同也。云某子一升者,其子各有虚实,轻重不可通以秤准,皆取平升为正。

凡方云桂一尺者,削去皮毕,重半两为正。甘草一尺者,重二两为正。云某草一束者,重三两为正。一把者,重二两为正。

凡云蜜一斤者,有七合。猪膏一斤者,一升二合。

凡汤酒膏药,旧方皆云□咀者,谓秤毕,捣之如大豆,又使吹去细末。此於事殊不允当,药有易碎难碎,多末少末,秤两则不复均平。今皆细切之,较略令如□咀者,乃得无末,而片粒调和也。

凡云末之者,谓捣筛如法也。

凡丸散,先细切,曝燥,乃捣之。有各捣者,有合捣者,并随方所言。其润湿药,如天门冬、乾地黄辈,皆先切,曝乾,独捣令偏碎,更出细擘,曝乾。若值阴雨,可微火烘之,既燥,小停冷,乃捣之。

凡湿药,燥皆大耗,当先增分两,须得屑乃秤之为正,其汤酒中不须如此。

凡筛丸药,用重密绢,令细,於蜜丸即易熟。若筛散,草药用轻疏绢,於酒中服即不泥。其石药亦用细绢筛,令如丸药者。

凡筛丸散药毕,皆更合於臼中,以杵捣之数百过,视其色理和同为佳。

凡煮汤,当取井花水,极令净洁,升斗分量勿使多少,煮之调和,候火用心,一如炼法。

凡煮汤,用微火令小沸,其水数依方多少,大略二十两药用水一斗,煮取四升,以此为率。皆绞去滓,而后酌量也。然则利汤欲生,少水而多取汁者,为病须快利,所以少水而多取汁;补汤欲熟,多水而少取汁者,为病须补益,是以多水而少取汁。好详视之,不得令水多少。汤熟,用新布两人以尺木绞之,澄去垽浊。分再服、三服者,第二、第三服以纸覆令密,勿令泄气。欲服以铜器於热汤上暖之,勿令器中有水气。

凡渍药酒,皆须切细,生绢袋盛之,乃入酒,密封,随寒暑日数,视其浓烈,使#12可洒出,不必待至酒尽也。滓可曝燥,微捣,更渍饮之,亦可散服。

凡建中、肾沥诸补汤滓,合两剂加水煮竭饮之,亦敌一剂新药,贫人当依此用,皆应先曝令燥也。

凡合膏,先以苦酒渍,令淹浃,不用多汁,密覆勿泄。云眸时者,周时也,从今旦至明旦。亦有止一宿。煮膏当三上三下,以泄其热势,令药味得出,上之,使匝匝沸,乃下之,取沸静良久乃止,宁欲小生。其中有薤白者,以两头微熬黄为候。有白芷、附子者,亦令小黄色为度。猪肪皆勿令经水,腊月者弥佳。绞膏亦以新布绞之。若是可服之膏,膏滓亦堪酒煮饮之,可摩之膏,膏滓则宜以傅病上。此盖欲兼尽其药力故也。

凡膏中有雄黄、朱砂辈,皆别捣,细研如面,须绞膏毕乃投中,以物疾搅,至於凝强,勿使沉聚在下不#13调也。有水银者,於凝膏中研令消散,胡粉亦尔。

凡捣药法,烧香,洒扫净洁,不得杂语喧呼,当使童子捣之,务令细熟,杵数可至千万杵,过多为佳。

凡合肾气、薯蓣及诸大补五石、大麝香丸、金牙散、大酒煎膏等,合时、煎时,并不令妇人、小儿、产母、丧孝、痼疾、六根不具足人,及鸡、犬、六畜等见之,大忌,切宜慎之。其续命汤、麻黄等诸小汤,不在禁忌之限。比来田野下里家,因市得药,随便市上顾人捣合,非止诸不如法,至於石斛、菟丝子等难捣之药,费人功力,赁作捣者,隐主悉盗弃之。又为尘埃秽气入药中,罗筛粗恶,随风飘扬,众口尝之,众鼻嗅之,药之精气,一切都尽,与朽木不殊。又复服饵,不能尽如法,服尽之后,反加虚损,遂谤医者处方不效。夫如此者,非医之咎,自缘发意甚误,宜熟思之。

论服饵第八

若用毒药治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病在胸膈已上者,先食而后服药;病在心腹已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

凡服丸散,不云酒、水饮者,本方如此,是可通用也。

凡服利汤,欲得侵早。凡服汤,欲得稍热服之,即易消下不吐,若冷则吐呕不下,若太热即破人咽喉,务在用意。汤必须澄清,若浊令人心闷不解。中间相去如步行十里久再服,若太促数,前汤未消,后汤来冲,必当吐逆,仍问病者腹中药消散,乃可进服。

凡服汤法,大约皆分为三服,取三升,然后乘病人谷气强进一服,最须多,次一服渐少,后一服最须少。如此即甚安稳。所以病人於后气力渐微,故汤须渐少。

凡服补汤,欲得服三升半,昼三夜一,中间间食,则汤气溉灌百脉,易得药力。

凡服汤不得太缓太急也,又须左右仰覆卧各一,食顷即汤势遍行腹中,又於室中行,皆可一百步许,一日勿出外,即大益。

凡服汤三日,常忌酒,缘汤忌酒故也。

凡服治风汤,第一服厚覆取汗,若得汗即须薄覆,勿令大汗,中间亦须间食,不尔令人无力,更益虚赢。

凡丸药,皆如梧桐子大,补者十丸为始,从一服渐加,不过四十丸,过亦损人。云一日三度服,欲得引日,多时不阙,药气渐渍,熏蒸五脏,积久为佳,不必顿服,早尽为善,徒弃名药,获益甚少。

凡人四十己下有病,可服泻药,不甚须服补药。必若有所损,不在此限。四十已上,则不可服泻药,须服补药。五十已上,四时勿阙补药,如此乃可延年,得养生之术耳。其方备在第二十七卷中。《素问》曰:实即泻之,虚即补之,不虚不实,以经调之。此其大略也。凡有脏腑积聚,无问少长,须泻则泻。凡有虚损,无问少长,须补即补。以意量度而用之。

凡服痔漏疳□等药,皆慎猪、鸡、鱼、油等味,至瘥。

凡服泻药,不过以利为度,慎勿过多,令人下利无度,大损人也。

凡诸恶疮,瘥后皆百日慎口味,不尔,而疮即发也。

凡服酒药,欲得使酒气相接,无得断绝,绝则不得药力,多少皆以知为度。不可令至醉及吐,则大损人也。

凡服药,皆断生冷、酢滑、猪、犬、鸡、鱼、油、面、蒜及果实等。其大补丸散,切忌陈臭宿滞之物。有空青忌食生血物,天门冬忌鲤鱼,白木忌桃李及雀肉、葫荽、大蒜、青鱼、酢等物,地黄忌芜荑,甘草忌菘菜、海藻,细辛忌生菜,菟丝子忌兔肉,牛膝忌牛肉,黄连、桔梗忌猪肉,牡丹忌葫萎,藜芦忌狸肉,半夏、菖蒲忌饴糖及羊肉,恒山、桂心忌生葱、生菜,商陆忌犬肉,茯苓忌醋物,柏子仁忌湿面,巴豆忌芦笋羹及猪肉,鳖甲忌苋菜。

凡服药,忌见死尸及产妇秽污触之,兼及忿怒忧劳。

凡饵汤药,其粥食肉菜皆须大熟,熟即易消,与药相宜,若生则难消,复损药力。仍须少食菜及硬物,於药为佳。亦少进盐、醋乃善。亦不得苦心用力,及房室喜怒。是以治病用药力,惟在食治将息得力,太半於药有益,所以病者务在将息节慎,节慎之至,可以长生,岂惟愈病而已。

凡服泻汤及诸丸散酒等,至食时须食者,皆先与一口冷醋饮#14,须臾乃进食为佳。

凡人忽遇风,发身心顿恶,或不能言,有如此者,当服大、小续命汤,及西州续命、排风、越婢等汤,於无风处密室之中,日夜四五服,勿计剂数多少,亦勿虑虚,常使头面、手足、腹背汗出不绝为佳。服汤之时,汤消即食粥,粥消即服汤,亦少与羊肉臛将补。若风大重者,相续五日五夜服汤不绝,即二日停汤,以羹臛自补,将息四体。若小瘥即当停药,渐渐将息。如其不瘥,当更#15服汤攻之,以瘥为度。

凡患风服汤,非得大汗,其风不去,所以诸风方中皆有麻黄,至如西州续命即用八两,越婢六两,大、小续命或用一两、三两、四两,故知非汗不瘥。所以治风非密室不得辄服汤药,徒自误耳,惟更加增,未见损减矣。

凡人五十已上大虚者,服三石更生,慎勿用五石也。四时常以平旦服一二升,暖饮,终身勿绝,及一时勿食蒜、油、鱼、猪、牛、马、鸡、鹅、鸭等肉,即无病矣。

论药藏第九

存不忘亡,安不忘危,大圣之至教。救民之瘼,恤民之隐,贤人之用心。所以神农鸠集百药,黄帝纂录《针经》,皆备预之常道也。且人疗,多起仓卒,不与人期,一朝婴已,岂遑知。想诸好事者,可贮药藏用,以备不,所谓起心虽微,所救惟广。见诸世禄之家,有善养马者,尚贮马药数十斤,不见养身者有蓄人药一锱铢,以此类之,极可愧矣。贵畜而贱身,诚可羞矣。伤人乎不问马,此言安用哉?至如人或有公私使命,行迈边隅,地既不毛,药物焉出,忽逢瘴疠,素不资贮,无以救疗,遂拱手待毙,以致夭殁者,斯为自致,岂是枉横。何者?既不能深心以自卫,一朝至此,何叹惜之晚哉。故置药藏法,以防危殆云尔。

石药、灰土药、水药、根药、茎药、叶药、花药、皮药、子药、五谷、五果、五菜,诸兽齿牙、骨角、蹄甲、皮毛、尿屎等药,酥髓、乳酪、醍醐、石蜜、沙糖、饴糖、酒醋、胶面、蘖豉等药。

右件药,依时收采以贮藏之。虫蚕之药不收采也。

秤、斗、升、合、铁臼、木臼、绢罗、纱罗、马尾罗、刀砧、玉槌、瓷钵、大小铜姚、铛釜、铜铁匙等。

右合药所须,极当预备。

凡药皆不欲数数晒曝,多见风日,气力即薄歇,宜熟知之。

诸药未即用者,候天大晴时,於烈日中曝之,令大乾,以新瓦器贮之,泥头密封。须用开取,即急封之,勿令中风湿之气,虽经年亦如新也。其丸散以瓷器贮,密蜡封之,勿令泄气,则三十年不坏。诸杏仁及子等药,瓦器贮之,则鼠不能得之也。凡贮药法,皆须去地三四尺,则土湿之气不中也。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之一竟

#1医学诸论:此四字原缺,据目录补。

#2千:影宋刻本作『干』。

#3知:原作『之』,据影宋刻本改。

#4百一病生:原作『百病一生』,据影宋刻本改。

#5吐:影宋刻本『吐』上有『欲』字。

#6者:原作『老』,据影宋刻本改。

#7治病:此二字原脱,据影宋刻本补。

#8枝:影宋刻本作『脂』。

#9丸:原作『也』,据影宋刻本改。

#10得:原脱,据影宋刻本补。

#11酒:影宋刻本作『汤』。

#12使.□影宋刻本作『便』。

#13不:原作『勿』,据影宋刻本改。

#14饮:影宋刻本作『饭』。

#15更:原脱,据影宋刻本补。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凡例

《千金方》旧有例数十条,散在诸篇。凡用一法,皆宜遍知之,虽素熟其书者,临事尚虑有所遗失,况仓卒遘疾,按证为治、不能无未达之惑。及新加撰次,不可无法。今撮集旧凡,并新校之意,为例一篇,次於今序之末,庶后之施用者无凝滞焉。

凡和剂之法,有斤、两、升、合、尺、寸之数,合汤药者,不可不知。按吴有复秤、单秤,隋有大升、小升,此制虽复纷纭,正惟求之太深,不知其要耳。陶隐居撰《本草序录》,一用累黍之法,神农旧秤为定,孙思邈从而用之。孙氏生於隋末,终於唐永淳中,盖见《隋志》、《唐令》之法矣。则今之此书,当用三两为一两、三升为一升之制。世之妄者,乃谓古今之人大小有异,所以古人服药剂多。无稽之言,莫此为甚。今之用药,定以三两为今一两,三升为今一升,方中虽时复有用尺寸处,旧例已有准折斤两法,今则不复重述也。

凡古方治疾,全用汤法,百千之中,未有一用散者。今世医工,汤散未辨,宜其多说异端,承疑传谬。按汤□咀为各切如麻豆,散法治筛为治择捣筛。卒病贼邪,须汤以荡涤;长病痛疾,须散以渐渍。此古人用汤液、煮散之意也。后世医工,惟务力省,一切为散,遂忘汤法,传用既久,不知其非。一旦用汤,妄生疑讶,殊不知前世用#1汤,药剂虽大,而日饮不过三数服,而且方用专一。今人治病,剂料虽薄而数药竞进,每药数服。以古较今,岂不今反多乎?又昔人长将药者,多作煮散法,盖取其积日之功。故每用一方寸匕为一服,多不过三方寸匕,然而须以帛裹,煮时微微振动。是古人之意,岂须欲多服药哉。又服丸之法,大率如梧子者二十丸,多不过三十、四十丸。及服散者,少则刀圭钱五匕,多则方寸而已。岂服汤特多,煮散、丸散则少乎?是知世人既不知斤、两、升、合之制,又不知汤液、煮散之法。今从旧例,率定以药二十古两,水一小斗,煮取今一升五合,去滓蜇,分三服。自余利汤欲少水而多取数,补汤欲多水而少取数,各依方下别法。

凡古经方用药,所有熬炼节度皆脚注之。今方则不然,撮合诸家之法而为合和一篇,更不於方下各注。各注则徒烦而不备,集出则详审而不烦。凡合和者,於第一卷检之。常用乌头,止言炮裂,此物大毒,难循旧制,当依治历节防己汤云:凡用乌头,皆去皮、熬令黑,乃堪用,不然至毒人,特宜慎之。又桂本畏火,所不可近,若妇人妊娠,又虑动胎,当依《恶阻篇》狭苓丸方云:妊娠忌桂,故熬后用之。又方中用大黄者,当依治瘫疽地黄丸方云:薄切,五升米下蒸熟,曝乾用之。

凡诸方用药,多出《神农本经》。但古今不同,详略或异,施於达者,不假缕陈,与众共之,事须诠诏。古文从简,则茱萸浑於山、昊,门冬隐於天、麦,椒不判於秦、蜀,刑罔分於牡、蔓。今则检从本草,各以一二而详之。又近世用药,相承其谬,若不辨正,为损滋多。求真珠者,罕知朱砂之为末,多以水银朱充用;择通草者,鲜知木通之别号,皆以通脱木为名;以杜蔷而当细辛,用黄耆而得苜蓿;白羡华,羡华之伪,以刺者为良;青木香,木香之佳,以土者为恶;桂心盖取其枝中之肉,狗脊何尚乎金色之毛;山栀子、栀子本为一物,诃黎勒、诃子元无二条;槟榔、大腹,古昔用之无别;根实、根壳,后世曲生异端;蚱蝉以声而命名,用哑者则显知其谬;胡麻以国而为号,以乌者正得其真;天南星、虎掌名异而实同,茵陈蒿、茵荫名同而实异。斯实药家之消息,为医者可不留心。又如白木一物,古书惟只言木,近代医家咸以木为苍木,今则加以『白』字,庶乎临用无惑矣。

凡诸方中用药,问复有不出本草旧经者,咸名医垂记,或累世传良,或博闻有验,或自用得力,故孙氏不得而弃之,传之方来,岂小补哉。

凡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灾急。虽日贱畜贵人,至於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瓦於人乎?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今之此方,所以不用生命物为药也。其虻虫、水蛭辈,市有先死者,可市而用之,不在此例。又云用鹦子者,皆取先破者用之,完者无力。

凡古今病名,率多不同。缓急寻检,常致疑阻,若不判别,何以示众?且如世人呼阴毒伤寒最为剧病,尝深摭其由,然口称阴毒之名,意指少阴之证,病实阴易.之候。命一疾而涉三病,以此为治岂不远。而殊不知阴毒、少阴、阴易自是三候,为治全别。古有方证,其说甚明,今而混淆,害人最急。又如肠风、脏毒、咳逆、慢惊,遍稽方论,无此名称。深穷其状,肠风乃肠痔下血,脏毒乃痢之蛊毒,咳逆者喊逆之名,慢惊者阴痛之病。若不知古知今,何以为人司命。加以古之经方,言多雅奥,以利为滞下,以蹙为脚气,以淋为瘾,以实为秘,以天行为伤寒,以白虎为历节,以膈气为膏肓,以喘嗽为咳逆,以强直为痉,以不语为愈,以缓纵为痱,以怔忪为悸,以痰为饮,以黄为瘴,诸如此类#3,可不讨论。而况病有数候相频,二病同名者哉。宜其视伤寒、中风、热病、温疫,通曰伤寒,肤胀、鼓胀、肠覃、石痕,率为水气。疗中风专用乎痰药,指滞下或以为劳疾,伏梁不辨乎风根,中风不分乎时疾。此今天下医者之公患也,是以别白而言之。

凡方后旧有禁忌法,或有或无,或详或略,全无类例,今则集诸药反、恶、畏、忌及诸杂忌为一篇,凡服饵者,於第一卷检之。

凡下丸散不云酒、水、饮者,本方如此,而别说用酒、水、饮,则是可通用三物服也。

凡诸方论,咸出前古诸家及唐代名医,加减为用而各有效。今则遍寻诸家,有增损不同者,各显注於方下,庶后人用之,左右逢其源也。

凡诸卷有一篇治数病者,今则各以类次,仍於卷首目下注云:某病附焉。

凡诸方与篇题各不相符者,卒急之际,难於寻检,今则改其诠次,庶几历然易晓。

凡诸方有一方数篇重出,主治不殊者黠则去之;各有治疗者,则云方见某卷某篇。

凡诸篇类例之体,则论居首;脉次之,大方在前,单方次之,针灸法处末焉。缓急检寻,繁而不杂也。

妇人卷中有虚损一篇、补益一篇,事涉相类,详而察之,亦自有条,诸丸大方皆在补益,诸汤与煎尽属虚损。又头面篇中备载风眩之治,小肠腑卷重出风眩一门,求之类例,不当复出。盖前篇杂疏诸家之法,广记而备言之;后篇特记徐嗣伯十方,欲后人知所适从耳。

凡妇人之病,比之男子十倍难治,所以别立方也。若是四时节气为病,虚实玲热为患者,故与丈夫同也。其杂病与丈夫同者,散在诸卷。

凡小儿之病,与大人不殊,惟用药有多少为异。其惊痛、客性、解颇、不行等八九篇合为一卷,自余下利等方,并散在诸篇中,可披而得也。

凡针灸孔穴,已具《明堂篇》中,其逐篇诸穴,多有不与《明堂》同者,及《明堂》中所无者,亦广记当时所传得效者耳,故不必尽同旧经也。

凡诸卷中用字,文多假借,如乾字作干、屎字作矢、锐字作兑,其类非一,今则各仍旧文,更不普加改定,亦从古之意也。

凡诸方论,今各检见所从来及所流派,比欲各加题别,窃为非医家之急,今但按文校定,其诸书之名,则隐而不出,以成一家之美焉。

#1用:原脱,据影宋刻本补。

#2易:原作『阳」,据影宋刻本改。下『阴易」仿此。

#3类:原作『论」,据影宋刻本改。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

宋朝奉郎守太常少卿充秘阁校理林亿等校正

妇人方

求子第一论方灸法转女为男法

论曰:夫妇人之别有方者,以其胎妊、生产、崩伤之异故也。是以妇人之病,比之男子十倍难疗。经言:妇人者,众阴所集,常与湿居。十四已上,阴气浮溢,百想经心,内伤五脏,外损姿颜,月水去留,前后交互,瘀血停凝,中道断绝,其中伤堕,不可具论。生熟二脏,虚实交错,恶血内漏,气脉损竭。或饮食无度,损伤非一;或疮痍末愈,便合阴阳;或便利於悬厕之上,风从下入,便成十二痼疾,所以妇人别立方也。若是四时节气为病,虚实冷热为患者,故与丈夫同也。惟怀胎妊而挟病者,避其毒药耳。其杂病与丈夫同,则散在诸卷中,可得而知也。然而女人嗜欲多於丈夫,感病倍於男子,加以慈恋爱憎、嫉妒忧恚,染着坚牢,情不自抑,所以为病根深,疗之难瘥。故养生之家,特须教子女学习此三卷妇人方,令其精晓,即於仓卒之秋,何忧畏也?夫四德者,女子立身之枢机;产育者,妇人性命之长务。若不通明於此,则何以免於夭枉者哉。故傅母之徒,亦不可不学,常宜缮写一本,怀挟随身,以防不虞也。

论曰:人之情性,皆愿贤己而疾不及人;至於学问,则随情逐物,堕於事业,讵肯专一推求至理,莫不虚弃光阴,没齿无益。夫婚姻养育者,人伦之本,王化之基,圣人设教,备论厥旨,后生莫能精晓,临事之日,惛尔若愚,是则徒愿贤己而疾不及人之谬也。所实不达贤己之趣,而妄徇虚声,以终无用。今具述求子之法,以贻后嗣,同志之士,或可览焉。

论曰:夫欲求子者,当先知夫妻本命,五行相生,及与德合,并本命不究在子休废死墓中者,则求子必得;若其本命五行相克,及与刑杀冲破,并在子休废死墓中者,则求子了不可得,慎无措意。纵或得者,於后终亦累人。若其相生,并遇福德者,仍须依法如方,避诸禁忌,则所诞儿子尽善尽美,难以具陈。禁忌法、受胎时日、推王相、贵宿日法,在二十七卷中。

论曰:凡人无子,当为夫妻俱有五劳七伤、虚赢百病所致,故有绝嗣之患。夫治之之法,男服七子散,女服紫石门冬圆,及坐药、荡胞汤,无不有子也。

七子散,治丈夫风虚目暗,精气衰少,无子,补不足方:

五味子锺乳粉牡荆子菟丝子车前子菥蓂子石斛乾地黄薯蓣杜仲鹿茸远志各八铢附子蛇床子芎藭各六铢山茱萸天雄人参茯苓黄耆牛膝各五铢#1桂心十铢苁蓉十一铢巴戟天十二铢

右二十四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二,不知增至二匕,以知为度。禁如药法。不能酒者,蜜和圆服亦得。一方加覆盆子八铢。求子法,一依后房中篇。

朴消荡胞汤,治妇人立身已来全不产,及断绪久不产三十年者方:

朴消牡丹当归大黄桃仁生用,各三铢细辛厚朴桔梗人参赤芍药茯苓桂心甘草牛膝橘皮各二铢#2附子六铢虻虫水蛭各十枚

右十八味,□咀,以清酒五升、水五升合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每服相去三时,更服如常。覆被取少汗,汗不出,冬日着火笼之,必下积血及冷赤脓如赤小豆汁,本为妇人子宫内有此恶物使然。或天阴脐下痛,或月水不调,为有冷血,不受胎。若斟酌下尽,气力弱,大困,不堪更服,亦可二三服即止。如大闷不堪,可食酢饭冷浆,一口即止。然恐去恶物不尽,不大得药力,若能忍服尽,大好。一日后,仍着导药。《千金翼方》不用桔梗、甘草。

治全不产及断绪,服前朴消汤后,着坐导药方:

皂荚山茱萸《千金翼》作苦瓠当归各一两细辛五味子乾姜各二两大黄矾石戎盐蜀椒各半两

右十味,为末,以绢袋盛,大如指,长三寸,盛药令满,内妇人阴中,坐卧任意,勿行走急,小便时去之,更安新者。一日一度。必下青黄冷汁,汁尽即止,可幸御,自有子。若未见病出,亦可至十日安之。一本别有葶苈、砒霜各半两。此药为服朴消汤,恐去冷恶物出不尽,以导药下之。值天阴冷不疼,不须着导药。亦有着盐为导药者,然不如此药。其服朴消汤后,即安导药,经一日外,服紫石门冬丸。

紫石门冬圆,治全不产及断绪方:

紫石英天门冬各三两当归芎藭紫葳卷柏桂心乌头乾地黄牡蒙《千金翼》作牡荆,《外台》作牡蒙禹余根石斛辛夷各二两人参桑寄生续断细辛厚朴乾姜食茱萸牡丹牛膝各三十铢#3柏子仁一两薯蓣乌贼骨甘草各一两半

右二十六味,为末,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酒服十丸,日三,渐增至三十丸,以腹中热为度。不禁房室,夫行不在不可服,禁如药法。比来服者,不至尽剂即有娠。

白薇圆,主令妇九有子方:

白薇细辛防风人参秦椒白敛一云白芷桂心牛膝秦艽芜荑沙参芍药五味子白僵蚕牡丹蛴螬各一两乾漆柏子仁乾姜卷柏附子芎藭各三十铢#4桃仁紫石英各一两半锺乳乾地黄白石英各二两#5鼠妇半两水蛭虻虫各十五枚吴茱萸十八铢麻布叩复头一尺,烧

右三十二味,为末,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酒服十五丸,日再,稍加至三十丸,当有所去,小觉有异即停服。

又方,治久无子或断绪,上热下冷,百病皆治之方:

白薇乾地黄乾姜车前子蜀椒各十八铢紫石英稿本石膏庵子卷柏各三十铢#6泽兰赤石脂白龙骨远志麦门冬茯苓太乙余粮各二两当归芎藭蛇床子各一两白芷覆盆子桃仁#7人参各一两半桂心蒲黄各二两半细辛三两橘皮半两

右二十八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酒服十五丸,日再,渐增,以知为度,亦可至五十丸。慎猪、鸡、生冷、酢滑、鱼、蒜、驴、马、牛肉等。觉有娠即停。三月正择食时,可食牛肝及心,至四月、五月不须,但不可故杀,令子短寿,遇得者大良。

金城太守白薇圆,治月水不利、闭塞,绝产十八年,服此药二十八日有子,方:

白薇细辛各三+铢人参杜蘅《古今录验》用牡蛎牡蒙厚朴半夏白僵蚕当归紫苑各十八铢牛膝沙参乾姜秦艽各半两蜀椒附子防风各一两半

右十七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三丸,不知,稍增至四五丸。此药不可长服,觉有娠即止,用之大验。《崔氏》有桔梗、丹参十八铢。

论曰:古者求子,多用庆云散、承泽圆,今代人绝不用此,虽未试验,其法可重,故述之。

庆云散,治丈夫阳气不足,不能施化,施化无成方:

覆盆子五味子各一升菟丝子二升天雄一两石斛白木各三两桑寄生四两天门冬九两紫石英二两

右九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先食服,日三。素不耐冷者,去寄生,加细辛四两;阳气不少而无子者,去石斛,加槟榔十五枚。

承泽圆,治妇人下焦三十六疾,不孕绝产方:

梅核仁辛夷各一升葛上亭长七枚溲疏三两#8稿本一两泽兰子五合

右六味,为末,蜜和丸如大豆。先食服二丸,日三,不知稍增。若腹中无坚癖积聚者,去亭长,加通草一两;恶甘者#9,和药先以苦酒搜散,乃纳少蜜和为丸。

大黄圆,治带下百病,无子,服药十日下血,二十日下长虫及青#10黄汁,三十日病除,五十日肥白方:

大黄破如米豆,熬令黑柴胡朴消乾姜各一升芎藭五两蜀椒二两茯苓如鸡子大一枚

右七味,为末,蜜和丸,如梧桐子大。先食服七丸,米饮下,加至十丸,以知为度,五日微下。

吉祥圆,治女人积年不孕方:

天麻柳絮牡丹茯苓乾地黄桂心各一两五味子桃花白术芍藭各二两覆盆子一斗#11桃仁一百枚菟丝子楮实子各一升

右十四味,为末,蜜和丸,如豆大。每服空心,饮黄#12酒下五丸,日中一服,晚一服。

消石大黄圆,治十二瘕癖,及妇人带下,绝产无子,并服寒食药而腹中有癖者,当先服大丸下之,乃服寒食药。大丸不下水谷,但下病耳,不至令人虚极。方见第十一卷中。

秦椒圆,治妇人绝产,生来未产,荡涤腑脏,使玉门受子精方#13:

秦椒天雄各十八铢玄参人参白敛鼠妇白芷黄耆桔梗露蜂房白僵蚕桃仁蛴螬白薇细辛芜荑各一两牡蒙沙参防风甘草牡丹皮牛膝卷柏五味子芍药桂心大黄石斛白木各三+铢#14柏子仁茯苓当归乾姜各一两半泽兰乾地黄芎藭各一两十八铢乾漆白石英紫石英附子各二两锺乳二两半水蛭七十枚虻虫一百枚麻布叩复头七尺#15,烧

右四十四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十丸,日再,稍加至二十丸。若有所去如豆汁、鼻涕,此是病出。觉有异即停。

灸法:

妇人绝子,灸然谷五十壮,在内踝前直下一寸。

妇人绝嗣不生,胞门闭塞,灸关元三十壮,报之。

妇人妊子不成,若堕落,腹痛,漏见赤,灸胞门五十壮,在关元左边二寸是也,右边二寸名子户。

妇人绝嗣不生,灸气门穴,在关元傍三寸,各百壮。

妇人子脏闭塞,不受精,疼,灸胞门五十壮。

妇人绝嗣不生,漏赤白,灸泉门十壮,三报,穴在横骨当阴上际。

论曰:阴阳调和,二气相感,阳施阴化,是以有娠,而三阴所会则多生女。但妊娠二月名曰始膏,精气成於胞裹。至於三月名曰始胎,血脉不流,象形而变,未有定仪,见物而化。是时男女未分,故未满三月者,可服药、方术转之,令生男也。

丹参圆,治妇人始觉有娠,养胎并转女为男方:

丹参续断芍药白胶白术柏子仁甘草各二两人参芎藭乾姜各三+铢吴茱萸橘皮当归各一两+八铢白芷冠缨烧灰,各一两乾地黄一两半芜荑十八铢犬卵一具,乾东门上雄鸡头一枚

右十九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酒服十丸,日再,稍加至二十丸。

又方:

取原蚕屎一作矢一枚,井花水服之,日三。

又方:

取弓弩弦一枚,绛囊盛,带妇人左臂。一法以击腰下,满百日去之。

又方:取雄黄一两,绛囊盛,带之。要女者,带雌黄。

又方:以斧一柄,於产妇卧床下置之,仍击刃向下,勿令人知。如不信者,待鸡抱卵时,依此置於窠下,一窠儿子尽为雄也。

妊娠恶阻第二论方法

论曰:何以知妇人妊娠?脉平而虚者,乳子法也。经云:阴搏阳别,谓之有子。此是血气和调,阳施阴化也。诊其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少阴,心脉也,心主血脉。又肾名胞门、子户?尺屯,肾脉也。尺中之脉按之不绝,法妊娠也。三部脉沉浮正等,按之无绝者,有娠也。

妊娠初时,寸微小,呼吸五至,三月而尺数也。妊娠四月欲知男女者,左疾为男,右疾为女;左右俱疾,为产二子。又法,左手沉实为男,右手浮大为女;左右手俱沉实,猥生二男;俱浮大,猥生二女。尺脉若左偏、大为男,右偏大为女;左右俱大,产二子。大者,如实状。又法,左手尺中浮大者男;右手尺中沉细者女;若来而断绝者,月水不利。又法,左右尺俱浮为产二男,不然女作男生;俱沉为产二女,不尔男作女生。又法,得太阴脉为男,得太阳脉为女;太阴脉沉,太阳脉浮。又,遣妊娠人面南行,还复呼之,左回首者是男,右回首者是女。又,看上圊时,夫从后急呼之,左回首是男,右回首是女。又,妇人妊娠,其夫左乳房有核是男,右乳房有核是女。

妊娠欲知将产者,怀妊离经其脉浮,设腹痛引腰脊为今出也。但离经者,不病也。又法,欲生,其脉离经,夜半觉痛,日中则生也。

论曰:凡妇人虚赢,血气不足,肾气又弱,或当风饮冷太过,心下有淡水者,欲有胎而喜病阻。所谓欲有胎者,其人月水尚来,颜色、肌肤如常,但苦沉重愤闷,不欲食饮,又不知其患所在,脉理顺时平和,则是欲有妊也。如此经二月日后,便觉不通,则结胎也。阻病者,患心中愤愤,头重眼眩,四肢沉重懈惰,不欲执作,恶闻食气,欲啖咸酸果实,多卧少起,世谓恶食。其至三四月日已上,皆大剧吐逆,不能自胜举也。此由经血既闭,水渍於脏,脏气不宣通,故心烦愤闷,气逆而呕吐也。血脉不通,经络否涩,则四肢沉重,挟风则头目眩也。觉如此候者,便宜服半夏茯苓汤数剂,后将茯苓丸,淡水消除,便欲食也。既得食力,体强气盛,力足养胎,母便健矣。古今治阻病方有十数首,不问虚实、冷热、长少,殆死者,活於此方。

半夏茯苓汤,治妊娠阻病,心中愤闷,空烦吐逆,恶闻食气,头眩体重,四肢百节疼烦沉重,多卧少起,恶寒汗出,疲极黄瘦方:

半夏生姜各三+铢乾地黄茯苓各十八铢橘皮旋复花细辛人参芍药芎藭桔梗甘草各十二铢

右十二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若病阻积月日不得治,及服药冷热失候,病变客热烦渴,口生疮者,去橘皮、细辛,加前胡、知母各十二铢;若变冷下痢者,去乾地黄,入桂心十二铢;若食少,胃中虚,生热,大便闭塞,小便赤少者,宜加大黄十八铢,去地黄,加黄苓六铢。余依方服一剂得下后,消息看气力、冷热增损,方调定,更服一剂汤,便急服茯苓丸,令能食便强健也。忌生冷、醋滑、油腻、嵩菜、海藻。

茯苓圆,治妊娠阻病,患心中烦闷,头眩重,憎闻饮食气,便呕逆吐闷颠倒,四肢垂弱,不自胜持,服之即效。要先服半夏茯苓汤两剂,后可服此方:

茯苓人参桂心熬乾姜半夏橘皮各一两白术葛根甘草枳实各二两

右十味,为末,蜜和为丸如梧子。饮服二十丸,渐加至三十丸,日三。《肘后》不用乾姜、半夏、橘皮、白术、葛根,只五味。又云:妊娠忌桂,故熬。

治妊娠恶阻,呕吐,不下食方:

青竹茹橘皮各十八铢茯苓生姜各一两半夏三+铢

右五味,□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不瘥频作。

橘皮汤,治妊娠呕吐,不下食方:

橘皮竹茹人参白术各十八铢生姜一两厚朴十二铢

右六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不瘥重作。

养胎第三论方禁忌逐月养胎

论曰:旧说凡受胎三月,逐物变化,禀质未定。故妊娠三月,欲得观犀象猛兽、珠玉宝物;欲得见贤人君子、盛德大师;观礼乐、锺鼓、俎豆,军旅陈设,焚烧名香;口诵诗书、古今箴诫;居处简静,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弹琴瑟,调心神,和情性,节嗜欲。庶事清净,生子皆良,长寿忠孝,仁义聪慧,无疾。斯盖文王胎教者也。

论曰:儿在胎,日月未满,阴阳未备,腑脏骨节皆未成足,故自初讫於将产,饮食居处,皆有禁忌。

妊娠食羊肝,令子多厄;食山羊肉,令子多病。

妊娠食驴马肉,令子延月。

妊娠#16食骡肉,产难。

妊娠食兔肉、犬肉,令子无音声并缺唇。

妊娠食鸡子及乾鲤鱼,令子多疮。

妊娠食鸡肉、糯米,令子多寸白虫。

妊娠食椹并鸭子,令子倒出,心寒。

妊娠食雀肉并豆酱,令子满面多黑子。

妊娠食雀肉、饮酒,令子心淫情乱,不畏羞耻。

妊娠食鳖,令子短项。

妊娠食冰浆,绝胎。

妊娠勿向非常地大小便,必半产杀人。

徐之才逐月养胎方:

妊娠一月,名始胚。饮食精熟,酸美受御,宜食大麦,毋食腥辛,是谓才正。

妊娠一月,足厥阴脉养,不可针灸其经。足厥阴内属於肝,肝主筋及血。一月之时,血行否涩,不为力事,寝必安静,无令恐畏。

妊娠一月,阴阳新合为胎。寒多为痛,热多卒惊,举重腰痛,腹满胞急,卒有所下,当预安之,宜服乌雌鸡汤方:

乌雌鸡一只,治如食法茯苓阿胶各二两吴茱萸一升麦门冬五合人参芍药白术各三两甘草生姜各一两

右十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鸡,取汁六升;去鸡下药,煎取三升,内酒三升并胶,烊尽,取三升,放温。每服一升,日三。

补胎汤,若曾伤一月胎者,当预服此方:

细辛一两防风二两乾地黄白术各三两生姜四两吴茱英大麦各五合乌梅一升

右八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先食服。寒多者,倍细辛、茱萸;热多渴者,去之加栝蒌根二两;若有所思,去大麦,加柏子仁三合。一方有人参一两。

妊娠二月,名始膏。无食辛臊,居必静处,男子勿劳,百节皆痛,是为胎始结。

妊娠二月,足少阳脉养,不可针灸其经。足少阳内属於胆,主精。二月之时,儿精成於胞裹,当慎护惊动也。

妊娠二月,始阴阳踞经。有寒多坏不成,有热即萎悴;中风寒,有所动摇,心满,脐下悬急,腰背强痛,卒有所下,乍寒乍热,宜服艾叶汤方:

艾叶丹参当归麻黄各二两人参阿胶各三两甘草四两#17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

右九味,□咀,以酒三升,水一斗,煮减半,去滓内胶,煎取三升,分三服。一方用乌雌鸡一只,宿肥者,治如食法,割头取血,内三升酒中相和;次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取汁,去鸡内药,煎取三升,内血、酒并胶,煎取三升。分温三服。

黄连汤,若曾伤二月胎者,当预服此方:

黄连人参各一两吴茱萸五合生姜三两生地黄五两,一方用阿胶

右五味,□咀,以酢浆七升,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十日一修合。若颇觉不安,加乌梅一升,加乌梅者,不用浆,直用水耳。一方用当归半两。

妊娠三月,名始胎。当此之时,未有定仪,见物而化。欲生男者,操弓矢;欲生女者,弄珠玑。欲子美好,数视璧玉;欲子贤良,端坐清虚,是谓外象而内感者也。

妊娠三月,手心主脉养、不可针灸其经。手心主内属於心,无悲哀、思虑、惊动。

妊娠三月,为定形。有寒大便青,有热小便难,不赤即黄。卒惊恐、忧愁、嗔怒、喜、顿仆,动於经脉,腹满,绕脐苦痛,或腰背痛#18,卒有所下,雄鸡汤方:

雄鸡一只,治如食法黄苓白术生姜各一两麦门冬五合芍药四两大枣十二枚,擘甘草人参茯苓阿胶各二两

右十一味,□咀,以水一斗三升#19,煮鸡减半,出鸡内药,煮取半,内清酒三升并胶,煎取三升。分三服,一日令尽,当温卧。一方用当归、芎藭各二两,不用黄苓、生姜。

茯神汤,若曾伤三月胎者,当预服此方:

茯神丹参龙骨各一两阿胶当归甘草人参各二两大枣二十一枚赤小豆二十一枚

右九味,□咀,以酢浆一斗,煮取三升。分四服,先食服,七日后服一剂。腰痛者,加桑寄生二两。《深师》有薤白二两、麻子一升。

妊娠四月,始受水精,以成血脉。食宜稻粳,羹宜鱼雁,是谓盛血气,以通耳目,而行经络。

妊娠四月,手少阳脉养,不可针灸宁其经。手少阳内输三焦。四月之时,儿六腑顺成。当静形体,和心志,节饮食。

妊娠四月,有寒心下愠愠欲呕,胸膈满,不欲食;有热小便难,数数如淋状,脐下苦急。卒风寒,颈项强痛,寒热。或惊动身躯,腰背腹痛,往来有时,胎上迫胸,心烦不得安,卒有所下,菊花汤方:

菊花如鸡子大一枚麦门冬一升大枣十二枚人参一两半甘草当归各二两麻黄阿胶各三两半夏四两生姜五两

右十味,□咀,以水八升,煮减半,内清酒三升并阿胶,煎取三升。分三服,温卧。当汗,以粉粉之,护风寒四五日。一方用乌雌鸡一只,煮水煎药。

调中汤,若曾伤四月胎者,当预服此方:

白芍药生姜各四两厚朴枳实生李根白皮白术柴胡各三两续断芎藭甘草各一两当归一两半乌梅一升

右十二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八日后复服一剂。

妊娠五月,始受火精,以成其气。卧必晏起,沐浴浣衣,深其居处,厚其衣服。朝吸天光,以避寒殃。其食稻麦,其羹牛羊,和以茱萸,调以五味,是谓养气,以定五脏。

妊娠五月,足太阴脉养,不可针灸其经。足太阴内输於脾。五月之时,儿四肢皆成,无大饥,无甚饱,无食乾燥,无自炙热,无大劳倦。

妊娠五月,有热苦头眩,心乱呕吐;有寒苦腹满痛,小便数。卒有恐怖,四肢疼痛,寒热,胎动无常处,腹痛,闷顿欲仆,卒有所下,阿胶汤主之之方:

阿胶四两人参一两生姜六两当归芍药甘草黄苓各二两旋复花二合吴茱萸七合麦门冬一升

右十味,□咀,以水九升,煮药减半,内清酒三升并胶,微火煎,取三升半。分四服,日三夜一,先食服便愈,不瘥再服。一方用乌雌鸡一只,割取咽血,内酒中;以水煮鸡以煎药,减半,内酒并胶,煎取三升半,分四服。

安中汤,曾伤五月胎者,当预服此方:

黄苓一两当归芎藭乾地黄人参各二两甘草芍药各三两生姜六两麦门冬一升五味子大麻仁各五合大枣二+五枚#20

右十二味,□咀,以水七升、清酒五升,煮取三升半。分四服,日三夜一,七日复服一剂。

妊娠六月,始受金精,以成其筋。身欲微劳,无得静处,出游於野,数观走犬,及视走马。食宜鸶乌、猛兽之肉,是谓变腠理纫筋,以养其力,以坚背膂。

妊娠六月,足阳明脉养,不可针灸其经。足阳明内属於胃,主其口目。六月之时,儿口目皆成。调五味,食甘美,无大饱。

妊娠六月,卒有所动不安,寒热往来,腹内胀满,身体肿,惊怖,忽有所下,腹痛如欲产,手足烦疼,宜服麦门冬汤方:

麦门冬一升人参甘草黄苓各二两乾地黄三两阿胶四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五枚

右八味,以水七升,煮减半,内清酒二升并胶,煎取三升。分三服,中间进糜粥。一方用乌雌鸡一只,煮水以煎药。

柴胡汤,若曾伤六月胎者,当预服此方:

柴胡四两苁蓉一两白术芍药一作紫岁甘草麦门冬芎藭各二两生姜六两乾地黄五两大枣三+枚

右十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中间进糜粥。勿食生冷及坚硬之物。七日更服一剂。

妊娠七月,始受木精,以成其骨。劳身摇肢,无使定止,动作屈伸,以运血气。居处必燥,饮食避寒,常食稻粳,以蜜#21胜理,是谓养骨而坚齿。

妊娠七月,手太阴脉养,不可针灸其经。手太阴内属於肺,主皮毛。七月之时,儿皮毛已成。无大言,无号哭,无薄衣,无洗浴,无寒饮。

妊娠七月,忽惊恐摇动,腹痛,卒有所下,手足厥冷,脉若伤寒,烦热,腹满,短气,常苦颈项及腰背强,葱白汤主之之方:

葱白长三四寸,十四茎半夏麦门冬各一升旋复花二合#22黄苓一两人参一两半甘草当归黄耆各三两阿胶四两生姜八两

右十一味,□咀,以水八升,煮减半,内清酒三升及胶,煎取四升。每服一升,日三夜一。温卧,当汗出。若不出者,加麻黄一两#23,煮,服如前法。若秋后,勿强渍#24汗。一方以黄雌鸡一只,割咽取血,内酒中,煮鸡取汁以煎药。

杏仁汤,若曾伤七月胎者,当预服此方:

杏仁甘草各二两紫菀一两锺乳乾姜各三两#25麦门冬吴茱萸各一升粳米五合五味子三合#26

右九味,□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半。分四服,日三夜一,中间进食,七日服一剂。一方用白鸡一只,煮汁煎药。

妊娠八月,始受土精,以成肤革。和心静息,无使气极,是谓密腠理,而光泽颜色。

妊娠八月,手阳明脉养,不可针灸其经。手阳明内属於大肠,主九窍。八月之时,儿九窍皆成。无食燥物,无辄失食,无忍大起。

妊娠八月,中风寒,有所犯触,身体尽痛,乍寒乍热,胎动不安,常苦头眩痛,绕脐下寒,时时小便白如米汁,或青或黄,或使寒栗,腰背苦冷而痛,目□□,芍药汤主之之方:

芍药四两生姜四两厚朴二两甘草当归白术人参各三两薤白切,一升

右八味,□咀,以水五升、清酒四升合煮,取三升。分三服,日再夜一。一方用乌雌鸡煮汁以煎药。

葵子汤,若曾伤八月胎者,当预服此方:

葵子二升甘草厚朴各二两白术柴胡各三两芍药四两生姜六两大枣二十枚

右八味,□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凡十日一剂。一方用乌雌鸡一只,煮水以煎药。

妊娠九月,始受石精,以成皮毛,六腑百节,莫不毕备。饮醴食甘,缓带自持而待之,是谓养毛发、致才力。

妊娠九月,足少阴脉养,不可针灸其经。足少阴内属於肾,肾主续缕。九月之时,儿脉续缕皆成。无处湿冷,无着炙衣。

妊娠九月,若卒得下痢,腹满悬急,胎上冲心,腰背痛,不可转侧,短气,半夏汤方:

半夏麦门冬吴茱萸当归阿胶各三两#27乾姜一两大枣十二枚

右七味,□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内白蜜八合,微火上温。分#28四服,痢即止。一方用乌雌鸡一只,煮汁煎药。

猪肾汤,若曾伤九月胎者,当预服此方:

猪肾一具茯苓桑寄生乾姜乾地黄芎藭各三两白术四两附子中者一牧大豆三合麦门冬一升

右十味,□咀,以水一斗,煮肾令熟,去肾,纳诸药,煎取三升半。分四服,日三夜一,凡十日更一剂。

妊娠十月,五脏俱备,六腑齐通,纳天地气於丹田,故使关节、人神皆备,但俟时而生。

妊娠一月始胎,二月始膏,三月始胞,四月形体成,五月能动,六月筋骨立,七月毛发生,八月脏腑具,九月谷气入胃,十月诸神备,日满即产矣。宜服滑胎药,入月即服。

丹参膏,养胎,临月服,令滑而易产方:

丹参半斤芎藭当归各二两#29蜀椒五合,有热者,以大麻仁五合代

右四味,□咀,以清酒溲湿,停一宿,以成煎猪膏四升,微火煎,膏色赤如血,膏成,新布绞去滓。每日取如枣许,内酒中服之,不可逆服。至临月乃可服,旧用常验。

甘草散,令易生,母无疾病,未生一月日预服,过三十日,行步动作如故,儿生堕地,皆不自觉方:

甘草一两#30黄苓一用茯苓乾姜吴茱萸大豆黄卷麻子仁桂心大麦蘖各三两,一方用粳米

右八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暖水服亦得。

千金圆,主养胎,治产难颠倒、胞不出,服一丸;伤毁不下,产余病汗不出,烦满不止,气逆满,以酒服一丸。一名保生丸

甘草具母秦椒大豆黄卷乾姜桂心黄苓粳米一作糯米石斛石膏各六铢当归十二铢#31麻子三合

右十二味,为末,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日三,用枣汤下。一方用蒲黄一两。

蒸大黄圆,治妊娠养胎,令易产方:

大黄三十铢,蒸枳实芎藭白术杏仁各十八铢芍药乾姜厚朴各十二铢吴茱萸一两

右九味,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空腹酒下二丸,日三,不知稍加之。

滑胎,令易产方:

阿胶八两滑石二两车前子一升

右三味,治下筛。饮服方寸匕,日再。至生月乃服。药利九窍,不可先服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之二竟

#1各五铢:影宋刻本作『各三铢』

#2各二炼:影宋刻本作『各一铢』。

#3各三十铢:影宋刻本作『各二十铢』。

#4各三十铢:影宋刻本作『各二十铢』。

#5各二两:『二』字原脱,据影宋刻本补。

#6各三十铢:影宋刻本作『各二十铢』。

#7覆盆子、桃仁:影宋刻本此二味各用『二两半』。

#8三两:影宋刻本作『二两』。

#9者:原作『草』,据影宋刻本改。

#10青:影宋刻本作『清』。

#11一斗:影宋刻本作『一升』。

#12黄:影宋刻本作『若弋

#13方:原脱,据影宋刻本补。

#14各三十铢:影宋刻本作『各二十铢』。

#15七尺:影宋刻本作『七寸』。

#16妊娠:此二字原脱,据影宋刻本补。

#17四两:影宋刻本作『一两』。

#18痛:原脱,据影宋刻本补。

#19一斗三升:影宋刻本作『一斗五升』。

#20二十五枚:影宋刻本作『三十五枚』。

#21蜜:影宋刻本作『密』。按『蜜』用同『密』。

#22二合:影宋刻本作『一合』。

#23一两:影宋刻本作『二两』。

#24渍:影宋刻本作『责』。

#25各三两:影宋刻本作『各二两』。

#26三合:影宋刻本作『五合』

#27各三两:影宋刻本『半夏、麦门冬』各用『五两』。

#28分:原作『服』,据影宋刻本改。

#29各二两:影宋刻本作『各三两』。

#30一两:影宋刻本作『二两』。

#31十二铢:影宋刻本作『十三铢』。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目录

卷之一

医学诸论凡九条

论大医习业第一

论大医精诚第二

论治病略例第三

论诊候第四

论处方第五

论用药第六

玉石部草药部木药部兽部

虫鱼部果部菜部米部

论合和第七

论服饵第八

论药藏第九

卷之二

妇人方凡二十一类,至七卷止

求子第一

论六首七子散朴消盐胞汤紫石门冬圆白薇圆庆云散承泽圆大黄圆吉祥圆消石大黄圆秦椒圆丹参圆灸法六首转女为男法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妊娠恶阻第二

论二首茯苓圆橘皮汤辨男女法辨将产法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养胎第三附禁忌、滑胎

论二首乌雌鸡汤补胎汤艾叶汤黄连汤雄鸡汤狭神汤菊花汤调中汤阿胶汤安中汤麦门冬汤柴胡汤葱白汤杏仁汤芍药汤葵子汤半夏汤猪肾汤丹参膏甘草散千金圆蒸大黄圆禁忌法逐月养胎法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三

妇人方

妊娠诸病第四

葱白汤旋复花汤马通汤胶艾汤蟹爪汤香豉汤鲤鱼汤灸法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产难第五附运闷

论一首八条羚羊角散针法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子死胎中第六附得病须去胎

论一首真珠汤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逆生第七

论二首方皆无名,散见本类

胞胎不出第八

牛膝汤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下乳第九

锺乳汤漏芦汤漏芦散石膏汤麦门冬散鬼箭汤甘草散鲫鱼汤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四

妇人方

虚损第十附盗汗

论一首三条四顺理中圆桃仁煎石斛地黄煎地黄羊脂煎地黄酒羊肉汤猪肾汤羊肉黄蓍汤鹿肉汤獐骨汤当归芍药汤杏仁汤乳蜜汤五石汤三石汤内补黄蓍汤吴茱萸汤猪膏煎鲤鱼汤桂枝附子汤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虚烦第十一

薤白汤竹根汤人参当归汤甘竹茹汤知母汤竹叶汤淡竹茹汤赤小豆散蒲黄散蜀漆汤芍药汤

中风第十二附心虚惊悸

论一首大豆紫汤独活紫汤小独活汤甘草汤二方独活汤鸡粪酒竹叶汤防风汤鹿肉汤独活酒大豆汤五石汤四石汤小柴胡汤三物黄苓汤羊肉汤葛根汤防风酒木防己膏浴汤茯神汤远志汤茯苓汤安心汤甘草圆人参圆大远志圆

心腹痛第十三

蜀椒汤大岩蜜汤乾地黄汤芍药汤当归汤桃仁芍药汤羊肉汤羊肉当归汤羊肉杜仲汤羊肉生地黄汤内补当归建中汤内补芎藭汤大补中当归汤桂心酒生牛膝酒吴茱萸汤蒲黄汤败酱汤芎藭汤独活汤芍药黄耆汤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五

妇人方

恶露第十四附血瘕

乾地黄汤桃仁汤泽兰汤甘草汤大黄汤柴胡汤蒲黄汤铜镜鼻汤小铜镜鼻汤栀子汤生地黄汤大黄乾漆汤麻子酒升麻汤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下痢第十五

胶蜡汤桂蜜汤当归汤白头翁汤鳖甲汤龙骨圆阿胶圆泽兰汤乾地黄汤生地黄汤蓝青圆赤石脂圆赤散黑散黄散龙骨散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淋渴第十六

括蒌汤鸡肶胵汤石韦汤葵根汤茅根汤滑石散竹叶汤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杂治第十七

竹茹汤厚朴汤温经汤半夏厚朴汤昆布圆五加酒黄苓散硫黄散当归散当归汤阴疮膏白玉汤桑根白皮汤灸法九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六

妇人方

补益第十八论

柏子仁圆大五石泽兰圆小五石泽兰圆增损泽兰圆大补益当归圆白芷圆紫石英柏子仁圆锺乳泽兰圆大泽兰圆小泽兰圆紫石英天门冬圆三石泽兰圆泽兰圆大平胃泽兰圆

月水不通第十九附症瘕

桃仁汤二方乾姜圆乾漆汤硭硝汤前胡牡丹汤乾地黄当归圆牡丹圆黄苓牡丹汤乾漆圆当归圆二方鳖甲圆二方禹余根圆牡蒙圆大虻虫圆桂心酒虎杖煎二方桃仁煎五京圆鸡鸣紫圆辽东都尉所上圆牡蛎圆消石汤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七

妇人方

赤白带下崩中漏下第二十

论二首白垩圆白石脂圆小牛角□散龙骨散白马蹄圆白马驰散大豆紫汤方见四卷云母芎藭散慎火草散禹余根圆增损禹余根圆当归汤伏龙肝汤大牛角中人散生地黄汤丹参酒牡丹皮汤芍羹汤马通汤马蹄屑汤马蹄圆蒲黄散灸法八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月水不调第二十一

白垩圆桃仁汤杏仁汤大黄朴消汤茱萸虻虫汤抵党汤七熬圆桃仁散阳起石汤牛膝圆灸法一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八

少小婴孺方凡九类,至十四卷止

序例第一

论五条紫圆黑散择乳母法

卷之九

少小婴孺方

初生出腹第二

论二首凡十二事拭儿口治生不作声断脐裹脐衣儿甘草汤朱蜜哺乳浴儿法并方鹅口治生辄死法相儿寿夭法

卷之十

少小婴孺方

惊痫第三附中风

论三首候痫法一首龙胆汤大黄汤白羊鲜汤增损续命汤石膏汤二物石膏汤桂枝汤二物驴毛散茵芋圆镇心圆丹参赤膏五物甘草生摩膏灸法二+三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十一

少小婴孺方

客忤第四

论二首一物猪蹄散二物烧发散一物马通浴汤一物猪通浴汤灸法一首咒法二首白鲜皮汤龙角圆芎藭散一物前胡圆千金汤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伤寒第五附寒热温疟

论一首麦门冬汤芍药四物解肌汤麻黄汤五味子汤莽草浴汤二方雷丸浴汤李叶浴汤柳枝浴汤青木香浴汤十二物寒水石散李根汤升麻汤大黄汤蜀漆汤竹叶汤二方调中汤生地黄汤二物通汗散二物茯苓粉散三物黄连粉散犀角饮子恒山汤灸法一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十二

少小婴孺方

咳嗽第六

竹沥汤紫菀汤五味子汤射干汤杏仁圆八味生姜煎四物款冬圆菖蒲圆桂枝汤麻黄汤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癖结胀满第七附霍乱

双紫圆牛黄圆硭硝紫圆牛黄双圆牛黄鳖甲圆芫花圆真珠圆鳖甲圆鳖头圆桂心橘皮汤地黄圆马通粟圆当归圆一名黑圆马齿矾圆半夏圆霍香汤灸法一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十三

少小婴孺方

痈疽瘰第八附丹毒疮疖疥癣风瘙瘾疹

论一首漏芦汤五香连翘汤连翘圆麻黄汤二方拓汤五味枳实汤水银膏苦参汤二方根实圆泽兰汤藜芦膏灸法一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十四

少小婴孺方

杂病第九

脐病口舌病咽喉病大小便诸疮肿毒耳鼻病虫病齿落不生不能乳不能言不能行误食误吞蠼螋毒白石脂散雀屎圆升麻汤五等圆鳖头圆除热结肠圆地肤子汤蒲黄汤灸法共十三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十五

七窍病凡九类至,二十一卷止

目病第一

论一首证三条神曲圆瓜子散补肝圆二方补肝散四方补肝芜菁子散栀子仁煎泻肝汤二方洗肝乾蓝煎大枣煎洗眼汤二方荡风散乳汁煎真珠散咒法二首灸法二+八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十六

七窍病

鼻病第二

论一首香膏二方通草散羊肺散生地黄汤三方灸法六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十七

七窍病

口病第三

论#1一首升麻煎蔷薇圆甘草圆五香圆含香圆灸法二方熏衣香九方附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十八

七窍病

舌病第四

升麻煎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唇病第五

润脾膏甲煎唇脂甲煎口脂灸法二方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十九

七窍病

齿病第六

论一首含嗽汤嗽汤灸法二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二十

七窍病

喉病第七附咽

证一条小续命汤乌翣膏母姜酒针灸法二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耳病第八

赤膏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二十一

七窍病

面药第九

五香散面脂二方面膏玉屑面膏玉屑面脂二方炼脂法治外膏猪蹄汤猪蹄浆鹿角散铅丹散白杨皮散桃花圆白瓜子圆白膏栀子圆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二十二

风毒脚气凡五类至二十四卷止

论风毒状第一

论论风毒相貌、脉候、冷热、虚实、肿不肿及灸法,服药等凡十六章

卷之二十三

风毒脚气

汤液第二附裹脚方

竹沥汤二方大竹沥汤麻黄汤独活汤二方兼补厚朴汤风引独活汤防风汤二方越婢汤风引汤大鳖甲汤小鳖甲汤风缓汤二方犀角旋复花汤大犀角汤犀角麻黄汤茱萸汤小风引汤四物附子汤增损肾沥汤石膏汤半夏汤乌头汤迮毒汤紫苏子汤附子汤甘草汤恒山甘草汤丹参牛膝散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二十四

风毒脚气

诸散第三

例一首八风散大八风散内补石斛秦艽散秦荒散石斛万病散菜萸散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酒醴第四

例一首石斛酒乌麻酒锺乳酒二方枸杞菖蒲酒虎骨酒蓼酒小黄耆酒黄耆酒茵芋酒大金牙酒秦艽酒术膏酒松叶酒侧子酒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膏第五

例一首神明白膏卫候青膏神明青膏太傅白膏曲鱼膏野葛膏陈元膏裴公八毒膏

卷之二十五

诸风凡八类至二十八卷止

论杂风状第一附痹痉

论二+六章

诸风第二附风热风寒

小续命汤三方大续命汤三方西州续命汤大续命散续命煮散排风汤大八风汤八风散小八风散乌头汤葈耳散地黄煎大防风汤大戟洗汤金牙酒马灌酒蛮夷酒二方鲁王酒二方独活酒灸法四十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二十六

诸风

贼风第三附历节

论一首桂枝酒大定心汤乾姜附子汤侧子酒芎藭汤荆沥汤白木酒依源麻黄汤半夏汤当归圆依源麻黄续命汤八风防风散温中生姜汤肾沥汤茵芋酒乾地黄圆大岩蜜汤小岩蜜汤排风汤乌头汤防风汤羌活汤防己汤大枣汤犀角汤松节酒松膏酒松叶酒石膏汤灸法六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二十七

诸风

偏风第四附猥退缓弱挛急腰脚痛

防风汤葛根汤麻子汤三黄汤白敛薏苡汤独活寄生汤菊花酒杜仲酒针灸法五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风痱第五

论三首竹沥汤三方荆沥汤独活煮散五补圆灸法一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二十八

诸风

风懿第六附口噤失音口蜗尸厥

论三首独活汤石南汤桂汤附子散甘草汤枳茹酒针灸法六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角弓反张第七

仓公当归汤秦艽散吴秦荒散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风痹第八

论一首铁精汤黄耆汤白敛散附子酒麻子酒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二十九

伤寒方凡十六类,至三+五卷止

伤寒例第一

论三首

辟温第二附治瘴雾气

岁旦屠苏酒太乙流金散雄黄散一物柏枝散粉身散虎头杀鬼圆辟温杀鬼圆二方雄黄圆藜芦圆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三十

伤寒方

伤寒膏第三

青膏黄膏白膏

发汗散第四

青散二方六物青散五苓散崔文行解散诏书发汗白薇散华佗赤散赤散乌头赤散水解散二方

发汗汤第五

例一首五香麻黄汤漏芦连翘汤桂枝汤葛根黄连汤麻黄汤解肌汤二方升麻汤甘草汤大青龙汤阴旦汤阳旦汤麻黄连翘汤解肌升麻汤葛根汤七物黄连汤雪煎枯篓汤三七汤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三十一

伤寒方

发汗圆第六

麦奴圆神丹圆青葙圆茵陈圆

宜吐第七

例一首瓜蒂散水导散藜芦圆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宜下第八

例一首证十二条大承气汤抵克圆抵克汤承气汤生地黄汤柴胡萎蕤知母汤鴂豉汤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发汗吐下后第九

脉证七条竹叶汤桂枝麻黄汤小青龙汤四物甘草汤栀子汤厚朴汤玄武汤葛根黄连汤茯苓汤大陷胸汤大陷胸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白虎汤青箱子圆大青汤灸法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三十二

伤寒方

伤寒杂治第十热毒呕哕攻手足毒肿斑出豌豆疮鼻衄喉闭口苦口乾下利虚肿汗不止盗汗

论一首苦参汤凝雪汤枯蒌汤芦根饮子漏芦连翘汤猪胆汤木香汤禹余粮汤麻黄升麻汤牡蛎散灸法一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三十三

伤寒方

劳复第十一附阴阳易理发

论二首食忌九条黄龙汤枳实栀子汤麦门冬汤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百合第十二

论二首百合知母汤百合滑石代赭汤百合鸡子汤百合地黄汤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三十四

伤寒方

伤寒不发汗变成狐惑病第十三

论一首赤小豆当归散泻心汤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伤寒发黄第十四

论一首证五条黄耆芍药桂酒汤桂枝黄耆汤麻黄醇酒汤大黄圆二方茵陈汤二方三黄散五苓散秦椒散小半夏汤苦参散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大黄黄糵汤茵葆圆二方根实大黄汤凝水石散茯苓圆半夏汤牛膝圆大茵陈汤消石矾石散针灸图三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三十五

伤寒方

温疟第十五

论一首鳖甲煎柴胡括蒌根汤牡蛎汤蜀漆散白虎加桂汤麻黄汤恒山圆三方栀子汤蜀漆圆乌梅圆二方大五补汤绫鲤汤恒山汤二方藜芦圆刺灸法十九首禳疟法一首治疟符二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诊溪毒证第十六

论一首方见第七十一卷中

卷之三十六

肝脏凡五类,至三+七卷止

肝脏脉论第一

肝虚实第二附肝胆俱虚实

脉四条竹沥泄热汤前胡汤防风散远志散地黄煎补肝汤补肝散松膏酒枸杞酒防风煎槟榔汤灸法一首

肝劳第三

论一首猪膏酒虎骨酒

卷之三十七

肝脏

筋极第四附筋虚实

论二首橘皮通气汤丹参散地黄煎五加酒人参酒灸法七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坚症积聚第五

论一首三台圆五石乌头圆乌头圆恒山圆神明度命圆陷胸汤太乙神明陷冰圆蜥蜴圆大五明狼毒圆小狼毒圆狼毒圆甘遂汤野葛膏消石大圆土瓜圆椒熨方大黄汤灸法六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三十八

胆腑凡七顿,至三十九卷止

胆腑脉论第一

论一首

胆虚实第二附虚烦不得眠

脉二条半夏汤温胆汤千里流水汤酸枣汤栀子汤灸法二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咽门论第三

论一首

髓虚实第四

论一首羌活补髓圆柴胡发泄汤

风虚杂补酒煎第五附食治方

巴戟天酒二方五加酒天门冬大煎填骨万金煎小鹿骨煎地黄小煎陆抗膏枸杞煎夏姬杏仁煎桃仁煎膏煎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吐血第六

论一首黄土汤二方生地黄汤坚中汤泽兰汤犀角地黄汤当归汤竹茹汤赤小豆散乾地黄圆麦门冬汤灸法十五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三十九

胆腑

万病圆散第七

论二首羌花散耆婆万病圆仙人玉壶圆三物备急圆大理气圆大麝香圆小麝香圆紫葛圆太乙神精丹作土釜法作六乙泥法仓公散小金牙散大金牙散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四十

心脏凡八类,至四十二卷止

心脏脉论第一

论一首五十条

心虚实第二附心小肠俱虚实

脉四条石膏汤泻心汤二方竹沥汤茯神散安心散茯苓补心汤半夏补心汤牛髓圆大补心汤补心圆灸法一首

心劳第三

论一首大黄泄热汤

卷之四十一

心脏

脉极第四

论一首生地黄煎灸法二首

脉虚实第五

论一首防风圆升麻汤麻黄汤针灸法各一首

心腹痛第六

论二首九痛圆桂心三物汤乌头圆五辛汤犀角圆高良姜汤当归汤六方温中当归汤羊肉当归汤温脾汤生姜汤熨蒸法一首针灸法二+五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胸痹第七

论二首枳实薤白桂枝汤栝蒌汤治中汤茯苓汤通气汤细辛散蜀椒散前胡汤二方熨背散下气汤槟榔汤灸法五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四十二

心脏

头面风第八附头眩面风发白生发白赤秃

芎藭酒防风汤二方茵芋汤鸱头酒大三五七散小三五七#1散茯神汤防风散三方摩头散入顶散杏仁膏大豆酒薯蓣散菊花散头风散沐头汤八方犀角汤石灰酒摩膏生发膏五方拔白发日松沥煎王不留行汤松脂膏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四十三

小肠腑凡七类,至四十五卷止

小肠腑脉论第一

论一首十四条

小肠虚实第二

脉二条柴胡泽泻汤大黄圆灸法三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舌论第三

论一首

风眩第四徐嗣伯方

论一首续命汤贲豚汤防己地黄汤薯蓣汤防风汤薯蓣煎薯蓣圆天雄散人参圆灸法一首食禁一首

卷之四十四

小肠腑

风癫第五附狂邪针灸图诀

论六首虎睛圆雄黄圆续命风引汤紫石散芎藭汤天门冬酒灸法九首龙甲汤九物牛黄圆十黄散别离散四物鸢头散五邪汤茯神汤人参汤虎睛汤针灸法针法十四穴,灸法四十五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四十五

小肠腑

风虚惊悸第六

远志汤三方茯神汤二方补心汤五方小定心汤大定心汤荆沥汤二方镇心汤大镇心散二方小镇心散镇心圆大镇心圆小镇心圆定志小圆紫石酒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好忘第七

枕中方开心散菖蒲益智圆八味散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四十六

脾脏凡十类,至五十一卷止

脾脏脉论第一

论四十七首

卷之四十七

脾脏

脾虚实第二附脾胃俱虚实消食

论一首脉四条泻热汤射干煎大黄泻热汤槟榔散温脾圆麻豆散白木散平胃圆二方大曲糵圆消食断下圆乾姜散消食圆曲糵散灸法一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脾劳第三

论一首半夏汤消食膏酒

肉极第四

论一首解风痹汤西州续命汤越婢汤石南散大黄耆酒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四十八

脾脏

肉虚实第五

论一首五加酒半夏汤

秘涩第六附大便失禁大小便不通

论一首麻子仁圆三黄汤淮南五柔圆大五柔圆濡脏汤硭硝圆走马汤巴豆圆练中圆灸法十五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四十九

脾脏

热痢第七

论一首脉证二十四条陟厘圆苦参橘皮圆龙骨圆白头翁汤伏苓汤温脾汤黄连汤女萎圆圣汤灸法十一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五十

脾脏

冷痢第八

论一首温脾汤建脾圆增损建脾圆驻车圆大桃花汤二方桃花圆仓米汤附子汤马兰子圆厚朴汤四续圆椒艾圆下痢圆曲糵圆乌梅圆二方七味散猪肝圆羊脂煎二方断痢汤香苏汤泻心汤女铀散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五十一

脾脏

疳湿痢第九附月蚀疮

论二首八物酋根汤余方无名者散

见本类

小儿痢第十

温中汤温中大黄汤黄蘖汤治中结肠圆栀子圆藜芦圆四物粱米汤龙骨汤大黄汤生金牛黄汤泽漆茱萸汤枳实散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五十二

胃腑凡八类,至五+三卷止

胃腑脉论第一

论一首十五条

胃虚实第二

脉二条补胃汤人参散灸法一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喉咙论第三

论一首

反胃第四附酢咽

脉三条大半夏汤治中散灸法三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呕吐喊逆第五附恶心

脉一条论一首半夏汤前胡汤小麦汤猪苓汤犀角人参饮子小半夏加茯苓汤橘皮汤灸法十五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五十三

胃腑

噎塞第六附哽

论一首五噎圆二方竹皮汤乾姜汤通气汤羚羊角汤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胀满第七

论一首温胃汤大半夏汤附子粳米汤厚朴七物汤厚朴三物汤吴茱萸汤大桂汤灸法十一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痼冷积热第八附寒疝骨蒸

论三首匈奴露宿圆露宿圆赤圆半夏汤二方生姜汤甘草汤茱萸消石汤大建中汤大黄附子汤大乌头汤乌头桂枝汤朴硝煎五石汤竹叶汤承气汤地黄煎细圆灸法一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五十四

肺脏凡八类,至五十六卷止

肺脏脉论第一

论一首四十五条

肺虚实第二附肺与大肠俱虚俱实

脉四条橘皮汤泻肺散酥蜜膏酒补肺汤五方麻子汤饧煎小建中汤灸法三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肺劳第三

论一首麻黄引气汤半夏汤厚朴汤灸法一首

卷之五十五

肺脏

气极第四附气虚实

论一首锺乳散黄耆汤大露宿圆硫黄圆大前胡汤竹叶汤灸法二首

积气第五附七气五膈奔豚

论二首七气圆二方七气汤二方五膈圆大蒜煎桔梗破气圆槟榔汤二方半夏汤二方贝母汤麻黄汤奔气汤枳实汤竹叶饮人参汤海藻橘皮圆白石英散补伤散白石英圆理气圆灸法二十四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五十六

肺脏

肺痿第六

论一首甘草乾姜汤甘草汤生姜甘草汤桂枝皂荚汤麻黄汤

肺痈第七

论一首桔梗汤泻肺汤小青龙汤黄昏汤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飞尸鬼疰第八

论一首五症汤蜈蚣汤桃皮汤桃奴汤小附着散大附着散大金牙散金牙散白木散太乙备急散龙牙散备急散黑奴散鹳骨圆蜥蜴圆桔梗圆十疰圆太乙神明陷冰圆江南度世圆大度世圆雷氏千金圆灸法十二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五十七

大肠腑凡七类,至五十八卷止

大肠腑脉论第一

论一首十三条

大肠虚实第二

脉二条生姜泄肠汤黄连补汤灸法七首

肛门第三

论方见第七十四卷中,一首

皮虚实第四

论一首蒴藋蒸汤栀子煎

咳嗽第五

论二首证七条小青龙汤泽漆汤麦门冬汤射干麻黄汤厚朴麻黄汤麻黄石膏汤皂荚圆十枣汤温脾汤百部根汤海藻汤白前汤麻黄散蜀椒圆通气圆射干煎杏仁煎二方通声膏杏仁饮子苏子煎羌花煎款冬煎款冬圆三方五味子汤竹皮汤百部圆锺乳七星散二方七星散熏法三首灸法十四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五十八

大肠腑

痰饮第六

论一首三条小半夏汤二方甘草汤十枣汤小青龙汤木防己汤厚朴大黄汤草苈大枣泻肺汤小半夏茯苓汤五苓散椒目圆甘遂半夏汤大茯苓汤茯苓汤大半夏汤半夏汤乾枣汤当归汤吴茱萸汤前胡汤旋覆花汤姜椒汤姜附汤撩膈散断膈汤松萝汤杜衡汤蜜煎葱白汤大五饮圆旋复花圆中军候黑圆顺流紫圆灸法一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九虫第七附湿□

论三首蘼芜圆懊浓散青葙散姜蜜汤兴仁汤桃皮汤猪胆苦酒汤雄黄兑散熏法一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五十九

肾脏凡八类,至六十卷止

肾脏脉论第一

论一首四十三条

肾虚实第二附肾与膀胱俱虚实

脉四条泻肾汤灸法一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肾劳第三

论一首栀子汤麻黄根粉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精极第四附精虚实

论一首竹叶黄苓汤棘刺圆韭子圆韭子散枣仁汤禁精汤羊骨汤灸法十二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骨极第五

论一首三黄汤灸法一首

骨虚实第六

论一首虎骨酒灸法一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腰痛第七

论一首杜仲酒肾着汤肾着散杜仲圆丹参圆独活寄生汤导引法针灸法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六十

肾脏

补肾第八

论一首建中汤三方大建中汤二方小建中汤乐令黄耆汤肾沥汤二方增损肾沥汤五补汤凝唾汤补汤人参汤内补散石斛散肾历散三方薯蓣散锺乳散寒食锺乳散地黄散黄耆汤前胡建中汤黄耆建中汤三石散石韦圆五补圆无比薯蓣圆大薯蓣圆肾气圆四方八味肾气圆黄耆圆二方神化圆三人九子圆填骨圆补虚益精大通圆通明圆赤石脂圆鹿角圆苁蓉圆乾地黄圆覆盆子圆曲囊圆磁石酒石英煎麋角圆灸法一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六十一

膀胱腑凡七类,至六十二卷止

膀胱腑脉论第一

论一首十五条

膀胱虚实第二

脉四条龙骨圆灸法一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胞囊论第三

论一首滑石汤榆皮通滑泄热煎灸法八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三焦脉论第四

论一首六条

三焦虚实第五

论三首泽泻汤麦门冬理中汤黄耆理中汤黄连圆厚朴汤大黄泻热汤蓝青圆黄连煎柴胡通塞汤赤石脂汤止呕人参汤香豉汤黄糵止泄汤人参续气汤茯苓圆伏龙肝汤当归汤灸法七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六十二

膀胱腑

霍乱第六

论二首证四条治中汤桂枝汤四顺汤四逆汤二方通脉四逆汤竹叶汤甘草泻心汤小青龙汤附子粳米汤理中汤人参汤杜若圆灸法十八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杂补第七

论一首琥珀散苁蓉散二方秃鸡散天雄散石硫黄散杜仲散白马茎圆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六十三

消渴凡四类,至六十四卷止

消渴第一附消中强中渴利不渴而利渴兼他病

论六首茯神汤猪肚圆浮萍圆黄连圆栝蒌粉三方枸杞汤二方铅丹散茯神圆酸枣圆猪肾荠苨汤增损肾沥汤地黄圆九房散二方黄耆汤棘刺圆骨填煎茯神散三黄圆阿胶汤灸法七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六十四

淋闭

淋闭第二附遗尿失禁尿床

论一首证二条地肤子汤石韦散灸法十五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尿血第三

方皆无名散见本类

水肿第四

论一首证八条中军候黑圆大豆散麦门冬饮徐王煮散汉防己散茯苓圆泽漆汤猪苓散苦瓠圆麻黄煎大豆散麻子汤大豆煎摩膏麝香散灸法二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六十五

丁肿凡六类,至六十八卷止

丁肿第一

论一首证十五条齐州荣姥方赵娆方玉山韩光方灸法一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六十六

痈疽

痈疽第二附肿毒石痈

脉七首论一首五香连翘汤黄耆竹叶汤八味黄耆散王不留行散内补散排脓内塞散猪蹄汤二方麝香膏食恶肉膏食恶肉散二方生肉膏二方蛇衔生肉膏五香汤漏芦汤丹参膏小竹沥汤白薇散蒺藜散华芦膏瞿麦散薏苡仁散黄耆茯苓汤内消散猾皮散栀子汤五利汤乾地黄圆三方地黄煎枸杞煎乌麻膏松脂膏二方青龙五生膏灭瘢膏练石散麻子小豆汤禁肿法一首灸法三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六十七

发背

发背第三

论一首内补散二方李根皮散大内塞排脓散灸法一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丹毒第四附小儿丹

论一首升麻膏升麻汤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隐疹第五

论一首石南汤青羊脂膏灸法一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六十八

瘭疽

瘭疽第六附恶肉赤脉恶核□病附骨疽贼风风热毒洪烛疮浸淫疮肥疮瘑疮□疮骨疽风疽石疽疮因风致肿恶露疮反花疮指疽代指逆胪瘃指尸脚割甲侵肉

论一首十五条苦瓠散乌膏二方灸法四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六十九

痔漏凡五类,至七十一卷止

九漏第一附瘰

论一首空青商陆散狸骨知母散地黄膏荏子桔梗圆雄黄黄苓散礜石防风散矾石白木散地胆甘草散雌黄芍药圆斑猫白芷圆五白膏曾青散蔷薇圆灸法十六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七十

痔漏

肠痈第二附妒乳乳痈

论三首大黄牡丹汤肠痈汤四方赤龙皮汤天麻汤飞乌膏黄连胡粉散鹿角散连翘汤排脓散蒺藜圆灸法二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七十一

痔漏

五痔第三

论一首槐子圆小槐实圆槐子酒猬皮圆二方槐皮膏灸法二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疥癣第四附易白痈赤疵疣目

论二首茹膏九江散灸法四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恶疾大风第五

论一首岐伯神圣散狼毒散石灰酒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七十二

解毒

杂治方凡人类至七十四卷止

解食毒第一

论一首

方皆无名,散见本类

解百药毒第二

论一首解毒品味二十八条鸡肠草散解毒药散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七十三

解毒

解五石毒第三

论三首证二+八条葱白豉汤三方甘草汤桂心汤杜仲汤大麦奴汤人参汤四方生麦门冬汤三方大黄汤栝蒌根汤二方硭硝汤大麦钞散大黄黄苓汤栀子豉汤理中汤槟榔汤鸭通汤冷热熨法下散法四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七十四

解毒

蛊毒第四

论一首太上五蛊圆太乙追命圆万病圆犀角圆北地太守酒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胡臭漏腋第五

论一首石灰散六物散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脱肛第六

猪肝散壁土散灸法三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瘿瘤第七

证一条五瘿圆陷肿散生肉膏灸法十一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病第八附阴疮妒精疮

论二首治□圆蒺藜子汤猪蹄汤葱白膏灸法十八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七十五

备急凡四类,至七十八卷止

卒死第一附魇中恶自镒热渴溺水冻醉酒

还魂汤灸法十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七十六

备急

蛇虫毒第二附虎蝎蜂蠳□射工沙虱蛭水毒猫鬼马伤猘狗毒

论六首五香散野葛膏灸法二首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七十七

备急

诸般伤损第三附殴打从高堕下杖疮竹木刺恶刺漆疮

论一首白马蹄散当归散黄耆散鹿角散紫汤大胶艾汤竹皮汤桃仁汤六方蒲黄散二方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七十八

备急

火疮第四附灸疮金疮毒矢

论二首薤白膏二方内补散二方二物汤内塞散咒法二首续断散地黄膏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七十九

食治凡五类,至八十卷止

序论第一凡十四条

果实第二凡二十九条

菜蔬第三凡五十八条

卷之八十

食治

谷米第四凡二十七条

鸟兽第五附虫鱼,凡四十条

卷之八十一

养性凡八类,至八十三卷止

养性序第一

论十三条

道林养性第二

论一首

居处法第三

论十三条

卷之八十二

养性

按摩法第四

天竺国按摩法按摩法

调气法第五

论十二条

服食法第六

论一首去三虫圆二方黄精膏茯苓酥茯苓膏枸杞酒锺乳散灵飞散余方无名者散见本类

卷之八十三

养性

黄帝杂忌法第七

论一首

房中补益第八

论二首杂忌法

卷之八十四

平脉凡十六类,至八十六卷止

平脉大法第一

论七条

诊五脏脉轻重法第二

指下形状第三

五脏脉所属第四

脉法赞一首

分别病形状第五

脉论一首

三关主对法第六

寸口脉关脉尺脉

卷之八十五

平脉

五脏积聚第七

论四条

阳表裹虚实第八

论六条

何时得病第九

论一条

扁鹊华佗察声色要诀第十

五脏六腑气绝证候第十一

诊四时相反脉第十二

论三条

诊脉动止投数疏数死期年月第十三

卷之八十六

平脉

扁鹊诊诸反逆死脉要诀第十四

诊百病死生诀第十五

三部虚实央死生第十六

卷之八十七

针灸凡十七类,至九十三卷止

明堂三人图第一

仰人十四门伏人十门侧人六门

三阴三阳流注法第二上、下

手三阴三阳穴法足三阴三阳穴法

卷之八十八

针灸

针灸禁忌法第三

五脏六腑变化傍通诀第四

论一首

卷之八十九

针灸

用针略例第五

论七条

灸例第六

论八条

太医针灸宜忌第七

论二条推天医法推人神所在法

卷之九十

针灸

论孔穴主对法第八

头面第九

头病面病项病目病鼻病耳病口病舌病齿病喉咽病

卷之九十一

针灸

心腹第十

心病腹病胸胁病胀满肠呜大小便泄痢消渴水肿不能食呕吐吐血咳逆上气贲豚

卷之九十二

针灸

四肢第十一

四肢病手病臂肘病脚病膝病肩背病腰脊病

风痹第十二

风病湿痹癫痫尸厥中恶尸注

卷之九十三

针灸

热病第十三

热病黄疸霍乱疟病

瘿瘤第十四

瘿瘤痔瘘□疝阴病

杂病第十五凡三穴

论一首

妇人病第十六

小儿病第十七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目录竟

#1七:原作『六』,据正文改。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之三

宋朝奉郎守太常少卿充秘阁校理林亿等校正

妇人方

妊娠诸病第四方灸法

第一,胎动及数堕胎

治妊娠二三月,上至八九月,胎动不安,腰痛,已有所见方:

艾叶阿胶芎藭《肘后》不用当归各三两甘草二两

右五味#1,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胶令消#2。分三服,日三。

治妊娠胎动去血,腰腹痛方:

阿胶二两芎藭当归青竹茹各五两#3

右四味,以水一斗半,煮银二斤,取六升,去银内药,煎取二升半,内胶令烊。分三服,不瘥重作。一方用甘草二两。

葱白汤,治妊娠胎动不安,腹痛方:

葱白切,一升阿胶二两当归续断芎藭各三两

右五味,□咀,以水一斗,先煮银六七两,取七升,去银内药,煎取二升半,下胶令烊。分三服,不瘥重作。

治妊娠胎动,昼夜叫呼,口噤层搴,及下重、痢不息方:

艾叶,□咀,以好酒五升,煮取四升,去滓更煎,取一升服。口闭者,格口灌之,药下即瘥。亦治妊娠腰痛及妊娠热病,并妊娠卒下血。

旋复花汤,治妊娠六七月,胎不安,常服之方:

旋复花一两半夏芍药生姜各二两枳实厚朴白木黄苓茯苓各三两

右九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分五服,日三夜二,先食服。

治妊娠数堕胎方:

取赤小豆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二。亦治妊娠数月,月水尚来者。

又方,妊娠三月,灸膝下一寸七壮。

第二,漏胞方

治妊娠下血如故,名曰漏胞,胞乾便死方:

生地黄半斤,□咀,以清酒三升,煮三沸,绞去滓。服之无时,能多服佳。姚大夫加黄雌鸡一头,治如食法;《崔氏》取鸡血和药中服。

治妊娠血下不止,名曰漏胞,血尽子死方:

乾地黄,捣末。以三指撮许酒服,不过三服,瘥。

又方:

生地黄汁一升,清酒四合,煮三四沸,顿服,不止频服。

又方:

乾姜二两乾地黄四两

右二味,治下筛。以酒服方寸匕,日再三服。

第三,子烦方

竹沥汤,治妊娠常苦烦闷,此是子烦方#4:

竹沥一升麦门冬防风黄苓各三两茯苓四两

右五味#5,以水四升,合竹沥,煮取二升,分三服,不瘥再作#6。

又方:

时时服竹沥,随多少,取瘥止。

第四,心腹腰痛及胀满方

治妊娠心痛方:

青竹皮一升,以酒二升,煮三两沸,顿服。

又方:

破生鸡子一枚,酒和服之。

又方:

白蜜三两羊脂八两青竹茹一升

右三味,合煎。食顿#7服如枣核大三枚,日三。

又方:

蜜一升,和井底泥,泥心下。

又方:

烧枣二七枚,为末,尿服之,立愈。

治妊娠腹中痛方:

生地黄三斤,捣绞取汁,用清酒一升,合煎减半,顿服。

又方:

烧车釭脂,内酒中服。亦治妊娠咳嗽,并产难三日不出。

又方:

取蜜一升,顿服,良。

治妊娠腹中满痛叉心,不得饮食方:

黄苓三两芍药四两白术六两

右三味,□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半日令药尽。微下水,令易生,月饮一剂为善也。

治妊娠忽苦心腹痛方:

烧盥令赤热,三指撮许,酒服之,立产。

治妊娠伤胎结血,心腹痛方:

取小儿尿二升,顿服之,立瘥,大良。

治妊娠中恶,心腹痛方:

新生鸡子二枚,破着杯中,以糯米粉和如粥,顿服。亦治妊娠卒胎动不安,或但腰痛,或胎转抢心,或下血不止。

又方:

水三升洗夫靴,剔汁温服。

治妊娠中蛊,心腹痛方:

烧败鼓皮,酒服方寸匕,须臾自呼蛊主姓名。

治妊娠腰痛方:

大豆二升,以酒三升,煮取二升,顿服之。亦治常人卒腰痛者。

又方:

麻子三升,以水五升,煮取汁三升,分五服。亦治心痛。

又方:

豉二两榆白皮三两

右二味,熟捣,蜜丸如梧桐子大,服二七丸。亦治心痛。

又方:

烧牛屎焦,末。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又方:

地黄汁八合,酒五合,合煎,分温服。

治妊娠胀满方:

取秤锤烧之,淬酒中服,良。亦治妊娠卒下血。

第五,伤寒方

治妊娠伤寒,头痛壮热,肢节烦疼方:

石膏八两大青黄苓各三两葱白切,一升前胡知母栀子仁各四两

右七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五服,相去如人行七八里久再服。

治妊娠头痛壮热,心烦呕吐,不下食方:

知母四两粳米五合生芦根一升青竹茹三两

右四味#8,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稍稍饮之,尽更作,瘥止。

治妊娠伤寒服汤后,头痛壮热不歇,宜用此汤拭其身:

麻黄半斤竹叶切,一升石膏末三升,为末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去滓,冷,用拭身体,又以故布□头额、胸心,燥则易之。患疟者,加恒山五两。

治妊娠伤寒方:

葱白十茎生姜二两,切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顿服取汗。

治妊娠中风,寒热,腹中绞痛,不可针灸方:

鲫鱼一头,烧作灰,捣末。酒服方寸匕,取汗。

治妊娠遭时疾,令子不落方:

取灶中黄土,水和涂脐,乾复涂之。一方酒和涂,方五寸。又泔清和涂之,并佳。

又方:

犬尿泥涂腹,勿令乾。

治妊娠热病方:

葱白五两豆豉一升#9

右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二服,取汗。

又方:

葱白一把,以水三升,煮令熟,服之取汗,食葱令尽。亦主安胎。若胎已死者,须臾即出。

又方:

车辖脂酒服,大良。

又方:

井底泥泥心下三寸,立愈。

又方:

青羊屎涂腹上。

又方:水服伏龙肝一鸡子大。

治大热烦闷者方:

葛根汁二升,分三服,如人行五里久进一服。

又方:

烧大枣七枚,为末,酒和服。

又方:

槐实烧灰,取方寸匕,酒和服。

第六,疟病方

治妊娠患疟,汤方:

恒山二两甘草一两黄苓三两乌梅+四枚石膏八两

右五味,□咀,以酒、水各一升半,合渍药一宿,煮三四沸,去滓。初服六合,次服四合,后服二合,凡三服。

又方:

恒山竹叶各三两石膏八两粳米一百粒,《崔氏》、《外台》作糯米,《集验》、《救急》作林米

右四味,□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第一服,取未发前一食顷服之;第二服,取临欲发服之;余一服,用以涂头额及胸前、五心。药滓置头边,当一日勿近水及进饮食,过发后乃进粥食。

第七,下血方

治妊娠忽暴下血数升,胎燥不动方:

榆白皮三两当归生姜各二两乾地黄四两葵子一升,(肘后》不用

右五味#10,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不酸更作服之。

马通汤,治妊娠卒惊奔走,或从高堕下,暴出血数升方:

马通汁一升乾地黄阿胶各四两当归艾叶各三两

右五味,□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马通汁及胶,令烊。分三服,不疟重作。

胶艾汤,治妊娠二三月,上至七八月,其人顿仆失踞,胎动不下,伤损腰腹,痛欲死,若有所见,及胎奔上抢心,短气方:

艾叶三两阿胶芎藭芍药甘草当归各二两乾地黄四两

右七味,□咀,以水五升、好酒三升合煮,取三升,去滓内胶,更上火令尽消。分三服,日三,不瘥更作。

治妊娠卒下血方:

葵子一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瘥止。

又方:

生地黄切一升,以酒五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亦治落身后血。

又方:

取葵根茎烧作灰,以酒服方寸匕,日三。

蟹爪汤,治妊娠僵仆失据,胎动转上抢心,甚者血从口出,逆不得息,或注#11下血一斗五升,胎不出,子死则寒,熨人腹中,急如产状,虚乏少气,困顿欲死,烦闷反覆,服药母得即安,下血亦止,其当产者立生方:

蟹爪一升甘草桂心各二尺阿胶二两

右四味,□咀,以东流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内胶烊尽,能为一服佳。不能者,食顷再服。若口急不能饮者,格口灌之,药下便活也,与母俱生。若胎已死,独母活也。若不僵仆,平安妊娠,无有所见,下血,服此汤即止。或云桂不安胎,亦未必尔。

治妊娠胎堕,下血不止方:

丹参十二两,□砠,以清酒五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温,日三。

又方:

地黄汁和代赭末#12,服方寸匕。

又方:

桑蝎虫屎烧灰,酒服方寸匕。

香豉汤,治半产,下血不尽,苦来去烦满,欲死方:

香豉一升半,以水三升,煮三沸,洒去滓,内成末鹿角一方寸匕。顿服之,须央血自下。鹿角烧亦得。

第八,小便病方灸法

治妊娠小便不利方:

葵子一升榆白皮一把,切

右二味,以水五升,煮五沸。服一升,日三。

又方:

葵子茯苓各一两

右二味,为末。以水服方寸匕,日三,小便利则止。仲景云: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浙恶寒,起即头眩。

治妊娠患子淋方:

葵子一升,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分再服。

又方:

葵根一把,以水三升,煮取二升,分再服。

治妊娠小便不通利方:

芜菁子七合,为末。水和服方寸匕,日三。

治妊娠尿血方:

黍禳烧灰,酒服方寸匕,日三。

治妇人无故尿血方:

龙骨五两,治下筛。酒服方寸匕,空腹服,日三,久者二十服愈。

又方:

爪甲乱发

右二味并烧末,等分。酒服方寸匕,日三,饮服亦得。

又方:

桂心鹿角屑大豆黄卷各一两

右三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取夫爪甲烧作灰,酒服之。

又方:

取故船上竹茹,曝乾,捣末。酒服方寸匕,日三。亦主遗尿。

治妇人遗尿,不知出时方:

白薇芍药各一两

右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矾石牡蛎各二两

右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亦治丈夫。

又方:

胡燕窠中草,烧末,酒服半钱匕。亦治丈夫。

又方:

烧遗尿人荐草灰,服之瘥。

又方:

灸横骨当阴门七壮。

第九,下痢方灸法

治妊娠下痢方:

人参三两黄苓三两榉皮四两粳米三合酸石榴皮三两

右五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又方:

白杨皮一斤,□咀,以水一大升,煮取二小升,分三服。

又方:

烧中衣带三寸,为末,服之。

又方:

羊脂如棋子大十枚,温酒一升,投中,顿服之,日三。

治妊娠患脓血赤滞、鱼脑白滞,脐腹绞痛,不可忍者方:

薤白切,一升酸石榴皮黄檗各三两#13,《产宝》作黄连阿胶二两地榆四两

右五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二

升半。分三服,不瘥更作。

治妊娠注下不止方:

阿胶艾叶酸石榴皮各二两

右三味#14,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胶令烊,分三服。

治妊娠及产已,寒热下痢方:

黄连一升黄檗一斤栀子三+枚#15

右三味,□咀,以水五升,渍一宿,煮三沸。服一升,一日一夜令尽。呕者加橘皮一两、生姜二两。亦治丈夫常痢。

治妇人痢#16,欲痢辄先心痛,腹胀满,日夜五六十行方:

石榴皮曲各八两黄檗一作麦糵乌梅黄连艾各一两防己二两阿胶乾姜各三两附子五两

右十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

饮服二十丸,日三,渐加至三十、四十丸。

治妇人水泄痢方:

灸气海百壮,三报。

第十,水肿方

治妊娠体肿,有水气,心腹急满,汤方:

茯苓白术各四两,《崔氏》无术黄苓杏仁各三两旋复花二两

右五味,□咀,以水六升,煮取二一升半,分作三服。

鲤鱼汤,治妊娠腹大,胎间有水气一方:

鲤鱼一头,二斤白术生姜各五两芍药当归各三两茯苓四两

右六味,□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鱼熟,澄清,取八升,内药,煎取三升,分五服。

治妊娠毒肿方:

芜菁根净洗,去皮,捣,酢和如薄泥,勿令有汁,猛火煮二三沸,适性薄肿,以帛急裹之,日再易。寒时温覆,非根时用子,若肿在咽中,取汁含咽之。

又方:

烧□牛屎,酢和传之,乾则易。亦可服方寸匕,日三。

治妊娠手脚皆肿,挛急方:

赤小豆五升商陆根一斤,切

右二味,以水三斗,煮取一斗,稍稍饮之,尽更作。一方加泽漆一斤。

产难第五论方针法

论曰:产妇虽是秽恶,然将痛之一时,及未产已产,并不得令死丧污秽家人来视之,则生难。若已产者,则伤儿也。

妇人产乳,忌反支月,若值此月,当在牛皮上,若灰上,勿令水血恶物着地#17,则杀人,及浣濯衣水,皆以器盛,.过此忌月乃止。

凡生产不依产图,脱有犯触,於后母子皆死。若不至死,即母子俱病,庶事皆不称心。若能依图,无所犯触,母即无病,子亦易养。

凡欲产时,特忌多人瞻视,惟得三二人在傍待总,产讫乃可告语诸人也。若人众看视,无不难产。

凡产妇,第一不得忽忽忙怕,傍人极须稳审,皆不得预缓预急及忧但,忧悒则难产。若腹痛,眼中火生,此儿回转,未即生也。儿出讫,一切人及母皆忌问是男是女。儿始落地,与新汲井水五咽,忌与暖汤物,勿令母看视秽污。

凡产妇,慎食热药、热面食,常识此,饮食当如人肌,温温也。

凡欲临产时,必先脱寻常所着衣,以笼灶头及灶口,令至密,即易产也。

凡产难及子死腹中,并逆生与胞胎不出,诸篇方可通检用之。

治产难,或半生,或胎不下,或子死腹中,或着脊,及坐草数日不产,血气上抢心,母面无颜色,气欲绝者方:

醇酒二升白蜜一升成煎猪膏一升

右三味,合煎,取二升,分再服,不能再服,可随所能服之。治产后恶血不除,上抢心痛,烦急者,以地黄汁代醇酒。

治难产方:

槐枝切,二升榆白皮切大麻仁各一升瞿麦通草各三两#18牛膝五两#19

右六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半,分五服。

又方:

吞皂荚子二枚。

又方:

取厕前已用草二七枚,烧作屑,水调而服之。

又方:

令夫唾妇口中二七过,立出。

又方:

针两肩井,入一寸,泻之,须臾即分娩。

治产难三日不出方:

取鼠头烧作屑,井花水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车轴脂吞大豆许两丸。

又方:

烧药杵令赤,内酒中,饮之。

又方:

烧大刀镮,以酒一杯沃之,顿服即出,救死不分娩者。

治产难累日,气力乏尽,不得生,此是宿有病者方:

阿胶二两赤小豆二升

右二味,以水九升,煮豆令熟,去滓,内胶令烊。每服五合,不觉更服,不过三服即出。

又方:

槐子十四枚蒲黄一合

右二味,合内酒中,温服。须臾不生,再服之。水服亦得。

又方:

生姜汁生地黄汁各半升

右二味,合煎熟,顿服之。

治产难,及日月未足而欲产者方:

知母一两,为末,蜜丸如兔屎大,每服一丸。痛不止,更一丸。

羚羊角散,治产后心闷,是血气上冲心所致:

羚羊角一枚,烧作灰,下筛,以东流水服方寸匕。若未瘥,须臾再服,取闷瘥乃止。

又方:

羚羊角烧作灰,以温酒服方寸匕,不瘥,须臾再进。《备急方》以治产难。

治产乳运绝方:

半夏一两,捣筛,丸如大豆,内鼻孔中,即愈。此是扁鹊法。

又方:

神曲末,水服方寸匕。亦治产难。

又方:

赤小豆捣为散,取东流水服方寸匕,不瘥更服。

又方:

含酽醋噀面即愈。凡闷即噀之。

又方:

取酽醋和产血如枣许大,服之。

治心闷方:

产后心闷,眼不得开,即当顶上取发如两指大,强以人牵之,眼即开。

子死腹中第六论方

论曰:凡妇人产难死生之候,母面赤舌青者,儿死母活;母唇口青,口两边沫出者,母子俱死;母面青舌赤,口中沫出者,母死子活。

治动胎及产难,子死腹中,并妊娠两儿,一死一生,服之令死者出,生者安,神验方:

蟹爪一升甘草二尺阿胶三两

右三味,以东流水一斗,先煮蟹爪、甘草,得三升,去滓,次内胶令烊,顿服之。不能,分再服。若人困,拗口内药,药入即活。煎药作东向灶,用苇薪煮之。

真珠汤,治胎死腹中方:

熟真珠一两榆白皮切,一升

右二味,以苦酒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死胎立出。

治子死腹中不出方:

以牛屎涂母腹上,立出。

又方:

取灶下黄土三指撮,以酒服之,立出。土当着儿头上。亦治逆生及横生不出,手足先见者。

又方:

服水银三两,立出。

又方:

取夫尿二升,煮令沸,饮之。

又方:

酢二升,拗口开,灌之。

又方:

吞槐子二七枚。亦治逆生。

又方:

三家鸡卵各一枚,三家盐各一撮,三家水各一升,合煮,令产妇东向饮之,立出。

又方:

瞿麦一斤,以水八升,煮取二升#20,一服一升,不出再服。

治胎死腹中,乾燥着背方:

葵子一升阿胶五两

右二味,以水五升,煮取斤升,顿服之,未出再煮服。

治妊娠未足月,而胎卒死不出,其母欲死方:

以苦酒浓煮大豆,每服一升,死胎立出。不能顿服,分再服。一方用醇酒煮大豆,亦治积聚成痕。

治妊娠胎死腹中,若子生胞衣不出,腹中引腰背痛方:

甘草一尺筒桂四寸鸡子一枚蒲黄二合香豉二升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顿服之,胎胞秽恶尽去,大良。

治妊娠得病,须去胎方:

以鸡子一枚,盐三指撮,和服立下。此与阮河南疗难产相同。

又方:

麦糵一升,为末,和蜜一升,服之立下。

又方:

七月七日,神曲三升,酢一升,煮两沸。宿不食,平旦顿服之,即下。

又方:

大麦曲五升,酒一斗,煮三沸。去滓,分五服,令尽,当宿勿食,其子如糜。令母肥盛无疾苦,千金不传。

逆生第七论方

论曰:凡产难,或儿横生、侧生,或手足先出,可以针锥刺儿手足,入一二分许,儿得痛,惊转即缩,自当回顺也。

治逆生方:

以盥涂儿足底,又可急爪搔之,并以盥摩产妇腹上,即愈。

又方:

以盥和粉涂儿足下,即顺。《子母秘录》云以盐和明粉。

又方:

取梁上尘,如弹丸许二枚,治末三指撮,温酒服之。

治逆生及横生不出,手足先见者方:

烧蛇蜕皮为末,服一刀圭亦云三指撮,面向东,酒服即顺。

又方:

取蝉壳二枚,治为末,三指撮许,温酒服之。《崔氏》、《外台》、《子母秘录》作弹丸二枚,为末,酒服。

又方:

取夫阴毛二七茎,烧,以猪膏和丸如大豆,吞之,儿手即持丸出,神验。

又方:

取蛇蜕皮烧灰,猪膏和丸,东向口伏。

又方:

以手中指取釜底墨,交书儿足下,即便顺生。

又方:

取父名书儿足下,即顺生。

治横生及足先出者方:

取梁上尘、灶突墨,酒服之。

又方:取车釭中脂,书儿脚下及掌中。

治纵横生不可出者方:

菟丝子末,酒若米汁服方寸匕,即生。车前子亦好,服如上法。

又方:

以水若酒服灶突墨尘。

治产时子但趋谷道者方:

熬盐熨之,自止。

胞胎不出第八方

牛膝汤,治产儿胞衣不出,令胞烂方:

牛膝瞿麦各一两当归通草各一两半滑石二两,一方用桂心二两#21葵子半升

右六味,□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治产难,胞衣不出,横倒者,及儿死腹中,母气欲绝方:

半夏二两白敛二两

右二味,治下筛。服方寸匕,小难一服,横生二服,倒生三服,儿死四服。亦可加代赭、瞿麦各二两,为佳。

治胎死腹中,若母病,欲下之方:

取榆白皮细切,煮汁三升,服之即下。难生者亦佳。

又方:

生地黄汁一升,苦酒三合,令暖服之。不能顿服,分再服亦得。

又方:

牛膝三两葵子一升

右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又方:

泽兰叶三两滑石五合生麻油二合

右三味,以水一升半煮泽兰,取七合,去滓,内滑石、麻油,顿服之。

治胞衣不出方:

取小麦合小豆,煮令浓,饮其汁,立出。亦治横逆生者。

又方:

取瓜瓣二七枚,服之立出,良。

又方:

取水煮弓弩弦,饮#22五合,即出。亦可烧灰,酒和服。

又方:

取宅中所埋柱,掘出,取坎底当柱下土大如鸡子,酒和服之,良。

又方:

墨三寸,为末,酒服。

又方:

服蒲黄如枣许,以井花水服。

又方:

苦酒服真珠一两。

又方:

鸡子一枚,苦酒一合,和饮之。

又方:

生男吞小豆七枚,生女者十四枚,即出。

治逆生,胎不出方:

灶上墨,以酒煮一两沸,取汁服。

治产后胞不时出方:

井底土如鸡子中黄,以井花水和服,立出。

又方:

取井中黄土,丸如梧桐子,吞之立出。又治儿不出。

治子死腹中,若衣不出,欲上抢心方:

急取蚁室土三升,熬令热,囊盛熨心下,令胎不得上抢心,良。

又方:

末灶突中墨三指撮许,以水、苦#23酒服,立出,当着儿头生。

又方:

取夫内衣盖井上,立出。

又方:

取炊筛#24当户前烧服之。

下乳第九方

锺乳汤,治妇人乳无汁方:

石锺乳消石一方用滑石白石脂各六两通草十二铢桔梗半两,切

右五味,□咀,以水五升,煮三沸,三上三下,去滓,内消石令烊,分服。

又方:

石锺乳通草各等分

右二味,为末,粥饮服方寸匕,日三,后可兼养两儿。通草,挟心者是,勿取羊桃根,色黄无益。一方二味,酒五升,渍一宿,明日一煮沸,去滓,服一升,日三,夏冷服,冬温服。

又方:

石锺乳四两甘草二两,一方不用漏芦三两通草枯蒌根各五两

右五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一云用枯蒌实一枚。

又方:

石锺乳通草各一两漏芦半两桂心甘草括蒌根各六铢

右六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最验。

又方:

石锺乳漏芦各二两

右二味,治下筛,饮服方寸匕,即下。

漏芦汤,治同前:

漏芦通草各二两石锺乳一两黍米一升

右四味,□咀,米宿渍,揩挞取汁三升,煮药三沸,去滓,作饮饮之,日三。

漏芦散,治同前:

漏芦半两石锺乳枯蒌根各一两蛴螬三合

右四味,治下筛。先食,糖水服方寸匕,日三。

单行石膏汤,治同前:

石膏四两,研,以水二升,煮三沸,稍稍服,一日令尽。

麦门冬散,治同前:

麦门冬通草理石石锺乳

右四味,各等分,治下筛。先食,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麦门冬通草理石石锺乳土瓜根大枣蛴螬

右七味,等分,治下筛。食毕用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母猜蹄一具,粗切,以水二斗熟煮,得五六升汁饮之,不出更作。

又方:

猜蹄二枚,熟炙,捶碎通草八两,细切

右二味,以清酒一斗浸之,稍稍饮尽,不出更作。《外台》猪蹄不炙,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入酒四升更煮,饮之。

又方:

括蒌根切一升,酒四升,煮三佛,去滓,分三服。

又方:

括蒌根漏芦各三两石锺乳四两白头翁一两滑石通草各二两

右六味,治下筛。以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取括蒌子尚青色、大者一枚,熟捣,以白酒一斗,煮取四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黄色、小者用二枚亦好。

又方:

土瓜根治下筛,服半钱匕,日三,乃乳如流水。

单行鬼箭汤,治同前:

鬼箭五两,以水六升,煮取四升,每服八合,日三。亦可烧作灰,水服方寸匕,日三。

甘草散,治同前:

甘草一两通草三十铢石锺乳二十铢#25云母二两半屋上散草二把,烧为灰

右五味,治下筛。食后,温漏芦汤服方寸匕,日三,乳下止。

又方:

烧死鼠作屑,酒服方寸匕,日三,立下,勿令知。

又方:

烧鲤鱼头,为末,酒服三指撮。

鲫鱼汤,下乳汁方:

鲫鱼长七寸猪肪半斤漏芦石锺乳各八两

右四味,切,猪肪、鱼,不须洗治,清酒一斗二升合煮,鱼熟药成,绞去滓。适寒温,分五服。其间相去须臾一饮,令药力相及为佳,乳即下。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之三竟

#1右五味:影宋刻本『味一下有『□咀』二字。下方仿此。

#2消:原脱,据影宋刻本补。

#3各五两:影宋刻本作『各三两』。

#4方:原脱,据影宋刻本补。

#5右五味:影宋刻本『味』下有『□咀』二字。

#6作:原脱,据影宋刻本补。

#7顿:影宋刻本作『顷』。

#8右四味:影宋刻本『味骗下有『□咀』二字。

#9一升:影宋刻本作『二升』。

#10右五味:影宋刻本『味』下有『□咀』二字。

#11注:『注』下原衍『上』字,据影宋刻本删。

#12末:『末』上原衍『为』字,据影宋刻本删。

#13各三两:影宋刻本『酸石榴皮』用『二两』。

#14右三味:影宋刻本『味』下有『□咀』二字。

#15三十枚:影宋刻本作『二十枚』。

#16痢:原脱,据影宋刻本补。

#17地:原作『物』,据影宋刻本改。

#18各三两:影宋刻本作『各五两』。

#19五两:影宋刻本作『四两』。

#20二升:影宋刻本作『一升』。

#21二两:影宋刻本作『一两』。

#22饮:影宋刻本『饮』下有『其汁』二字。

#23苦:影宋刻本作『若』,连上读。

#24筛:影宋刻本作『蔽』。

#25二十铢:影宋刻本作『三十铢』。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之四

宋朝奉郎守太常少卿充秘阁校理林亿等校正

妇人方

虚损第一论方盗汗附

论曰:凡妇人非止临产须忧,至於产后,大须将慎,危笃之至,其在於斯。勿以产时无他,乃纵心恣意,无所不犯。犯时微若秋毫,感病广於嵩岱。何则?产后之病,难治於余病也。妇人产讫,五脏虚羸,惟得将补,不可转泻。若其有病,不须□药。若行□药,转更增虚,就中更虚,向生路远。所以妇人产后百日以来,极须殷勤忧畏,勿纵心犯触,及即便行房。若有所犯,必身反强直,犹如角弓反张,名曰蓐风,则是其犯候也。若似角弓,命同转烛。凡百女人,宜好思之。苟或在微不慎,戏笑作病,一朝困卧,控告无所,纵多出财宝,遍处求医,医者未必解此。纵得医来,大命已去,何处追寻?学者於此一方,大须精熟,不得同於常方耳。特忌上厕便利,宜室中盆上佳。

凡产后满百日,乃可合会,不尔至死虚赢,百病滋长,慎之。

凡妇人皆患风气,脐下虚冷,莫不由此早行房故也。

凡产后七日内,恶血未尽,不可服汤,候脐下块散,乃进羊肉汤,有痛甚切者,不在此例。后三两日消息,可服泽兰丸,比至月满,丸尽为佳。不尔,虚损不可平复也。全极消瘦不可救者,服五石泽兰丸。凡在蓐,必须服泽兰丸补之,服法必七日外,不得早服也。

凡妇人因暑月产乳,取凉太多,得风冷,腹中积聚,百病竟起,迄至於老,百方治不能瘥,桃仁煎主之,出蓐后服之。妇人纵令无病,每至秋冬,须服一两剂,以至年内常将服之佳。

四顺理中圆,已产讫,可服此方:

甘草一两#2人参白术干姜各一两

右四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服十丸,稍增至二十丸。新生脏虚,此所以养脏气也。

桃仁煎,治妇人产后百疾诸气,补益悦泽方:

桃仁一千二百枚,捣令细熟,以上好酒一斗五升,研滤三四遍,如作麦粥法,以极细为佳;内长项瓷瓶中,密塞,以面封之,内汤中煮一伏时,不停火,亦勿令火猛,使瓶口常出在汤上,无令沉没,熟讫出。温酒服一合,日再,虽丈夫亦可服之。

石斛地黄煎,治妇人虚赢短气,胸逆满闷,风气方:

石斛甘草紫菀各四两桃仁半升桂心二两大黄八两麦门冬二升茯苓一升#2生地黄汁淳酒各八升一方用人参三两

右十味,为末,於铜器中,炭火上熬,内鹿角胶一斤,耗得一斗;次内饴三斤、白蜜三升和调,更於铜器中,釜上煎微耗,以生竹搅,无令着,耗令相得,药成。先食,酒服如弹子一丸,日三;不知,稍加至二丸。

地黄羊脂煎,治妇人产后欲令肥白,饮食平调方:

生地黄汁一斗生姜汁白蜜各五升羊脂二斤

右四味,先煎地黄令得五升,次内羊脂,令煎减半,内姜汁复煎令减,合蜜,着铜器中,煎如饴。取鸡子大一枚,投热酒中服,日三。

地黄酒,治产后百病,未产前一月当预酿之,产讫蓐中服之方:

地黄汁一升好曲好米各二升#3

右三味,先以地黄汁渍曲令发,准家法酝之至熟,封七日,取清服之。常使酒气相接,勿令断绝。慎蒜、生冷、酢滑、猪、鸡、鱼。一切妇人皆须忌#4之。但夏三月热,不可合,春秋冬并得合服。地黄并滓内米中炊合用之,一石十石一准,此一升为率。先服羊肉当归汤三剂,乃服之佳。

羊肉汤,治产后虚赢,喘乏,白汗出,腹中绞痛之方:

肥羊肉三斤,去脂当归姚氏用葱白桂心甘草各二两芎藭三两,《子母秘录》作豉一升芍药《子母秘录》作葱白生姜各四两乾地黄五两

右八味,□咀,以水一斗半,先煮肉,取七升,去肉,内余药,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不瘥重作。《千金翼》有葱白一斤。《子母秘录》:若胸中微热,加黄苓、麦门冬各一两;头痛,加石膏一两;中风,加防风一两;大便不利,加大黄一两;小便难,加葵子一两;上气咳逆,加五味子一两。

猪肾汤,治产后虚赢,喘乏,乍寒乍热,病如疟状,名蓐劳方:

猪肾一具,去脂,四破,若无用羊肾代香豉绵裹白粳米葱白各一两#5

右四味,以水三斗,煮取五升,去滓。任情服之,不瘥更作。《广济方》有人参、当归各二两,为六味。

羊肉黄耆汤,治产后虚乏,补益方:

羊肉三斤黄耆三两大枣三十枚茯苓甘草当归桂心麦门冬乾地黄芍药各二两#6

右十味,□咀,以水二斗煮羊肉,取一斗,去肉,内诸药,煎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日三。

鹿肉汤,治产后虚赢劳损,补乏方:

鹿肉四斤乾地黄甘草芎藭黄耆芍药麦门冬茯苓各三两人参当归生姜各二两半夏一升大枣二+枚

右十三味,□咀,以水二斗五升煮肉,取一斗三升,去肉内药,煎取五升,去滓。分四服,日三夜一。

獐骨汤,治产后虚乏,五劳七伤,虚损不足,脏腑冷热不调方:

獐骨一具远志黄耆芍药乾姜防风茯苓一作茯神厚朴各三两当归橘皮甘草独活芎藭各二两桂心生姜各四两

右十五味,□咀,以水三斗煮獐骨,取二斗,去骨内药,煎取五升,去滓,分五服。

当归芍药汤,治产后虚损,逆害饮食方:

当归一两半芍药人参桂心生姜乾地黄甘草各一两大枣二十枚

右八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日三。

杏仁汤,治产后虚气方:

杏仁橘皮白前人参各三两苏叶半夏各一升桂心四两生姜十两麦门冬二两#7

右九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半,去滓,分五服。

治妇人产后上气,贲豚气,积劳,脏气不足,胸中烦躁,关元#8以下如怀五千钱状方:

厚朴桂心当归细辛芍药石膏各三两甘草黄苓泽泻各二两吴茱萸五两,《千金翼》作大黄乾地黄四两桔梗三两乾姜一两

右十三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服三剂佳。

治产后七伤虚损,少气不足,并主肾劳寒冷,补益气,乳蜜汤方:

牛乳七升,无则用羊乳白蜜一升半当归人参独活各三两大枣二+枚甘草桂心各二两

右八味,□咀,诸药以乳蜜中,煮取三升,去滓,分四服。

治产后虚冷七伤,时寒热,体痛乏力,补肾并治百病,五石汤方:

紫石英锺乳白石英赤石脂石膏茯苓白木桂心芎藭甘草各二两薤白六两人参当归各三两生姜八两大枣二+枚

右十五味,五石并末之,诸药各□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六合,去滓,分六服。若中风,加葛根、独活各二两;下痢,加龙骨一两。

三石汤,主病如前方:

紫石英二两白石英二两半锺乳二两半生姜当归人参甘草各二两茯苓乾地黄桂心各三两半夏五两大枣十五枚

右十二味,三石末之,□咀诸药,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分四服。若中风,加葛根四两。

内补黄耆汤,主妇人七伤,身体疼痛,小腹急满,面目黄黑,不能食饮,并诸虚乏不足,少气,心悸不安方:

黄耆当归芍药乾地黄半夏各三两茯苓人参桂心远志麦门冬甘草五味子白木泽泻各二两乾姜四两大枣三+枚

右十六味,□咀,以水一斗半,煮取三升,去滓。一服五合,日三夜一服。

治产后虚赢,盗汗,濇濇恶寒,吴茱萸汤方:

吴茱萸三两,以清酒三升渍一宿,煮如蚁鼻沸,减得二升许。中分之,顿服一升,日再,间日再作服。亦治产后腹中疾痛。

治产后体虚,寒热,自汗出,猪膏煎方:

猪膏一升清酒五合生姜汁一升白蜜一升

右四味,,煎令调和,五上五下膏成。随意以酒服方寸匕。当炭火上熬。

鲤鱼汤,主妇人体虚,流汗不止,或时盗汗方:

鲤鱼二斤葱白切,一升豉一升乾姜二两桂心二两

右五味,□咀四物,以水一斗煮鱼,取六升,去鱼,内诸药,微火煮取二升,去滓。分再服,取微汗即愈。勿用生鱼。

治产后风虚,汗出不止,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方:

桂枝芍药各三两甘草一两半附子二枚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右六味,□咀,以水七升,煎取三升,分为三服。

虚烦第二方

薤白汤,治产后胸中烦热逆气方:

薤白半夏甘草人参知母各二两石膏四两枯蒌根三两麦门冬半升

右八味,□咀,以水一斗三升,煮取四升,去滓。分五服,日三夜二。热甚即加石膏、知母各一两。

竹根汤,治产后虚烦方:

甘竹根细切一斗五升,以水二斗,煮取七升,去滓,内小麦二升、大枣二十枚,复煮麦熟三四沸,内甘草一两、麦门冬一升,汤成去滓。服五合,不瘥更服,取瘥。短气亦服之。

人参当归汤,治产后烦闷不安方:

人参当归麦门冬乾地黄桂心各一两大枣二+枚粳米一升芍药四两淡竹叶三升

右九味,□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竹叶及米,取八升,去滓内药,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若烦闷不安者,当取豉一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尽服之,甚良。

甘竹茹汤,治产后内虚,烦热短气方:

甘竹茹一升人参茯苓甘草各一两黄苓三两

右五味,□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三服,日三。

知母汤,治产后乍寒乍热,通身温壮,胸心烦闷方:

知母三两芍药黄苓各二两桂心甘草各一两

右五味,□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一方不用桂心,加生地黄。

竹叶汤,治产后心中烦闷不解方:

生淡竹叶麦门冬各一升甘草二两生姜茯苓各三两大枣十四枚小麦三合#9

右七味,□咀,以水一斗,先煮竹叶、小麦,取八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若心中虚悸者,加人参二两;其人食少无谷气者,加粳米五合;气逆者,加半夏二两。

淡竹茹汤,治产后虚烦,头痛,短气欲绝,心中闷乱不解方:

生淡竹茹一升麦门冬小麦各五合甘草一两生姜三两,《产宝》用乾葛大枣十四枚,《产宝》用石膏三两

右六味,□咀,以水一斗,煮竹茹、小麦,取八升,去滓,乃内诸药,煮取二升#10,去滓。分二服,赢人分作三服。若有人参入一两;若无人参,内茯苓一两半亦佳。人参、茯苓皆治心烦闷及心虚惊悸,安定精神,有则为良,无自依方服一剂,不瘥更作。若气逆者,加半夏二两。

赤小豆散,治产后烦闷,不能食,虚满方:

赤小豆三七枚,烧作末,以冷水和,顿服之,良。

蒲黄散,治产后烦闷方:

蒲黄,以东流水和方寸匕服,极良。

蜀漆汤,治产后虚热往来,心胸烦满,骨节疼痛,及头痛壮热,晡时辄甚,又如微疟方:

蜀漆叶桂心甘草黄苓各一两黄耆五两知母芍药各二两生地黄一斤

右八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治寒热,不伤人。

芍药汤,治产后虚热头痛方:

白芍药乾地黄牡蛎各五两桂心三两

右四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日三。此汤不伤损人,无毒。亦治腹中拘急痛。若通身发热,加黄苓二两。

中风第三论方

论曰:凡产后角弓反张,及诸风病,不得用毒药,惟宜单行一两味,亦不得大发汗。特忌转泻吐利,必死无疑。大豆紫汤,产后大善。

大豆紫汤,治产后百病,及中风痱痉,或背强口噤,或但烦热苦渴,或头身皆重,或身痒,剧者呕逆直视。此皆因虚风冷湿,及劳伤所为,验方:

大豆五升清酒一斗

右二味,以铁铛猛火熬豆,令极热,焦烟出,以酒沃之,去滓。服一升,日夜数服,服尽更合,小汗则愈。一以去风,二则消血结。如妊娠伤折,胎死在腹中三日,服此酒即瘥。

独活紫汤,治产后百日中风痉,口噤不开,并治血气痛,劳伤,补肾方:

独活一斤大豆五升旧酒一斗三升

右三味,先以酒渍独活再宿,若急,须微火煮之,令减三升,去滓,别熬大豆极焦,使烟出,以独活酒沃之,去豆。服一升,日三夜二。

小独活汤,治如前状方:

独活八两葛根生姜各六两甘草二两

右四味,□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四服,微汗佳。

甘草汤,治在蓐中风,背强不得转动,名曰风痉方:

甘草乾地黄麦门冬麻黄各二两枯蒌根芎藭黄苓各三两杏仁五十枚葛根半斤

右九味,□咀,以水一斗五升、酒五升,合煮葛根,取八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再服,一剂不瘥更合,良。《千金翼》、《崔氏》有前胡三两。

独活汤,治产后中风,口噤不能言方:

独活生姜各五两防风秦艽桂心白术甘草当归附子各二两葛根三两防己一两

右十一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鸡粪酒,治产后中风及百病,并男子中一切风,神效方:

鸡粪一升,熬令黄乌豆一升,熬令声绝,勿焦

右二味,以清酒三升半,先淋鸡粪,次淋豆,取汁。一服一升,温服取汗。病重者,凡四五日服之,无不愈。

竹叶汤,治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气,头痛之方:

淡竹叶一握葛根三两防风二两桔梗甘草人参桂心各一两大附子一枚生姜五两大枣十五枚

右十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日三,温覆使汗出。若颈项强者,用大附子;若呕者,加半夏四两。

防风汤,治产后中风,背急短气方:《千金翼》作裹急短气。

防风独活葛根各五两当归芍药人参甘草乾姜各二两

右八味,□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日三。

鹿肉汤,治产后风虚,头痛壮热,言语邪僻方:

鹿肉三斤芍药独活秦艽黄苓黄耆各三两半夏一升乾地黄桂心芎藭各二两#11生姜六两甘草阿胶各一两茯苓《千金翼》作茯神人参各四两

右十五味,□咀,以水二斗煮肉,得一斗二升,去肉内药,煎取三升,去滓,内胶令烊。分四服,日三夜一。

独活酒,治产后中风方:

独活一斤桂心三两秦艽五两

右三味,□咀,以酒一斗半,渍三日。饮五合,稍加至一升,不能多饮,随性服。

大豆汤,治产后卒中风,发病倒闷不知人,及妊娠挟风,兼治在蓐诸疾方:

大豆五升,炒令微焦葛根独活各八两防己六两

右四味,□咀,以酒一斗二升煮豆,取八升,去滓内药,煮取四升,去滓。分六服,而日四夜二。

五石汤,治产后卒中风,发疾口噤,倒闷吐沫,痪疭眩冒,不知人,及湿痹缓弱,身体痉,妊娠百病方:

紫石英三两锺乳赤石脂石膏白石英牡蛎人参黄苓白术甘草栝蒌根芎藭桂心防己当归乾姜各二两独活三两葛根四两

右十八味,末五石,□咀诸药,以水一斗四升,煮取三升半。分五服,日三夜二。一方有滑石、寒水石各二两,枣二十枚。

四石汤,治产后卒中风,发疾口噤瘈症,闷满,不知人,并缓急诸风毒痹,身体痉强,及挟胎中风,妇人百病方:

紫石英白石英石膏赤石脂各三两独活生姜各六两葛根四两桂心芎藭甘草芍药黄苓各二两

右十二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半,去滓。分五服#12。

小柴胡汤,治妇人在蓐得风,盖四肢苦烦热,皆自发露所为。若头不痛,但烦热,与三物黄苓汤;头痛,与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黄苓人参甘草各三两生姜二两大枣十二枚半夏半升

右七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服一升,日三服。

三物黄苓汤方:

黄苓苦参各二两乾地黄四两

右□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日二,多吐下虫。

甘草汤,治产后腹中伤绝,寒热恍惚,狂言见鬼,此病中风内绝,脏气虚所为方:

甘草芍药各五两羊肉三斤通草三两,《产宝》用当归

右四味,□咀,以水一斗六升煮肉,取一斗,去肉内药,煮取六升,去滓。分五服,日三夜二。

羊肉汤,治产后中风,久绝不产,月水不利,乍赤乍白,及男子虚劳冷盛方:

羊肉二斤成箨大蒜去皮,切香豉各三升

右三味,以水一斗三升,煮取五升,去滓,内酥一升,更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葛根汤,治产后中风,口噤痉痹,气息迫急,眩冒困顿,并产后诸疾方:

葛根生姜各六两独活四两当归三两甘草桂心茯苓石膏人参白术芍蚕防风各二两

右十二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日三。

防风酒,治产后中风方:

防风独活各一斤女萎桂心各二两茵芋一两石斛五两

右六味,□咀,以酒二斗渍三宿。初服一合,稍加至三四合,日三。

木防己膏,治产后中风方:

木防己半升茵芋五两

右二味,□咀,以苦酒九升,渍一宿,猪膏四升,煎三上三下膏成,炙手摩千遍瘥。

治产后中柔风,举体疼痛,自汗出者,及余百疾方:

独活八两当归四两

右二味,□咀,以酒八升,煮取四升,去滓。分四服,日三夜一,取微汗。

《葛氏》单用独活,《小品》加当归。若上气者,加桂心二两,不瘥更作。

浴汤,治产后中风流肿方:

盥五升,熬令赤鸡毛一把,烧作灰

右二味,以水一石,煮盥作汤,内鸡毛灰着汤中。适冷暖以浴,大良。又浴妇人阴冷肿痛。凡风肿,面欲裂破者,以紫汤一服瘥,神效。紫汤是炒黑豆作者。

治产后中风,头面手臂通满方:

大豆三升,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半,去豆澄清,更煎取一升,内白术八两、附子三两、独活三两、生姜八两,添水一斗,煎取五升,内好酒五升,合煎取五升,去滓。分五服,日三夜一,间粥,频服三剂。

茯神汤,治产后忽苦心中冲悸,或志意不定,恍恍惚惚,言语错谬,心虚所致方:

茯神四两人参茯苓各三两芍药甘草当归桂心各二两#13生姜八两大枣三十枚

右九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日三夜一,良。

远志汤,治产后忽苦心中冲悸不定,志意不安,言语错误,惚惚愦愦,情不自觉方:

远志麦门冬人参甘草当归桂心各二两芍药一两茯苓五两生姜六两大枣二十枚

右十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日三,羸者分四服。

产后得此,正是心虚所致。无当归,用芎藭;若其人心胸逆气,加半夏三两。

茯苓汤,治产后暴苦心悸不定,言语错谬,恍恍惚惚,心中愦愦,此皆心虚所致方:

茯苓五两甘草芍药桂心当归各二两生姜六两麦门冬一升大枣三十枚

右八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日三。无当归,可用芎藭;若苦心志不定,加人参二两,亦可内远志二两;若苦烦闷短气,加生竹叶一升,先以水一斗三升煮竹叶,取一斗,内药;若有微风,加独活三两、麻黄二两、桂心二两,用水一斗五升;若颈项苦急,背膊强者,加独活、葛根各三两,麻黄、桂心各二两,生姜八两,用水一斗半。

安心汤,治产后心冲悸不定,恍恍惚惚,不自知觉,言语错误,虚烦短气,志意不定,此是心虚所致方:

远志甘草各二两人参茯神当归芍药各三两麦门冬一升大枣三+枚

右八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日三。若苦虚烦短气者,加淡竹叶二升,水一斗二升。煮竹叶,取一斗,内药;若胸中少气者,亦甘草为三两,善。

甘草圆,治产后心虚不足,虚悸,心神不安,吸吸乏气,或若恍恍惚惚,不自知觉者方:

甘草远志菖蒲各三两人参麦门冬乾姜茯苓各二两泽泻桂心各一两大枣五十枚

右十味,为末,蜜丸如大豆。酒服二十丸,日四五服,夜再服,不知稍加。若无泽泻,以白木代之;若胸中冷,增乾姜。

人参圆,治产后大虚,心悸,志意不安,不自觉,恍惚恐畏,夜不得眠,虚烦少气方:

人参甘草茯苓各三两麦门冬菖蒲泽泻薯蓣乾姜各二两桂心一两大枣五十枚

右十味,为末,以蜜、枣膏和丸,如梧子,未食酒服二十丸,日三夜一,不知稍增。若有远志,内二两为善;若风气,内当归、独活三两。亦治男子虚损心悸。

大远志圆,治产后心虚不足,心下惊悸,志意不安,恍恍惚惚,腹中拘急痛,夜卧不安,胸中吸吸少气,内补伤损,益气,安定心神,亦治虚损方:

远志甘草乾地黄桂心茯苓麦门冬人参当归白木泽泻独活菖蒲各三两薯蓣阿胶各二两乾姜四两

右十五味,为末,蜜和如大豆。未食温酒服二十丸,日三,不知稍增至五十丸。若大虚,身体冷,少津液,加锺乳三两为善。

心腹痛第四方

蜀椒汤,治产后心痛,此大寒冷所为方:

蜀椒二合芍药当归半夏甘草桂心人参茯苓各二两#14蜜一升生姜汁五合

右十味,□咀,以水九升,煮椒令沸,然后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内姜汁及蜜,煎取三升。一服五合,渐加至六合,禁勿冷食。

大岩蜜汤,治产后心痛方:

乾地黄当归独活甘草芍药桂心细辛小草各二两吴茱萸一升乾姜三两

右十味,□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内蜜五合,重煮。分三服,日三。《胡洽》不用独活、桂心、小草,《千金翼》不用蜜。

乾地黄汤,治产后两胁满痛,兼除百病方:

乾地黄芍药各三两当归蒲黄各二两生姜五两桂心六两甘草一两大枣二十枚

右八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去滓。分服,日三。

芍药汤,治产后苦少腹痛方:

芍药六两桂心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胶饴八两大枣十二枚

右六味,吹咀,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去滓,内胶饴令烊。分三服,日三。

当归汤,治妇人寒疝,虚劳不足,若产后腹中绞痛方:

当归芍药各二两,《子母秘录》作甘草生姜五两羊肉一斤

右四味,□咀,以水八升,煮羊肉熟,取汁煎药,得三升。适寒温服七合,日三。《金匮要略》、《胡洽》不用芍药,名小羊肉汤。

桃仁芍药汤,治产后腹中疾痛方:

桃仁半升芍药芎藭当归乾漆桂心甘草各二两

右七味,□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羊肉汤,治产后及伤寒大虚,上气腹痛,兼微风方:

肥羊肉二斤,无羊肉,用獐、鹿肉代茯苓黄耆乾姜各三两甘草独活桂心人参各二两麦门冬七合生地黄五两大枣十二枚

右十一味,□咀,以水二斗煮肉,取一斗,去肉内药,煮取二升半#15。分四服,日三夜一。《千金翼》无乾姜。

羊肉当归汤,治产后腹中、心下切痛,不能食,往来寒热,若中风乏气力方:

羊肉三斤当归黄苓《肘后》用黄耆芎藭防风《肘后》用人参甘草各二两芍药三两生姜四两

右八味,□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肉熟,减半,内余药,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日三。《胡洽》以黄耆代黄苓,白术代芍药,名大羊肉汤。《子母秘录》以桂心代防风,加大枣十七枚,良。

羊肉杜仲汤,治产后腰痛、咳喘方:

羊肉四斤杜仲紫菀当归桂心白术各三两五味子细辛款冬花人参厚朴芎藭附子萆薢甘草黄耆各二两生姜八两大枣三+枚

右十八味,□咀,以水二斗半煮肉,取汁一斗五升,去肉内药,煎取三升半,去滓。分五服,日三夜二。

羊肉生地黄汤,治产后三日腹痛,补中益脏,强气力,消血方:

羊肉三斤生地黄切,二升桂心当归甘草芎藭人参各二两芍药三两

右八味,□咀,以水二斗煮肉,取一斗,去肉内药,煎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内补当归建中汤,治产后虚羸不足,腹中□痛不止,吸吸少气,或苦小腹拘急,痛引腰背,不能饮食,产后一月,日得服四五剂为善,令人力壮方:

当归四两芍药五两甘草二两生姜六两桂心三两大枣十八枚#16

右六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一日令尽。若大虚,内饴糖六两,作汤成,内之於火上,饴消;若无生姜,则以乾姜三两代之;若其人去血过多,崩伤内竭不止,加地黄六两、阿胶二两,合八种,作汤成去滓,内阿胶;若无当归,以芎藭代之。

内补芎藭汤治妇人产后虚赢,及崩伤过多,虚竭,腹中绞痛方:

芎藭乾地黄各四两芍药五两桂心二两甘草乾姜各三两大枣四十枚

右七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日三,不瘥复作,至三剂。若有寒,苦微下,加附子三两。治妇人虚赢,少气伤绝,腹中拘急痛,崩伤虚竭,面目无色,及唾吐血,甚良。

大补中当归汤,治产后虚损不足,腹中拘急,或溺血,少腹苦痛,或从高堕下犯内,及金疮血多内伤,男子亦宜服之方:

当归续断桂心芎藭乾姜麦门冬各三两芍药四两吴茱萸一升乾地黄六两甘草白芷各二两大枣四十枚

右十二味,□咀,以酒一斗,渍药一宿,明旦以水一斗合煮,取五升,去滓。分五服,日三夜二。有黄耆,入二两益佳。

桂心酒,治产后疹痛,及卒心腹痛方:

桂心三两,以酒三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三服,日三。

生牛膝酒,治产后腹中苦痛方:

生牛膝五两,以酒五升,煮取二升,分二服。若用乾牛膝根,以酒渍之一宿,然后可煮。

治产后腹中如弦,常坚痛,无聊赖方:

当归末二方寸匕,内蜜一升煎之,适寒温,顿服。

吴茱萸汤,治妇人先有寒冷,胸满痛,或心腹刺痛,或呕吐食少,或肿,或寒,或下痢,气息绵惙欲绝,产后益剧,皆主之方:

吴茱萸二两防风桔梗乾姜甘草细辛当归各十二铢乾地黄十八铢

右八味,□咀,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再服。

蒲黄汤,治产后余疾,胸中少气,腹痛,头疼,余血未尽,除腹中胀满欲死方:

蒲黄生地黄生姜各五两芎藭桂心各一两芒硝二两#17桃仁二十枚大枣十五枚

右八味,□咀,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分三服,日三,良验。

败酱汤,治产后疹痛引腰,腹中如锥刀所刺之方:

败酱三两桂心芎藭各一两半当归一两

右四味,□咀,以清酒二升、水四升,微火煮取二升,去滓。适寒温服七合,日三,食前服之。《千金翼》只用败酱一味。

芎藭汤,治产后腹痛方:

芎藭甘草各二两蒲黄女萎各一两半芍药大黄各三+铢当归十八两#18桂心桃仁黄耆《千金翼》作黄苓前胡各一两生地黄一升

右十二味,□咀,以水一斗,酒二升#19,合煮,取三升#20,去滓。分四服,日三夜一。

独活汤,治产后腹痛,引腰背拘急痛方:

独活当归桂心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二+枚

右七味,□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服后相去如人行十里久再进。

芍药黄耆汤,治产后心腹痛方:

芍药四两黄耆白芷桂心生姜人参芎藭当归乾地黄甘草各二两茯苓三两大枣十枚

右十二味,□咀,以酒、水各五升合煮,取三升,去滓。先食服一升,日三。《千金翼》无人参、当归、芎藭、地黄、茯苓,为七味。

治产后腹胀痛,不可忍者方:

煮黍粘根为饮,一服即愈。

治妇人心痛方:

布裹盥如弹丸,烧作灰,酒服愈。

又方:

烧秤锤投酒中,服亦佳。

又方:

炒大豆投酒中服,佳。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之四竟

#1一两:影宋刻本作『二两』。

#2一升:影宋刻本作『一斤』。

#3各二升:影宋刻本『好曲』用『一斗』。

#4忌:影宋刻本作『服』。

#5各一两:影宋刻本作『各一斗』。

#6各二两:影宋刻本作『各一两』。

#7二两:影宋刻本作『一两』。

#8关元:『一元』下至本篇末原脱,据影宋刻本补。

#9三合:影宋刻本作『五合』。

#10二升:影宋刻本作『一升』。

#11各二两:影宋刻本作『各一两』。

#12分五服:影宋刻本『服』下有『日三夜二』四字。

#13各二两:影宋刻本作『各一两』。

#14各二两:影宋刻本『芍药』用『一两』。

#15二升半:影宋刻本作『三升半』。

#16十八枚:影宋刻本作『十枚』。

#17二两:影宋刻本作『一两』。

#18十八两:影宋刻本作『十八铢』。

#19二升:影宋刻本作『三升』。

#20三升:影宋刻本作『二升』。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之五

宋朝奉郎守太常少卿充秘阁校理林亿等校正

妇人方

恶露第五方

乾地黄汤,治产后恶露不尽,除诸疾,补不足之方:

乾地黄三两芎藭桂心黄耆当归各二两人参防风茯苓细辛芍药甘草各一两

右十一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日再夜一。

桃仁汤,治产后往来寒热,恶露不尽方:

桃仁五两吴茱萸二升黄耆当归芍药各三两生姜醍醐百炼酥柴胡各八两

右八味,□咀,以酒一斗、水二升合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先食服一升,日三。

泽兰汤,治产后恶露不尽,腹痛不除,小腹急痛,痛引腰背,少气力方:

泽兰当归生地黄各二两甘草一两半生姜三两芍药一两大枣十枚

右七味,□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日三。堕身欲死,服亦瘥。

甘草汤,治产乳余血不尽,逆抢心胸,手足逆冷,唇乾,腹胀,短气方:

甘草芍药桂心阿胶各三两大黄四两

右五味,□咀,以东流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内阿胶令烊。分三服,一服入腹中,面即有颜色,一日一夜尽此三升,即下腹中恶血一二升,立瘥,当养之如新产者。

大黄汤,治产后恶露不尽方:

大黄当归甘草生姜牡丹芍药各三两吴茱萸一升

右七味,□咀,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去滓。分四服,一日令尽。加人参二两,名人参大黄汤。

柴胡汤,治产后往来寒热,恶露不尽方:

柴胡生姜各八两桃仁五十枚当归黄耆芍药各三两吴茱萸二升

右七味,□咀,以水一斗三升,煮取三升,去滓。先食服一升,日三。《千金翼》以清酒一斗煮。

蒲黄汤,治产后余疾,有积血不去,腹大短气,不得饮食,上冲胸胁,时时烦愤逆满,手足惘疼,胃中结热方:

蒲黄半两大黄芒硝甘草黄苓各一两大枣三+枚

右六味,□咀,以水五升,煮取一升,清朝服至日中。下若不止,进冷粥半盏即止;若不下,与少热饮自下。人赢者半之。《千金翼》名大黄汤,而不用芒硝。

铜镜鼻汤,治产后余疾,恶露不除,积聚作病,血气结搏,心腹.疼痛方:

铜镜鼻十八铢,烧末大黄二两半芍药乾地黄芎藭乾漆芒硝各二两乱发鸡子大,烧大枣三+枚

右九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二合,去滓,内发灰、镜鼻末,分三服。

小铜镜鼻汤,治如前状方:

铜镜鼻十铢,烧末大黄甘草黄苓芒硝乾地黄各二两桃仁五十枚

右七味,□咀,以酒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镜鼻末,分三服。亦治遁尸心腹痛,及三十六尸疾。

栀子汤,治产后儿生处空,流血不尽,小腹绞痛方:

栀子三十枚,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内当归、芍药各二两,蜜五合,生姜五两,羊脂一两,於栀子汁中,煎取二升。分三服,日三。

生地黄汤,治产后三日至七日,腹中余血未尽,绞痛强满,气息不通方:

生地黄五两生姜三两大黄芍药茯苓细辛桂心当归甘草黄苓各一两半大枣二+枚

右十一味,□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日三。

大黄乾漆汤,治新产后有血,腹中切痛方:

大黄乾漆乾地黄桂心乾姜各二两

右五味,□咀,以水三升、清酒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血当下;若不瘥,明旦服一升;满三服,病无不瘥。

麻子酒,治产后血不去方:

麻子五升,捣,以酒一斗渍一宿,明旦去滓。温服一升,先食服;不瘥,夜服一升,不吐下。忌房事一月,将养如初产法。

升麻汤,治产后恶物不尽,或经一月、半岁、一岁方:

升麻三两,以清酒五升,煮取二升,去滓,分再服,当吐下恶物,勿怪,良。

治产后恶血不尽,腹中绞刺,痛不可忍方:

大黄黄苓桃仁各三两桂心甘草当归各二两芍药四两生地黄六两

右八味,□咀,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半,去滓。食前,分三服。

治产后漏血不止方:

露蜂房败船茹

右二味,等分,作灰,取酪若浆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大黄三两芒硝一两桃仁水蛭虻虫各三十枚甘草当归各二两□虫四十枚

右八味,□咀,以水三升、酒二升合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当下血。

又方:

桂心蛴螬各二两栝蒌根牡丹各三两豉一升

右五味,□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治产后血不可止者方:

乾菖蒲三两,以清酒五升渍,煮取三升,分再服,即止。

治产后恶血不除,四体并恶方:

续骨木二十两,破如算子大,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相去如人行十里久,间食粥。或小便数,或恶血下,即瘥。此木得三遍煮。

治产后下血不尽,烦闷腹痛方:

羚羊角烧成灰,刮取三两芍药二两,熬令黄枳实一两,细切,熬令黄

右三味,治下筛,煮水作汤,服方寸匕,日再夜一,稍加至二匕。

又方:

鹿角烧成灰,捣筛。煮豉汁服方寸匕,日三夜再,稍加至二匕。不能用豉清,煮水作汤服之。

又方:

捣生藕取汁,饮二升,甚验。

又方:

生地黄汁一升、酒三合和,温顿服之。

又方:

赤小豆捣散,取东流水和服方寸匕,不瘥更服。

治产后血瘕痛方:

古铁一斤,秤锤、斧头、铁杵亦得,炭火烧令赤,内酒五升中,稍稍服之,神妙。

治妇人血瘕,心腹积聚,乳余疾,绝生,小腹坚满,贯脐中热,腰背痛,小便不利,大便难,不下食,有伏虫,胪胀,痈疽肿,久寒留热,胃管有邪气方:

半夏一两六铢石膏藜芦牡蒙苁蓉各十八铢桂心乾姜各一两乌喙半两巴豆六十枚,研如膏

右九味,为末,蜜丸如小豆。服二丸,日三。及治男子疝病。

治妇人血瘕痛方:

乾姜乌贼鱼骨各一两

右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末桂心,温酒服方寸匕,日三。

下痢第六方

胶蜡汤,治产后三日内,下诸杂五色痢方:

阿胶黄檗各一两蜡如棋子三个当归一两半黄连二两陈廪米一升

右六味,□咀,以水八升,煮米蟹目沸,去米内药,煮取二升,去滓,内胶、蜡令烊。分四服,一日令尽。

桂蜜汤,治产后余寒下痢,便脓血赤白,日数十行,腹痛,时时下血方:

桂心甘草各二两乾姜二两附子一两蜜一升当归三两#1赤石脂十两

右七味,□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蜜,煎一两沸。分三服,日三。

治产后下赤白,腹中校痛汤方:

芍药乾地黄各五两#2甘草阿胶艾叶当归各二两#3

右六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胶令烊,分三服。

治产后赤白下久不断,身面悉肿方:

大豆微熬小麦蒲黄各一升吴茱萸半升

右四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此方神验。亦可以水五升、酒一斗,煎取四升,分四服。

治产后痢赤白,心腹刺痛方:

薤白一两当归二两酸石榴皮三两地榆根四两粳米五合

右五味,□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必效方》加厚朴一两,阿胶、人参、甘草、黄连各一两半。

当归汤,治产后下痢赤白,腹痛方:

当归龙骨各三两乾姜白术各二两芎藭二两半甘草白艾熟者附子各一两

右八味,□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三服,一日令尽。

白头爷汤,治产后下痢,兼虚极方:

白头爷阿胶秦皮黄连甘草各二两黄檗三两

右六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胶令烊。分三服,日三。

鳖甲汤,治产后早起中风冷,泄痢及带下方:

鳖甲如手大当归黄连乾姜各二两黄檗长一尺,广三寸

右五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日三。《千金翼》加白头翁一两。

龙骨圆,治产后虚冷下血,及谷下昼夜无数,兼治产后恶露不断方:

龙骨四两乾姜甘草桂心各二两

右四味,为末,蜜和。暖酒服二十丸如梧子,日三。一方用人参、地黄各二两。

阿胶圆,治产后虚冷洞下,心腹绞痛,兼泄泻不止方:

阿胶四两人参甘草龙骨桂心乾地黄白术黄连当归附子各二两

右十味,为末,蜜丸如梧子。温酒服二十丸,日三。

泽兰汤,治产后余疾,寒下冻脓,裹急,胸胁满痛,咳嗽呕血,寒热,小便赤黄,大便不利方:

泽兰石膏各二+四铢当归甘草厚朴各+八铢远志三+铢稿本芎藭各十五铢乾姜人参桔梗乾地黄各十二铢白术蜀椒白芷柏子仁防风山茱萸细辛各九件桑白皮麻子仁各半升

右二十一味,□咀,以水一斗五升,先内桑白皮,煮取七升半,去之,内诸药,煮取三升五合,去滓,分三服。

乾地黄汤,治产后下痢方:

乾地黄二两#4白头翁黄连各一两蜜蜡一方寸阿胶如手掌大一枚

右五味,□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胶、蜡令烊。分三服,日三。《千金翼》用乾姜一两。

生地黄汤,治产后忽着寒热下痢方:

生地黄五两甘草黄连桂心各一两大枣二+枚赤石脂二两淡竹叶二升,一作竹皮

右七味,□咀,以水一斗煮竹叶,取七升,去滓内药,煮取二升半。分三服,日三。

蓝青圆,治产后下痢方:

蓝青熬附子鬼臼蜀椒各一两半厚朴阿胶甘草各二两艾叶龙骨黄连当归各三两黄檗茯苓人参各一两

右十四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

每服二十丸,空腹饮下。一方用赤石脂四两。

赤石脂圆,治产后虚冷下痢方:

赤石脂三两当归白术黄连乾姜秦皮甘草各二两蜀椒附子各一两

右九味,为末,蜜丸如梧子。酒服二十丸,日三。《千金翼》作散,空腹饮服方寸匕。

赤散,治产后下痢方:

赤石脂代赭各三两桂心一两

右三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十日愈。

黑散治产后下痢方:

麻黄贯众桂心各一两甘草乾漆各三两细辛二两

右六味,治下筛。酒服五撮,日再,五日愈,麦粥下尤佳。

黄散,治产后下痢方:

黄连二两黄苓□虫乾地黄各一两

右四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十日愈。

龙骨散,治产后痢方:

五色龙骨代赭赤石脂黄檗根皮蜜炙令焦艾各一两半黄连二两

右六味,治下筛。饮服方寸匕,日三。

淋渴第七方

栝蒌汤,治产后小便数兼渴方:

栝蒌根麦门冬甘草黄连各二两人参生姜各三两大枣十五枚桑螵蛸二十枚

右八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又方,治产后渴不止方:

栝蒌根四两人参麦门冬各三两甘草《崔氏》不用乾地黄各二两大枣二十枚土瓜根五两,《崔氏》用芦根

右七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分六服。

鸡肌豚汤,治产后小便数方:

鸡肚豚二三具#5鸡肠三具,洗乾地黄当归甘草各二两麻黄四两厚朴人参各三两生姜五两大枣二+枚

右十味,□咀,以水一斗,煮肶胵及肠、大枣,取七升,去滓,内诸药,煎取三升半,分三服。

治妇人结气成淋,小便引痛,上至小腹,或时溺血,或如豆汁,或如胶饴,每发欲死,食不生肌,面目萎黄,师所不能治方:

贝齿四枚,烧作末葵子一升石膏五两碎滑石二两,末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二物,取二升,去滓,内二末及猪脂一合,更煎三沸。分三服,日三,不瘥再合服。

石韦汤,治产后卒淋、气淋、血淋、石淋方:

石韦黄苓通草甘草各二两榆皮五两大枣三十枚葵子二升白术《产宝》用芍药生姜各三两

右九味,□咀,以水八升,煮取一升半#6,分三服。《集验》无甘草、生姜,《崔氏》同,《产宝》不用姜、枣。

葵根汤,治产后淋涩方:

葵根二两车前子一升乱发烧灰大黄桂心滑石各一两通草三两生姜六两冬瓜练七合,作汁

右九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千金翼》不用冬瓜练。

茅根汤,治产后淋方:

白茅根一斤瞿麦茯苓各四两地脉人参各二两生姜三两桃胶甘草各一两鲤鱼齿一百枚

右九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滑石散,治产后淋方:

滑石五两通草车前子葵子各四两

右四味,治下筛。酢浆水服方寸匕,稍加至二匕。

竹叶汤,治产后虚渴,少气力方:

竹叶三升生姜半夏各三两大枣十四枚小麦五合甘草茯苓人参各一两麦门冬五两

右九味,□咀,以水九升煮竹叶、小麦,取七升,去滓,内诸药更煎,取二升半。一服五合,日三夜一。

杂治第八方灸法

治妇人劳气、食气,胃满吐逆,其病头重结痛,小便赤黄,大下气方:

乌头黄苓巴豆各半两半夏三两大黄八两戎盐一两半□虫桂心苦参各十八铢人参消石各一两

右十一味,为末,以蜜、青牛胆拌和,捣三万杵,丸如梧子。宿不食,酒服五丸,安卧,须臾当下。下黄者,小腹积也;青者,疝也;白者,内风也;如水者,留饮也;青如粥汁,膈上邪气也;血如腐肉者,伤也;赤如血者,乳余疾也;如虫刺者,蛊也。既下必渴,渴饮粥,饥食酥糜,三日后当温食,食必肥浓,三十日平复。亦名破积乌头丸,主心腹积聚,气闷胀,疝瘕,内伤瘀血,产乳余疾,及诸不足。

竹茹汤,治妇人汗血、吐血、尿血、下血方:

竹茹二升人参芍药桔梗芎藭当归甘草桂心各一两乾地黄四两

右九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治妇人自少患风,头疼眼眩方:

石南一方用石韦细辛天雄茵芋各二两薯蓣防风贯众独活蘼芜各四两乾姜山茱萸各三两

右十一味,□咀,以酒三斗渍五日。初饮二合,日三服,后稍稍加之。

治妇人经服硫黄丸,忽患头痛项冷,冷歇又心胸烦热,眉骨、眼毗痒痛,有时生疮,喉中乾燥,四体痛痒方:

栝蒌根麦门冬龙胆各三两大黄二两杏仁二升土瓜根八两

右六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饮服十枚,日三,后渐加之。

治妇人患癖,按时如有三五个而作水声,殊不得寝食,常心闷方:

牵牛子三升,治下筛。饮服方寸匕,日一服,三十服后,可服好硫黄一两。

治妇人忽与鬼交通方:

松脂二两雄黄一两,末

右二味,先烊松脂,乃内雄黄末,以虎爪搅令相得。药成,取如鸡子中黄,夜卧以着熏笼中烧,令病人取自升其上,以被自覆,惟出头,勿令过热及令气得泄也。

厚朴汤,治妇人下焦劳冷,膀胱肾气损弱,白汁小便俱出:

厚朴如手大,长四寸,以酒五升,煮两沸,去滓,取桂一尺为末,内汁中调和,一宿勿食,日一顿服之。

温经汤,治妇人小腹痛方:

茯苓六两土瓜根芍药各三两薏苡仁半斤#7

右四味,□咀,以酒三升渍一宿,旦加水七升,煎取二升,分再服。

半夏厚朴汤,治妇人胸满,心下坚,咽中帖帖,如有炙肉脔,吐之不出,咽之不下方:

半夏一升厚朴三两茯苓四两生姜五两苏叶二两

右五味,□咀,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四服,日三夜一,不瘥顿服。一方无苏叶、生姜。

治妇人气方:

平旦服乌牛尿,日一,止。

昆布圆,治妇人胸中伏气方:

昆布海藻芍药桂心白石英款冬花桑白皮人参各二两柏子仁茯苓锺乳各二两半紫菀甘草各一两乾姜一两六铢吴茱萸五味子细辛各一两半杏仁百枚橘皮苏子各五合

右二十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酒服二十丸,日再,加至四十丸。

治妇人无故忧恚,胸中迫塞,气不下方:

芍药滑石黄连石膏山茱萸前胡各一两六铢大黄麦门冬细辛生姜各一两半夏十八铢桂心半两

右十二味,为末,蜜丸如梧子。酒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日三服。

妇#8人断产方:

蠢子故纸方一尺,烧为末,酒服之,终身不产。

又方:

油煎水银,一日勿息。空肚服大#9枣一枚,永断,不损人。

治劳损,产后无子,阴中冷溢出,子门闭,积年不瘥,身体寒冷方:

防风一两半桔梗三+铢人参一两菖蒲半夏丹参厚朴乾姜紫菀杜蘅各十八铢秦艽白敛牛膝沙参各半两

右十四味,为末,白蜜和丸如小豆。食后服十五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二十丸。有娠止,夫不在勿服之,服药后七日,方合阴阳。

五加酒,治产后癖瘦,玉门冷方:

五加皮二升#10枸杞子二升#11蛇床子一升杜仲一升#12乳床半斤乾地黄丹参各二两乾姜三两天门冬四两

右九味,□咀,以绢袋子盛,酒三斗渍三宿。一服五合,日再,稍加至十合佳。

治子门闭,血聚腹中,生肉症,脏寒所致方:

乾漆半斤生地黄汁三升生牛膝汁一斤

右三味,先捣漆为散,内汁中搅,微火煎为丸如梧子大。酒服三丸,日再。若觉腹中痛,食后服之。

治产后劳,玉门开而不闭方:

硫黄四两吴茱萸一两半菟丝子一两六铢蛇床子一两

右四味,为散,以水一升,煎二方寸匕,洗玉门,日再洗。

治产后阴道开不闭方:

石灰一斗,熬令烧草,以水二斗投之,适寒温,入汁中坐渍之,须臾复易,坐如常法。此方已效,千金不传。

黄苓散,治妇人阴脱方:

黄苓谓皮当归各半两芍药一两牡蛎竹皮各二两半狐茎一具,《千金翼》用松皮

右七味,治下筛。饮服方寸匕,日三。禁举重、房劳、冷食。

硫黄散,治同前:

硫黄乌泽#13鱼骨各半两五味子三铢

右三味,治下筛,以粉其上,良。日再三粉之。

当归散,治同前:

当归黄苓各二两猬皮半两牡蛎二两半芍药一两六铢

右五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服。禁举重,良。

治产后阴下脱方:

蛇床子一升,布裹炙熨之。亦治产后阴中痛。

又方:

烧人屎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烧弊帚头为灰,酒服方寸匕。

又方:

鳖头五枚,烧末,以井花水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皂荚半两半夏大黄细辛各十八铢蛇床子三铢#14

右五味,治下筛,用薄绢囊盛,大如指。内阴中,日二易,即瘥。

又方:

吴茱萸蜀椒各一升戎盐如鸡子大

右三味,皆熬令变色,为末,以绵裹,如半鸡子大。内阴中,日一易,二十日瘥。

治妇人阴下脱,若脱肛方:

羊脂煎讫,适冷暖取涂上。以铁精傅脂上,多少令调。以火炙布令暖熨肛上,渐推内之。然后末磁石,酒服方寸匕,日三。

治阴下挺出方:

蜀椒《广济方》不用乌头白芨各半两

右三味,治末,以方寸匕,绵裹内阴中,入三寸,腹中热易之,日一度,明旦乃复着,七日愈。

当归洗#15汤,治产后脏中风冷,阴肿痛方:

当归独活白芷地榆各三两败酱《千金翼#16》不用矾石各二两

右六味,以水一斗半,煮取五升。适冷暖,稍稍洗阴,日三。

又方:

熟捣桃仁傅之,良。日三度。

治男女阴疮膏方#17:

米粉一酒杯芍药黄苓牡蛎附子白芷各十八铢

右六味,□咀,以不中水猪膏一斤,煎之於微火上,三下三上,候白芷黄膏成,绞去滓,内白粉,和令相得,傅疮上。并治口疮。

治阴中痛,生疮方:

羊脂一斤杏仁一升当归白芷芎藭各一两

右五味,末之,以羊脂和诸药,内钵中,置饭内蒸之三升米顷,药成。取如大豆,绵裹内阴中,日一易。

治阴中瘥,如虫行状方:

矾石十八铢芎藭一两丹砂少许

右三味,治下筛,以绵裹药,着阴中,虫自死。

治男女阴蚀略尽方:

虾蟆兔屎

右二味,等分,为末,以傅疮上。

又方:

当归芍药甘草蛇床子各一两,一方用芎藭地榆三两

右五味,□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洗之,日三夜二。

又方:

蒲黄一升水银一两

右二味,研之,以粉上。

又方:

肥猜肉十斤,以水煮取熟,去肉,盆中浸之,冷易,不过三两度。亦治阴中痒,有虫。

治男女阴中疮,湿痒方:

黄连栀子甘草黄檗各一两蛇床子二两

右五味,治下筛,以粉疮上,无汁,以猪脂和涂之。深者,用绵裹内疮中,日二。

治阴中痒入骨困方:

大黄黄苓黄耆各一两芍药半两玄参丹参各十八铢吴茱萸三十铢

右七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狼牙两把,以水五升,煮取一升,洗之,日五六度。

治阴疮方:

芜荑芎藭黄苓甘草矾石雄黄附子白芷黄连

右九味,各六铢,□咀,以猪膏四两合煎,傅之。

治女人交接辄血出方:

桂心伏龙肝各二两

右二味,为末,酒服方寸匕,立止。

治童女交接,阳道违理,及为他物所伤,血出流离不止方:

取釜底墨少许,研胡麻以傅之。

又方:

烧青布并发灰傅之,立愈。

又方:

烧茧絮灰傅之。

治合阴阳辄痛不可忍方:

黄连一两半牛膝甘草各一两

右三味,□咀,以水四升,煮取二升,洗之,日四度。

治女人伤於丈夫,四体沉重,嘘吸头痛方:

生地黄八两芍药五两香豉一升葱白一升生姜四两甘草二两

右六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不瘥重作,慎房事。《集验方》无生姜、甘草。

治妇人阴阳过度,玉门疼痛,小便不通,白玉汤方:

白玉一两半白术五两泽泻苁蓉各二两当归五两

右五味,□咀,先以水一斗,煎玉五十沸,去玉内药,煎取二升。分再服,相去一炊顷。

治动胎见血,腰痛,小腹痛,月水不通,阴中肿痛方:

蒲黄二两葱白一斤,切当归二两,切吴茱萸阿胶各一两

右五味,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胶令烊,分三服。

治妊娠为夫所动欲死,单行竹沥汁方:

取淡竹断两头节,火烧中央,器盛两头得汁,饮之立效。

治伤丈夫,苦头痛,欲呕,心闷,桑根白皮汤方:

桑根白皮半两乾姜二两桂心五寸大枣二+枚

右四味,□咀,以酒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适衣,无令汗出。

治嫁痛单行方:

大黄十八铢,以好酒一升,煮三沸,顿服之良。

治小户嫁痛连日方:

甘草三两芍药半两生姜十八铢桂合六铢

右四味,□咀,以酒二升,煮三沸,去滓尽服,神效。

又方:

牛膝五两,以酒三升,煮取半,去滓,分三服。

治小户嫁痛方:

乌贼鱼骨烧为屑,酒服方寸匕,日三。

治阴宽大,令窄小方:

兔屎乾漆各半两鼠头骨二枚雌鸡肝二个,阴乾百日

右四味,末之,蜜丸如小豆。月初七日合时,着一丸阴头,令徐徐内之。三日知,十日小,五十日如十五岁童女。

治阴冷令热方:

内食茱萸於牛胆中令满,阴乾百日。每取二七枚,绵裹之,齿嚼令碎,内阴中,良久热如火。

灸法:

月水不利,贲豚上下,并无子,灸四满三十壮,穴在丹田两边相去各一寸#18半,丹田在脐下二寸是也。

妇人胞落颓,灸脐中三百壮。

又,灸身交五十壮,三报,在脐下横文中。

又,灸背脊当脐五十壮。

又,灸玉泉五十壮,三报。

又,灸龙门二十壮,三报,在玉泉下,女入阴内外之际。此穴卑,今废,不针灸。

妇人胞下垂,注阴下脱,灸侠玉泉三寸,随年壮,三报。

妇人阴冷肿痛,灸归来三十壮,三报,侠玉泉五寸是其穴。

又,妇#19人欲断产,灸右踝上一寸,二壮#20,即断。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之五竟

#1三两:影宋刻本作『二两』。

#2各五两:影宋刻本作『各四两』。

#3各二两:影宋刻本作『各八两』。

#4二两:影宋刻本作『三两』。

#5二三具:影宋刻本作『二十具』。

#6一升半:影宋刻本作『二升半』。

#7半斤:影宋刻本作『半升』。

#8妇:『妇』上原衍『治』字,据影宋刻本删。

#9大:原脱,据影宋刻本补。

#10二升:此二字原脱,据影宋刻本补。

#11二升:原作『一升』,据影宋刻本改。

#12一升:影宋刻本作『一斤』。

#13泽:影宋刻本作『贼』。

#14三铢:影宋刻本作『三十铢』。

#15洗:原脱,据影宋刻本补。

#16千金翼:原作一『金』字,据影宋刻本改。

#17治男女阴疮膏方:此方以下,至『治阴冷热方』,凡二十七方原脱,据影宋刻本补。

#18一寸:原作『汤升』,据影宋刻本改。

#19妇:原作『又』,据影宋刻本改。

#20二壮:影宋刻本作『三壮』。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之六

宋朝奉郎守太常少卿充秘阁校理林亿等校正

妇人方

补益第一论方

论曰:凡妇人欲求美色,肥白罕比,年至七十与少不殊者,勿服紫石英,令人色黑,当服锺乳泽兰丸也。

柏子仁圆,治妇人五劳七伤,赢冷瘦削,面无颜色,饮食减少,貌失光泽,及产后断绪无子,能久服,令人肥白,补益方:

柏子仁黄耆乾姜紫石英各二两蜀椒一两半杜仲当归甘草芎藭各四十二铢厚朴桂心桔梗赤石脂苁蓉五味子白术细辛独活人参石斛白芷芍药各一两泽兰二两六铢稿本芜萸各十八铢乾地黄乌头一方作牛膝防风各三十铢锺乳白石英各二两

右三十味,为末,蜜和。酒服二十丸如梧子,不知加至三十丸。《千金翼》无乌头,有龙骨、防葵、茯苓、秦荒各半两,为三十三味,并治产后半身枯悴。

大五石泽兰圆,治妇人风虚寒中,腹内雷呜,缓急风头痛,寒热,月经不调,绕脐恻恻痛,或心腹痞坚,逆饮食,手足冷,多梦,身体痹痛,荣卫不和,虚弱不能动,及产后虚损,并宜服方:

锺乳禹余根紫石英甘草黄耆各二两半石膏白石英蜀椒乾姜各二两泽兰二两六铢当归桂心芎藭厚朴柏子仁乾地黄细辛茯苓五味子龙骨各一两半石斛远志人参续断白术防风乌头各三+铢山茱萸紫菀各一两白芷药本芜荚各十八铢

右三十二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酒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千金翼》有阳起石二两。

小五石泽兰圆,治妇人劳冷虚损,饮食减少,面无光色,腹中冷痛,经候不调,吸吸少气,无力,补益温中方:

锺乳紫石英矾石各一两半白石英赤石脂当归甘草各四十二铢石膏阳起石乾姜各二两泽兰二两六铢苁蓉龙骨桂心各二两半白术芍药厚朴人参蜀椒山茱萸各三+铢柏子仁稿本各一两芜萸十八铢

右二十三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酒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日三。

增损泽兰圆,治产后百病,理血气,补虚劳方:

泽兰甘草当归芎藭各四十二铢附子乾姜白术白芷桂心细辛各一两防风人参牛膝各三十铢柏子仁乾地黄石斛各三+六铢厚朴稿本芜萸各半两麦门冬二两

右二十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空腹酒下十五丸至二十丸。

大补益当归圆,治产后虚赢不足,胸中少气,腹中拘急疼痛,或引腰背痛,或所下过多,血不止,虚竭乏气,昼夜不得眠,及崩中,面目脱色,唇乾口燥;亦治男子伤绝,或从高堕下,内有所伤,脏虚吐血,及金疮伤犯皮肉方:

当归芎藭续断乾姜阿胶甘草各四两白术吴茱萸附子白芷各三两桂心芍药各二两乾地黄十两

右十三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酒服二十丸,日三夜一,不知加至五十丸。若有真蒲黄,加一升,绝妙。

白芷圆,治产后所下过多,及崩中伤损,虚竭少气,面目脱色,腹中痛方:

白芷五两乾地黄四两续断乾姜当归阿胶各三两附子一两

右七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酒服二十丸,日四五服。无当归,芎藭代,入蒲黄一两,妙;无续断,大蓟根代。

紫石英柏子仁圆,治女子遇冬天时行温风,至春夏病热,头痛,热毒风虚,百脉沉重,下赤白,不思饮食,而头眩心悸,酸□恍惚,不能起居方:

紫石英柏子仁各三两乌头桂心当归山菜萸泽泻芎藭石斛远志寄生苁蓉乾姜甘草各二两蜀椒杜蘅一作杜仲辛夷各一两细辛一两半

右十八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酒服二十丸,渐加至三十丸,日三服。一方用牡蛎一两。

锺乳泽兰圆,治妇人久虚赢瘦,四肢百体烦疼,脐下结冷,不能食,面目瘀黑,忧志不乐,百病方:

锺乳三两泽兰三两六铢防风四十二铢人参柏子仁麦门冬乾地黄石膏石斛各一两半芎藭甘草白芷牛膝山茱萸薯蓣当归稿本各三+铢细辛桂心各一两芜萸半两艾叶十八铢

右二十一味,为末,蜜和丸如梧酒服二十丸,加至四十丸,日二服。

大泽兰圆,治妇人虚损,及中风余病,疝瘕,阴中冷痛;或头风入脑,寒痹,筋挛缓急,血闭无子,面上游风去来,目相出,多涕唾,忽忽如醉;或胃中冷逆胸中,呕不止,及泄痢淋沥;或五脏六腑寒热不调,心下痞急,邪气咳逆;或漏下赤白,阴中肿痛,胸胁支满;或身体皮肤中涩如麻豆,苦瘥,痰癖结气;或四肢拘孪,风行周身,骨节疼痛,目眩无所见;或上气恶寒,洒淅如疟;或喉痹,鼻鲍,风痫癫疾;或月水不通,魂魄不定,饮食无味,并产后内趣,无所不治,服之令人有子方:

泽兰二两六铢稿本当归甘草各一两+八铢紫石英二两#1芎藭乾地黄柏子仁五味子各一两半桂心石斛白术各一两六铢#2白芷苁蓉厚朴防风薯蓣茯苓乾姜禹余根细辛卷柏各一两蜀椒人参杜仲牛膝蛇床子续断艾叶芜萸各十八铢赤石脂石膏各二两一有枳实十八铢麦门冬一两半

右三十二味,为末,蜜和为丸,如梧子大。酒服二十丸至四十丸。久赤白痢,去乾地黄、石膏、麦门冬、柏子仁,加大麦糵、陈铀、龙骨、阿胶、黄连各一两半,有锺乳加三两,良。

小泽兰圆,治产后虚羸劳冷,身体尪瘦方:

泽兰二两六铢当归甘草各一两+八铢芎藭柏子仁防风茯苓各一两白芷蜀椒稿本细辛白术桂心芜荑人参食茱萸厚朴各+八铢石膏二两

右十八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酒服二十丸,日三服,稍加至四十丸。无疾者,依此方春秋二时常服一剂,甚良。有病虚羸黄瘦者,服如前。一方无茯苓、石膏,有芍药、乾姜。《胡洽》十五味,无柏子仁、人参、食茱萸,除细辛、桂心生用外,尽熬令变色,为末,蜜丸如弹子大,内暖酒中服之。《千金翼》无茯苓、食茱萸,有乾姜一两。

紫石英天门冬圆,主风冷在子宫,有子常堕落,或始为妇便患心痛,仍成心疾,月水都未曾来,服之肥充,令人有子方:

紫石英天门冬禹余根各三两芜夷乌头苁蓉桂心甘草五味子柏子仁石斛人参泽泻一作泽兰远志杜仲各二两蜀椒卷柏寄生石南云母当归一作辛夷乌贼骨各一两

右二十二味,为末,蜜和为丸,梧子大。酒服二十丸,日二服,加至四十丸。

三石泽兰圆,治风虚不足,通血脉,补寒冷方。亦名石斛泽兰丸。

锺乳白石英各四两紫石英防风革本茯神各一两六铢泽兰二两六铢黄耆石斛石膏各二两甘草当归芎藭各一两十八铢白术桂心人参乾姜独活乾地黄各一两半白芷桔梗细辛柏子仁五味子蜀椒黄苓苁蓉芍药秦艽防葵各一两厚朴芜荑各+八铢

右三十二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酒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日二三服。

大平胃泽兰圆,治男子、女人五劳七伤诸不足,定志意,除烦满,手足虚冷赢瘦,及月水往来不调,体#3不能动等病#4方:

泽兰细辛黄耆锺乳各三两柏子仁乾地黄各二两半大黄前胡远志紫石英各二两芎藭白术蜀椒各一两半白芷丹参栀子一本用枳实芍药桔梗秦艽沙参桂心厚朴石斛苦参人参麦门冬乾姜各一两附子六两吴茱萸麦蘖各五合陈曲一升枣五十枚,作膏

右三十二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酒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令人肥健。一本无乾姜,有当归三两。

泽兰散,治产后风虚方:

泽兰九分禹余根防风各+分石膏白芷乾地黄赤石脂肉苁蓉鹿茸芎藭各八分稿本蜀椒白术柏子仁各五分桂心甘草当归乾姜各七分芜荑细辛厚朴各四分人参三分

右二十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5。

月水不通第二方

桃仁汤,治妇人月水不通方:

桃仁朴硝牡丹皮射干土瓜根黄苓各三两芍药大黄柴胡各四两牛膝桂心各二两水蛭虻虫各七十枚

右十三味,□咀,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

乾姜圆,治妇人寒热羸瘦,酸消怠惰,胸中支满,肩背脊重痛,腹裹坚满积聚,或痛不可忍,引腰、小腹痛,四肢烦疼,手足厥逆,寒至肘膝,或烦满,手足虚热,意欲投水中,百节尽痛,心下常苦悬痛,时寒时热,恶心,涎唾喜出,每爱咸酸甜苦之物,身体或如鸡皮,月经不通,大小便苦难,食不生肌方。

乾姜芎藭茯苓消石杏仁水蛭虻虫桃仁蛴螬□虫各一两柴胡芍药人参大黄蜀椒当归各二两

右十六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空心饮下三丸,不知加至十丸。《千金翼》以疗妇人瘕结;胁肋下疾。

乾漆参,治月水不通,小腹坚痛不得近方:

乾漆萎蕤芍药细辛甘草附子各一两当归桂心芒硝黄苓各二两大黄三两吴茱萸一升

右十二味,□咀,以清酒一斗浸一宿,煮取三升,去滓,内硝烊尽。分为三服,相去如一炊顷。

芒硝汤,治月经不通方:

芒硝丹砂末当归芍药土瓜根水蛭各二两大黄三两桃仁一升

右八味,□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内丹砂、芒硝,分为三服。

治月经不通,心腹绞痛#6欲死,通血止痛方:

当归大黄芍药各三两吴茱萸乾地黄乾姜芎藭虻虫水蛭各二两细辛甘草桂心各一两栀子十四枚桃仁一升

右十四味,□咀,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分为五服。一本有牛膝、麻子仁各三两。

桃仁汤,治月经不通方:

桃仁一升当归土瓜根大黄水蛭虻虫芒硝各二两牛膝麻子仁桂心各三两

右十味,□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半,去滓,内硝令烊,分为三服。《肘后》无当归、麻子仁,用牡丹、射干、黄苓、芍药、柴胡各三两,为十三味;《千金翼》无虻虫。

前胡牡丹汤,治妇人盛实,有热在腹,月经瘀闭不通,及劳热热病后,或因月经来,得热不通方:

前胡牡丹玄参桃仁黄苓射干旋复花栝蒌根甘草各二两芍药茯苓大黄枳实各三两

右十三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为三服。

乾地黄当归圆,治月水不通,或一月再来,或隔月不至,或多或少,或淋沥不断,或来而腰腹刺痛不可忍,四体嘘吸,不欲食,心腹坚痛,有青黄黑色水下,或如清水,不欲行动,举体沉重,惟思眠卧,欲食酸物,虚乏黄瘦方:

乾地黄三两当归甘草各一两半牛膝芍药乾姜泽兰人参牡丹各一两六铢丹参蜀椒白芷黄苓桑耳桂心各一两□虫四十枚芎藭一两+八铢桃仁二两水蛭虻虫各七十枚蒲黄二合

右二十一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日空心酒下十五丸,渐加至三十丸,以知为度。一本无。

牡丹圆,治妇人女子诸病后,月经闭绝不通,及从小来不通,并新产后瘀血不消,服诸汤利血后,余疢未平,宜服之,取平复方:

牡丹三两芍药玄参桃仁当归桂心各二两虻虫水蛭各五十枚蛴螬二枚瞿麦芎藭海藻各一两

右十二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丸。血盛者,作散,服方寸匕,腹中当转如沸,血自化成水去;如小便赤少,除桂心,用地肤子一两。

黄苓牡丹汤,治女人从小至大月经未尝来,颜色萎黄,气力衰少,饮食无味方:

黄苓牡丹桃仁瞿麦芎藭各二两芍药枳实射干海藻大黄各三两虻虫七十枚水蛭五十枚蛴螬十枚

右十三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服两剂后,灸乳下一寸黑员际各五十壮。

治月经不通方:

取葶苈一升为末,蜜丸如弹子大,绵裹,内阴中,入三寸。每丸一宿易之,有汁出止。

乾漆圆,治月经不通,百疗#7不瘥方:

乾漆土瓜根射干芍药各一两半牡丹牛膝黄苓桂心吴茱萸大黄柴胡各一两六铢桃仁鳖甲各二两□虫蛴螬各四+枚水蛭虻虫各七十枚大麻仁四合乱发鸡子大二枚庵子二合

右二十味,为末,以蜜和为丸。每日酒下十五丸梧子大,渐加至三十丸,日三。仍用后浸酒服前丸药。

浸酒方:

大麻子三升庵子二升桃仁一升灶屋炱煤四两土瓜根射干各六两牛膝八两桂心四两

右八味,□咀,以清酒三斗,绢袋盛药,浸五宿,以一盏下前丸药,甚良。或单服之亦好。

当归圆,治女人脐下症结刺痛,如虫所啮,及如锥刀所刺,或赤白带下,十二疾,腰背疼痛,月水或在月前,或在月后方:

当归草整附子吴茱萸大黄各二两黄苓桂心乾姜牡丹芎藭各一两半细辛秦椒柴胡厚朴各一两六铢牡蒙一方无甘草各一两虻虫水蛭各五十枚

右十八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空心酒下十五丸,日再。有胎勿服之。

鳖甲圆,治女人小腹中积聚,大如七八寸盘面,上下周流,痛不可忍,手足苦冷,咳噫腥臭,两胁热如火炙,玉门冷如风吹,经水不通,或在月前,或在月后,服之三十日便瘥,有孕,此是河内太守魏夫人方:

鳖甲桂心各一两半蜂房半两玄参蜀椒细辛人参苦参丹参沙参吴茱萸各十八铢□虫水蛭乾姜牡丹附子皂荚当归芍药甘草防葵各一两蛴螬二十枚虻虫大黄各一两六铢

右二十四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酒下七丸,日主,稍加之,以知为度。

又方,治妇人因产后虚冷,坚结积在腹内,月经往来不时,苦腹胀满,绕脐下痛,引腰背,手足烦,或冷热,心闷不欲食方:

鳖甲一两半乾姜赤石脂丹参禹余粮当归白芷一方用木乾地黄各一两六铢代赭甘草鹿茸乌贼骨僵蚕各十八铢桂心细辛蜀椒附子各一两

右十七味,末#8,蜜和丸如梧子大。空心酒下五丸,加至十丸。

禹余根圆,治妇人产后积冷坚癖方:

禹余根乌贼骨吴茱萸桂心蜀椒各二两半当归白术细辛乾地黄人参芍药芎藭前胡各一两六铢乾姜三两矾石六铢白薇紫菀黄苓各十八铢□虫一两

右十九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空心,酒若饮下二十丸,日二,不知则加之。

牡蒙圆,治妇人产后十二症病,带下无子,皆是冷风寒气,或产后未满百日,胞络恶血未尽,便利於悬圄上及久坐,湿寒入胞裹,结在小腹,牢痛为之积聚,小如鸡子,大者如拳,按之跳手隐隐然,或如虫啮,或如针刺,气时抢心,两胁支满,不能食,饮食不消化,上下通流,或守胃管,痛连玉门、背膊,呕逆短气,汗出,小腹苦寒,胞中创,咳引阴痛,小便自出,子门不正,令人无子,腰胯疼痛,四肢沉重淫跃,一身尽肿,乍来乍去,大便不利,小便淋沥,或月经不通,或下如腐肉,青黄赤白黑等,如豆汁,梦想不祥方:亦名紫盖丸。

牡蒙厚朴消石前胡乾姜□虫牡丹蜀椒黄苓桔梗茯苓细辛葶苈人参芎藭吴茱萸桂心各十八铢大黄二两半附子一两六铢当归半两

右二十味,为末,蜜和,更捣万杵,丸如梧子大。空心酒服三丸,日三,不知则加之至五六丸。下青白黄赤物如鱼子者,病根出矣。

治月经不通,结成症瘕如石,腹大骨立,宜此破血下症方:

大黄消石各六两巴豆蜀椒各一两代赭柴胡熬变色水蛭熬#9丹参熬令紫色土瓜根各三两乾漆芎藭乾姜虻虫茯苓各二两

右十四味,为末,巴豆别研,蜜和丸如梧子。空心酒服二丸,未知加至#10五丸,日再服。《千金翼》无柴胡、水蛭、丹参、土瓜根。

大虻虫圆,治月经不通五七年,或肿满气逆,腹胀瘕痛,宜服此,数有神验方:

虻虫四百枚蛴螬一升乾地黄牡丹乾漆芍药牛膝土瓜根桂心各四两吴茱萸桃仁黄苓牡蒙各三两茯苓海藻各五两水蛭三百枚芒硝一两人参一两半葶苈五合

右十九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日空心酒下七丸,不知加之,日三服。《千金翼》无芒硝、人参。

桂心酒,治月经不通,结成症瘕方:

桂心牡丹芍药牛膝乾漆土瓜根牡蒙各四两吴茱萸一升大黄三两黄苓乾姜各二两虻虫二百枚□虫蛴螬水蛭各七十枚乱发灰细辛各一两僵蚕五十枚大麻仁灶突墨三升乾地黄六两虎杖根鳖甲各五两庵子二升

右二十四味,□咀,以酒四斗,分两侥,浸之七日,并一瓮盛,搅令调,还分作两瓮。初服二合,日二,加至三四合。

虎杖煎,治腹内积聚,虚胀雷鸣,四肢沉重,月经不通,亦治丈夫病方:

取高地虎杖根,细锉二斛,以水二石五斗,煮取一大斗半,去滓,澄泸令净,取好醇酒五升和煎,令如饧。每服一合,消息为度,不知则加之。

又方,治月经闭不通,结瘕,腹大如瓮,短气欲死方:

虎杖根百斤,去头、去土,曝乾,切土瓜根牛膝各取汁二斗

右三味,□咀,以水一斛浸虎杖根一宿,明旦煎取二斗,内土瓜、牛膝汁,搅令调匀,煎令如饧。每以酒服一合,日再夜一,宿血当下。若病去,止#1服。

桃仁煎,治带下,经闭不通方:

桃仁虻虫各一升朴硝五两大黄六两

右四味,为末,别治桃仁,以醇苦酒四升,内铜铛中,炭火煎取二升,下大黄、桃仁、虻虫等,搅勿住手;当欲可丸,下朴硝,更搅勿住手,良久出之,可丸乃止。取一丸如鸡子黄投酒中,预一宿勿食服之。至哺时,下如大豆汁,或如鸡肝、凝血、虾蟆子,或如膏,此是病下也。

治月经不通,脐下坚结,大如杯升,发热往来,下痢赢瘦,此为气底一作血瘕。若生肉症,不可为也。疗之之方:

生地黄三+斤,取汁乾漆一斤,为末

右二味,以漆末内地黄汁中,微火煎令可丸。每服酒下如梧子大三丸,不知加之,常以食后服。

治月经不通,甚极闭塞方:

牛膝一斤麻子三升,蒸土瓜根三两桃仁二升

右四味,□咀,以好酒一斗五升,浸五宿。一服五合,渐加至一升,日三,能多益佳。

治产后风冷,留血不去,停结,月水闭塞方:

桃仁麻子仁各二升庵子一升

右三味,□咀,以好酒三斗浸五宿。每服五合,日三,稍加至一升。

五京圆,治妇人腹中积聚,九痛七害,及腰中冷引小腹,害食,得冷便下方:

乾姜蜀椒各三两附子一两吴茱萸一升当归狼毒黄苓牡蛎各二两

右八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初服三丸,日二,加至十丸。此出京氏五君,故名五京。久患冷困当服之。

鸡鸣紫圆,治妇人症瘕积聚方:

皂荚一分藜芦甘草矾石乌喙杏仁乾姜桂心巴豆各二分前胡人参各四分代赭五分阿胶六分大黄八分

右十四味,为末,蜜丸如桥子。鸡鸣时服一丸,日益一丸,至五丸止,仍从一起。下白者,风也;赤者,症瘕也;青微黄者,心腹病。

辽东都尉所上圆,治脐下坚癖,无所不治方:。

但山大黄巴豆各一分天雄二枚苦参白薇乾姜人参细辛狼牙龙胆沙参玄参丹参各三分芍药附子牛膝茯苓各五分牡蒙四分雚芦六分,一方云二两三分

右二十味,为末,蜜丸。宿勿食,服五丸,日三。大羸瘦,月水不调,当二十五日服之,下长虫,或下种种病,出二十五日服,中所苦悉愈,肌肤盛,五十日万病除,断绪#12有子。

牡蛎圆,治经闭不通,不欲饮食方:

牡蛎四两大黄一斤柴胡五两乾姜三两芎藭茯苓各二两半蜀椒十两葶苈子芒硝杏仁各五合水蛭虻虫各半两桃仁七十枚

右十三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饮服七丸,日三。

当归圆,治腰腹痛,月水不通利方:

当归芎藭各四两虻虫乌头丹参乾漆各一两人参牡蛎土瓜根水蛭各二两桃仁五十枚

右十一味,为末,以白蜜丸如梧子大。酒下三丸,日三服。

消石汤,治血瘕,月水留,瘀血大不通,下病二散坚血方:

消石附子虻虫各三两大黄细辛乾姜黄苓各一两芍药土瓜根丹参代赭蛴螬各二两大枣十枚桃仁二升牛膝一斤朴硝四两

右十六味,□咀,以酒五升、水九升,渍药一宿,明旦煎取四升,去滓,下朴硝、消石烊尽。分四服,相去如炊顷。去病后,食黄鸭羹,勿见风。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之六

#1二两:影宋刻本作『三两』。

#2各一两六铢:『各』字原脱,据文义文例补。

#3体:原脱,据影宋刻本补。

#4病:原脱,据影宋刻本补。

#5日三:影宋刻本『三』下有『以意增之』四字。

#6绞痛:原作『痛绞』,据影宋刻本乙正。

#7疗:原作『病」,据影宋刻本改。

#8末:原脱,据影宋刻本补。

#9熬:原脱,据影宋刻本补。

#10至:原脱,据影宋刻本补。

#11止:原作『但』,据影宋刻本改。

#12绪:影宋刻本『绪』下有『者』字。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之七

宋朝奉郎守太常少卿充秘阁校理林亿等校正

妇人方

赤白带下崩中漏下第三论方灸法

论曰:诸方说三十六疾者,十二症、九痛、七害、五伤、三痼不通是也。何谓十二症?是所下之物#1,一曰状如膏,二曰如黑血,三曰如紫汁,四曰如赤肉,五曰如脓痂,六曰如豆汁,七曰如葵羹,八曰如凝血,九曰如清血,血似水,十曰如米泔,十一曰如月浣,乍前乍却,十二曰经度不应期也。何谓九痛?一曰阴中痛伤,二曰阴中淋沥痛,三曰小便即痛,四曰寒冷痛,五曰经来即腹中痛,六曰气满痛,七日汁出阴中,如有虫啮痛,八曰胁下分痛,九曰腰胯痛。何谓七害?一曰窍孔痛不利,二曰中寒热痛,三曰小腹急坚痛,四曰脏不仁,五曰子门不端引背痛,六曰月浣乍多乍少,七曰害吐。何谓五伤?一曰两胁支满痛,二曰心痛引胁,三曰气结不通,四曰邪思泄利,五曰前后痼寒。何谓三痼?一曰赢瘦不生肌肤,二曰绝产乳,三曰经水闭塞。病有异同,具治之方。

白垩圆,治女人三十六疾方:又方见后。

白垩龙骨芍药各十八铢黄连当归茯苓黄苓瞿麦白敛石韦甘草牡蛎细辛附子禹余根白石脂人参乌贼骨稿本甘皮大黄已上各半两

右二十一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空腹饮服十丸,日再,不知加之。二十日知,一月百病除。若十二症,倍牡蛎、禹余根、乌贼骨、白石脂、龙骨;若九痛,倍黄连、白敛、甘草、当归;若七害,倍细辛、稿本、甘皮,加椒、茱萸各一两;若五伤,倍大黄、石韦、瞿麦;若三痼,倍人参,加赤石脂、矾石、巴戟天各半两。合药时随病增减之。

治女人腹中十二疾,一日经水不时,二曰经来如清水,三曰经水不通,四曰不周时,五曰生不乳,六曰绝无子,七曰阴阳减少,八曰腹苦痛如刺,九曰阴中寒,十曰子门相引痛,十一曰经来冻如葵汁状,十二日腰急痛。凡此十二病,得之时,因与夫卧起,月经不去,或卧湿冷地,及以冷水洗浴,当时取快,而后生百疾,或疮痍未瘥,便合阴阳,及起早作劳,衣单席薄,寒从下入方:

赤石脂半夏各一两六铢蜀椒乾姜吴茱萸当归桂心丹参白敛防风各一两雚芦半两

右十一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日空心酒服十丸,日三,不知稍加,以知为度。

白石脂圆,治妇人三十六疾,胞中痛,漏下赤白方:

白石脂乌贼骨禹余根牡蛎各十八铢赤石脂乾地黄乾姜龙骨桂心石韦白敛细辛芍药黄连附子当归黄苓蜀椒锺乳白芷芎藭甘草各半两

右二十二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日空心酒下十五丸,日再。一方有黄檗半两。

小牛角□散,治带下五贲,一曰热病下血,二曰寒热下血,三曰经脉未断为房事则血漏,四曰经来举重,伤任脉下血,五曰产后脏开经利,五贲之病,外实内虚方:

牛角□一枚,烧令赤鹿茸禹余根当归乾姜续断各二两阿胶三两乌贼骨龙骨各一两赤小豆二升

右十味,治下筛。空腹以酒服方寸匕,日三。《千金翼》无鹿茸、乌贼骨。

龙骨散,治淳下十二病绝产,一曰白带,二曰赤带,三曰经水不利,四曰阴胎,五曰子脏坚,六曰脏癖,七曰阴阳患痛,八曰内强,九曰腹寒,十曰脏闭,十一曰五脏酸痛,十二曰梦与鬼交,宜服之。淳下,一本作腹下。

龙骨三两黄檗半夏灶中黄土桂心乾姜各二两石韦滑石各一两乌贼骨代赭各四两白僵蚕五枚

右十一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白多者,加乌贼骨、僵蚕各二两;赤多者,加代赭五两;小腹冷,加黄檗二两;子脏坚,加乾姜、桂心各二两。己上各随病增之。服药三月,有子即住药,药太过多,生两子。当审方取好药。寡妇、童女不可妄服。

治女人带下诸病方:

大黄蒸三斗米下附子获苓牡蒙牡丹桔梗葶苈各三两厚朴芎藭人参当归虻虫蜀椒吴茱萸柴胡乾姜桂心各半两细辛二两半

右十八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日空心酒服二丸,不知加之,以腹中温温为度。一本有麻子三两、泽兰半两,而无蜀椒、葶苈。

治带下百病,无子,服药十四日下血,二十日下长虫,及青#2黄汁出,三十日病除,五十日肥白方:

大黄破如豆粒,熬令黑色柴胡朴硝各一斤芎藭五两乾姜蜀椒各一升茯苓如鸡子大一枚

右七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先食米饮服七丸,不知加至十丸,以知为度。

治带下方:

枸杞根一斤生地黄五斤

右二味,□咀,以酒一斗,煮取五升,分为三服。水煮亦得。

治妇人及女子赤白带下方:

禹余根当归芎藭各一两半赤石脂白石脂阿胶龙骨石韦一两六铢乌贼骨黄檗白敛黄苓一用黄连续断桑耳牡蛎各一两

右十五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

空心饮下十五丸,日再,加至三十丸为度。

白马蹄圆,治女人下焦寒冷,成带下赤白洗方:

白马蹄鳖甲鲤鱼甲龟甲蜀椒各一两磁石甘草杜仲萆葪当归续断芎藭禹余粮桑耳附子各二两

右十五味,为末,蜜丸梧子大。以酒服十丸,加至三十丸,日三服。一本无龟甲。

白马□散,治带下方:下白者,取白马耗;下赤者,取赤马□,随色取之。

白马□二两龟甲四两鳖甲十八铢牡蛎一两十八铢

右四味,治下筛。空心酒下方寸匕,日三服,加至一匕半。

治五色带下方:

服大豆紫汤,日三服。方见别卷。

又方:

烧马左蹄为末,以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又方:

烧狗头和毛皮骨为末,以酒服方寸匕。

又方:

煮饭带汁,服一杯良。

又方:

烧马蹄底护,乾为末,以酒服之方寸匕,日三。

云母芎藭散,卫公治五崩身瘦,咳逆,烦满少气,心下痛,面生疮,腰痛不可俯仰,阴中肿,如有疮状,毛中痒,时痛,与子脏相通,小便不利,常拘急,头眩,颈项急痛,手足热,气逆冲急,心烦,不得卧,腹中急痛,食不下,吞醋噫苦,上下肠鸣,漏下赤白青黄黑汁,大臭,如胶污衣状,皆是内伤所致。中寒即下白,热即下赤,多饮即下黑,多食即下黄,多药即下青,或喜或怒,心中常恐,或忧劳便发动,大恶风寒方:

云母芎藭代赭东门边木烧,各一两白僵蚕乌贼骨白垩猬皮各六铢鳖甲一作龟甲桂心伏龙肝生鲤鱼头各十八铢

右十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一方有龙骨、乾葛。

慎火草散,治崩中漏下,赤白青黑,腐臭不可近,令人面黑无颜色,皮骨相连,月经失度,往来无常,小腹弦急,或苦绞痛,上至心,两胁肿胀,食不生肌肤,令人偏枯,气息乏少,腰背痛连胁,不能久立,每嗜卧困懒。又方见后。

慎火草#3白石脂禹余粮鳖甲乾姜细辛当归芎藭石斛芍药牡蛎各二两黄连蔷薇根皮乾地黄各四两熟艾桂心各一两

右十六味,治下筛。空腹酒服方寸匕,日三,稍加至二匕。若寒多者,加附子、椒;热多者,加知母、黄苓各一两;白多者,加乾姜、白石脂鱼,赤多者,加桂心、代赭各二两。

禹余粮圆,治崩中,赤白不绝,困笃方:

禹余粮五两白马蹄十两龙骨三两鹿茸二两乌贼鱼骨一两

右五味,为末,蜜丸梧子大。以酒服二十丸,日再,以知为度。

增损禹余校圆,治女人劳损,因成崩中,状如月经来,去多不可禁止,积日不断,五脏空虚,失色黄瘦,崩竭暂止,少日复发,不耐动摇,小劳辄剧。治法且宜与汤,未宜与此丸也。发时服汤,减退即与此丸。若是疾久,可以长与此方:

禹余根龙骨人参桂心紫石英乌头寄生杜仲五味子远志各二两泽泻当归石斛苁蓉乾姜各三两蜀椒牡蛎甘草各一两

右十八味,为末,蜜丸梧子大。空心酒下十丸,渐加至二十丸,日三服。

治女人白崩及痔病方:

槐耳白敛艾叶蒲黄白芷各二两黄耆人参续断当归禹余粮橘皮茯苓乾地黄猬皮各三两牛角□四两猪后悬蹄二+个白马蹄四两,酒浸一宿,熬

右十七味,为末,蜜丸。每日空心酒下二十丸,日二,加之。

治妇人忽暴崩中,去血不断,或如鹅鸭肝者方:

小蓟根六两当归阿胶续断青竹茹芎藭各三两生地黄八两釜月下土绢裹地榆各四两马通一升,赤带用赤马,白带用白。

右十味,□咀,以水八升,和马通汁,煮取三升,分三服。不止,频服三四剂。未全止,续服后丸方:

续断甘草地榆鹿茸小蓟根丹参各三+铢乾地黄二两半芎藭赤石脂阿胶当归各一两半龟甲秦牛角□各三两,到,熬令黑柏子仁一两,《集验》作柏叶

右十四味,为末,蜜丸梧子大。空心以酒服十丸,日再,后稍加至三十丸。

治女人崩中,去赤白方:

白马蹄五两蒲黄鹿茸禹余粮白马医毛小蓟根白芷续断各四两人参乾地黄柏子仁乌贼骨黄耆茯苓当归各三两艾叶苁蓉伏龙肝各二两

右十八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空心饮服二十丸,日再,加至四十丸。

当归汤,治崩中去血,虚羸方:

当归芎藭黄苓芍药甘草各二两生竹茹二升

右六味,□咀,以水一斗煮竹茹,取六升,去滓,内诸药,煎取三升半,分二服#4。忌劳动、嗔怒,禁百日房事。

治崩中,昼夜十数行,众医所不能瘥者方:

芎藭八两,□咀,以酒五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不饮酒者,水煮亦得。

治崩中下血,出血一斛,服之即断,或月经来过多,及过期不来者,服之亦佳方:

吴茱萸当归各三两芎藭人参芍药牡丹桂心阿胶生姜甘草各二两半夏八两麦门冬一升

右十二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为三服。

治暴崩中,去血不止方:

牡蛎兔骨各二两半,炙

右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

治女人白崩方:

芎藭桂心阿胶赤石脂小蓟根各二两乾地黄四两伏龙肝如鸡子大七枚

右七味,□咀,以酒六升、水四升合煮,取三升,去滓,内胶令烊尽,分三服,日三。《千金翼》只六味,无伏龙肝。

伏龙肝汤,治崩中,去赤白或如豆汁方:

伏龙肝如弹丸七枚生姜五两生地黄四升,一方五两甘草艾叶赤石脂桂心各二两

右七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大牛角中仁散,治积冷崩中,去血不止,腰背痛,四肢沉重,虚极方:

牛角仁一枚,烧续断乾地黄桑耳白术赤石脂矾石乾姜附子龙骨当归各三两人参一两蒲黄防风禹余根各二两

右十五味,治下筛。以温酒未食服方寸匕,日三,不知稍加。

治崩中去血,积时不止,起死方:

肥羊肉三斤乾姜当归各三两生地黄二升

右四味,□咀,以水二斗煮羊肉,取一斗三升,下地黄汁及诸药,煮取三升,分四服,即断。尤宜赢瘦人服之。

生地黄汤,治崩中漏下,日去数升方:

生地黄一斤细辛三两

右二味,□咀,以水一斗,煮取六升。服七合,久服佳。

治崩中漏下赤白不止,气虚竭方:

龟甲牡蛎各三两

右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烧乱发,酒和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桑耳二两半鹿茸十八铢

右二味,以醋五升渍,炙燥,渍尽为度,治下筛。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烧鹿角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烧桃核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地榆知母

右二味,各指大、长一尺者,□咀,以醋三升,东向灶中治极浓,去滓服之。

又方:

桑木中蜴屎,烧灰,酒服方寸匕。

治崩中下血,赢瘦少气,调中补虚止血方:

泽兰蜀椒二两六铢稿本柏子仁山茱萸厚朴各十八铢乾地黄牡蛎各一两半代赭桂心防风细辛乾姜各一两甘草当归芎藭各一两十八铢芜荑半两

右十七味,治下筛。空心温酒服方寸匕,日三,神良。一方加白芷、龙骨各十八铢,人参一两十八铢,为二十味。

治崩中方:

白茅根三斤小蓟根五斤

右二味,□咀,以水五斗,煎取四斗,稍稍服之。《外台》用酒煎。

丹参酒,治崩中去血,及产余疾方:

丹参艾叶地黄忍冬地榆各五斤

右五味,锉,先洗臼,熟舂,以水渍三宿,出滓,煮取汁,以黍米一斛炊饭酿酒,酒熟窄之。初服四合,后稍稍添之。

牡丹皮汤,治崩中血盛,并服三剂即瘥方:

牡丹皮乾地黄斛脉各三两禹余根艾叶龙骨柏叶厚朴白芷伏龙肝青竹茹芎藭地榆各二两阿胶一两芍药四两

右十五味,□咀,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分五服,相去如人行十里久再服。

治崩中单方:

烧牛角末,以酒服方寸匕,日三服。亦治带下。

又方:

桑耳烧令黑,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二服。亦治带下。

又方:

生蓟根一斤半,捣取汁,温服。亦可酒煮服之。

又方:

羊胰一具,以酢煮,去血服之,即止。忌猪、鱼、酢滑物,犯之便死。亦治带下。

治白崩方:

灸小腹横文当脐孔直下百壮。

又,灸内踝上三寸,左右各百壮。

论曰:治漏血不止,或新伤胎,及产后余血不消作坚,使胞门不闭,淋沥去血,经逾日月不止者,未可以诸断血汤,宜且与牡丹丸、散等,待血坚消便停也。坚血消者,所去淋沥便自止,亦渐变消少也。此后有余伤毁,不复处此,乃可作诸主治耳。妇人产乳去血多,伤胎去血多,崩中去血多,金疮去血多,拔牙齿去血多,未止,心中悬虚,心闷眩冒,头重目暗,耳聋满,举头便闷欲倒,宜且煮当归、芎藭各三两,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二服,即定。展转续次合诸汤治之。

白垩圆,治女人三十六疾,胞中病,漏下不绝方:又方见前。

邯郸白垩禹余根白芷白石脂乾姜龙骨桂心瞿麦大黄石韦白蔹细辛芍药甘草黄连附子当归茯苓锺乳蜀椒黄苓各半两牡蛎乌贼骨各十八铢